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让文言文学习快乐起来.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630240 上传时间:2018-09-2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让文言文学习快乐起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让文言文学习快乐起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让文言文学习快乐起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让文言文学习快乐起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让文言文的学习快乐起来文言文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初中语文课本中选取的文言文,它们短小精炼,优美深刻,本来应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该能使学生在学习之中得到快乐。但是,由于应试教育遗留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缺少科学的方法,只是一味的僵硬讲解和死记硬背。这样,文言文对师生双方来说却成了一件索然无味的事。其实,只要能对这些文章能进行深入的挖掘,创新思路,寻找多种教学形式,是完全可以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接受文言文,并学好文言文的。 一寻找固着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喜欢上文言文,才能把文言文学习作为自己的需要,才能真正的学好文言文。学生

2、的生活学习中存在着大量出自文言文中的成语、名句、故事。这些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经验因素一旦得到尊重并被充分调动,文言文与学生的距离就会大大减小,就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例如在教学论语十则这篇文言文时,首先出示几个生活和学习中常用的成语“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 “任重道远”等,调动学生的积存,让学生赛答这些成语的意思,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进而在这种氛围中引入:“同学们想知道这些成语是出自哪里吗?” ,于是教师便可以顺理成章地引入论语十则的学习了。建立在求知欲的基础上的学习,可谓是最自主,最积极的学习。所以下面的学习,小组合作,分别找这2些成语的原句,进而查找资料,组员

3、讨论,教师点拨。一切都很自然,水到渠成。找到学生与文言文的固着点,加以发挥引导,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就可以被调动起来,学生学习文言文就不再枯燥了。二以朗读为基础,让学生在想象中感性学习,体验快乐。“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 初中学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很陌生,学生没有文言文语感,文字生疏,且无停顿断句常识,所以“朗读”对于学生的文言文的学习很重要。要学好文言文,良策之一就是把“读”字摆在首位。在朗读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包括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速度,使学生能自己独自品出文言文的美感。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朗读和想象联系起来,让学生尝试发掘文言文的美点,加强朗读指导,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

4、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学习桃花源记 ,读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时,引导学生想象红绿相间,草花交错的自然美。在读到“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时,让学生想象和谐、恬淡的美在品读中感受美,在品读中欣赏美,让学生带着这种对美的感受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世界,进入文言文的天地。三尝试多种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学习中快乐起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的,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学生之所以觉得文言文枯燥乏味,就是因3为我们的教学没有调动学生对文言文的情感。所

5、以我们的教学如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那么这种教学就能发挥有效的作用。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恰当地开展多种形式学习,编演课本剧,课本剧的编演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言文。学生为了演好课本剧,肯定会课外下很多功夫,主动去获取文章的信息,揣摩文章的语言,这样学生的被动压抑的状态解放了。在自我能动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在编演时,教师要指导好,为了使人物形象丰富逼真,使剧本更吸引人,可以引导学生适当增加故事情节,课本剧的编演也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加入现代的因素以达到增加趣味性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一课时,让一名学生扮作导游,让几名

6、学生扮作游客。导游为游客介绍小石谭的美景,介绍作者的写作背景,游客不时发问。在这一问一答之中领略小石谭的美景,领略作者的情感。这样学生在快乐中不仅掌握了文章的目标要求,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学习中获得了快乐。什么比快乐更重要呢?创设情境,设置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背景音乐中感染情绪,熏陶情感。音乐这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在渲染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对课文理解和情境的体会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样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上配上适合的音乐,能刺激学生的各种感观,让学生身临其境、听乐生情。比如在教学陋室铭这篇文言文时,配上古典的古筝音乐,让学生在这种古典的音乐中正好去感受刘禹锡的淡泊,超脱,那种对事4物的超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特别是读到“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调素琴,阅金经。 ”时,这种音乐的运用正是恰切之极。学生感受到了作者的高洁傲岸和安贫乐道,怡然自得。总之,教是为了不教。教育者只有充分重视文言文的教学,并转变文言文教学的思想,多思考,多创新,注重学生的快乐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充实,在充实中体验成长,在成长中体验学习成就的快乐。那么我们的文言课堂才不枯燥,不呆板,我们的学生才能穿越时空界限,更好地做好继承者和开拓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