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角膜曲率计的使用教学设计方案学 校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执 教 刘 羽 翎 授课班级 中专眼视光与配镜专业二年级学生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化 授课时间 90 分钟一、教材分析1. 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眼视光特检技术 (主编:王勤美) 。2. 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本课讲解内容是角膜曲率计的使用 ,根据对中职眼视光与配镜专业毕业生从事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角膜接触镜验配”是从事验光员岗位当中的重要工作领域。根据“角膜接触镜验配” 的工作流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调整处理,把眼视光特检技术中的“角膜曲率计的使用”与角膜接触镜验配技术中的“镜片基弧选择”进行了任务合并,让学习更贴合实际工作情景。两本教材针
2、对高职高专学生设定,因此在讲解过程中,根据中职学生特点,注重仪器设备的规范操作技术流程,省略仪器设备的原理介绍,摒除公式推导过程而直接运用。二、教学对象分析学习本课的学生是中职眼视光与配镜专业二年级的学生,这群“90 后”学生追求自我肯定,对新事物充满好奇,获取资讯能力强,但抽象思维与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活跃好动的他们严谨细致不足。他们进行过电脑验光仪、裂隙灯等眼视光器械的操作,运用一定的知识技能迁移有助于他们学习新技能。通过与切身相关的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好奇心,在探究中引发学生对难点内容的关注,通过视频动画协助学生理解较抽象内容的学习,通过精心设计的评分表,引导学生注重规范、严谨、细致的操作与态
3、度。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 (1)掌握规范操作角膜曲率计测准确角膜曲率数据的要点(2)掌握运用角膜曲率测量结果计算选择适当镜片基弧的公式2.能力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对角膜曲率计的使用的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引导学生在角膜曲率计使用过程中开展 3 人小组评价,提升学生自评与互评的能力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被检者的关怀沟通、对仪器爱护使用的严谨细致的良好工作习惯;(2)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探索与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四、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情景教学法、小组探究法、多媒体演示法2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812 台角膜曲率计、角膜曲率仪说明书、照相机、A3 白纸 4 张,油性
4、笔若干,投影仪、计算机能调成半暗状态的实训室六、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1.教学重点 (1)对角膜曲率计的规范操作(2)根据角膜曲率计算基弧2.教学难点 角膜曲率计测量终点的调整与判断七、教学程序设计及时间分配教学程序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教学意图一任务导入与分析5 分钟1. 看情景小品以及教师列出的几种不同基弧的隐形眼镜。听教师布置本次课的教学任务:为被检者选取适合基弧的隐形眼镜。2. 回忆曲率半径、基弧、角膜曲率定义3. 思考确定镜片基弧,需要角膜什么数据、用什么仪器获得4.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得出子任务:(1)认识角膜曲率仪结构(2)学会规范操作角膜曲率仪(3)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镜片基弧1.情景:
5、需要对眼进行一些特殊检查,以确定镜片参数,其中包括基弧2. 温故:引导学生复习曲率半径、基弧、角膜曲率定义3. 引新:引导学生思考要计算基弧,需要做什么准备4. 归纳:三个子任务1. 激发学生从旧知识通往新知识、新技能2. 任务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本课工作任务目标二任务实训子任务一:认识角膜曲率计(10 分钟)1. 以 3 人小组为单位,结合角膜曲率仪实物与说明书,填写角膜曲率计结构图(5 分钟)2. 观看角膜曲率仪介绍视频,修正结构图填写(2 分钟)3. 小组讨论操作,认识角膜曲率仪各部位及操控方法(3 分钟)1. 分发角膜曲率仪说明书与角膜曲率计结构图2. 播放视频3.在小组操作时
6、指导学生操作4.公布结构图填写答案从简单任务着手,学生初始新事物。完成简单任务,有助于建立信心进入下一步的探究任务。3探究操作流程(30 分钟)1. 探究:以 6 人小组为单位,结合实物,运用“仪器操作五步法” ,探究检查角膜曲率的操作步骤,填写“角膜曲率计操作步骤设计流程单” 。 (15 分钟)2. 修订:观看“角膜曲率计的使用”视频,参照“角膜曲率计使用评分标准” ,对操作步骤设计流程进行修订(10 分钟)3. 强化:听教师点评,观看动画内容,对重点深化理解,为进一步操作实训做准备(5 分钟)1. 提点学生回忆电脑验光仪、裂隙灯的操作步骤,运用“仪器操作五步法”完成角膜曲率计操作步骤设计。
7、2. 分发“角膜曲率计操作步骤设计流程单”3. 播放视频,分发评分标准4. 巡查引导学生做流程设计5. 选取一组样本点评学生流程单设计,引领学生得出规范操作流程。1. 引导学生知识迁移2. 角膜曲率计的使用强调规范操作。小组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探究,通过流程单格式指引、评分标准细化参考、视频辅助等手段下,第一是完成思维上的预演,第二也能保障设计的规范性。二子任务二曲率测量子任务三计算基弧65 分钟操作实训(30 分钟)1. 实训:以 3 人小组为单位,协商实训操作,使用角膜曲率计,按照小组设计步骤进行角膜曲率测量。3 人轮流互相测量,每次 1 人作为检查者,1 人作为被检者,1人作为步骤查找协商者
8、。2. 填单:检查后填写“测量填写单” 。3. 计算:其中完成镜片基弧的计算,得出任务结果,为被检者选择适当型号镜片并记录4. 评价:在每轮检查中,协商者同步进行他评,检查后被检者进行被检者评价,检查者进行自评1. 教师进行实训指导,解决学生在重难点突破中的残留问题2. 进行问题拍摄记录,为进一步点评作准备3. 给予公式辅助计算4. 参与评价1. 学生体验实现协商结果的成功感2. 学生既是检查者,也是被检者,增加体验立体感,增进职业素养建立的意识3. 细化的评价标准引导学生注重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的培养。四巩固总结10 分钟 1 在自我测试中巩固知识点(3 分钟)2 每组选一位同学谈一句话总结本
9、课最深刻的收获(3 分钟)3 听教师归纳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2分钟)4. 记录课后拓展学习任务(2 分钟)1. 放映图片让学生找茬,提醒操作中的不足与注意事项2组织学生进行一句话评价,点评操作优点2. 4. 归纳本课主要教学内容5. 布置课后任务并提供资源1. 一句话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总结并反馈2. 肯定学生,给予信心3, 游戏方式温和提醒不足4. 使用 webquest 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后能运用信息化资源进行探究、拓展和提高4八、板书设计见附录的课件九、教学反思1. 细化的过程性评价,评价标准也可作为操作标准参考,因此有助于学生有的放矢地去设计操作过程并进行实训。而多元评价也令学生从多角色
10、认识角膜曲率计的使用2. 任务设置,情景导入效果较好,能引起学生较大的学习兴趣与动机3. 多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 包括 PPT, 视频, 动画等, 有助于学生理解目镜下的检查终点判断 .4. 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并预设充足教学资源以供探究, 气氛活跃.5. 几个任务之间衔接较紧,适用于对小组合作训练有素的学生,对教师的课堂节奏操控力要求较高。十、教学流程图(见附件 1)十一、教学设计方案附录:附录一:教学流程图附录二:评分标准附录三:测量结果填写单附录四:角膜曲率计构造图附录五:课堂练习附录六:课后拓展资源附录七:视频脚本5附录一:开 始参与思考小组探究、填结构图展示镜片,讲解任务认识角膜曲率
11、仪引导探究角膜曲率仪的操作课件课件引导学生探究操作流程设计并给予评价小组自主探究操作流程巡视指导,参与评价实训操作、过程评价任务完成点评、巩固、总结课件 回顾、思考、总结课后拓展任务结 束确定任务与子任务 确定操作流程 6附录二:1. 语 言 沟 通 , 正 确 指 导 被 检 者 放 好 头 位2. 下 颌 放 在 颌 托 上3. 额 头 靠 在 额 靠 上4. 调 整 颌 托 高 度 , 令 被 检 眼 外 眦 对 准 水平 标 记5. 调 整 高 度 , 令 被 检 者 舒 适6. 遮 盖 非 被 检 眼每 小 点 1分 , 没 做 或 不 准 确 不 给 分被 检 者坐 姿 调整 (6
12、分 )51. 相 对 暗 室 环 境2. 接 上 电 线3. 打 开 电 源4. 把 角 膜 曲 率 计 弧 弓 调 为 水 平 位 置5. 像 散 补 偿 器 置 于 8m每 小 点 1分使 用 前准 备( 5分 )4教 师评 分被 检者 评分他评自评评 价 标 准操 作 内容序号 检 查 前 准 备 调 整 评 价 标 准 ( 1分 )语 言 沟 通 , 正 确 指 导 被 检 者 放 好 头 位下 颌 放 在 颌 托 上额 头 靠 在 额 靠 上调 整 颌 托 高 度 , 令 被 检 眼 外 眦 对 准 水平 标 记调 整 高 度 , 令 被 检 者 舒 适遮 盖 非 被 检 眼每 小
13、点 分 , 没 做 或 不 准 确 不 给 分被 检 者坐 姿 调整 分相 对 暗 室 环 境接 上 电 线打 开 电 源把 角 膜 曲 率 计 弧 弓 调 为 水 平 位 置像 散 补 偿 器 置 于每 小 点 分使 用 前准 备( 分 )教 师评 分被 检者 评分他评自评评 价 标 准操 作 内容序号 检 查 前 准 备 调 整 评 价 标 准 ( 分 )操 作 后 把 仪 器 归 位 ( 2分 )关 机 ( 3分 )操 作 后 5分9两 图 形 中 心 黑 线 不 在 一 直 线上 , 旋 转 镜 筒 至 两 黑 线 在 一 直线 上 ( 每 方 向 5分 , 共 10分 )散 光 轴
14、位调 整 10分8调 整 手 柄 , 至 两 图 形 边 缘 相 邻( 每 方 向 5分 , 共 10分 )度 数 测 量10分71. 外 方 粗 调 水 平2. 外 方 粗 调 垂 直3. 目 镜 下 细 微 调 整4. 被 检 者 反 应 看 到 自 己 的 眼 睛5. 调 焦 清 楚 ( 同 组 组 员 复 核 )每 小 点 2分 , 共 10分调 整 测 量头 位 置( 10分 )6教 师评 分被 检 者评 分他评自评评 价 标 准操 作 内 容序号 检 查 过 程 评 价 标 准 ( 35分 )操 作 后 把 仪 器 归 位 ( 分 )关 机 ( 分 )操 作 后 分两 图 形 中
15、心 黑 线 不 在 一 直 线上 , 旋 转 镜 筒 至 两 黑 线 在 一 直线 上 ( 每 方 向 分 , 共 分 )散 光 轴 位调 整 分调 整 手 柄 , 至 两 图 形 边 缘 相 邻( 每 方 向 分 , 共 分 )度 数 测 量分外 方 粗 调 水 平外 方 粗 调 垂 直目 镜 下 细 微 调 整被 检 者 反 应 看 到 自 己 的 眼 睛调 焦 清 楚 ( 同 组 组 员 复 核 )每 小 点 分 , 共 分调 整 测 量头 位 置( 分 )教 师评 分被 检 者评 分他评自评评 价 标 准操 作 内 容序号 检 查 过 程 评 价 标 准 ( 分 )7把 结 果 套 入
16、 公 式 , 计 算 应 选 镜 片 基 弧 ( 公式 解 读 正 确 4分 , 结 果 计 算 准 确 4分 )镜 片基 弧计 算8分12屈 光 力 、 曲 率 、 轴 位 均 有 记 录 并 准 确 , 每眼 每 点 1分 , 共 6分结 果记 录6分11. 角 膜 屈 光 力 读 数 准 确2. 角 膜 曲 率 读 数 准 确3. 轴 位 读 数 准 确每 点 每 方 向 2分 , 共 12分 ,没 有 做 不 给 分 , 错 误 酌 情 扣 分读 数12分10 教 师评 分被 检 者评 分他 评自 评评 价 标 准操 作内 容序号结 果 评 价 ( 26分 )把 结 果 套 入 公 式
17、 , 计 算 应 选 镜 片 基 弧 ( 公式 解 读 正 确 分 , 结 果 计 算 准 确 分 )镜 片基 弧计 算分屈 光 力 、 曲 率 、 轴 位 均 有 记 录 并 准 确 , 每眼 每 点 分 , 共 分结 果记 录分角 膜 屈 光 力 读 数 准 确角 膜 曲 率 读 数 准 确轴 位 读 数 准 确每 点 每 方 向 分 , 共 分 ,没 有 做 不 给 分 , 错 误 酌 情 扣 分读 数分 教 师评 分被 检 者评 分他 评自 评评 价 标 准操 作内 容序号结 果 评 价 ( 分 )附录三:角膜曲率计测量结果填写单眼别 角膜屈光力 角膜曲率 轴位 占分 评分右眼 3 分
18、左眼 3 分根据角膜曲率计算所选角膜接触镜基弧BC=(H+V)/2 1.11. BC 的含义 _,H 的含义_,V 的含义_。2. 把检查结果套入公式进行计算,镜片基弧应选择_。8 分镜片选择序号:8附录四:角膜曲率计可获取角膜曲率、_和角膜散光轴位的数据,所得结果可用于计算选择_。附录五:课堂巩固练习1.调整被检者坐姿,以下顺序正确的是( )让被检者下颌放在颌托上 旋转下颌高度调整旋钮 请被检者坐下 让被检者额头顶着额靠A B C D 正确答案 D2. 目镜下,看到被检眼的绿色光标反光不清晰,应( )A 上下旋转操作手柄 B 前后移动操作手柄 C 左右移动操作手柄 D 调整像散补偿器正确答案
19、 B93. 以下哪个图像为调整好的光标图像( )A B C D D正确答案为 D4. 下方图形正确的读数为A 7.72mm/42.25D B 7.28mm/42.25D C 7.72mm/43.75D D 7.28mm/43.75D正确答案为 C5.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中央 3mm 的前曲率半径 B 角膜曲率计能测量角膜的前后曲率C 角膜曲率计能客观反映全角膜表面曲率 D 角膜曲率计能测量计算整个眼球的散光正确答案为 A附录六:课后拓展根据视频内容与网络资源回答:对于圆锥角膜和角膜手术后患者可用角膜曲率计测量吗?为什么?10附录七:视频脚本角膜曲率计,临床上用于测量角
20、膜曲率半径/角膜屈光力和散光轴位。常用的角膜曲率计主要有三种类型:以 Javal-Schiotz 角膜曲率计为代表的角膜曲率计、以 Baush-Lomb 角膜曲率计为代表的角膜曲率计和自动角膜曲率计。Javal-Schiotz 角膜曲率计又称角膜散光计,由装有红绿灯的可自由转动 180的弧形弓和带有凸透镜与三棱镜的望远系统组成。在弧形弓的两侧装有两个可以移动的乳白色玻璃镜面,一个镜面上画有长方形标志,另一镜面画有梯形标志。当电源灯亮后,乳白色玻璃镜面上的两个标志将投影于形似凸透镜面的患者角膜上。通过测量角膜各子午线上的弯曲度,来判断角膜有无散光以及散光的程度。Javal-Schiotz 角膜曲
21、率计的主要构造部件与作用如下:颌托、额托带、颌托高度调节手柄、水平标记线、测量头、底座、操纵手柄、取景器、读数窗口镜头 1:总体拍摄:12 台仪器镜头 2:2 台角膜曲率计、1 台电脑验光仪的分镜头镜头 3:JS 角膜曲率计的弧形弓,并转动镜头 4:望远系统镜头 5:双像系统(关灯与开灯状态)镜头 6:打开开关(开开关,双像亮灯)镜头 7:角膜上的投影镜头 8:学生操作角膜曲率计转动、测量镜头 9::角膜曲率计的使用角膜曲率计的使用前准备包括:熟悉认识角膜曲率计,打开电源,检查角膜曲率计是否能正常使用,把室内灯光调成半暗状态,角膜曲率计的操作前准备:邀请被检者坐下,其下颌安置在颌托上,前额紧靠
22、在额托带上,调节颌托高度调节手柄,直至被:镜头 1:单独一台角膜曲率计镜头 2:打开书本,学生围观,拿着书认识角膜曲率计镜头 2:打开电源,学生检查角膜曲率计镜头 3:灯光变暗一瞬间镜头 4:邀请被检者坐下12检者的外眦部对准两侧的水平标记。把测量头转到水平的起始位置,散光轴为刻度盘指向零位。把像散补偿器设置在平均值 r=8mm 的状态用挡板遮盖非检查眼,在肉眼观察下调整测量头位置。在被检眼正上方观察,配合移动操纵手柄及底座,令测量头在水平面内移动,大致对准被检眼。在被检眼同一水平面观察,旋转操纵手柄,令测量头高度大致对准被检眼。通过目镜观察,首先把操纵手柄将仪器拉向检查者一方,然后再使仪器向
23、被检眼方向移动,致目镜内观察目标清晰,移动或旋转操纵手柄,至对准目标,令被检者注视测量头的物镜,此时检查者通过目镜可观察到角膜前表面上出现两对矩形和阶梯形光标映像注意观察中间两个映像,调节旋钮,令阶梯形顶端与矩形的边缘相接触,避免距离过远或过短当两个光标映像的两条黑线高度出现差异,旋转仪器,至两条黑线在一条直线上在读数窗口读出第一子午线上的屈光度和曲率半径,以及弧弓上黑色箭头所指轴位旋转弧弓 90,重调整光标映像,得出第二子午线的屈光度和角膜曲率。检查完毕,关闭电源,恢复角膜曲率计水平状态镜头 5:下颌安置,前额紧靠,调节颌托高度调节手柄,外眦部对水平标记(水平标记特写镜头) 。旋转测量头,特
24、写散光刻度盘指向零位,特写像散补偿器设置镜头 6:检查者在被检眼正上方观察移动底座特写,上方拍摄对准被检眼过程镜头 7:检查者在被检眼侧方观察,旋转操纵手柄特写,侧面拍摄对准被检眼过程镜头 8:操纵手柄特写,拉向检查者再推向被检者。镜头 9:微调操纵手柄特写,目镜拉近特写,尽量拍摄目镜内的两对矩形和阶梯形光标(镜头 10:PPT 动画加视频表示 ::两个映像出现,慢慢靠近相接触,PPT 内插入旋转旋钮的短片,同步进行镜头 11:PPT 动画转视频表示:两个映像旋转至黑线对齐。插入旋转轴位的显示镜头 12:读数窗、轴位,PPT 显示填写单据视频9角膜曲率计检查时注意事项:1. 检查时被检者头位要
25、正,否则轴位将出现误差2. 检查时光学轴线应该穿过北侧角膜曲率中心3. 令患者双眼睁大,应充分暴露角膜,同时避免压迫角膜4. 角膜曲率计只能测定并计算角膜表面曲率差所致散光,不能测定整个眼球的散光5. 不能确定散光是近视性还是远视性的角膜曲率检查结果分析:1. 角膜曲率计测定范围一般是以角膜顶点为中心的 3mm 直径区域内,且为平均屈光力测量,因此对于要了解全角膜的曲率是具有局限性的。由于忽略了角膜周边区域的曲率分布情况,所以不能发现早期圆锥角膜2. 对过于平坦或过于陡峭的角膜,特别是屈光力大于 50D 者,角膜曲率计不准确。对病变角膜及不规则角膜或术后角膜出现不对称性角膜曲率分布,由于映像变形可导致曲率值及轴向的错误镜头 13:旋转方向盘至垂直,外拍学生继续检查镜头 14:关闭电源,灯关瞬间,恢复水平状态镜头 15:圆锥角膜、手术后角膜等的图片 PPT 转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