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案.docx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37986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1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二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2、理解阿伏加德罗定律;3、掌握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物质的量的关系。(二)过程与方法:从分析研究影响固体、液体、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因素过程中,培养问题的意识,调动研究的主观欲望,体验归纳整理的过程,学习分析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影响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和气体摩尔体积的学习,培养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善于合作学习,共同提高,在学习中感受化学世界的美丽、奇妙和和谐。教学重点:气体摩尔体积教学难点:决定物质体积的因素;气体摩尔体积。预习探究(学生用) 1. 物质体积的大小取

2、决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数目、粒子的大小和粒子之间的距离这三个因素。2.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来讲,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使的固态或液态的粒子本身的“直径”远远大于粒子之间的距离,所以决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数目;(2)粒子的大小。3.对于气体来讲,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远远大于分子本身的“直径” 。所以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数目;(2)粒子之间的距离。4. 若气体分子数目相同,则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之间的距离。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的大小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越 大 ,则气体体积越 大;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

3、大,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越 小 ,则气体体积越 小。科学实验表明:在相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压强下,任何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都是相等的。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主要受粒子数目的多少决定的。因此在相同条件下粒子数目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具有相同的体积,这就是阿附加德罗定律。5. 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 m;定义式:VmV/n;单位:L/mol 或 Lmol 和 m3/mol 或 m3mol 。 6.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是 22.4L/mol。互动课堂(一)情景激思(教师用)【引入】在化学反应中经常遇到气体物质,对于气体物质来说,测量体积往往比称量质量更方便。那么气体体

4、积与物质的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应如何建立气体体积与其物质的量的桥梁呢?而这个桥梁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气体摩尔体积。【教师强调】本节课的课标是:初步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及其在化学计算中的简单应用。【板书】二、气体摩尔体积(二)合作探究(师生共用)【复习回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1 mol 任何物质的粒子个数都相等,都约为 6.021023 个,1 mol 任何物质的质量都是以 g 为单位,在数值上等于构成该物质的粒子(分子,原子,离子等) 的式量。那么,1 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又该如何确定呢?请同学们先考虑下面的问题。【问题 1】1 mol 任

5、何物质的质量,我们都可以用摩尔质量作桥梁把它计算出来,如果已经知道了质量,若想要通过质量求体积,还需搭座什么桥呢?【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还需要知道密度。【问题 2】质量、密度和体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总结】 密度体积质量密度【问题 3】物质的体积与微观粒子间是否存在着一些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关系呢?也就是说体积与物质的量之间能否通过一个物理量建立起某种联系呢?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亲自动手寻找一下答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13 科学探究 ,并填空。(1)实验中的现象:两极均产生气体,其中一极为 氢气,另一极为氧气,且二者

6、体积比约为 2:1。(2) 质量(g) 物质的量(mol) 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氢气 0.2 0.1氧气 1.6 0.05 21(3)从中你会得出什么结论?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1molO 2 和 H2 的体积相同。【教师活动】演示电解水的实验。【学生活动】观察讨论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问题 4】下表列出了 0、101 kPa(标准状况)时 O2和 H2 及 CO2 的密度,请计算出 1 mol O2、H 2和 CO2 的体积。从中你又会得出什么结论?物质 物质的量 ( mol) 质量(g) 密度(g L1 ) 体积(L)H2 1 2 0.0899 22.4O2 1 32 1.429

7、 22.4CO2 1 44 1.977 22.3结论:在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学生活动】思考并计算。【教师总结】【过渡】以上我们讨论了气体的体积与物质的量的关系,那么对于固体或液体来讲是否有相同的关系呢?【问题 5】下表列出了 20时几种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请计算出 1 mol 这几种物质的体积,从中你会得到什么结论?密度/gcm -3 质量 /g 体积/cm 3Fe 7.86 56 7.2Al 2.70 27 10H2O 0.998 18 18结论:在相同条件下,1mol 固体或液体的体积不相同,而且相差很大。【教师总结】【过渡】为什么在粒子数相同的条件下气

8、体的体积基本相同而固体和液体的体积却差别很大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先回答下面的几个问题:一堆排球、一堆篮球,都紧密堆积,哪一堆球所占体积更大?如果球的数目都为一百个呢?如果球和球之间都间隔 1 米,在操场上均匀地分布,哪一堆球所占总的体积更大?【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1) 、物质所含结构微粒数多少;(2) 、微粒间的距离(固态、液态距离小,排列紧密;气态分子间排列疏松) ;(3) 、微粒本身的大小(液态时小,气态时大 );【过渡】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教材 P14 思考决定固体或液体及气体体积的因素是什么?【学生活动】阅读教材 P14 并回答

9、。【教师总结】对于固态或液态物质来讲,粒子之间的距离是非常小的,这使的固态或液态的粒子本身的“直径”远远大于粒子之间的距离,所以决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数目;(2)粒子的大小。对于气体来讲,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大,远远大于分子本身的“直径” 。所以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1)粒子数目;(2)粒子之间的距离。若气体分子数目相同,则气体体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分子之间的距离。而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的大小主要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当压强一定时,温度越高,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越 大 ,则气体体积越 大;当温度一定时,压强越大,气体分子间的距离越 小 ,则气体体积越 小。科学实验表明:在相

10、同的温度和相同的压强下,任何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几乎都是相等的。所以在一定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主要受粒子数目的多少决定的。【板书】 (4) 、决定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粒子的数目 粒子的大小 (5) 、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粒子的数目 粒子之间的距离【教师强调】无数实验事实证明,外界条件相同时,物质的量相同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体积。这给我们研究气体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为些,我们专门引出了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也是我们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2、气体摩尔体积【引导】请同学们回忆摩尔质量的概念,给气体摩尔体积下个定义。【板书】(1)、概念:单位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在相同条件下应

11、占有相同的体积。这个体积称为气体摩尔体积。(2) 、符号:Vm(3) 、定义式: Vm =V(气体)/n(气体)H2SO4 1.83 98 53.6(4) 、单位:升/摩尔(L/mol 或 Lmol-1) ;米 3/摩尔(m 3/mol 或 m3mol-1) 。【强调】我们为了研究方便,通常将温度为 O,压强 101 kPa 时的状况称为标准状态,根据大量实验事实证明,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是 22.4L。【板书】(5)、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约是 22.4L。【自主练习】判断正误1.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 22.4 L。 (,物质应是气体)2

12、.1 mol 气体的体积约为 22.4 L。 (,未指明条件标况)3.在标准状况下,1 mol O2和 N2混合气(任意比)的体积约为 22.4 L。(,气体体积与分子种类无关)4.22.4 L 气体所含分子数一定大于 11.2 L 气体所含的分子数。 (,未指明气体体积是否在相同条件下测定)5.任何条件下,气体的摩尔体积都是 22.4 L。 (,只在标况下)6.只有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才能是 22.4 L。 (,不一定)【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点评】【问题 6】从这几个试题来看,在理解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并板书】(6)、注意事项:、

13、条件:是在标准状况(0、101kPa)下;、研究对象:任何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物质的量:1mol;、所占体积:约为 22.4L。【问题 7】同温同压下,如果气体的体积相同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是否也相同呢?所含的分子数呢?【学生思考讨论回答】【教师总结】因为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随着温度、压强的变化而改变,各种气体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是相等的。所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相等。所含的分子个数也相等。这一结论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阿伏加德罗发现的,并被许多的科学实验所证实,成为定律,叫阿伏加德罗定律。【板书】3.阿伏加德罗定律: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

14、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教师强调】对这一定律的理解一定要明确适用范围为气体。在定律中有四同:“同温” 、 “同压” 、 “同体积” 、 “同分子数目” ,三同就可定为一同。【自主练习】若气体分子间的距离相同(即在同温同压下) ,则气体的体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数目的多少(或物质的量的大小) 。气体的分子数越 多 ,气体的体积就越 大 。【教师总结】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 阿伏加德罗定律的推论之一.如:在同温同压下,A、B 两种气体 = =)(气气BVA气气N)(气气n【板书】4.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体积之比

15、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 即: = =)(气气BVA气气N)(气气n【教师点拨】阿伏加德罗定律还有很多推论,请同学们结合气体状态方程 PVnRT(P 代表压强;V 代表体积;n 代表物质的量;R 是常数;T 代表温度)课后推导下列关系式:1、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成正比。 = =)(气气BA)(气气M)(气气BrA2、在同温、同体积下,任何气体的压强之比与气体的分子数(或物质的量)之比成正比。 = =)(气气P气气N)(气气n板书设计二、气体摩尔体积1、决定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有三个:(1) 、 (2) 、 (3) 、 (4) 、

16、 、 (5) 、决定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 、 2、气体摩尔体积:(1)概念: (2)符号: (3)定义式: (4)单位: (5)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摩尔体积约是 22.4L/mol。3、阿伏加德罗定律: 4、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三)迁移应用题型一 气体摩尔体积【例题1】下列有关气体体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大小决定B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各种气态物质体积的大小,由构成气体的分子数决定C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同,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也不同D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解析:A中气态物质体积与构成气体的分子

17、大小无关;C中比较气体的体积一定要在相同状况下;D中气体摩尔体积是指在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答案:B。【变式训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2.4L 任何气体的物质的量均为 1molB0.1molH 2、 0.2molO2、 0.3molN2、和 0.4CO2组成的混合物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22.4LC 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必定不是 22.4LD任何状况下 1molCO2和 18gH2O 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都相等解析:进行有关物质的体积的计算时,必须明确状况,并且知道在该状况下该物质的状态。A 中没有指明其他的状况, A 项错误;B

18、 项正确,气体摩尔体积中的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物气体,只要符合物质的量为 1mol,且为标准状况下,体积就约为 22.4L;气体在非标准状况下,只要温度和压强适当,1mol 气体的体积也可能为 22.4L, C 项错误;D 项正确,18gH 2O 在任何状况下都是 1molH2O,它与 1molCO2所含的分子和原子的物质的量都相等。答案:AC题型二 阿伏加德罗定律【例题2】同温同压下两个容积相等的贮气瓶,一个装有NO气体,另一个装有N2和 O2的混合气体,两瓶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A质量 B原子总数 C分子总数 D密度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理论: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

19、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粒子,同条件下气体体积的大小只与气体分子数有关,与气体的种类无关,所以两贮气瓶中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NO是双原子分子,N 2和O 2也是双原子分子,所以两瓶气体也具有相同的原子数。而质量和密度与气体的摩尔质量有关,N 2和O 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与两者的组成相关,本题中N 2与O 2的体积比是不确定值,所以质量和密度也就不能确定。答案:BC点评:两瓶气体的分子数相同,所含气体的物质的量相同,所以若两瓶气体的摩尔质量相同,则质量相同,密度也就相同了,想一想:N 2和O 2的体积比是多少时,两瓶气体质量相同。【变式训练】同温同压下,甲、乙两容器分别盛有甲烷和氨气,已

20、知它们所含原子数相同,则甲、乙两容器的体积比是( )A43 B54 C45 D 11解析: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设它们所含的原子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据甲烷、氨气的分子式可确定二者的体积比为:V(CH 4):V(NH3)= 1/5: 1/4 4:5 。答案:C。点评:本题意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的理解,并能正确运用此定律解题。题型三 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例题 3】在标准状况下,由 10gCO 和 CO2 组成的混合气体的体积为 6.72L,则此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多少?解析:物质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根据 CO 和

21、 CO2 的混合气体的质量之和与体积之和两个数据来建立两者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式,求解所得关系式就可得到结果。解法:设混合气体中 CO 和 CO2 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x 和 y,根据题意可建立如下关系式:22.4Lmol 1 (xy)6.72L(气体体积的关系) ;28gmol 1 x44gmol 1 y10g(气体质量的关系) ;两式联立解之可得:x0.2mol, y=0.1mol 。即 xy=0.20.121。答案:CO 和 CO2 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21。解法:可以先求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然后借助于“十字交叉法”进行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6.72L/22.4Lmol 1 =

22、0.3mol,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M=10g/0.3mol=100/3。CO 28 32/3100/3 =2/1CO2 44 16/3 ,即二者的分子数之比为:2/1【变式训练】由CO 2、H 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的体积比为 () A29813 B22114 C138 29 D261657解析:同温同压下,不同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氮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如果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满足题意。混合气体中CO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也是28,所

23、以只要CO 2和H 2两种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是28,就能满足题意。C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4,H 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可以根据交叉法,求得两气体的体积比是(28-2)/(44-28 )=13/8,所以三种气体的体积比只要满足138x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就是28。答案:CD点评:结合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应用,同学们可以适当的拓展,要熟悉几种物理量的换算关系,如本题中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有时可以根据未知气体对某已知气体的密度之比(又称相对密度) ,求得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数值上等于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若是两种组分,可以根据平均相对分子质

24、量和各组分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利用交叉法求得体积比。(四)反思感悟(教师用)- (五)备选例题(教师用)【例题1】某容器充满O 2时质量为116g,充满CO 2时质量为122g,若充满某气体时质量为114 g,则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解析: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V 1/V2=n1/n2。而在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的计算中,要多注意计算方法的积累。解法:设容器质量为m,某气体摩尔质量为M。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其物质的量相等。然后再建立方程:解得:M=28g/mol ,故选 A。解法:利用差量法计算。根据同温同压同体积下,气体质量之差和相对分子

25、质量之差存在正比关系,可得: 答案:A。【例题2】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符号为N A,标准状况下某种O 2和N 2 的混合气体mg含有b个分子,则ng 该混合气体在相同状况下所占的体积(V)应是 。 ( )A 22.4nb/mNA B 22.4mb/nNA C22.4nN A/mb DnbN A/22.4m解析:设n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x。由题意知m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等于b/NA, 对相同的混合气体来讲,其质量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m/n=b/NAx,x=nb/mN A,所以气体的体积为:V=22.4nb/mN AL。答案:A。点评:使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 -1)时,必须注意其

26、适用条件“标准状况”和“气体”,同时要能准确把握物质的质量、粒子数和物质的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然后通过适当运算求出正确答案。达标体验1容器中有22 .4 L O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它的质量是32g B约含有6.0210 23个O 2分子 C.含有2molO D. 红热的铁丝可在其中剧烈燃烧2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常温常压下,11.2LN 2含有的分子数为N A B在标准状况下,18 gH2O所占的体积约是22.4LC 32g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相同3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氧气和甲

27、烷,它们的原子数之比是( )A2 :5 B1:1 C1:5 D1:84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 ( )A标准状况下134.4L氨气 B55 g二氧化碳 C标准状况下90mL水 D6.02 l024个氢分子5在标准状况下,测得1.92克某气体的体积为672 mL。计算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课时作业1相同物质的量的各固体或液体的体积并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 )A微粒大小不同 B微粒质量不同 C微粒间距离不同 D微粒间作用力不同2决定一定物质的量的气体体积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气体分子的大小 B气体分子的质量 C气体分子间距离大小 D 气体分子的组成3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

28、体积,下列物理量中尚不能全部计算出其近似值的是 ( )。A固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B液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C气体物质分子的大小和质量 D气体物质分子的质量4下列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质量相等、密度不等的CO 和N 2 B等温等体积的O 2 和N 2 C等体积等密度的CO和N 2 D等压等体积的O 2 和N 2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物质的体积都约为 22.4L B1mol 任何气体所含分子数都相等,体积也都约为 22.4LC 常温常压下,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 1molH2 时,消耗 HCl 的分子数为1.2041024D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

29、任何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相同。6在标准状况下,11.2L 某气体的质量是17g,该气体可能是( )AO 2 BN 2 CH 2S DCO 27同温同压下,等质量的SO 2和CO 2相比较,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积比1:1 B体积比11:16 C密度比16:11 D密度比11:168依据阿伏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 B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C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D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体积之比9常温下,四个容积为20L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下列气体,产生的压强最大的

30、是 ( )A5 gH2 B24 gHCl C48 g SO2 D55 g CO21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4个容器中分别装有4种气体。已知各容器中的气体和容器的容积分别是:a、 CO2:100mL;b、O 2: 200mL;c、N 2:400mL;d、CH 4:600mL。则4个容器中气体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a b cd B bad c Ccdba Ddcab11设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为 a g,一个 R 原子的质量为 b g,阿伏加德罗常数为 NA,则 R 的相对原子质量可以表示为( )A12a/b B12b/a CbN A DaN A125.5gCO 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31、 ,温度不变,压强变为202kPa,则体积变为 。13100mL气体A 2跟50mL气体B 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100mL气体C(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C的化学式为 ,其推断的理由是 。14在25 、101KPa 条件下,将15LO 2通入10LCO 和H 2的混合气体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 和H 2的混合气中:V(CO)= L,V(H 2)= L。(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 ,则原CO 和H 2的混合气中:V(CO):V(H 2)=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L ,则a的取值范围是 。参考答案达标体验1.解析:因不知

32、22 .4 L O2所处的状况,故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也就无法确定其微粒数和质量,故A、B、C都不正确。答案:D2.解析:本题中A为非标准状况下的体积,B中H 2O在标准状况下为非气态,D中气体所含分子数相同,但气态单质分子既可以是单原子的(如He),也可以是双原子的(如O 2),还可以是多原子的(如CH 4)。所以原子数不一定相同,故只有C正确。答案:C点评:凡涉及到物质的体积,要首先分辨出该物质是不是气体,看清条件是不是标准状况。3.解析: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H 2和CH 4的体积相同,其物质的量相同。H 2和CH 4的的原子个数比为2:

33、5。答案:A。4.解析:物质的量最大时,所含分子数最多。A 中 n= =6mol,B中n=molL/4.213,C 中n= ,D 中n= =10mol,故mollg25.1/4olmlgL5/189012340.6答案为D。答案 :D5.解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该物质的摩尔质量以克为单位时在数值上是相等的。因此,要求某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首先应计算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据M Vm可以求出:据M m/n也可以求出结果。解法:在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密度为:1.92g/0.672L2.86 gL1 ;标准状况下,V 22.4 Lmol1 ,则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V m2.86 gL-122.4 L

34、mol-164 gmol-1,即该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解法:标准状况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V/Vm =0.03 mol,摩尔质量为:M m/n =64gmol-1,即13mol4.2076 ol03.g921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答: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课时作业1.解析:固体、液体物质体积的大小主要由微粒的数目和微粒的大小决定,而本题中所给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即微粒数相同,所以其体积由微粒大小决定。答案:A2.解析:由于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是分子直径的10倍,所以对分子个数一定的气体来说,其体积由主要由分子间距离决定。答案:C3.解析:联系气、液、固三种 物质中微粒聚集的

35、状态进行分析,从微观角度理解影响气体、固体、液体物质的摩尔体积的因素。固体和液体物质中,分子间距离较小,分子间堆积较紧密,所以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三个物理量就可以计算出分子大小和分子质量的近似值。对于气体物质来说,由于气体分子间距离比分子本身的体积要大得多,根据阿伏加德罗常数、物质的摩尔质量及摩尔体积三个物理量只能计算出分子质量的近似值。答案:C点评:对由分子组成的物质,摩尔质量即为1mol分子的质量,则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N A,但分子的大小只有分子间平均距离很小时才可得出。4.解析:气体的分子数与气体本身的质量无关;相同物质的量的两种气体,无论是单一气体,还是混合气

36、体,其所含气体分子数一定相同,与气体所处的条件和状况无关;但一般在相同条件下,同体积的气体才具有相同的分子数。CO和N 2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质量相等时,两者物质的量相同,所以一定含有相同的分子数;B选项中缺少等压这一条件; C选项中等体积等密度也就相当于等质量,所以也含有相同的分子数;D选项中缺少等温这一条件。答案:A、C点评:物质的量相同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相同条件下相同体积的气体具有相同的分子数。注意相互间的因果关系,如不同条件下的两气体的摩尔质量之比就是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与条件无关。5.解析:根据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知,在使用时应注意:(1)条件:标准状况;(2)物质的

37、聚集状态:指气体的体积,而不是固体或液体的体积,所以 A、B 两项均错。C 项正确,物质的粒子数不受外界条件影响而变化,再根据 H 原子守恒,1molH 2中含有 2molH 原子,需要 2molHCl 来提供,消耗 HCl 的分子数目为 1.2041024;D 项错误,气体单质分子,可以是单原子分子如 He等稀有气体,也可以是双原子分子如 H2 等,还可以是多原子分子如臭氧 (O3)、甲烷(CH 4)等,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虽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的分子数相同,但所含的原子数不一定相同。答案:C点评:温度和压强条件只影响气体的体积,而不影响气体的质量和物质的量,因此,如果讨论物质的量、质量

38、、和粒子数目的关系,则与是否为标准状况下无关。6.解析:只要求出气体的摩尔质量答案就有了。在标准状况下,11.2L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11.2L/22.4Lmol -1=0.5mol.所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17g/0.5mol=34gmol-1。答案:C7.解析:设SO 2和CO 2的质量各为1,则其物质的量分别为:n(SO 2)=1/64mol;n(CO 2)=1/44mol,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同温同压下,两种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1/64:1/44=11:16;又由阿伏加德罗定律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即64/4416/11,所以答案为

39、BC。答案 :B、C8.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推论可知同温同压下,两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与它们的摩尔质量成反比,跟它们的密度亦成反比,故A、B的说法均不正确。答案:C、D9.解析:由于容器的容积相同,均为20L,所以当盛装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时,对器壁产生的压强就最大。因此只要计算出这四种气体的物质的量即可。答案:A10.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再转换成各自的质量比即得答案。V(CO2):V(O2):V(N2):V(CH4)=n(CO2):n(O2):n(N2):n(CH4)=1:2:4:6;m(CO 2):m(O2)

40、:m(N2):m(CH4)=(144):(232):(428):(616)。大小顺序为m(N 2)m(CH 4)m(O 2)m(CO 2)。答案: C11.解析:先从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分析: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以该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个 12C 原子的质量的 1/12 相比所得的比值。因此,得出 R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bg/(a/12g)=12b/a,B 项正确。再从另一个角度考虑;相对原子质量与摩尔质量在数值上是相等的(以 g 为单位) ,由此可以求出 1molR 原子的质量。又 1molR 原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原子,而已知一个 R 原子的质量为 bg,所以 1molR 原子的质量

41、为 bNA,C 项正确。答案:BC12.解析:要求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需要先求出5.5gCO 2的物质的量,然后在根据V=nVm求体积。 5.5gCO2的物质的量为:5.5g/44gmol -1=0.125mol。所以其体积为:0.125mol22.4 Lmol1 2.8L.根据PVnRT可知:当质量、温度不变时,气体体积与其压强成反比,现压强变为标况下压强的2倍,所以体积变为标况下体积的1/2 ,即1.4L。答案:2.8L ;1.4L13.解析: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推知,在相同条件下,参加反应的气体和生成的气体体积比等于其分子数之比,V(A 2):V(B 2):V(C)=100:50:l00=2

42、:1:2,可以写出化学方程式2A 2+B22C,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 C的分子化学式为A2B。答案:A 2B;阿伏加德罗定律和质量守恒定律。14.解析:(1)由2CO + O2=2CO2 V; 2H2 + O2 = 2H2O (l) V2 1 2 3x x y y可得:、xy=10;、xy=15 1015=10 。二者联立 解得:x=y=5。(2)由(1)中的思路可知、 x+y=10; 、 xy=25a, 解得 : x=a10; y=20a。即V(CO):V(H 2)=(a10):(20a)。(3)由(2)中比值可知CO和H 2体积为正数,则10 a20。 答案:(1)5;5 (2 )(a 10):(20a) ;(3 )10a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