1、J I A N G S U U N I V E R S I T Y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关于江苏大学暑期支教活动的开展情况所属学院 : 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机械 1002 班 学 号:3100301122、3100501056、3100301046、3100303050 姓 名:史敏鹏、王丹、徐苏强、章海峰 2012 年 4 月实践调研时间 612 周实践调研地点 江苏大学实践调研对象:江苏大学学生及“大眼睛”公益团队理事长戴有慧实践调研主旨思想:1.了解“大眼睛”公益团队的暑期支教情况2.了解同学们对暑期支教的看法和态度实践调研活动方案设计构思:前期
2、准备(68 周):王丹、史敏鹏、徐苏强负责设计面向江苏大学在校生关于对暑期支教看法和态度的调查问卷;章海峰上网查阅“大眼睛”公益团队的有关情况,并作初步整理。调研阶段(910 周):徐苏强打印调查问卷并分发,王丹、史敏鹏负责统计调查结果;章海峰通过电话或直接面谈的形式采访“大眼睛”公益团队现任理事长戴有慧,以期进一步了解团队建设及支教效果方面的情况。后期整理(1112 周):徐苏强、章海峰撰写调查报告。实践调研过程及成果总结:本次我们是通过调查“江苏大学大眼睛公益团队的暑期支教情况”和“江苏大学学生对暑期支教的看法和态度”两方面来完成本次调查主题的。下面我们将一一总结这两个方面的调查结果:一
3、“大眼睛”暑期支教的情况1.“大眼睛”公益团队简介:“大眼睛”公益团队成立于 2010年 3 月,由江苏大学学生自发组建,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公平选拔”的原则,每年在江苏大学招募一批志愿者赴大别山贫困地区的小学,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暑期公益支教、心理辅导等力所能及的服务,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认可。 “大眼睛”公益团队的组织结构如图所示(此图由“大眼睛”公益团队理事长戴有慧提供):“大眼睛”暑期支教前期准备活动包括核心成员换届、志愿者招募(初试、复试) 、前期活动(自行车环行镇江、校园爱心义卖、野炊)、终试(选拔支教志愿者) 、志愿者培训、体能训练。2.2010 年“大眼睛”暑期支教情况:(
4、1)支教点安徽省金寨县笔架山中欧光彩小学概况:该校是于2009 年 9 月份在中欧公司的援建下新建的教学楼,是整个村上硬件设施最好的。学校还配备了十台计算机,但是缺乏计算机老师。整个学校分为五个年级。全校大概有 120 名学生,连校长在内总共 6个老师,师资严重不足。(2)孩子们的情况:山里每户人家住的比较分散,有的孩子离学校很远,要走一个多小时的山路。孩子的父母基本都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看,大部分是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并没有因缺少关爱而很快变得自闭自卑,反而会使他们对同伴更加需求。由于缺乏英语老师,孩子们的英语基础非常差,发音很不标准,与城市的孩子差距非常大,老师上课听不懂。由于当地老师上课
5、用的是方言,学生平时上课、生活都习惯了用方言,孩子们的普通话很不标准,都不爱讲普通话。(3)笔架山家庭教育情况:在对家长最关注孩子哪方面发展的问题统计中,有 46%的家长最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对孩子的个性,脾气,兴趣爱好的培养关注的较少;.在对孩子和家长交流程度的调查中,仍有 22%在家庭教育中是家长说了算,10%的家长在遇到困难时不会和孩子交流,商量。8%的家长和孩子几乎没有交流;关于家庭教育中家长最大的烦恼这个问题的统计,42%的家长不知道教育方法,24%的家长没时间教育孩子,还有 24%的是因为孩子个性强,不听话,最后 10%的是因为夫妻意见不一致;在对家长是否有能力教育孩子的统计中,我们
6、可以看到只有 8%的家长有能力并且有时间辅导孩子学习,而 42%的是简单的知识还可以,22%的没有时间和能力;根据对孩子的期望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到 46%的家长希望孩子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但是也有 28%的家长对孩子以后的从业没有期望,顺其自然发展。(4)笔架山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在被调查的 113 名小学生中,学生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人数达 88 人次, 比例达 77.88%。学生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问题轻重依次为学习焦虑(53.10%) 、过敏倾向( 12.39%)、对人焦虑( 7.96%)、孤独倾向( 4.42%),在这 88 人中,男生(82.43%)在心理健康水平存在问题的人数比例高于女
7、生(69.23%)(5) “大眼睛”暑期支教的内容:在“大眼睛”暑期支教的四周时间(7 月 15 日8 月 11 日)里,当地从学前班到六年级共有110 多名学生参加了教学活动。在支教期间, “大眼睛”给孩子们带去了一千多册图书,建了读书角,并带去了篮球、足球等体育器材。根据学校当地的实际情况,队员们为孩子们开设了趣味语文,数学,英语,卫生,科学,计算机,音乐,美术等丰富的课程,还开展了趣味运动会、演讲比赛、文艺汇报演出等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队员们还通过家访的形式调查了学生的家庭状况。3.2011 年“大眼睛”暑期支教的新成果:整理出了四位急需资助的孩子名单(见附表 7) ,并在后来
8、得到了一对一的资助。4.2012 年“大眼睛”寒假调研的成果:(1)2012 年暑期支教增设为三个点:笔架山中欧光彩小学、大畈中欧光彩小学、油坊店乡德仁希望小学(2)2012 年暑期支教课程设计偏重于素质教学(3)2012 年暑假公益团队将增设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成立“大眼睛”基建工程项目组(或称“大眼睛”草根施工队)。(4)支教点档案建立(文字档案、视频档案)(5)特殊儿童个人档案建立,持续帮扶(每届志愿者持续关注、需求社会持续物资帮助)二江大学生对暑期支教的看法和态度此调查是通过问卷形式开展的(见附件 7)单选题 1 的数据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同学参加过或想参加支教活动,而 1/3 左右的同
9、学对支教“不是很感兴趣” ,从中可看出相当大部分同学支教意识强烈,但该比例显然不够高,说明当代大学生“奉献自己、服务他人”的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单选题 4 的数据结果显示,只有约一半的同学认为支教“很有意义” ,这也从一个侧面解释了大学生对支教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单选题 5 的数据结果显示,认为留守儿童“得到”和“没得到”应有关注的同学所占比例相当,说明同学们所接收到的有关留守儿童的信息不够,这可能有两个原因:1.社会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的确不够 2.社会已经给予留守儿童应有的关注,只是由于宣传不到位,没有让同学们主动去关注这方面的信息单选题 7 的结果显示,67.5%的同学对支教同学是“敬佩”的,
10、而认为他们“带有个人目的”的同学只占了 11.25%,这一结果也和单选题 1 的结果基本吻合该调查总的结论是:江苏大学学生大部分对暑期支教是抱有积极态度的,比如说支教很有意义、自己很想去支教、对支教同学很敬佩,但这部分同学所占的比例还只有 50%70%,显然不够高。我们分析可能有以下原因:1:社会价值观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一定范围内还存在。随着物质水平的极大提高,有一部分大学生对物质享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却忽略了精神文明的建设,没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故对留守儿童这类的弱势群体没有恻隐之心,实在令人痛心2:支教是一种纯义务、只付出无回报的行为,它要求志愿者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且需要志愿者花
11、费大量的精力。而大学生作为消费群体,又是以学习为主,个别人认为自己没有这个经济能力和精力来做支教志愿者,这倒是情有可原的3:受许多西方政治思想的冲击,也有一部分大学生认为关注留守儿童,政府应承担主要责任,因为只有政府有直接管理百姓生活的权力和责任,民间组织和大学生只能协助,不应该喧宾夺主。当然我们也清楚的看到,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树立起了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实现自己的存在价值。按照这样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将来亦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参与到关注留守儿童的行列中来,而我们目前需要做的就是加大这方面的宣传。也许只需动一动鼠标,在自己微博里转发一条与之相关的消息,就能很大程度的帮助到渴望受关注的留守儿童。附件粘贴:包括数据汇总表及原始资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术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