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建筑工程造价电算化课程-“构件建立与工程量汇总”教学设计(8 课时)一、教学对象分析教学对象为我校工程造价专业 11 造价(3)班学生,学生人数 54 人。(一)学习态度绝大多数的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努力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及时与同学讨论或向教师请教所遇到的疑难问题。学习认真细致,面对复杂繁琐的计算工作能静得下心坐得住,并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计算结果。(二)认知水平1、学过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 建筑工程识图等专业理论基础课程;2、能看懂简单的工程图纸;3、能看懂清单计价规范及广东省定额,了解清单和定额的应用;4、掌握了一定的手工计算工程量的方法,
2、能独立地计算工程量。(三)学习风格1、上课听讲时认真仔细,下课后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2、大部分学生会积极与同学讨论学习内容,不懂的地方能虚心向同学请教。部分学生喜欢自行钻研,不清楚的地方则翻阅相关的学习资料。3、部分学生学习过程中粗心大意,计算结果不够精准。二、教学内容分析(一)教学内容根据中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的发展前景和就业趋势,将造价行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转换成学生的学习任务。本次课以实际工程施工图(三层坡屋顶办公宿舍楼)为教学资料,以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的熟练运用为教学目的,以建立办公宿舍楼模型并汇总计算工程量为教学任务,对学生职业技能进行强化训练。经过教师的难度处理,设计学习任务为:首层
3、柱梁墙构件建模与算量。具体内容如下:1. 构建办公宿舍楼首层平面模型,包括楼层的建立、轴网的建立,柱、梁、墙构件的定义和图元的绘制,以及对图元构件进行复制、对齐、偏心、打断等命令的操作。2. 添加柱、梁、墙构件的做法,包括添加清单及定额子目:工程量代码的添加与修改、清单组价项目的添加、格式刷的使用。3. 工程量汇总计算,构件工程量与计算表达式的查看。24. 模型的核查及纠错。(二)教材分析所采用的教材如下: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辅助教学资料: 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 GCL2008-专业正版软件 办公宿舍楼建筑与结构施工图-实际工程图纸 2010 广东省建筑与装饰综合定额-专业规
4、范 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专业规范(三)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机算场地:已安装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的计算机室,配置投影设备及教师教学系统。三、教学目的及要求(一)认识目标:1、掌握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 GCL2008 的操作方法及建模流程;2、掌握清单项目和定额项目的添加方法;3、理解软件用途及软件汇总计算生成数据的含义。(二)能力目标:1、会将图纸的计算内容正确地输入软件进行模型建立,工程量计算结果准确无误;2、能发现并解决算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能判断汇总清单工程量的正确性。(三)情感目标:1、学会团队合作,能相互协作学习讨论,并在小组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2、培养认真细致、吃苦耐劳的专
5、业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四、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柱、梁、墙构件的定义和图元的绘制; 2、做法及工程量代码的添加与修改。 (二)教学难点1、模型建好之后汇总工程量的正确性 ; 2、计算报错时模型查错及修改3五、教学策略与方法本次课教学内容实操性强,因此本次课以“认知学习应用训练能力提升”的核心任务分布式教学方法为主线,以任务为驱动,遵循由单一到综合的认知规律,设置进阶式分步训练的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实操技能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习惯,实现职业技能的螺旋式提升。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一)职业导向法采用工程实例模拟工作场景,以工作任务职业活动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以培养学生全
6、方位能力为内核,即能力本位的教学方法。(二)分组协作、讨论互助1、分组:学生对于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各有不同,有的学生软件操作能力强,有的学生看图能力强,有的学生清单定额理解得很透彻。在分组时,首先学生根据自身特长自愿组合,然后由教师根据学生专业水平及学习态度等,调整学生分组,每 5-6 人为一组,指定知识掌握较全面的学生担任组长,负责该小组的总体学习进度,并初步解决小组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2、每名组员必须检查本组任意两名组员的模型,并查找出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三)分层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对高层次的学生(如组长)高要求,答疑过程点到为止,鼓励其自己思考摸索,并要求其做到建模
7、算量又快又准。对中层次的学生,侧重指导其薄弱的方面,并要求其做到汇总工程量比较精准,而建模速度可不作要求。对低层次的学生,侧重于端正其学习态度,要求其尽可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汇总工程量允许出现一定的误差。六、教学过程(一)教学步骤及课时安排教学步骤及课时安排如下:表一 教学步骤及课时安排表教学程序 教师行为 学生行为 课时1 引入主题 展示工程案例及模型文件 了解学习成果2 布置任务 布置任务,分发图纸 理解学习任务3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 看懂图纸,了解设计意图4强化理论教师复习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理论2课时5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任命组长 分组学习6实施任务介绍软件应用范围,演示操作流程
8、跟随操作,熟悉软件2课时4(二)教学过程1. 展示工程案例及模型文件2. 布置任务、讲解图纸(1)要求构建办公宿舍楼首层平面模型,包括楼层的建立、轴网的建立,柱、梁、墙构件的定义和图元的绘制。(2)添加柱、梁、墙构件的做法,包括清单及定额子项目。(3)汇总工程量,最终提交模型及工程量汇总表。部分图纸展示如下:7 教师指导学生将图纸内容建模 输入首层轴网、柱梁墙构件8 教师指导学生输入各构件做法 参考清单定额规范输入构件做法9 跟踪指导 教师辅导学生查错,修改模型。根据同学、老师给与的意见进行模型修改,汇总工程量,并检查两名组员的模型2课时10 提交任务教师与学生核对最终工程量,填写综合评价表核
9、对工程量,提交模型及工程量汇总表11 总结探讨教师总结此次任务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学生总结此次任务得失2课时5首层平面图首层梁平法施工图3. 教师指导学生读图1)建筑施工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2)结构施工图-梁平法施工图、柱定位图、柱表4. 复习基础理论知识1)梁平法的表示方法。重点是找出梁编号、梁截面尺寸及梁标高;2)柱顶及柱底的标高查找; 3)内墙、外墙如何划分;4)清单项目的列项,项目特征;梁柱墙各应该采用的清单项目;5)定额的使用,梁柱墙的定额项目;6)清单项和定额项各采用的工程量计算方法。5.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1)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学习态度等划分组别,每组 56 人,均由
10、高、中、低三层次的学生组成,指定一名高层次学生担任组长。2)每名学生要求检查任意两名组员的模型。6. 介绍软件应用范围,演示软件操作流程1)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用于计算清单及定额工程量;2)软件操作流程:汇总计算选清单定额版本 设室外地坪标高 绘轴网 绘柱 绘梁 绘墙67. 教师指导学生将图纸内容建模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将首层图纸中的相关内容建入模型,该环节主要以学生自主读图建模为主,教师指导为辅。1)采用分层教学法。高层次学生要求熟练掌握软件的每步操作,所设属性准确无误,工程量精准,辅导时不仅对其问题进行解答,还将此问题进行延伸至其他范围,促使其触类旁通。中层次学生要求熟读图纸,所建模型没有大
11、的问题,工程量大致符合标准答案。对于低层次学生则鼓励其尽量了解全流程的操作方法,努力将任务内容完成,完成质量为辅,学习态度为主。2)教师对常见问题设想:A、学生经常搞错梁图和墙图,并且将梁和墙画到错误的楼层。 解决方法:教师提醒学生仔细看图纸,特别注意看右下角的图框,建筑施工图中的双实线为墙,结构施工图中的双虚线为梁。B、修改柱截面时,只想改动一个构件的截面,但是其他同名构件截面均跟着改变 解决方法:教师强调分清楚构件的私有属性和公有属性,蓝色字体为公有属性,黑色字体为私有属性。公有属性为同名构件所共有,私有属性仅为单构件所有。C、运行计算时无法继续,且柱子都变为红色 解决方法:教师提醒学生注
12、意标高的修改,建议其根据图纸重新核对柱的标高之后再运行计算看看。 8. 教师指导学生输入各构件做法教师对常见问题设想:A、学生在输入做法时经常丢三落四,有的构件有做法有的构件没做法。 解决方法:教师强调做法的重要性,如果建了模型没有输入做法,那程序也不会计算工程量,建议学生在输完做法之后再逐个构件核对一遍。B、学生输入了做法,但是总是忘记修改工程量代码,或者代码为空。 解决方法:教师反复强调一定要检查代码,如果代码为空则工程量为 0;如果代码该是体积的选成了面积,那工程量肯定计算错误。9. 教师辅导学生修改模型,查错。1)要求学生除了核查自己的模型之外,还需核查其他两名组员的模型,并填写互查表
13、:表二 工程量计算学生互查表第 组 检查员: 内容 错误位置 修改建议添加清单定额项目7组员例:A 轴首层墙高计算错误 墙高应为 3.5 米,应重新汇总墙工程量例:机算模型中二层 KL1 未设清单定额添加清单定额并重新计算张*李*2)汇总各组两名组员对自己提出的修改意见,整理、分析、提炼出其中有建设性建议,并进行模型修改。10. 教师与学生核对最终工程量,填写综合评价表,详见表三。11. 总结此次任务完成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2、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表三 综合评价表第 组 组员: 评价内容 要 求 评分比例 得分初始设置1、 清单定额库选择正确2、
14、 做法模式、室内外地坪线正确5%1、 轴网尺寸正确 5%2、柱定位、构件名称、个数正确 15%3、梁截面、定位、标号正确 20%模型建立4、内墙、外墙区分正确,定位正确 15%工程量汇总 构件做法添加正确,工程量误差 3%以内 20%学习态度1、 积极与老师、组员沟通交流2、 学习过程耐心细致10%团队协作能力1、 工作热情高、效率高2、 组员协作程度高10%总 分8教师综合评价学生反馈七、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学习任务的学习,每组学生都能够按照任务书要求,分组、团结协作进行模型建立,每个学生都提交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模型及工程量汇总表,并检查了同组两名学生的模型,熟练了广联达图形算量软件的基本操作,为将来从事造价工作奠定了基础。主要存在的不足是:组长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还需初步解答组员问题,这对组长的要求较高,对于总体实力一般的班级要找到足够数量的合格组长稍显困难。教师应加强对该角色的指导并提出高要求,让此岗位的学生加快对本课程知识的掌握,增强团结协作精神,争取在下次训练中表现更为显著。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