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祖故事(七则)印祖故事:出关说法论息灾 根本方法在念佛(转自学佛网:http:/ 丙子年(1936 年)阴历九月,圆瑛法师同四位代表上海菩提学会屈文六居士,上海佛教净业社黄涵之、关炯之、赵朴初等居士,应各界善信推请,一起到苏州报国寺叩请印光大师到上海说法,大师辞不获已,答应到时赴会。定于十月初八迎请大师到上海,主建大悲佛七道场七永日,兼持佛号,回向护国息灾。1936 年 10 月末,上海市各界名流,发起组织之上海护国息灾法会的各位发起人在佛教净业社召开会议。屈文六、关炯之、黄涵之、圆瑛法师等多人参加会议。会议公推屈文六为临时主席,行礼如仪后,首由屈文六居士报告筹备经过。接着通过了筹募经费办法
2、和发挥组织章程。成立法会办事处负责法会筹备事务。会后发出上海护国息灾法会通告,通告说:本会同人悯国难日亟,世变方殷。恭请印光老法师主建大悲佛七道场七日,兼持佛号回向护国息灾。爰定于国历十一月二十二日下午九时净坛,二十九日圆满(即古历十月初八日至十五日) 。准于每日为诸大众宣说净土法要,期各修持。复请圆瑛法师领众薰修,以香光庄严,大众诚能一念称名,则一念与二圣之悲心相应。净念相继,贪嗔自除,苟人人如是,娑婆即成净土,国家自安,灾危自息矣。尚祈诸大善信咸发菩提心,随喜功德,共同成就如是庄严道场。办事处设在爱文义路哈同路口觉园佛教净业社及云南路卅五号仁济堂内菩提学会。上海菩提学会 佛教净业社同启夏历
3、九月十七日,印光大师给屈文六居士回信,提出参加护国息灾期间,不吃斋,守打七之规矩,不会客。回忆在普陀时,初常住普请吃斋亦去。一顿斋,吃二三点钟,觉甚讨厌,遂不去吃斋二十多年。又说“光数十年吃饭不剩菜。故只要一碗菜,吃完以馒头将碗之油汁揩净。切不可谓菜吃完为莱少。 ” “圆满之次日,即回苏,亦不许送。送至门外即止。若又送则成市气,不成护国息灾之章程矣。 ”屈文六居士收到大师信后,即令筹备处将大师信函登于法会特刊。屈文六居士来信说以自己的汽车来接大师,同时请大师法会结束后宽留一天,为上海善信授三皈五戒。大师九月二十日回信表示婉拒:“承居士厚爱,不胜感愧。但光一向不喜人恭维,又须往各处。若叫黄包车,
4、随我所宜。 ”提出:“此次是护国息灾,念诵尚是枝末,敦尽乃属根本。无论人愿听不愿听,我仍以是为宗旨。 ”拟于初日先略说护国息灾之意,即说念佛法门功德利益。次日再详说根本护国之道,以期挽回世道人心。又指出:“至于皈依一事,非光所宜。以佛教会会长乃主人,光是客人,彼皈依者,当皈依会长,此决定不可移易之至理。 ”九月二十二,屈文六居士回信说明,皈依是各善信个人意愿,仍请大师慈允传授三皈五戒。九月二十三日,大师给屈文六居士回信说: “至于圆满之次日,说三皈五戒,若照光平常说,则无甚仪式可观,若欲铺排场面升座,光决不能,以目不能看字。如必非升座不可,则请人代说,光不临筵。至于法名,光也不能为书。无论多少
5、人,无论多少香敬,光一元不取。除送代说师及站班师外,通作会中费用。 ”十月初八,大师带一侍者,自行来沪。屈文六居士开车到车站将大师接到赫德路觉园内的佛教净业社。十月初九,护国息灾法会隆重开幕。大师每日开示两个小时,闻者有如甘露灌顶,莫不欢喜信受。第一日说吃素念佛为护国息灾根本,大师开宗明义地讲道:“此次法会之目的,为护国息灾,但何以方能达此种目的。余以为根本方法,在于念佛。盖杀劫,及一切灾难,皆为众生恶业所感。人人念佛,则此业可转。如只有少数人念佛,亦可减轻。念佛法门,虽为求生净土,了脱生死而设,然其消除业障之力,实亦极其巨大也。而真正念佛之人,必先要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尤
6、须明白因果,自行化他。今日之非圣非孝,蔑道废伦,杀父公妻等等邪说,皆是宋儒破斥因果轮回,以致生此恶果。如人人能明白因果道理,则断无人敢倡此谬说也。世间一成不变之好人少,一成不变之坏人亦少,大多皆是可上可下,可好可坏,所以教化最为紧要。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只要加以教化,无不可以使之改恶归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惟在人之信念而力行耳。今日中国社会之所以如是紊乱者,皆无教化之故也。但教化须在幼小时起,所谓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若小时不教,大则难以为力矣。何则,习性已成,无法使之改易也。故念佛之人,须注意教育其子女,使为好人,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事。果能人人如是,则灾难自消,而国亦常蒙拥护矣。
7、”第二日说因果报应及家庭教育,第三日申述因果原理并以事实证明,第四日说成佛大因果并略释四料简要义,第五日略释天台六即义兼说吃素放生,第六日以真俗二谛破诸执见及说近时灵感。第七日论大妄语罪及佛大孝与致知格物老实念佛等。大师讲法录音由上海华光无线电台播送,以便外埠收听。南京佛教净业社亦同时举办同样佛七,将大师开示播音传达,启发众心。无锡佛教净业社也于同时就佛学会社址启建护国息灾佛七道场,敬将大师开示逐日播音广布,使大众亲听法音。十月十六,第八日法会既圆为说三皈五戒十善及做人念佛各要义。法会期间,大师闻绥远灾情严重,即对众发表,以当时一千余人皈依求戒等香敬,计洋二千九百余圆,尽数捐去,再自发原存印书
8、之款一千圆为倡。十月十七早晨,大师由上海回到苏州,苏州诸居士在车站迎接,请师上灵岩一观近年景象,大师急往报国取存折,把捐给绥远的赈灾款汇出后,然后同各位居士一起到灵岩山寺。十月十七晚,监院妙真法师,请大师到念佛堂中,为众演说净土法要。随后,大师仍回报国寺闭关。大师这次说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屈文六居士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跋中所说:大师所言“反覆阐明因果感应之理,以破妄见。启示修身齐家之道,以立正轨。而终以导归净土法门,以为究竟护国息灾之法则。其言平淡而切实,简易而赅备,非同于好高骛远者之言论。且所谓高者、远者之言论,亦无能越其范畴。愚夫愚妇皆所能为,超凡入圣,不能外此。师数十年接引众生之本
9、怀,于此畅宣无隐。人诚能依其言而身体力行之,则日常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在在皆摄归于自身净土,在在皆为作护国息灾之法事。 ”也如李圆净居士所说:“云栖法水久无灵,喜复灵岩见净瓶。尽分敦伦儒即佛,息灾护国语成经。 ” 印祖故事:毒乳杀儿太凄惨,老僧慈悲发广告(转自学佛网:http:/ 印光大师曾经读过一本书,上面记载有一个外国女人,气性很大,生气后给婴儿喂奶,婴儿不久就死了。婴儿并没有什么病,吃奶后就死了,莫明其故。过二年又生了一个孩子,也是在生气后给孩子喂奶,结果孩子又死了。因为两次出现这种事情,就怀疑乳汁的性质有变化,就到医院去检验,发现生气后乳汁有毒。这才知道两个儿子是因为吃生气后的毒乳而死
10、。大师因此推知猪、羊、鸡、鸭、鱼、虾等肉都有毒,为什么呢?因为它们被杀的时候,怨恨的心会使身体产生毒素,因此,常以这个道理劝人吃素。 丙子年(1936 年)九月间,一个老太婆来到报国寺归依,大师劝她吃素,告诉她一切动物的肉都有毒,又讲了外国女人生气后给儿子喂乳,两个儿子都死了的例子。老太婆说:“我两个孩子也是这样死的。 ”她告诉大师说她丈夫性情横暴,一不顺他意,就打,往往把她打得头破流血。孩子吓哭了,就给孩子喂乳,喂乳后不久就死了,两次都是这种情况。老太婆的儿媳妇也是生气后给儿子喂乳,儿子也死了,但是过去都不知道是生气之后的乳汁毒死的。大师悲悯天下的孩子死得冤枉,因此在给弟子的书信中都提醒做母
11、亲的要避免生气后给孩子喂奶。十月,大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上说开示的时候也专门说了这个问题。大师说:“凡喂孩子之女人,切勿生气,倘或生大气,当日切不可即喂孩子。须待次日心平气和,了无怨恨时,乃无碍矣。若当日即喂,或致即死,纵不即死,或迟迟死。是知牛羊等至杀时,虽不能言,其怨毒结于身肉者,亦非浅鲜。自爱者固宜永戒,以免现生后世种种灾祸也。此事知者甚少,故表而出之,幸大家留意焉。由此证之,须知人当怒时,不独其乳有毒,即眼泪口水亦有毒。若流于小儿眼中身上,亦为害不浅。 ”1937 年农历季春,大师在刻印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时,专门撰写了毒乳杀儿之广告 ,作为附录放到书里面。大师说:“若已生气,当过二、
12、三日,候气平后,乳的毒性转作本性,再喂儿,庶不至误事。此二、三日,当用牛乳。无牛乳处,或用藕粉,或嚼饭及馒头喂之。生气之人,切不可嚼,以口水、眼泪亦有毒故。生气后抱儿在怀,若流眼泪,须避儿头。泪入儿眼,儿眼恐瞎,不可不知。从去年来,对人说此事,屡有证明。方知从古至今,因此死的孩子,不知有几恒河沙之数。 “凡女人气性大者,其儿女必难成;纵成,仍是多病。其性情柔和者,其儿女必多成,且少病。欲救此灾,当从女子幼时,即令习于柔和谦逊,纵有不顺心事,亦不发生瞋怒。庶嫁后怀孕,必无堕胎,及胎儿感凶暴之气,遂成凶暴性质。生后,亦不至因生气而致儿女于横死,及多病也。 “窃谓此事,关于各人家声子孙、地方风俗、国
13、家人民甚大。以女子性情柔和,则家庭和睦,子女贤善,由一家以及一乡,则俗美风淳。无冤枉死之小孩,则国民繁盛。以繁盛之贤善,为国家之人才,国运必定昌泰。国泰则天心顺,雨旸时若,而物阜民康矣。愿见闻者,展转传布,遍及中外,以遂天地好生之心,则幸甚。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印出后,大师给南京一弟子寄了几本。该弟子把书中的毒乳杀儿之广告说给妻子听。他的妻子是西洋人。听了以后说:“生气之后的奶叫做火急奶,气平以后过半天就可以喂孩子。必须一生气,马上就心平气和。否则怀恨在心,乳汁难以转好。喂奶的时候要先挤出半茶碗倒掉。再给孩子喂奶就没有问题。如果过三天,奶或发胀痛,反为不美。 ”又说“月经来时。亦不可生气。
14、一生气月经即止。 ”该弟子写信把上述情况告诉了大师,大师就叫印刷厂改纸板,把过三日喂乳改为心平气和后半日喂乳。大师给张德田居士的信中也叮嘱他注意防止毒乳杀儿,大师说:“女人一受孕,不可生气,生大气则堕胎。兼以乖戾之气,过之于子,子之性情,当成凶恶。又喂儿奶时,必须心气和平。若生大气,奶则成毒。重则即死,轻则半日一日死,决无不死者。小气毒小,虽不死,也须生病。以故爱生气之女人的儿女,死的多,病的多。自己喂,雇奶母喂,都是一样。生了大气,万不可喂儿奶,须当下就要放下。令心平气和,过半天再喂。喂时先把奶挤半茶碗倒了。奶头揩过再喂,就无祸殃。若心中还是气烘烘的,就是一天也喂不得。喂则不死,也须大病。此
15、事古今医书均未发明。近以阅历方知其祸。女子从小就要学柔和谦逊,后来生子,必易,必善,必不死,必不病。凡儿女小时死病,多一半是其母生气之故。少一半是自己命该早死。天下古今由毒乳所杀儿女,不知有几恒河沙数,可不哀哉。 ”从大师发毒乳杀儿之广告一事可以看出大师做事完全从有利于众生的利益出发,根本不顾及别人说闲话。不管是谈胎教、节制性欲,还是谈论产妇念观音和毒乳杀儿,都是这样只为众生离苦得乐。 印祖故事:说道场殊胜因缘 勉僧众老实念佛(转自学佛网:http:/ 丙子年(1936 年)十月十七晚,监院妙真法师,来大师临时寮房,恭请大师到念佛堂中,全寺僧众及在寺居士近百人已在堂中等候,见老法师来到,大家纷
16、纷合掌口称“南无阿弥陀佛” ,大师也答以“南无阿弥陀佛” 。大师坐定后,大家顶礼,然后恭听大师开示。大师先讲灵岩山寺道场的历史兴废和建成十方专修净业道场的缘起:“灵岩,乃天造地设之圣道场地,吴王夫差不德,不依乃祖太王,泰伯,仲雍,正心诚意,勤政爱民之道,唯以淫乐是务,遂于此筑馆娃之宫,其获罪于天地祖宗也大矣。宫成数年,国亡身死,可不哀哉。至晋,司空陆玩,筑室其上,后闻佛法,遂捨宅为寺,此灵岩最初开山之缘起也。“至梁,而宝志公祈武帝又为重兴。智积菩萨,屡以现身画像,显示道妙,引导迷俗。至唐,宰相陆象先(苏州人)之弟,病于京师,国医无效。一僧求见云能治,令取净水一盏,向之念咒几句,含水噀之,立即全
17、愈。谢以诸物皆不受,曰,我名智积,汝后回苏,当往灵岩山会我。后其人至山问之,无有名智积者,心甚惆怅。遍观各殿堂,见壁间画像,乃为己治病之僧也,因特建智积殿,而寺复中兴。自晋至唐,所有住持,皆不可考。至宋,而凡为此山住持者,皆宗门出格大老,灵岩道场,遂为江苏之冠,以地灵故人杰,以人杰故地灵也。“明末清初,又复大兴,圣祖高宗两朝,数次南巡,皆驻跸山上行宫。洪杨之乱,焚毁殆尽。后念诚大师,住塔洞中,适彭宫保玉麟公游山相见,因为查出田地六百多亩,盖十余间殿堂房舍。至宣统三年,住持道明,系军人出家,性粗暴。因失衣打来人过甚,山下人起哄,道明逃走,寺中什物均被搬空,成一无人之寺,此即灵岩道场复兴之机。否则
18、,纵能恪守清规,亦决不能成此全国仅有之净业道场。祸福互相倚伏,唯在人之善用心与否耳。“嗣由木渎绅士严良灿公,命宝藏僧明煦,请其师真达和尚接管。真师派人往接,并命明煦暂为料理,意欲有合宜人,当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民十五年,戒尘法师来,遂交彼住持。住僧以二十人为额,除租金数百圆外,不足,则真师津贴。不募缘,不做会,不传法,不收徒,不讲经,不传戒,不应酬经忏。专一念佛,每日与普通打七功课同。住持无论台贤济洞均可,只论次数,不论代数。但取戒行精严,教理明白,深信净土者即可。若其他皆优,而不专注净土者,则决不可请。自后住人日多,房屋不足,于二十一年,首先建念佛堂,四五年来,相继建筑。今大雄殿已落成,只欠
19、天王殿未建,然亦不关要紧。“光于十九年二月来此,四月即入关,已六年多矣。以老而无能,拟老死关中。因佛教会诸公之请,祈于护国息灾会中,每日说一次开示,发挥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理,提倡信愿念佛,即生了脱之法,以挽救世道人心。固辞不获,遂于本月初六日出关往沪,以尽我护国之义务。十五日圆满,十六日为说三归五戒。今晨由沪径来此间,而苏垣季圣一等诸居士皆先来。至山,见其殿宇巍峨,僧众清穆,不禁欢喜之至。兹由监院妙真大师,请来堂中,为诸位演说净土法要。若但说法要,不叙来历,及现在各因缘,则住者来者,均莫知其所以然,或致于此道场与他道场一目视之。在大通家则无所不可,在愚钝如光,又欲即生出此三界,登彼九莲者,则
20、莫知趣向,故先为叙述缘起焉。 ” 接着,大师开示净土法门的要义和殊胜,他说:“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瞋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了生脱死。或者烦恼尚有一毫未断尽的,生死还是不能免,况全未断者乎。这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干到彻底才可。“唯有念佛一法,是如来普应群机而说的,亦是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所成就的。无论上中下根,皆可修学。即烦恼惑业完全丝毫未断的凡夫,只要具足真信切愿实行念佛求生西方,亦可蒙佛接引,带业往生。一得
21、往生,生死就可了脱了,所以说是最超胜的。 “佛在世的时候,十个人修行,就有九个可以成道。因为那时的人,天性淳厚,根机是很猛利的。到了后来,众生的业障逐渐增加,根机也就渐渐的陋劣下来,再要和从前一样,是不可得了。然在晋唐时候,还有这种仗自力可以了脱生死的人,但已是逐渐减少,越后越少的。到了现在,已没有这样的人了。如此看来,就晓得仗自己的力量去断烦恼了生死,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此时如仍不自量力,要说大话,轻视这个念佛横超法门,而去别修其他法门,那恐怕要了生死,就比登天还要更难了。“我并非说其他的法门不好,实在是因为法门有契理不契机的,有契机不契理的。唯有这个念佛法门,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理机双契,不
22、可思议。尤其是在末法世中,更为适合众生的根性。所以大集经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为什么念佛求生西方,叫做横超法门。古人有个譬喻,拿来解释,就把我们具足惑业的凡夫,比做一条虫,生在一根竹里最下的一节,这根竹子,就比做三界。这个虫子要想出来,只有两个法子,一个是竖出的,一个是横超的。竖出的,是自下至上,一节一节的次第咬破,等到最上的一节咬破了,才能够出来。这是比修别的法门,定要断尽见思烦恼,才能出三界的。见惑有八十八使,思惑有八十一品,这许多的品数,就比做一根竹子的节数。那虫向上直钻出来,就叫做竖出。例如一个断见惑的初果圣人,要经过七生天上,七生人间的长久时劫修习,才能
23、证阿罗汉,了生死。二果,亦要一生天上,一反人间,才能证四果。三果,欲界思惑已尽,还要在五不还天,渐次修习,才能断尽思惑证四果。这才算是出三界的无学圣人。如果是钝根的三果,还要生到四空天,从空无边处天,以至非非想处天,才能证四果。这竖出的法子,是如此艰难久远的。横超的,就是这条虫子,不向上面一节一节咬,只向旁边横咬一孔,便能出来。这样的法子,比那竖出的,是省事得多了。念佛的人,亦复如是。虽没把见思烦恼断除,但能具足信愿行的净土三资粮,临终就能感动阿弥陀佛来接引他生到极乐世界去。到了这个清净国土,见思烦恼,不断而自断了。何以故,以净土境胜缘强,无令人生烦恼的境缘故。如此便得三不退,一直到破尘沙无明
24、,成就无上菩提,何等直捷简易的事。所以古人说,余门学道,如蚁子上于高山。念佛往生,似风帆扬于顺水。 ”最后,大师告诫大家一定要老实念佛,老人家说:“奉劝诸位,不要不自量力,打出格的妄想。总要老老实实的念佛求生西方,才不辜负如来说这个上成佛道,下化众生,成始成终的总持法门,及不枉费十方聚会,在此灵岩清净道场的殊胜因缘。望大家珍重。 ”开示结束,妙真法师等送老法师回房歇息,念佛堂的法师和居士们继续念佛。 印祖故事:观音示梦杨信芳,印光原是大势至(转自学佛网:http:/ 上海有一位名叫杨信芳的中学生,十八岁时肄业于上海女子中学。她有一位同学名字叫张孝娟,家住西门路润安里,张孝娟与杨信芳的交谊最深,
25、张孝娟的母亲张太太也非常喜欢杨信芳,把她当做亲生女儿一样看待,因此杨信芳叫张太太为阿母,放学归来,经常到张家吃住,习以为常。民国廿五年国历十一月廿三(1936 年 11 月 23 日)晚上,杨信芳住在张家,与张孝娟共榻。在睡梦中,远远地看见观音大士立在一个小岛上,小岛周围大海环绕,水天一色,观音大士身长丈许,璎珞庄严,手持净瓶,如世间所绘的那样。杨女士则在一叶扁舟中,小舟驶近小岛,观音大士招手告诉杨女士说:“大势至菩萨现在上海教化众生,汝何昏迷,不去闻法?”杨女士没听说过大势至菩萨,不知道怎么回答。观音大士又说:“印光和尚是大势至化身,四年后化缘毕矣!”观音大士说完话,慢慢隐去不见,杨女士突然
26、感到骇浪滔天,小船差点要被波浪打翻,在梦中大呼救命。张孝娟把她推醒说:“信芳,信芳,你做恶梦啦?”杨女士告诉张孝娟自己做的梦,两人相与一笑,都感到很奇怪。第二天早晨,杨信芳把自己作的梦告诉张太太,并问佛教中有没有菩萨名字叫大势至的,有没有和尚名印光?张太太本来是信佛的人,听了以后吃地惊说:“大势至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印光和尚的名字,过去曾听孝娟的父亲说起过,说是普陀山的得道高僧。 ”杨信芳又问:“印光和尚现在在上海吗?”张太太说:“不知道。 ”杨信芳感到纳闷。第二天读申报 ,看到登有丙子护国息灾法会通告,才知到上海闻人请印光和尚来沪在觉园主持法会。三人都惊诧不已,觉得这个梦太奇特了。杨信芳于
27、是跟张太太母女一起去觉园,听印光大师说法。三人同时参加最后一天的皈依仪式皈依了印光大师。大师给她们分别取了法名,杨信芳法名慧芬,张太太慧范,孝娟慧英。当时在觉园时因人杂沓,所以没有告诉大师这个梦境。民国二十六年(1937 年)春,杨信芳居士专程到苏州拜见印光,并告以梦景。大师诃斥说:“莫瞎说!莫瞎说!以凡滥圣,招人毁谤。此梦更不许汝对人说,否则非我弟子。 ”此后杨信芳谨遵师诫,未敢以此梦公开告人。直至大师 1940 年圆寂之后,才应觉有情半月刊出大师纪念专刊的要求,撰写了纪梦悼印光大师记载这件事。杨信芳作为一个对佛教不太了解的中学生,梦到观世音菩萨,说明她过去世中曾经与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结
28、缘,种下了深厚的善根。这就是印光大师石印普陀山志序中讲的冥感显应。而印光大师不许她公开这个梦,是遵守佛在楞严经中的嘱咐。自古高僧,或古佛再来,或菩萨示现,但都常常以凡夫自居,断没有说我是佛、是菩萨的。 楞严经中说:“我灭度后,敕诸菩萨,及阿罗汉,应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种种形,度诸轮转。 ”“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意思是释迦牟尼佛说:我入涅槃之后,嘱咐各位菩萨以及阿罗汉,化身生到末法时期,以各种身份,教化在轮回中的众生。除了在临终的时候可以公开自己的本来身份以外,他们始终不得暴露说我是真菩萨、真阿罗汉,以免轻易向初学佛的人泄露佛菩萨的秘密因缘,而不
29、利于初学者的修行。学习佛法要遵循四依原则:依法不依人,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法不依人就是说我们以所说的法是不是佛法为准,而不是以说法的人的身份为准。我们学习印光大师的文钞,不是因为印光大师是大势至菩萨应化而来,而是因为他所说的净土法门契理契机,是解脱生死轮回的真理。印祖故事:不避空袭住苏州,弟子跪请上灵岩(转自学佛网:http:/ 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向中国苑平县城驻军发动进攻,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印光大师在苏州报国寺关中以自己的方式来应对这场劫难。8 月 4 日,大师致函上海新报和申报馆,令登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广
30、告,各十天。8 月 6 日下午 1 点多,江梵众居士持书信至报国寺。大师问他为什么事情来苏州,江居士说想参观名胜,并参拜高人。大师叫他赶紧回四川老家。江居士问能否过一个星期再走,大师回答说:“汝无要事,何得故迟,设若战事一起,则进退维谷矣。明日即归,以免高堂倚门之望。 ” 江居士听了大师的话,第二天就起程返回四川。下午三点三刻,大师给四川谢慧霖居士回信,说:“现在时局,危险万分。此次吾国纵不亡,而人民之死亡,当在十之八九。唯有劝一切人念观音圣号,以为生死之善计。死即往生,生或化吉。昨已函申、新报令其登劝词,日期尚未定。又令漕河泾游民习勤所,印四五十万单张,发寄各处,以尽我心。 ”大师介绍自己所
31、印息灾会法语比佛教日报社所印多灵岩开示 ,又数验方,及毒乳杀儿之广告等内容。 毒乳杀儿之广告本拟印六万本,令先印三万,再续印三万。续印之书,已将装钉。若无战事,又须续印四万,藉以宏法,而广布防止毒乳之祸。8 月 13 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中国军队奋起抵抗。淞沪抗战爆发。登载大师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启的报纸虽印出,而发送难以遍布。大师此前已经请漕河泾习勤所印七寸见方单张五十万,邮寄各省佛教机关,因为战事爆发而停印。沪战爆发后,苏州风声紧急。大师弟子吴契悲到报国寺拜谒大师。劝大师立即上山以避轰炸。大师不同意,说:“死生有命。命若当死。避亦无益。 ”吴契悲说:“师日后生西情形,与大众净土信仰,
32、关系至巨。师即不为自身安全计,曷不为大众信仰计乎?”师云:“勿作是言。 ”旋劝再三,终不肯从。最后,大师握着吴居士的手臂说:“汝放心可矣!”吴居士说:“我非为己不放心,实为师不放心耳!”说时,不禁泪下,遂即告别。谢慧霖居士来信请大师转移,大师 8 月 30 日回信说:“光颇畏奔跋,不但川、湘、甘地不愿往,即灵岩也不愿往。死生有命,何得徒劳。况老年气力衰弱,与其奔跋劳碌,不如受炸之痛快。况未必便炸乎。是以绝无一念他往之心也。 ”又说:“此次或有大祸,光实无有迁移之念。以老病畏寒,不能迁移,勿道光不移动,即德许亦不移动。以光若一去,报国即废,无人维持矣。况苏州数十万人,均不去,吾僧徒何特畏死以去,
33、以令苏人增大惶惧乎。 ”陕西宁德晋居士来信请大师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大师 9 月 7 日回信,介绍苏州每日有飞机三、五只经过,初曾炸过几处,近来但经过而已。苏州人逃去十分之七。但逃到外边得人,更加遭罪。不逃者,尚安乐些。大师劝念佛求生西方,一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以祈战事速息,人各安生。大师将劝念观音广告,从报纸上裁下一份寄去,让宁居士展转普告大众。9 月 8 日给边无居士回信说:“沪战虽烈,光了无所畏。不但贵地不肯去,即灵岩山亦不肯去。今住于飞机长来之地,日诵大悲咒,念佛念观音。尚不敢住而逃之远方,岂不令人见诮。若光只孤孑一人,去住均无关系,况尚有弘化社事。光虽非寺之住持,然诸事皆以我为主。主人
34、去,他人或亦各去,则其事便成废弛。于流通益世益人之经书事,大有关系。若大劫临头,大家同归于尽,光与之同死,亦分所应尔也。 ”给郑斐谌居士回信开示:“念佛之外,兼念观音圣号,以期息战免难。必须如救头燃之诚,方有感格。 ”为开应读经书目录,说:“苏州虽屡被炸,有劝光他徙者,光以死生有命,与其路上受惊吓,何如安住不动,受炸而死之安乐乎,以故概以此辞。日唯念佛,念观音,念大悲咒,以为护国护民护己之据。如定业难逃,炸死,随即往生,亦所愿也。唯厌闻他徙之说,以其是苦上加苦也。 ”9 月 23 日,给穆宗净居士回信,为寄劝念观音文,请他广泛劝发。嘱咐:“战事剧烈,以持大悲咒念观音为要。无要事,切勿来信。战事
35、未息,永不许来信。以持诵来不及,无暇答复也。 ”阴历九月,大师以抗战爆发,伤亡枕藉,特商同报国寺和灵岩山寺两寺,共集法币一千余元,送交当地抗敌后援会,作救济之用。复念际此凉秋九月,气候渐寒,而各地难民,多乏棉服,无衣无食,何以卒岁。又发心捐净资一百五十元,充作购备御寒之需,并将华颖谷居士所举赠法币五十元,一并移入,此外尚有德森法师捐十元,了然、恒智,刘一、汤竹庵诸大士各一元,共计法币二百二十一元,全数汇兑到沪,委托佛教净业社收容所主任范成法师、关炯之居士等代为办理。大师弟子王柏龄将军遵命视察前线,并慰问各路总司令。出发地点就在苏州,又来拜访大师五六次。当时他见弘化社的法师和居士,在大殿耳房内挖
36、木头防空洞,告诉大师,大师说:“他们要做让他们做去。 ”王将军说:空袭到激烈时,师父应该避一避罢。大师说:“我是不走,他要来炸我,我即往生。 ”11 月 9 日,日军占领漕河泾。大师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初印六万册,订出者发送将半,邮路不通,游民习勤所被炸,凡订好未发出之书,均成灰烬。11 月 12 日 12 日,日军以 3 个月的时间、死伤数万人的代价拿下了上海。随即向沿着太仓昆山一线进逼。妙真法师及报国、灵岩两寺大众跪请大师转移,大师这才答应迁移到苏州西郊木渎镇的灵岩山寺。11 月 15 日起,中国守军与进逼日军在常熟激战,到 11 月 19 日中午,日军第 10 军攻占嘉兴,第 9 师团占
37、领苏州。大师迁移到灵岩山寺后,继续念佛,并持大悲咒加持大悲水、大悲米、大悲香灰等救治苦难的人民。印祖故事:德化盗匪和强人 迁单毒蜂和臭蚁(转自学佛网:http:/ 印光大师移居灵岩山寺后,在大师道德光辉的慈被下,不仅灵岩山寺僧众能够安居熏修,就是苏州城内的报国寺内关房,前后始终未受影响,中外士兵足迹不到。民国二十七年(1938 年)春,由于战乱影响,灵岩山沿山多盗匪,附近居民夜宿坟中,不敢回家。大师慈悲持念大悲神咒加持大悲水,环山洒净,使得盗党绝迹,良民安居。具体情况是这样的。七七事变以后,遍地皆匪,乡居者夜不安眠。稍能温饱者,晚上不敢住在家里,躲到田野间,以避祸害。苏州四乡也是这种情况。因此
38、木渎镇灵岩山下的居民,晚上藏匿在坟墓间,每遇到刮风下雨天气,苦不堪言。大师了解到沿山多盗匪的情况之后,慈悲之心油然而生。老人家乘轿下山,环山洒净。遍告居民,不必避匿,可以安居家内,决无祸害。从此以后,灵岩山附件果然再无匪患,居民可以各安生业。在战火之中,唯独灵岩山上,未损一草一木。当时山上僧俗,都以印光老法师在此,可以作为生死的依靠。所以不问环境得变化,更加精进念佛。各方部队至此庄严道场,肃然起敬,不敢侵扰。圆拙老法师当年在灵岩山寺参学,他回忆了印光大师拒绝接受日军军官赠送大藏经的事迹。一天,寺中的青年僧人亲眼看到有人领着几个日本军官来寺内找印光老法师谈话。最初他们谈什么,大家远远地听不清楚,
39、但是看得出老法师态度很严肃,有拒绝某事之意。最后,日本军官拿出日本修订出版的大藏经 (它是各种版本中内容较广泛的一种书)送给灵岩山寺。青年僧众认为是日本人看得起灵岩山寺,才把他们最好的大正大藏经送给我们。在日军占我国土,杀我同胞的时期,老法师当然不能接受日本人的礼物,他老人家当时委婉地说:“我们这里的僧众都是念佛德僧人,不是研究经文的僧人,请把你们这么好的大藏经转送给有关研究人员吧。 ”就这样,拒绝了日本军官的赠送。这件事,唤起了僧众的民族尊严和爱国主义思想,对大家启发教育十分深刻,体会到大师“威武不能屈”的崇高气节。大师的慈悲道德还化及蜂子、虫蚁。佛经说“蠢动含灵” ,的确不虚。1938 年
40、夏的一天,报国寺藏经楼,发现无数白蚁,大师在灵岩山寺听说后,赐大悲水,令人洒之,白蚁从此绝迹。灵岩山寺最初有铁嘴蜂盘踞其中,损毁梵宇,臭蚁尤其多。大师移住灵岩山寺后,蜂蚁都迁移走了。 无锡净业社从民国二十五年(1936 年)起,在崇安寺大雄宝殿开念佛道场。宏扬佛法。不意七七事变时,大殿被毁。道场移至北禅寺。庭院中有两棵大树,臭蚁特别多,大家念佛时每集头面。偶一不慎,难免杀业。社友感到苦恼。袁德常居士到灵岩山寺,把情况报告给大师。大师说:“此地树上,亦多臭蚁,日前曾将大悲水洒之。蚁已他去矣。锡社亦可如法而行,必能有效也。 ”袁德常居士回无锡后告诉净业社各位连友。于是在净业社定期念佛的时候,将印光
41、大师加持的大悲水,环树洒之。从此院子中再没有臭蚁的打扰了。 丁丑年(1938 年)的除夕,灵岩山寺平时照顾印光大师饮食的一位伙头工人准备赶回家去过年。大师给了他数百文路费。晚餐后,伙头工人向大师告辞。大师说:“汝今夜仍当返。”伙头工人说:“既然回家,当等到明天早晨再来。 ”他没有琢磨大师的话就走出山门下山了。走到半山坡的时候,树林中突然窜出一个强人,看样子衣衫破旧,像是逃难的灾民,他拦住伙头工,把几百文钱都抢走了。伙头工人想到钱既然被抢了,回家也不好意思,不如仍返回寺里。伙头工回到寺里,来到印光大师的关房报告自己被抢了。大师却说:“不用着急,钱一会会送回来的。 ”抢劫伙头工人的人因为天色已晚,
42、不便于下山,来敲山门求借一宿。伙头工打开山门,见是林中抢劫的那位,就笑着说:“你果然送钱来了。 ”抢劫者一听,吃了一惊,仔细一看,开门的人就是自己刚才抢的人,于是老实承认。伙头工带他去见印光大师,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说兵荒马乱,没有出路,请求留在寺里出家当和尚。印光大师劝他还是回家,照顾家眷,好自为人。这件事传出之后,去灵岩山寺拜见印光大师的人更多了。次年,钱穆从西南联大回苏州侍奉母亲。他幼年曾读过印光大师的文钞,听了这件事后,也约朋友准备去拜访印光大师。但听说日军纷纷往来,怕有危险,于是中止未去。后来,钱穆把印光大师的这件轶事收入了其著作晚学盲言 。附录 12:印光大师开示不伤虫蚁使虫蚁远离
43、的方法 接手书,备悉。汝所附问之事,实为贵地沐佛法之渐。以贵地人以橘为出产,倘能以至诚心持大悲咒,咒净水一百八遍。然后持此水向橘树洒之。随行随念咒随洒。其虫纵有,决不至太甚。倘极其恭敬至诚,当可不生。如不会大悲咒,念准提咒,或往生咒,或心经,皆可。即全不会,但至诚念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一万声(。预先供净水一碗,念毕向树洒之。 )去时随行随念,至树处随行随念随洒。倘肯日日常念,或在树林周围念,其树必定茂盛繁实。世间人不知道,唯知利。果能依此,不生虫,多结果实,则人皆肯念矣。若有虫,则难令不捕。须令其不生,乃根本解决法。生而不捕,断做不到。凡事顺人情则易从。逆人情则不从。汝先作此法,倘真
44、灵,然后以此劝其一乡,则一乡便可通沐佛化。至于宣讲,甚好。然须有有工夫之人。若事务烦剧,何暇宣讲。欲化导一乡,宜先从此事起。所谓法不孤起,必有因缘,方能发起也。凡修行人,必要心地好。心地好,再加以恭敬至诚,断无不灵者。心地不好,又不恭敬,既无有感,何能得应。此事理所必然者,祈慧察是幸。 (若常念,不必并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念,但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即已。凡怨业病,医不能治者,及犯鬼犯狐,念之即可解消遣散。凡刀兵水火恶兽恶人等危险,若至诚念之,即有大转折。若心不至诚,兼有疑惑不信之心,及心存恶念,欲成就恶事者,则无效验。汝果能真实如是行,如是化导,则汝乡便可家家观世音,人人弥陀佛,为佛乡矣。 ) (印光
45、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卓智立居士书四)印祖故事:预嘱死后莫张罗,略述行愿显悲心(转自学佛网:http:/ 己卯六月(1939 年) ,大师书写了一副对联:“汝将死,快念佛,心不专一,决堕地狱,饿鬼畜生尚难求,勿妄想人天福果。汝将死,快念佛,志若真诚,便预莲池,声闻缘觉犹弗住,定克证等妙圆乘。 ”中间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对联的大意是:“你快要死了,赶紧念佛。如果心不专一念佛,死后必定会堕落到地狱里受苦,想作饿鬼和畜生都很困难,更不要妄想得到投生到人界和天界的福果。你快要死了,赶快念佛求生净土,志愿如果真诚,就能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不会在声闻、缘觉的果位上停留,必定可以证得等觉菩萨和妙觉佛果的圆满
46、果位。 ”世俗的人忌讳说到死字,但是佛教中“念死”是重要的修行法门。普贤菩萨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印光大师一生精进修行,深体死字法门,并常以死字教育和警策弟子。大师感到自己住世因缘将尽,所以预先交代后事。这种交代含有导世化俗的寓意。十二月,大师致信在上海的德森法师说, “凡上海所有之款。通归印文钞 。不必一一报明。光大约不久了。故将已了者了之。不能了者亦了之。光死。决不与现在僧相同。瞎张罗。送讣文。开弔。求题跋。敛些大粪。堆在头上。以为荣。以后即不死。外边有信来。也不要寄信来。师愿结缘。则随意答復。否则原书寄回。
47、”又说:“光死。仍照常为自己念佛。不须为光念。何以故。以尚不与自己念。即为光念。也不济事。果真为自己念。不为光念。光反得大利益。 ” “光無实德,若颂扬光,即是敛大粪向光头上堆。祈与一切有缘者说之。 ” 大师给刘惠民居士的回信说“但愿大家各各吃素念佛,求生西方,此外别无希望矣。 ”又说:“光一生不与流俗同起倒,什么八十不八十。有为光言祝寿者,光不但不领情,且深恶痛绝,以为大辱。祈勿以此事为光言。若对光言祝寿,是视光为流俗矣。 ”充分体现大师高洁严厉的品格。这一年冬季,日本佛教学者塜本善隆和牧田谛亮先生到灵岩山寺拜访大师,有所请问,互用笔谈,大师略述经历行愿如下:“经历:光绪七年出家。八年受戒。
48、十二年往北京红螺山。十七年移住北京圆广寺。十九年至浙江普陀山法雨寺,住闲寮。三十余年不任事,至民十七年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往香港,离普陀,暂住上海太平寺。十八年春拟去,以印书事未果。十九年来苏州报国寺闭关。廿六年十月避难来灵岩,已满二年。现已朝不保夕,待死而已。此五十九年之经历也。一生不与人结社会,即中国佛教会,亦无名字列入。 “近来动静:自到灵岩,任何名胜,均不往游。以志期往生,不以名胜介意故。“行事:每日量己之力,念佛并持大悲咒,以为自利利他之据。一生不收一剃度徒弟,不接住一寺。“主义及念佛教义:对一切人,皆以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为劝。无论出家在家,均以各尽各人职分为事。遇父言慈,遇子言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人无贵贱,均以此告。令一切人先做世间贤人善人,庶可仗佛慈力,超凡入圣,往生西方也。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任人谓己为百无一能之粥饭僧,此其大略也。 ”大师的话非常朴实平凡, “并不与人说做不到之大话”非常实在, “每日量己之力念佛” ,大师以身示范,证明念佛人人可行,往生净土人人有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