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633954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库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现代科学的指导作用的表现是( CD ) A.帮助科学解决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B.代替科学的某些作用C.提供正确的思维理论和研究方法 D.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干扰2. “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 BD )A.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没有创造性C.意识能创造物质 D.实践才能改变现存事物3. 在商品经济中,抽象劳动的特

2、点有( ABD )A.是一个历史范畴 B.形成商品的价值C.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D.与具体劳动同属于商品生产中的同一次劳动4. 下列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的观点的是 BD A.邯郸学步 B.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C. 唇亡齿寒 D. 吐故纳新5. 纳什在大自然的权利中提出:“人们对自解的了解越多,就越难以接受那种认为宇宙是为人类而存在的观点。与其说人是自然的主人,不如说他是自然共同体的一个成员。”这说明( AD )A. 人与自然应当遵循和谐的整体发展目标B. 自然与人类社会有各自不同的发展规律C. 人的主观意识很难影响自然历史的发展D. 人与社会的发展不应以牺牲环境

3、为代价5. 马克思指出:“产业资本连续进行的现实循环,不仅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而且是它的所有三个循环的统一。”这里讲的“三个循环”是指( ABD )A.生产资本循环 B.货币资本循环C.金融资本循环 D.商品资本循环6.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 ABC )A.民主与法治 B. 政权组织形式C.选举制度 D. 政党制度7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角度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最根本最核心的内容是( ABCD )A最根本的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B最鲜明的政治立场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C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

4、理和发展真理D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8以下方法属于矛盾分析法的有( ABCD )A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和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方法B“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C抓关键看主流的方法D在对立中把握同一与在同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9根据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是( ABC )A前者的价值量不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后者的价值量大于它原有的价值量B前者是以生产形态存在的资本,后者是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C前者不产生剩余价值,后者产生剩余价值D前者产生剩余价值,后者不产生剩余价值10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B )A无产阶级

5、专政 B社会主义民主C工农联盟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1“思想从来也不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范围:在任何情况下它只能超出旧世界秩序的思想范围。思想根本不能实现什么东西。为了实现思想,就要有使用实践力量的人。”这段话说明 (BD)A意识不能反作用于物质 B意识具有创造性C意识能创造物质 D实践才能改变现存事物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典故所蕴含的哲理是 (BC)A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B事物变化发展的必然性C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13恩格斯指出,在唯物辩证法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东西、绝对的东西、神圣的东西;它指出所有一切事物的暂时性;在它面前,除了生存和死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地由低级

6、上升到高级的不断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它本身就是这个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这一论断反映了 (AD)A发展的过程性 B形而上学的发展观C世界是永恒不变的既成事物的集合体 D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14“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这一论断所包涵的哲理是 (ABC)A联系的客观性 B联系的普遍性C因果的统一性 D意识的物质性15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工作日有所缩短,这表明 (ABCD)A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B必要劳动时间大为缩短C相对剩余价值成为主要剥削形式D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工人需要更多的培训和学习时间16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在 (ABC

7、)A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B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C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D自觉保持比例关系17价值规律在对经济进行自发调节时,必然会产生的消极后果有 (ABCD)A可能产生垄断,阻碍技术进步 B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C可能出现比例失调 D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18“见仁见智”这一成语出自周易系辞:“仁者见之为仁,知(智)者见之谓知。”这一成语从认识论上说体现了 (ABD)A认识因人而异 B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C真理因人而异 D认识同主体素质密切相关19在我国,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就是 (ABC)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B

8、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D照抄照搬马克思主义的本本20“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名言说明了 (ABC)A真理是有条件的 B真理是全面的C真理是历史的 D真理是物质的2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的原因是这一矛盾 (ACD)A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B决定消费者的命运C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D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2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这种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是 (AD)A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B私人资本所有制和股份资本所有制之间的矛盾C资

9、本有机构成提高和平均利润率趋势下降之间的矛盾D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23垄断时期竞争的特点有 (ABCD)A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B竞争的手段更加多样化C竞争更加激烈,更具持久性 D竞争的范围更加广泛24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特点是 (ABCD)A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B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D不断前进的历史进程2520 世纪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作出的巨大的历史贡献是 (ABCD)A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B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及其在经济、政治、外交、军事上的影响

10、,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的扩张C社会主义力量坚定地支持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D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2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发展的规律有 (ABC)A真理是在实践中发现、证实和发展的B真理是不断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永无止尽的过程C真理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转化D真理同谬误相互渗透、相互转化27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从而引起生活方式新的变革的基本要素有 (ABCD)A生活主体 B生活资料 C生活时间 D生活空间28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

11、用,主要表现在 (ABC)A历史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B历史人物是实现一定历史任务的组织者、领导者C历史人物是历史进程的影响者,它可以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D历史人物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29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促使工人自觉地服从资本家的意志。这些制度主要有 (ABC)A职工参与决策 B终身雇佣C职工持股 D按劳分配3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形态发生变化的表现是 (BCD)A危机的性质发生变化 B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C危机的破坏性减弱 D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31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工人的劳动作为具体

12、劳动的作用是 (AD)A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B转移劳动力自身的价值C新创造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32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 (AB)A无产阶级专政 B社会主义民主C工农联盟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真理和谬误的关系是 (AC)A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的对立是绝对的B在一定的范围内两者的对立是相对的C超出一定的范围两者可以相互转化D超出一定的范围两者可以相互渗透34上层建筑由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两部分构成。下列属于政治上层建筑的是 (ABCD)A国家政治制度 B国家政权机构C政党 D监狱35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生活中,剩余价值的具体表现形式有 (ABCD)A产

13、业利润 B商业利润 C银行利润 D地租36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同其他劳动过程相比较体现出来的特点是 (CD)A创造新的使用价值B创造新的价值C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属于资本家D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37社会资本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的剩余价值 (BCD)A全部用于积累或全部用于消费B划分为积累和消费两部分C用于积累部分划分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D用于消费部分作为资本家的个人消费38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多样性的,这说明(ABC)A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B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C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D中国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世界上最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模式 3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更加艰巨和长期的原因是 (ABCD)A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C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D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建设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艰巨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