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坏 账 准 备 的 核 算 教 学 设 计学校 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授课教师 张爱芬 授课班级 12 电算化 3 班授课类型 理实一体化 课时 2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1.使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企业财务会计 。2.教学内容:第三章 第一节 第四点 坏账准备的核算。3.地位作用:该内容置于“应收账款核算”之后,出于谨慎性原则,提醒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收账款”有可能发生坏账,应计提坏账准备,所以本节内容起着警示的作用,学好本节内容,可为学生今后增强职业判断力奠定基础。4.教材补充:通过增加案例,引入工作任务,增加学生学习趣味,并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 ,充分体现在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以达到
2、更好的教学效果。二、教学对象分析1. 年龄特点:思维活跃,偏重于形象思维,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探知欲。2. 学习态度:学习自主性比较差,喜欢通过活动来完成工作任务。3. 学习能力:学习过基础会计 ,接受信息的能力强,具备一定的知识迁移的能力。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坏账准备计提及账务处理,坏账发生和转回时的账务处理。2. 能力目标:掌握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的基本思维方式,建立后续学习其他准备金的基础。3. 情感目标:使学生建立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学生的职业判断力。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坏账准备金的计提及账务处理;(2)坏账的发生及坏账转销又收回的账务处理。2. 教学难点:
3、“坏账准备”账户期末应计提额的计算 。五、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游戏竞争法、形象化比喻教学法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游戏道具(存钱罐、面额为 1000 元的模钞)2七、 教学过程教 学环 节教 学内 容所用时间教师活动 学 生活 动 设 计意 图(一)案例导入、复习旧知1.案例讨论:隐藏在“应收账款”里的秘密 。2.通过案例引入,复习已学过“坏账”“坏账准备”的概念。10分钟1教师创设职业情景;2 教师提出问题“应收账款”里隐藏的秘密是什么呢?3总结学生的答案,得出:(1) 应收账款存在收不回来的风险,当其收不回来时,称为“坏账” ,是一项损失;(2)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而提取的准备资金,称为“
4、坏账准备” 。(3)根据谨慎性原则,我们应如何处理可能发生的损失呢?1阅读案例,展开讨论,得出自己的结论。2开动脑筋,通过案例再次认识坏账及坏账准备。通过案例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故事引用,游戏教学1.引用存钱罐的故事:将“坏账准备”比喻为存钱罐,使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该账户的性质。2.运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计提坏账准备。3.游戏“存钱罐里该留多少钱?”:(1) 将学生按能力和兴趣相互交错分成6 个小组;(2) 每组发一个存钱罐纸箱和 10 张面额为 1000 元的模钞;(3)存钱罐纸箱从30分钟1.引用存钱罐故事2.引导学生对比得出结论:(1)
5、计提坏账准备原理:准备金跟平时存钱,有用时从储蓄罐里取钱是一个道理。(2) 余额百分比法:储蓄罐里的钱放在家里没有利息,按比例存一定的金额就可以了。3.引导学生完成任务:(1)PPT 展示计算内容和“坏账准备”T 型账户;(2)讲解游戏规则;(3)维持游戏秩序;(4)PPT 展示计算过程和结果;(5)清点各组存钱罐纸箱里的最后余额是否正确;(6)评定游戏名次,给予鼓励。1.理解游戏的规则。2.理解“坏账准备“的性质和计提方法。3.各小组成员协作完成一系列相关的计算。1.将非常抽象的准备金比作形象的存钱罐,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进行思维转换,既培养了知识迁移的能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通过游戏
6、竞赛,学习计算坏账准备计提金额。游戏能让学生都动起来,积极参与到整个计算过程,避免了一般计算的枯燥,并学会互相信任、团队3每组最前面一位同学往后传,每位同学完成一笔坏账准备金的存或取;最后检查存钱罐里的余额是否正确。(4)按完成准确度和速度酌情加分。4.画 T 型账户说明“坏账准备”的账户结构。合作。3.根据分组的特点让优秀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调动全班的积极性。(三)直观到抽象、引入分录沿用游戏中的业务,帮助学生完成坏账准备金的增减从直观的“存钱罐里钱的增减”过渡到抽象的“账户的借贷” 。15分钟1.引用任务表的数据,用 PPT动态展示,每一年都业务类型变化会引起坏账准备怎样的变动。2.根据任务
7、表中的数据和坏账准备的结构编制相应的分录。一边回顾游戏中的计算过程,一边学习相应的业务分录。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分录。(四)学以致用、理实结合1.坏账准备提取与计算的巩固练习。2.按照预先的分组情况引导学生完成练习。3.从学生的练习中归纳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151.PPT 展示课堂练习。2.巡查小组完成练习情况,反馈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评讲练习4.评选出完成最好的两个小组进行展示。1.按照分组讨论,完成练习内容2.(1)审核他组的结果,找出对方错误点;(2)在审核的同时自己进行归纳;(3)听教师对小组的解答和归纳,牢记知识点。1.继续发挥分组
8、的优势。2.通过相互评审,可以使学生相互认识到对方组优点,同时避免错误再次发生。4(六)归纳总结、课后提升1.归纳本课教学重点、难点。2.布置作业:完成习题集 P17 实训三。3.拓展:运用学生流行的微信、QQ 进行解答和留言。 10分钟1.引导学生归纳。2.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效率进行评价。3.布置作业。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并记录作业。1.帮组学生加深、消化知识。2.完善本课知识结构,巩固课堂学习内容。八、板书设计九、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采用游戏教学法,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特点,采用形象比喻理解坏账准备,使学生学会类比学习,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2.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
9、中做,做中学”让学生快乐学习、自主学习、学会学习.3.不足之处:“坏账准备”是知识难点,仅仅通过课堂练习远远不够,课后需督促学生多做题。5附件 1:案例:隐藏在“应收账款”里的秘密某市经销商陈老板是个粗心人,平时对财务账也不怎么过问,突然有一天发现公司竟然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陈老板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刻查账。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公司的各项应收款达到 300 多万元。其中一些商家已有大半年未收款了,甚至个别商家都已经联系不上了!附件 2:游戏“存钱罐里该留多少钱?”(1)道具:每组一个“存钱罐” 每组 10 张面额为 1000 元的模钞(1) 游戏道具(2)任务书 (3)计算题目及答案:6 计提,往“存钱罐”存入 5000 元,即放入 5 张面额为 1000 的模钞; 坏账,取出 4000 元,即取出 4 张模钞; 补提,存入 6000 元,即放入 6 张面额为 1000 的模钞; 冲减,取出 2000 元,即取出 2 张模钞; 转回,存入 4000 元,即放入 4 张面额为 1000 的模钞; 冲减,取出 3000 元,即取出 3 张模钞; 最后,余额为 6000 元,即“存钱罐”应有 6 张模钞。附件 3:评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