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动物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基础兽医学、临床兽医学、预防兽医学等方面知识,具有畜禽疾病的诊断、预防,畜禽生产管理,畜禽饲料配方的开发等方面能力,能在兽医部门、动物生产与管理、动物药品开发及检验、动物产品卫生检疫等部门从事兽医保健与检疫、教学与科研、技术开发与服务、经营与管理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等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兽医病理学
2、、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及免疫学的基础知识;3、具有扎实的动物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的专业理论知识;4、掌握畜牧生产和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等方面的相关知识;5、具有本专业先进的和面向 21 世纪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二)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1)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3)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期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5)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6)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3、和人际交往及企业管理能力。2、专业能力(1)具备依据畜牧业实际需求组织生产,管理生产,服务生产的能力;(2)具备畜禽疾病的诊断、治疗、防治等专业能力; (3)掌握兽医防疫检验、动物性无公害食品生产与管理等专业技能能力;(4)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3、综合能力(1)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4)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5)具有
4、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安心生产第一线,严格认真,求实守纪的敬业精神。(三)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2、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3、具备创新、实践、创业的农业开发素质;4、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6、具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原则上形成并具备宠物医师、兽医师、动物防疫检疫师、农业技术指导师、兽药产销师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劳动部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
5、四、最低学分要求1、收费学分:170.0 学分2、免费学分:11.0 学分五、主干课程家畜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动物微生物与免疫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内科学、动物传染病学、中兽医学、动物寄生虫病学、兽医外科学及外科手术学、动物性食品卫生学六、特色课程兽医内科学、中兽医学七、学制3-6 年(标准学制 4 年)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九、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 1)表 1 动物医学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各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最低毕业要求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第 三 学 年 第 四 学 年教学模块1 2 3 4 5 6 7 8 学分数占总学分% 学时数
6、通 识 教 育 模 块 4.0 3.0 2.0 2.5 2.0 3.0 1.0 0.0 17.5 9.67 296理 论 教 育 模 块 11.0 12.5 11.0 13.5 13.5 12.0 8.5 0.0 82.0 45.30 1312实 践 教 育 模 块 7.0 9.0 10.0 9.0 8.0 8.5 15.0 15.0 81.5 45.03 675+43W总 学 分 22.0 24.5 23.0 25.0 23.5 23.5 24.5 15.0 181.0 100.0 2283+48.5W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 10.0 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 4.0 学分。动物科
7、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具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饲草栽培、畜禽养殖,猪禽生产、草食动物生产、特种经济动物养殖、饲料生产、饲料分析与质量检验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具有动物形态、生理、生化的实验技能和畜禽资源调查、评估、繁殖技术、饲养管理、饲料生产及检验、牧场设计、卫生防疫、畜产品开发利用、特种动物养殖等动物生产技能,能在畜牧产业及其相关领域和部门从事畜禽生产的良种繁殖、饲养管理、饲料生产与质量检测、科技推广与开发、经
8、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方面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2、具有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的基础知识;3、具有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营养与饲料、饲草栽培、畜禽养殖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 4、具有扎实的等专业理论知识;5、具有本专业先进的和面向 21 世纪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了解畜牧业生产和本专业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以及畜牧业国家和国际标准。(二)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1)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
9、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3)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期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5)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6)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人际交往及企业管理能力。2、专业能力(1)具备依据畜牧业实际需求组织生产,管理生产,服务生产的能力;(2)具有本专业的调查研究、组织与管理能力,具备独力获取相关知识、科学研究、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3)具有动物形态、生理、生化的实验技能;(4)具有畜禽资源调查、评估、繁殖技术、饲养管理、饲料生产及检验、牧场设计、卫生防
10、疫、畜产品开发利用、特种动物养殖等动物生产技术。3、综合能力(1)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4)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安心生产第一线,严格认真,求实守纪的敬业精神。(三)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2、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3、具备创新、实践、创业的农业开发素质;4、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5、具有
11、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6、具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原则上形成并具备特种动物养殖师、畜牧师、畜牧兽医师、动物营养师、农业技术指导师等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四、最低学分要求1、收费学分:170.0 学分2、免费学分:11.0 学分五、主干课程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遗传学、动物育种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饲料学、养牛学、养猪学、养禽学、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六、特色课程饲料学、养禽学七、学制3-6 年
12、(标准学制 4 年)八、授予学士学位农学学士九、各学期建议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学分要求(见表 1)表 1 动物科学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各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最低毕业要求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教学模块1 2 3 4 5 6 7 8 学分数占总学分 % 学时数通识教育模块 4.0 3.0 2.0 2.5 2.0 3.0 1.0 0.0 17.5 9.67 296理论教育模块 11.0 12.5 13.0 14.0 14.0 10.5 7.0 0.0 82.0 45.30 1312实践教育模块 7.0 9.0 9.0 8.0 8.5 10.5 14.5 15.0 81.5
13、45.03 648+44.5W总学分 22.0 24.5 24.0 24.5 24.5 24.0 22.5 15.0 181.0 100.00 2256+44.5W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 10.0 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 4.0 学分。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等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池塘养殖、内陆水域增养殖、甲壳动物增养殖、贝类动物增养殖、水生观赏动物养殖、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等专
14、业知识,能够在水产养殖生产、教育、科研和管理等部门从事水产动植物养殖、疾病诊疗、动物饲料生产与质量检验、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开发与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要求(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2、掌握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学、鱼类学、水生生物学、水环境化学的基础知识;3、掌握主要养殖鱼类、甲壳类、贝类等的人工繁殖和水产集约化养殖等生产环节的技术关键;4、具有扎实的池塘养殖、内陆水域增养殖、甲壳动物增养殖、贝类动物增养殖、水生观赏动物养殖、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等专
15、业理论知识;5、具有本专业先进的和面向 21 世纪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二)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1)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3)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期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5)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6)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人际交往及企业管理能力。2、专业能力(1)具备依据实际需求组织生产,管理生产,服务生产的能力;(2)具有本专业的调查研究、组织与管理能力,具备独力
16、获取相关知识、科学研究、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3)具有水产经济动植物的增养殖技术、营养与饲料、疫病防治等方面的基本技能。3、综合能力(1)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4)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安心生产第一线,严格认真,求实守纪的敬业精神。(三)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2、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3、具备
17、创新、实践、创业的农业开发素质;4、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6、具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原则上形成并具备水产养殖师、渔业资源管理师、渔业综合工程师、水环境管理师、水产管理师、水产检验师、动物营养师、动物检疫师、水环境监测工程师等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四、最低学分要求1、收费学分:170.0 学分2、免费学分:11.0 学分五、主干课程鱼类学及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水环
18、境化学、水生生物学、水产动物育种学、动物生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池塘养鱼学、内陆水域鱼类增养殖学、甲壳类增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六、特色课程水生观赏动物养殖学、水产动物疾病学七、学制3-6 年(标准学制 4 年)八、授予学士学位农学学士九、各学期建议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学分要求(见表 1)表 1 水产养殖学专业各学年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各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最低毕业要求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教学模块1 2 3 4 5 6 7 8 学分数占总学分 % 学时数通识教育模块 4.0 3.0 2.0 2.5 2.0 3.0 1.0 0.0 17.5 9.67
19、296理论教育模块 11.0 13.0 13.0 12.5 14.0 11.5 7.0 0.0 82.0 45.30 1312实践教育模块 7.0 9.0 9.0 9.0 8.0 9.5 15.0 15.0 81.5 45.03 711+41W总学分 22.0 25.0 24.0 24.0 24.5 23.5 23.0 15.0 181.0 100.00 2319+41W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 10.0 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 4.0 学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繁育、驯养、检疫、疾病防治和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管理以及生态旅游等方
20、面的知识,具有野生动物饲养管理、保护利用、疾病防治、景区规划设计、环境保护、旅游区规划、旅游项目策划等方面能力;能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海关和边境口岸、自然保护区、动物园、旅游行业等部门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以及生态旅游等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具有扎实的高等数学、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数据库语言以及管理学、生物学、动物生理等专业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2、具有扎实的野生动物繁育、保护、利用、疫病检疫等专业理论知识;3、掌握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环境保护、旅游区规划、旅游项目策划的基础知识;4、掌握动物的饲养、疾病诊疗、饲料
21、生产与检验等方面的相关知识;5、具有本专业先进的和面向 21 世纪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二)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1)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3)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期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5)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6)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人际交往及企业管理能力。2、专业能力(1)具备野生动物保护、饲养、利用、疾病诊疗、检疫的能力;(2)具备本专业的景区规划设计、环境
22、保护、旅游区规划、旅游项目策划等专业技能能力;(3)具有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对自然保护区进行管理及生态旅游开发等专业能力;(4)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3、综合能力(1)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4)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安心生产第一线,严格认真,求实守纪的敬业精神。(三)素质结构1、具备
23、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2、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3、具备创新、实践、创业的素质;4、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6、具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原则上形成并具备野生动物保护师、景区管理师、特种动物养殖师、自然保护区管理师、森林资源保护师、宠物保健师、生态旅游管理师等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劳动部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四、最低学分要求1、收费学分:170.0 学分2、免费学
24、分:11.0 学分五、主干课程动物解剖及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动物繁殖学、观赏动物养殖学、鸟兽学、两栖爬行动物学、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野生动物检疫及病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野生动物管理学六、特色课程自然保护区规划与管理、观赏动物养殖学七、学制3-6 年(标准学制 4 年)八、授予学位农学学士学位九、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 1)表 1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各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最低毕业要求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第 三 学 年 第 四 学 年教学模块1 2 3 4 5 6 7 8 学分数占总学分 % 学时数通识教育模块 4.
25、0 3.0 2.0 2.5 2.0 3.0 1.0 0.0 17.5 9.67 296理论教育模块 10.5 12.0 12.5 14.0 13.0 13.5 6.5 0.0 82.0 45.30 1312实践教育模块 7.0 9.0 10.0 8.0 8.5 9.0 15.0 15.0 81.5 45.03 774+37.5W总学分 21.5 24.0 24.5 24.5 23.5 25.5 22.5 15.0 181.0 100.00 2112+37.5W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 10.0 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 4.0 学分。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数
26、学、化学和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知识和畜禽解剖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家畜病理学、家畜繁育学、家畜营养与饲料学、畜禽繁育、饲料生产与质量检验、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疫病疗等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动物生产、饲料生产与质量检验以及畜牧业经营管理等专业技能和动物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等专业能力,能在畜牧业及其相关部门从事动物保健与检疫、饲养管理、饲料生产与质量检验、疾病诊疗、经营与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职业技能素质的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一)知识结构1、具备数学、化学和生命科学基本理论知识;2、具有扎实的畜禽解剖生理学、动物微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家畜病理学、家畜繁育学、家畜营养与饲料学等
27、基本知识;3、掌握畜禽繁育、饲料生产与质量检验、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疫病疗等专业理论知识;4、具备一定的组织生产和经营管理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二)能力结构1、基本能力(1)具备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具备较强的语言及文字表达能力;(3)具备运用外语进行简单会话,能够阅读本专业外语期刊,并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4)具备利用计算机常用软件进行文字和信息处理的能力;(5)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自学和继续学习及自主创业的能力;(6)具有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和人际交往及企业管理能力。2、专业能力(1)具备依据畜牧
28、业实际需求组织生产,管理生产,服务生产的能力;(2)具备本专业的动物生产、饲料生产与质量检验、动物繁育以及畜牧业经营管理等专业技能能力;(3)具有动物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动物性食品卫生检验等专业能力;(4)职业技能达到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相应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或通过相关工种职业技能鉴定。3、综合能力(1)具有从事本专业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方法能力、社会行为能力和创新能力;(2)具备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和适应知识经济、技术进步及岗位要求变更的能力;(3)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4)具备将自身技能与群体技能融合以及积极探索、开拓进取、勇于创新、自主创业的能力;(5)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
29、职业道德和安心生产第一线,严格认真,求实守纪的敬业精神。(三)素质结构1、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2、具备大学层次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3、具备创新、实践、创业的农业开发素质;4、具备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坚强毅力;5、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体能和适应本岗位工作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6、具有良好的气质和形象,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及人际沟通能力。三、职业资格证书类别等级及要求原则上形成并具备特种动物养殖师、畜牧兽医师、动物营养师、动物防疫检疫师等的职业技能素质,提倡并鼓励通过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资格等级证书相关类别职业资格证书。四、最低学分要求1、收费学分:
30、124.0 学分2、免费学分:8.0 学分五、主干课程动物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畜牧生产学、家畜普通病学、家畜流行病学、中兽医学六、特色课程动物疾病防治学、畜牧生产学七、学制2-5 年(标准学制 3 年)八、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毕业最低要求(表 1)表 1 畜牧兽医专业各学期学分分配及最低毕业要求各学年、学期学分分配 最低毕业要求第 一 学 年 第 二 学 年 第 三 学 年教学模块1 2 3 4 5 6 学分数占总学分(%)学时数通 识 教 育 模 块 3.0 3.0 2.0 2.5 2.0 0.0 12.5 9.47 216理 论 教 育 模 块 11.0 10.0 10.5 13.0 9.0 0.0 53.5 40.53 856实 践 教 育 模 块 7.5 11.0 11.0 9.5 12.0 15.0 66.0 50.00 270+50W总 学 分 21.5 24.0 23.5 25.0 23.0 15.0 132.0 100.00 1342+50W备注:通识教育任选课最低要求 7.0 学分;实践教育拓展课最低要求 3.0 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