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节 农业机械农民生产历来使用铁、竹、木制传统农具。解放前,农民请铁、竹、木匠加工农具,或向集市购买。解放后,供销社供应传统小农具并开始使用抽水机等农业机械。1955 年起,推广双轮双铧犁、插秧机、收割机、打稻机、番薯刨丝机、玉米脱粒机等,因要求过高过急,双轮双铧犁等农机具不能使用,造成人力、财力、物力浪费。1956 年,各县强制推广双轮双铧犁,一头牛拉不动,二头牛要打架,不适宜山区梯田耕作,造成严重浪费。1958 年,积极推广播种机、插秧机、快速收割机、绳索牵引机等农机,大部分不能使用。1961 年,恢复供应传统农具。1963 年,各县先后成立农机公司。1963 年农机总动力 2265 千
2、瓦,1969 年 9757 千瓦。1971 年,贯彻国务院关于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问题的报告 ,国家先后支援农机化经费 1098.8 万元,建立公社农机厂 107 个,购买金工机械 302 台、拖拉机 996 台、农机具 57 套、排灌机械 959 台、加工机械 3076 台、脱粒机械2082 台、植保机械 701 台、其他农机 1633 台,修建机耕路 553.5 公里,桥 5座。1980 年农机总动力 172739 千瓦,比 1969 年增加 16.7 倍。插秧机、收割机因质量差,多数不能使用。1974 年,农机部门开始供应手扶拖拉机。1975 年,成立地区农业机械公司,经营拖拉机、内燃机、
3、农用水泵、钢管、水管、拖斗、脱粒机、粉碎机、喷灌机以及各种农机配件等农机产品,贯彻薄利、微利、让利经营的方针。1980 年以来,逐步实行农业联产承包责任制,国家、集体、农户多种形式经营农机。1990 年,供应手扶拖拉机 664 台、拖斗 481 台、柴油机 946 台、水泵 1361台、电动机 15159 千瓦。供销社系统供应喷雾器 14063 架、小农具 24.4 万件,农膜 423 吨。1990 年,全区拥有农机总动力 379182 千瓦,平均每亩耕地占有农用动力 0.25 千瓦。农机原值 12604 万元,其中全民所有 253 万元,占 2;集体所有 2229 万元,占 17.7;农户所
4、有 10122 万元,占 80.3。耕作机械 传统耕作农具有锄头、铁耙、铁锹、豆挖、畚箕、粪桶、料勺等,畜力用的有犁、耙、耖、碌碡等。1959 年青田县有 20 千瓦拖拉机 1 台。1965 年,缙云县有手扶拖拉机 1 台。1990 年,全区有耕作机械 14627 台,动力128171 千瓦。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76 台,小型拖拉机 14538 台。机耕面积 33.5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 22.55。排灌机械 传统灌溉工具有戽水木桶、龙骨水车等。1952 年,丽水、青田县各有抽水机 1 台。1990 年,全区有农用水泵 6454 台,喷灌机械 1372 台,动力 42272 千瓦。收获机械 传统
5、收获工具有镰刀、箩筐、稻桶、簟皮、风车等。民国 37 年(1948)龙泉县农业推广所+ 始用单人打稻机。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推广人力打稻机,20 世纪 70 年代推广机动打稻机、收割机。1990 年,有收获机械 6366 台,动力 12926 千瓦。人力打稻机 15.62 万台,人力脱粒机 5700 台。机械脱粒面积106.95 万亩,占耕地总面积 71.8。植保机械 20 世纪 50 年代推广手动喷雾(粉)器,20 世纪 70 年代推广机动喷雾(粉)器。1990 年,有机动喷雾(粉)器 708 架,手动喷雾(粉)器26.61 万架,电动式手持超低量机 380 台,动力 1181 千瓦,
6、基本实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传统工具有捣臼、踏碓、水碓、丝刨、木制糖碡、竹编焙笼等。民国 13 年(1924) ,丽水县城、碧湖先后使用动力碾米机。1957 年丽水县雅里村使用茶叶初制机械。1990 年,有碾米机 10497 台,磨粉机 7030台,饲料粉碎机 850 台,茶叶加工机械 2147 台,榨油机 630 台,动力 121207千瓦。运输机械 20 世纪 50 年代推广手推胶轮车、农用木船,20 世纪 70 年代推广大、小拖车,20 世纪 80 年代推广农用汽车。1990 年,有农用载重汽车 410辆,运输车 224 辆,运输型拖拉机 768 台,大拖
7、车 139 辆,小拖车 13265 辆。机动船 1305 艘,手推胶轮车 12.75 万辆,木船 523 艘。动力 53029 千瓦。全年农机运输量 9592 万吨公里。丽水地区农机管理服务站 1984 年 2 月成立,同年 4 月与丽水地区农机服务公司合署办公。6 月建立丽水地区农机监理所,三块牌子,一套班子。1990年有干部职工 7 人。 1995 年,全区县级以上农机管理机构 10 个,管理人员 94 人,其中科技人员 72 人;县级以下农机管理服务单位 1160 个、2228 人。全年各级农机管理部门举办各类训练班 44 期,培训学员 4606 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 3184 人,农用
8、运输车驾驶员 335 人。换发拖拉机驾驶证 7500 多本,行驶证 3650 本,年度检验拖拉机 16500 台,检验率 83;审验驾驶员 14300 人,审验率 92。并对农机维修网点进行逐家逐户审核,检审验维修网点 210 个,修理人员 244 人。农机行政执法不断完善与提高,农机事故四项指标,除重伤外其他三项指标均有大幅度下降。全年发生事故 36 起,比上年下降 40;死亡 12 人,下降50;直接经济损失 6.5 万元,下降 18.8。农机服务功能及农机拥有量不断发展与改善,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 61.95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10.96。其中柴油机动力 48.54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9、1.23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2.18 万千瓦,分别增长 11.40、2.5、10.1。共有各类拖拉机 20639 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57 台,小型拖拉机 20582 台,配套农机具 7351 台。联合收割机 6 台,机动脱粒机 5900 台,人力脱粒机 18.41 万台,机动喷雾器 678 台,人力喷雾器26.47 万台,农用水泵 10563 台,喷灌机械 1598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4595台,运输机械 10511 台,农业机械总值 2.9 亿元,净值 2.14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19.13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146 公顷,机械脱粒面积 17.25 千公顷,机电灌溉面
10、积 51.07 千公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作业量 177.83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2.4 亿吨公里。全区有农机专业户 35485 户,农机经营收入 2.2 亿元,纯收入 1.3 亿元,上交税费 1706.15 万元。 1996 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 64.75 千瓦,比上年增长 4.52%,其中柴油机 50.15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1.08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3.52 万千瓦。共有各类拖拉机 21122 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50 台,小型拖拉机 21072 台。配套农机具 6981 台,联合收割机 8 台,割晒机 5 台,机动脱粒机 5723 台,人力脱机17.37 万台,机动喷雾
11、器 639 台,人力喷雾器 30.15 万台,农用水泵 11279 台,喷灌机械 1524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5236 台,运输机械 10770 台。农业机械总值 30383.07 万元,净值 21526.52 万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28.9 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 43.34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566.7 公顷,机械脱粒面积 16.15 千公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作业量 225.7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1.8 亿吨公里。全区有农机专业户 35695 户,农机经营收入 2.243 亿元,纯收入 1.323 亿元,上交税费 1650.92 万元。农机专业人材培训和农机行政执法不断完善与
12、提高。全年举办各类农机人员训练班 23 期,培训学员 1652 人,在册拖拉机 18019 台,拖拉机驾驶员17100 人,年度检验拖拉机 15673 台,审验驾驶员 15059 人,检审验农机维修网点 224 个,修理人员 254 人。农机事故四项指标均有上升,全年发生农机事故 87 起,比上年增加 51 起,死亡 42 人,增加 30 人,重伤 55 人,直接经济损失 12.25 万元,增加 5.75 万元。1996 年,丽水市农机管理站承担“水稻轻型栽培技术与机械配套服务”项目。选择在碧湖镇里河村实施,建立 110 亩农机化示范基地,辐射 500 亩示范方。投入资金 8.3 万元,使用农
13、机具 11 台套,其中水稻直播机 1 台,联合收割机 3 台。通过早、晚稻两季的实施,每亩可降低成本 180200 元。1997 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 63.8 万千瓦,比上年减少 1.47%,其中柴油机动力 49.88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74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3.2 万千瓦。共有各类拖拉机 0.23977 台,比上年增加 13.52%,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36 台,小型拖拉机 23941 台。配套农机具 6847 台,联合收割机 17 台,割晒机 11 台,机动脱粒机 5593 台,人力脱粒机 18.2 万台,机动喷雾器 551 台,人力喷雾器 32.89 万台,农用水泵 117
14、64 台,喷灌机械 1452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4844 台,运输机械 11083 台。农业机械总值 31319.71 万元,净值 22961.01 万元。全年完成 机耕面积 27.3 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 43.1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686 公顷,机械脱粒面积 14.6 千公顷,农机运输作业量 2.04 亿吨公里。全区有农机专业户35636 户,农机经营收入 2.32 亿元,纯收入 1.38 亿元,上交税费 1558.96 万元。农机专业人员培训,全年举力各类农机人员训练班 25 期,培训学员 2116 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 1937 人。该年初,行署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强拖拉机交通安
15、全管理的通知 ,全区各级农机监理部门对拖拉机及驾驶员无牌无证、脱检审现象等进行专项治理,组织农机管理人员下乡 1956 人次,检查拖拉机 6216 台,治理拖拉机 3260 台,治理无证拖拉机手 1659 人,培训拖拉机手 1800 多人,发放牌照 5980 台。农机事故四项指标得到有有效控制,全年发生事故 94 起,比上年增加 7 起;死亡15 人,比上年减少 27 人;重伤 34 人,比上年减少 21 人;报废机具 5 台,直接经济损失 17.4 万元,比上年增加 5.15 万元。1997 年 2 月,组建丽水市碧湖镇平二村农机服务队,拥有湖州130 型联合收割机 2 台,RL50 顺风割
16、捆机 1 台,泰山 18 型机动喷雾器 2 台,工农12 手扶拖拉机 2 台,2ZPYC 抛秧机 1 台及其他配套机具,建造农机仓库和检修用房 140 平方米,管理用房 108 平方米,成为一支集机耕、育秧、抛秧、机械值保、机收等多种服务于一体的村级实体型农机服务队。至 1998 年底,为农户机耕水田 2000 亩,机械抛秧 200 亩,机械植保 3200 亩,机械收割 1600 亩,服务总收入 16 万元,农户使用机械后每亩节约成本近 80 元。1998 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 64.33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0.84,其中柴油机动力 50.48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74 万千瓦,电动机
17、动力 13.11 万千瓦。共有各类拖拉机 20110 台,比上年减少 16.13,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21 台,小型拖拉机 20089 台,配套农机具 7043 台。联合收割机 31 台,割晒机 17 台,机脱粒机 5636 台,人力脱粒机 18.21 万台,机动喷雾器 547 台,人力喷雾器 32.9万台,农用水泵 12673 台,喷灌机械 1477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5307 台,运输机械 11266 台。农业机械总值 33627.41 万元,净值 24222.37 万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27.9 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 46.37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740 公顷,农机运输作业量
18、1.64 亿吨公里。全区有农机专业户 36583 户,农机经营收入2.04 亿元,收入 1.21 亿元,上交税费 1402.38 万元。农机专业人员培训,全年兴办各类农机人员训练班 35 期,培训学员 2365 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 1253 人。1999 年,全区农业机械总动力 67.72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5.26。其中,柴油机动力 53.52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61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3.59 万千瓦。有各类拖拉机 19387 台(配套农机具 7503 台) ,联合收割机 36 台,割晒机 16台,机动脱粒机 6321 台,人力脱粒机 18.44 万台,机动喷雾器 479 台
19、,人力喷雾器 33.15 万台,农用水泵 13894 台,喷灌机械 1598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5974 台,运输机械 12617 台。农业机械总值 3.77 亿元,净值 2.74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32.15 千公顷,机电灌溉面积 45.3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1253.31公顷,机械脱粒面积 22.45 千公顷,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作业量 342.33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1.82 亿吨公里。全区有农机专业户 37751 户,农机经营收入 2.17亿元,纯收入 1.27 亿元,上交税金 1573.65 万元。全年举办各类农机人员训练班 25 期,培训学员 2737 人,年度检验拖
20、拉机12579 台,占应检数的 72,审验驾驶员 13596 人,占应审数的 77;检审验农机维修网点 224 个,修理人员 263 人;全年发生农机事故 137 起,比上年增加 42 起,死亡 26 人,重伤 78 人,直接经济损失 55.38 万元。2000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67.98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 53.45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65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3.88 万千瓦。有各类拖位机 2.47 万台,配套农具 7409 台;联合收割机 40 台,割晒机 16 台,机动脱粒机 6450 台;机动喷雾器 626 架,农用水泵 14944 台,节水喷灌机械 1211
21、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715 台,运输机械 12962 台,塑料大棚 46.7 万平方米。农业机械总值4.07 亿元,净值 3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32.91 千公顷,机耕作业面积 50.87千公顷;机械植保作业面积 12.13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1133 公顷;机械脱粒粮食 14.58 万吨;农田机械节水灌溉 9587 公顷;农机运输作业量 25552.97 万吨/公里;农机作业耗用柴油 5.26 万吨。全市农机户 31876 户,农机经营总收入2.44 亿元,利润 1.32 亿元,上交税金 713.01 万元。全年举办拖拉机驾驶员培训班 33 期,培训学员 2451 人;复训变
22、型运输机驾驶员 6000 多人,其他农机手 500 多人。年度检验拖拉机 11086 台,占应检数的 80,审验驾驶员 11605 人,占应审数的 84.2;审定农机维修网点 293 个,农村修理人员 364 人。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的要求,在 3 年内农机监理机关都要创建成“文明监理、优质服务”窗口。松阳、景宁两县根据窗口的要求,经过努力,通过了省厅组织的验收。2001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65.8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 51.82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51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3.48 万千瓦。有各类拖拉机 17257 台 (配套农机具 7048 台) ,联合收割机 43 台,
23、割晒机 16 台,机动脱粒机 6566 台,机动喷雾器 756 台,农用水泵 14249 台,喷灌机械 1157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9360 台,运输机械 13005 台。农业机械总值 4.31 亿元,净值 3.12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3.15 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1.628 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108.7万公顷,机械脱粒粮食 27.47 万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作业量 56.2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3.16 亿吨千米。全市有农机专业户 32944 户,农机经营收入 2.92 亿元,纯收入 1.48 亿元,上交税金 2152 万元。全年举办各类农机人员训练班 45 期,培训学员
24、3254 人。年度检验拖拉机12188 台,占应检数的 91.7。审验驾驶员 12401 人,占应审数的 88.2;检审验农机维修网点 290 个、修理人员 351 人。全年农机发生事故 301 起,死亡27 人,重伤 149 人,直接经济损失 83.02 万元。根据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会等部门开展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和农业部、省农业厅的有关文件精神,从 5 月开始,全市开展“农机百日安全竞赛”和“拖拉机专项整治”两项工作。为了开展好这两项工作,全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思想上高度重视,力量上充分保障,行动上周密部署,成立以主管局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进行领导。通过 6 个月的
25、整治,经省检查组检查,丽水市拖拉机安全管理工作名列全省前茅。松阳县农机监理站被评为全国“农机百日安全竞赛”优胜单位。两项工作在宣传发动上,利用电视、广播讲座 234 次,印发各类宣传资料 17313 份,张贴宣传标语 4406 条,在县城悬挂横幅 53 条,出黑板报 89 期,报刊宣传 125 次(期),2 个县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而且宣传内容十分丰富,行之有效,创造了较好的安全舆论氛围。在大检查中,组织人员上路检查 1230 人次,检查拖拉机 8420 台次,纠正违章1820 台次。5 月9 月,全市拖拉机发生事故 158 起,比上年同期下降 1.6;死亡 14 人,比上年同期下降 18;重
26、、轻伤 107 人,比上年同期下降 14;经济损失 39.14 万元,与上年持平。2002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65.94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 52.1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51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3.33 万千瓦。有各类拖拉机 16115 台(配套农机具 6689 台) ;联合收割机 44 台,割晒机 16 台,机动脱粒机 6712 台;机动喷雾器 672 台,农用水泵 12687 台,节水喷灌机械 1219 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772 台,运输机械 13373 台。农业机械总值 4.49 亿元,净值 3.18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3.064 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27、1.072 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087 公顷;机械脱粒 12.64 万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作业量 55.59 万吨;农机运输企事业量 3.41 亿吨千米。全市有农机专业户 37200 户,农机经营收入 2.99亿元,纯收入 1.56 亿元,上交税金 1161 万元。2003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64.32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 50.9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66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2.76 万千瓦。各类拖拉机 14346台(配套农机具 6024 台) ,联合收割机 32 台,割晒机 11 台机动脱粒机 6805台,机动喷雾器 640 台农用水泵 13612 台,节水喷灌机械
28、1357 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748 台,运输机械 13790 台。农业机械总值 4.66 亿元,净值 3.30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30.73 千公顷,机械灌溉面积 29.88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3053 公顷,机械脱粒 13.98 万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作业量 53.25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3.89 亿吨千米。全市有农机专业户 37343 户,农机经营收入 3.07亿元,纯收入 1.61 亿元,上交税金 908.76 万元。全市举办各类农机人员训练班 41 期,培训学员 4000 多人。其中:拖拉机驾驶员 1700 人。年度检验拖拉机 11217 台,占应检数的 90.8
29、;审验拖拉机驾驶员 12364 人,占应检数 95;全年农机发生事故 233 起,死亡 42 人,重伤76 人,直接经济损失 96.09 万元。2 月 12 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加强拖拉机交通安全管理的通知(丽政办发200319 号) ,为全市进一步抓好农机安全生产,提供较好环境。3 月 3 日,市农业局下发丽农发20035 号文件。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办公室文件精神,提出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拖拉机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治理,对具体工作重点、要求、措施、时间、步骤作出布置。经过 6 个月治理工作,全市农机系统悬挂农机安全宣传条幅 158 条,发放宣传资料 22151 份,张贴宣传画(标语)4293
30、 张,出黑板报 312 期,出动宣传车 136 辆次,电视宣传 14 次,广播宣传 336 次。144 个乡(镇)召开拖拉机手学习会议,17207 人参加学习。组织现场行车管理出动 1512 人次。检查拖拉机 6467 台次。纠正违章 2413 台次。动员报废拖位机 1480 台,补检拖拉机 696 台。全市拖拉机违章行为得到有效治理。2004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65.39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 50.85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0.93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3.61 万千瓦。各类拖拉机 13939台(配套农机具 6302 台) ,联合收割机 40 台,割晒机 9 台,机动脱粒机 7
31、321台,农用水泵 16309 台,节水喷灌机械 1239 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0543 台,运输机械 12798 台,塑料大棚 97.56 万平方米,冷藏保鲜库 8899 立方米。农业机械总值 4.84 亿元, 净值 3.38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32.65 千公顷,机械灌溉面积 38.48 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5226 公顷,机械脱粒粮食 14.03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5.06 亿吨千米。全市有农机专业户 35148 户,农机经营收入 3.43 亿元,纯收入 1.76 亿元,上交税金 982.62 万元。全市举办各类农机人员培训班 55 期,培训学员 2541 人。其中,拖拉
32、机驾驶员 1674 人。年度检验拖拉机 10320 台,占应检数的 90%;审验拖拉机驾驶员11778 人,占审数的 92%;全年农机发生事故 172 起,死亡 28 人,重伤 47 人,直接经济损失 74.22 万元。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发牌发证、考试考核、检审验及拖拉机驾驶员培训机构的资格管理,由农业(农业机械)主管部门行使职权。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产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机械化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依法治机的轨
33、道。全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组织广大农机人员认真学习,利用各种宣传工具进行广泛宣传,不少县还利用宣传车巡回广播,开展智力竞赛等活动进行宣传,推动农机工作依法管理进程。2005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72.02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 53.1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1.92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17 万千瓦。有各类拖拉机 13088 台(配套农具 6094 台) ,联合收割机 56 台,机动脱粒机 8565 台,机动喷雾器 3840架,农用水泵 21836 台,节水喷灌机械 1375 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19903 台,运输机械 12888 辆,其他农业机械 711 台。农业机械原值 5.71
34、亿元,净值 4.19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2.81 万公顷,农田机灌面积 3.45 万公顷,节水灌溉面积 1.25 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2480 公顷,机械脱粒 85.58 万吨,农副产品加工机械作业量 50.96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4.54 亿吨千米。全市有农机专业户37810 户,农机经营收入 3.75 亿元,纯收入 1.94 亿元,上交税金 2454.71 万元。全年举办各类农机人员训练班 36 期,培训学员 1486 人。年度检验拖拉机 9520台,市验驾驶员 11306 人。全年农机发生事故 121 起,死亡 22 人,重伤 47 人,直接经济损失 37.54 万元。经丽水市
35、农业局组织专家审定推荐,省农业厅颁布第一批省级农机化生产示范基地,有:松阳县黄安茶叶农机化生产基地、缙云县麻鸭养殖机械化示范基地、龙泉市金针菇生产机械化示范基地。缙云县农机部门积极探索农机服务组织,成立了仙都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这是丽水市首家股份制农机服务组织。有 130 多农户参加,服务项目有机耕、机收、植保、运输等业务。遂昌县农机管理站承担县政府农业重点项目“遂昌龙谷名茶市场”的建设任务,为茶叶经营流通服务。2006 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94.8 万千瓦,其中柴油机动力 63.28 万千瓦,汽油机动力 4.52 万千瓦,电动机动力 27 万千瓦。各类拖拉机 12359 台(配套农机具
36、5278 台) ,联合收割机 69 台,机动脱粒机 13914 台,机动喷雾器 4447台,农用水泵 48280 台,节水灌溉机械 4032 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24940 台,运输机械 15475 台。农业机械总值 6.87 亿元,净值 5.05 亿元。全年完成机耕面积 2.87 万公顷,农田机械灌溉面积 3.96 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 1966.7 公顷,机械脱粒数量 18.51 万吨,农机运输作业量 4.35 亿吨千米。全市有农机专业户38323 户,农机经营收入 3.79 亿元,上交税金 1181.15 万元。3 月6 月,全市开展农机普查,2006 年农机拥有量增加较大。市农业局全
37、面落实市、县乡机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级抓一级,层层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 ,形成齐抓共管局面。深入开展节假期间、农机安全生产质量月、全国“平安出行,保护生命”安全宣传工程、拖拉机专项整治、预防拖拉机重特大交通事故专项行动工作安全宣传、 “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等活动。全年全市发生农机事故 55 起、死亡 10 人、重伤 24 人、直接经济损失 17.97 万元,分别比 2005 年减少 54.5%、54.5%.、48.9%、53.1%。经浙江省农业厅考核,丽水市农业局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被评为优秀。是年,浙江省在前二年购置大中型农业机械实行财政补贴的基础上,对丽水市扩大小型农业机械购置补
38、贴范围,调动广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的积极性。通过购机补贴政策,全市增加农业机械 281 台,投入资金 217.75 万元。其中省财政补贴 45.22 万元、县(市、区)财政补贴 19.63 万元、农民自筹 152.9 万元。2007 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 935880 千瓦;农用拖拉机拥有量8707 台,其中大型拖拉机 5133 台;各种机引配套农具 5432 台;联合收割机 80台,机动割晒机 9 台,谷物烘干机 4 台;各类植保机械 7558 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 31281 台;农用排灌机械 51744 台;拥有农副产品冷藏保鲜库 24434 立方米。全市农业机械总值 6.38 亿
39、元。是年,农业机械完成机耕面积 3.89 万公顷;完成水稻机械播种插秧面积121 公顷;植保机械作业面积 2.93 万公顷;水稻机收面积 2133 公顷;农用适用技术培训 2430 人次:拖拉机检验率达 98.2。全市发生上报农机事故 47 起,甲方责任造成 21 人死亡,31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6.24 万元;创建平安农机示范县 1 个、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6 个、平安农机示范村 62 个,其中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村 7 个。全市争取省级农机化示范基地 4 个项目立项,新增市级农机示范基地 25 个,新增农机合作社组织 5 个。该年,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我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这是全省市
40、级出台的第一个农机化政策文件,也是丽水市农机化发展的规范性文件,为农机化发展起到较大推动作用。到年底, 全市引进各类农业机械 996 台套,其中联合收割机 9 台、耕作机械 283 台、植保机械 695 台、插秧机 6 台、播种流水线 3 套、育秧盘 13500 只。全年发放购机补贴资金 107.7 万元,带动农民投资约 182.5 万元。2008 年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 963114 千瓦。其中,耕作机械 10317台,种植机械 19 台(水稻插秧机 13 台) ,排灌机械 48810 台,植保机械 8048台,联合收割机 91 台,茶叶机械 16623 台,食用菌机械 55224 台,
41、挂上道路牌照拖拉机 7887 台。全年农业机械总值 7.18 亿元。全市开展农机行业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排查治理隐患单位(个人)2874 个,排查一般隐患 1533个,重大隐患 19 个,整改率 99.8%。莲都区雅溪镇和龙泉市塔石乡两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 、缙云县五云镇双龙村和景宁畲族自治县澄照乡金丘村两个省级“平安农机”示范村通过省级验收。创建市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9 个,市级“平安农机”示范村 42 个。全年发生上报农机事故 52 起,甲方责任造成 18 人死亡,52 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 9.44 万元。该年,全市贯彻落实市政府 2007 年颁布的关于加快我市农
42、业机械化发展的实施意见 ,促进农业机槭化新发展。全年农民(或农村经营服务组织)购置补贴机具 4534 台(套) 。其中,8 马力以下小型拖拉机 394 台,8 马力至 15 马力手扶拖拉机 312 台,40 马力至 80 马力拖拉机 1 台,插秧机 6 台,秧盘 5400只,植保机械 519 台,联合收割机 14 台,茶叶加工机械 2804 台,茶叶生产机械 481 台。全市补贴机具购置资金 1740.9 万元,各级财政补贴总额 521.48 万元,其中中央补贴资金 456.97 万元,省级补贴资金 38.85 万元,各县(市、区)财政配套 25.65 万元。全年全市农业机槭完成机耕面积 4.
43、19 万公顷。完成水稻机插面积 153 公顷,比 2007 年增长 26.9%。其中,早稻机插 10.4 公顷,单季稻机插 129.47 公顷,连作晚稻机插 13.27 公顷。机械植保面积 3.12 万公顷。水稻机收面积 2420 公顷。农机适用技术培训 1544 人次。建设省级“强龙兴农”农机化示范基地 3 个,市级农机化示范基地 16 个,培育规范农机专业合作组织 8 个。2009 年,全市农民(或农村经营服务组织)购置补贴农机具 11216 台(套),落实中央补贴资金 1566 万元。大力推进以水稻机插技术为代表的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生产经营。全年完成水稻机插面积 431 公顷,机收面积
44、4000 公顷,机耕面积 4.4 万公顷。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比上 2008 年提高 3 个百分点。全市通过创建“平安农机” ,实施农机三项行动,加强“警农合作” ,严肃“行政审批”等活动和措施,农机安全生产保持平稳态势,扎实推进了农机规范化建设。几个年份农机、农具供应情况项目 1965 年 1971 年 1975 年 1978 年 1980 年 1985 年 1988 年 1990 年大中型拖拉机(台)3 17 1 1 0手扶拖拉机(台) 48 563 1253 1234 1886 664柴油机(台) 3095 2421 1120 1452 946农用电动机(台) 442 769 688 532 1392 159水泵(台) 145 1449 857 177 1135 1361喷雾器(架) 5532 7422 11286 11266 14127 29054 19252 14063中小农具(百件) 9264 10922 9606 4894 3607 2440农用薄膜(吨) 306 304 499 686 312 543 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