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第四次 “淮安联考”历史试卷命题:蒋云甫、蔡晓红、仇多兵注意事项:学生一律用中性黑色笔在答题卷上答题区域内答题。第卷 客观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钱穆认为“周部族融入,把中国文化规模摆出,大体确定,后来虽有不断的吸引融合,但我们已有了一个重心,以后都是内容的充实和边缘的扩充而已” 。其中对“重心”的理解正确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有网友发表帖子讨论科举制度说:“自秦以来,科举兴于世,是以八股为试,学子彻夜秉读。然科举追求功禄,令学子神经麻木,岂真学识耶?”对该帖最恰当的评价是
2、 A对科举制度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 B仅从追求功禄评价科举是片面的 C关于科举制的史实和评价都有问题 D关 于科举制和八股取士产生的时间都有错误3宋濂在元史百官志中说 “世祖即位,登用老成(登用老儒) ,大新制作(大规模修改典章制度)在外者,则有行省其牧民者,则曰路,曰府,曰州,曰县。官有常职,位有常员,其长则蒙古人为之,而汉人、南人贰焉。 ”这充分说明( )A元代职官与宋代相比没有变化B元朝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之下则有路、府、州、县C行省、路、府、州、县长官为蒙古人与汉人且掌握实权D反映了当时民族的团结和融合4、国学大师章太炎做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
3、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两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乃是着眼于( )A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B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为满族效力C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D学术上,洪破除旧迷信,曾尊孔扬孟5史学家认为:“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为此, “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 )A掀起瓜分狂潮 B发动战争扩大市场C扩大资本输出 D割占中国台湾6在 20 世纪的大幕拉开的时候,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与“这一集体亮相”无关的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台湾割让给日本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辛丑条约的签订7、
4、“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个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提出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的是( )A林则徐 B康有为 C孙中山 D陈独秀8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 18401842 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 18561860 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 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 - 2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9美国公使田贝说:“ 事实上
5、,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0五四运动是一次“ 空前的最广泛的表达民族感情的示威标志着中国现代民族主义的迅速生成”。以下各项反映了材料中说法的是 (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运动规模从北京扩展到全国学生、工人、市民广泛参加 体现了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影响A BC D11 1927 年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认为:“党的责任是努力领导工人日常斗争,发展广大群众的革命高涨,组织暴动,领导他们到武装暴动,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
6、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城市人的暴动是革命的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 ”这一主张表明( )A革命的重心已由农村转向城市 B红军和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C中共的主要领导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D中共领导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特殊性12 反映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走向战略反攻的图片是A B C D13毛主席说:“1927 年到 1936 年,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彻底改革土地制度的办法,实现了孙中山的耕者有其田 的主张。 ”下列有关土地革命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八七会议上确定了要开展土地革命B土地革命推翻了私有制,实行公有制C没有土地革命,革命根据地就不能巩固D土地革命是“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中心内
7、容14电视剧亮剑成功地塑造了八路军独立团团长李云龙和国民党晋绥军某部团长楚云飞的形象。下图是该剧中人物李云龙和楚云飞共同抗日的情景,你认为出现该情景的原因是( )国共两党的阶级立场相同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国共两党坚持的抗战路线相同 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A B C D15毛泽东在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经验时曾说:“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一个- 3 -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 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有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 ”下列能够为上述经验提供实践依据的是A、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一届人大 B、武昌起义、五四运动、三大战役C 中共一
8、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南昌起义、遵义会议、三大战役16 “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保和平。 ”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 20世纪A、50 年代末 60 年代初 B、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 C、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 D、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17下列图片能作为说明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原因的资料的是A BC D18历史课上,教师引用了一个观点:“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请你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中哪一项不能证明上述观点( )A、宪法授予皇帝巨大权力 B、内阁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C、宪法未赋予议会立法权 D、皇帝和宰相控制了议
9、会19 “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互相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 )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平衡 C、全体公民的素质高低 D、革命的彻底性20马克思说巴黎公社“不过是特殊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 ,其含义是指( )A、巴黎公社起义的爆发是由于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B、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时机只在巴黎一个城市成熟C、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和偶然性D、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答案 21 “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那些在四月份似乎是稀奇古
10、怪的口号,半年后听起来就完全合理了。 ”那些“稀奇古怪的口号”指的是 ( )A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B推翻沙皇的专制统治C缔结没有赔款的和约 D组成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22 “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纪录片 大国崛起 。在世界近代史上,这一转折发生在 ( ) A17 世纪早期 B18 世纪末期 C19 世纪早期 D19 世纪末期23、根据中国现代国情,党和政府在某些地区实行了特殊的政策,特别行政区、民族自治区、经济特区的共同点是 ( ) A都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不同的社会制度B都由中央人民政府统一管辖和行使主
11、权C都实行特殊的民族政策和管理体制- 4 -D都有较大的自治管理权和行政自主权24哈佛大学的专家史迪文大胆猜测,我们或许正生活在“自我们这个物种存在以来最和平的时期” 。但过程的 20 年,我们每时每刻都在感受着来自于世界各地的“突发新闻” 、“911”“巴以冲突”等等,使我们总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恐怖时代。对此段材料最全面的理解是 ( )A “最和平”是指“冷战”结束,世界局势趋于缓和B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趋势是和平的主要因素C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使各种信息传播更快捷D全球趋势总体缓和,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25、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
12、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 ”这表明:( )A“一超多强”局面 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第卷 主观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其中 26 题 13 分,27 题 22 分,2 8 题 15 分 , 共 50 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 分): 材料一 夏禹定九州,寿地属扬州,殷商如制。周为六、蓼国地,襄王三十年(公元前 622 年)楚灭六、蓼,地入于楚;景王十六年(公元前 529 年)吴略州来,并占寿地;敬王二十七年(公元前 493 年)蔡避楚求吴翼护,迁都州来,州来改称下蔡,寿地属蔡;贞定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447 年)楚灭
13、蔡,地复入于楚。材料二 秦王政六年、楚考烈王二十二年(公元前 241 年),楚“东徙都寿春,命江淮及其以南地区为九江郡,置寿春县,为郡治。材料三 汉高祖四年(公元前 203 年)封英布为淮南王,都于六,寿春为淮南王国地;英布叛死,高祖立子刘长为淮南王,都寿春;刘长废死,文帝立刘长子刘安为淮南王,仍都寿春;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 年),刘安谋叛死,国除,寿春为九江郡治所;元封五年(公元前 106 年)汉置十三州刺史部,寿春为九江郡治所。九江郡属扬州刺史部。 材料四 元初,置中书省与 11 行中书省,淮南各府、县均隶于河南行中书省。至元十四年(公元 1277 年)置安丰路总管府,治所寿春,领
14、 5 县。-安徽文化网请回答:(1 )、据材料一二,指出周至秦朝与寿县相关的地方行政机构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2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汉初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是什么?汉武帝采取哪一措施解决上述设置带来的弊端?结果如何?(6 分)(3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实行的地方行政机构的意义。(3 分) (4 )、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总趋势。(2 分)- 5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 分)材料一 在伯利克里执政时代,该机构在法律上拥有全部的最高政权。雅典公民大约每隔10 天集会一次,决定国家大事,雅典国家的全部机关均隶属于此。 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
15、方法从年满 30 岁的公民中选出,10 个部落各选出 50 人组成所谓议员团,每个议员团轮流执行议事会的职务。 它不仅从事一般审判工作,而且在立法活动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十人拥有最大的政治权力,战时他们统帅陆海军,掌握一切外交事务。 -臧嵘历史材料二 在体制上,雅典民主政治也留下一个“漏洞”以便于这些上层分子掌握实权,那就是十将军始终保持选举制,可连选连任,并不给薪俸,这就决定了贫穷公民很难当选将军。- -吴于廑 齐世荣世界史材料三 年 , 威 廉 接 受 了 阐 明 国 会 至 高 无 上 的 权 利 法 案 。 法 案 规 定 :此 后 英 国 国 王 必 须 是 国 教 徒 。 它 还
16、 限 制 了 国 王 的 权 限 , 保 障 了 国 会 的 权 威 , 取 消 了 国 王“搁 置 ”法 律 的 权 利 , 规 定 国 王 没 有 权 力 使 法 律 无 效 , 或 者 不 得 国 会 同 意 而 执 行 它 , 国 王 不经 国 会 同 意 便 无 权 征 税 、 招 募 及 维 持 常 备 军 。 它 规 定 了 国 会 的 权 利 , 国 会 选 举 必 须 自 由 ,国 会 议 员 有 言 论 自 由 , 国 会 应 该 经 常 集 会 。 权 利 法 案 以 法 律 的 形 式 肯 定 了 资 产 阶 级的 统 治 地 位 , 正 式 建 立 起 新 型 国 家
17、 。 -人 民 网材 料 四 美 国 宪 法 规 定 实 行 联 邦 制 , 肯 定 了 以 立 法 、 行 政 、 司 法 三 权 分 立 , 相 互 制 衡 的原 则 。 规 定 立 法 权 属 于 美 国 国 会 , 并 规 定 了 国 会 的 组 成 ; 行 政 权 属 于 美 国 总 统 , 以 及规 定 总 统 产 生 的 办 法 ; 司 法 权 属 于 美 国 联 邦 最 高 法 院 , 并 规 定 最 高 法 院 的 组 成 ; 各 州 的相 互 关 系 和 义 务 ; 这 部 宪 法 表 明 , 美 国 在 世 界 上 第 一 次 创 造 出 既 不 同 于 英 国 的 民
18、主 政 治体 制 , 也 不 同 于 英 国 议 会 内 阁 制 的 制 度 , 使 美 国 成 为 一 个 具 有 全 国 统 一 的 中 央 政 权 的联 邦 制 国 家 。 这 种 政 治 体 制 和 国 家 结 构 形 式 后 来 为 许 多 国 家 所 仿 效 。 -百 度 百 科请回答:( 1) 据 材 料 一 , 指 出 雅 典 民 主 政 治 的 主 要 机 构 ( 4 分 ) 材 料 二 反 应 的 实 质 是 什 么 ?( 2 分 ) ( 2) 据 材 料 三 , 概 括 权 利 法 案 的 主 要 内 容 。 ( 2 分 ) 文 中 “新 型 国 家 ”指 什 么 ?(
19、2 分 ) 材 料 四 中 的 “不 同 于 英 国 的 民 主 政 治 体 制 , 也 不 同 于 英 国 议 会 内 阁 制 的 制 度 ”又 指 什 么 ? ( 4 分 )( 3) 如 将 伯 利 克 里 时 的 雅 典 与 当 代 美 国 的 民 主 政 治 相 比 , 就 民 主 的 性 质 、 范 围 和 方 式 而言 有 何 不 同 ? ( 6 分 )- 6 -( 4) 据 四 则 材 料 谈 谈 你 对 民 主 的 认 识 。 ( 2 分 ) 28.( 15 分 ) 近 代 中 国 就 是 一 部 人 民 反 抗 侵 略 压 迫 、 追 求 民 族 独 立 , 反 抗 封 建
20、专 制 、 追求 民 主 进 步 的 历 史 。 请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回 答 问 题( 1) 这 一 特 点 是 由 什 么 决 定 的 ? ( 2 分 ) 分 析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与 义 和 团 运 动 在 上 述 两方 面 的 表 现 ( 4 分 )( 2) 新 文 化 运 动 与 辛 亥 革 命 在 反 封 建 专 制 方 面 侧 重 点 有 何 不 同 ? ( 2 分 ) 辛 亥 革 命为 追 求 民 主 进 步 做 出 了 哪 些 贡 献 ? ( 3 分 )( 3) 五 四 运 动 与 国 民 革 命 运 动 的 共 同 任 务 是 什 么 ? ( 2 分 ) 分 析
21、 抗 日 战 争 、 解 放 战争 取 得 胜 利 的 共 同 原 因 。 ( 2 分 ) 答 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5 ACBBB;6-10BBADC;11-15DABCD;16-20CACBC; 21-25ADBDD二、非选择题(其中 26 题 13 分,27 题 22 分,2 8 题 15 分 , 共 50 分)26( 1) 废 除 分 封 制 实 行 郡 县 制 (2 分)( 2) 郡 国 并 行 制 ; 推 恩 令 , ( 王 国 越 分 越 小 ) ; 中 央 集 权 得 到 加 强 。 (6 分)( 3)
22、关 键 词 : 加 强 中 央 集 权 , 维 护 国 家 统 一 , 省 制 开 端 。 (3 分)( 4) 中 央 集 权 不 断 加 强 。 (2 分)27.( 1) 公 民 大 会 , 五 百 人 议 事 会 , 陪 审 法 庭 , 十 将 军 委 员 会 。 ( 4 分 ) 奴 隶主 贵 族 的 民 主 ( 意 思 相 近 即 可 ) ( 2 分 )( 2) 以 法 律 限 制 王 权 , 保 障 议 会 权 力 。 ( 2 分 ) 君 主 立 宪 制 ( 2 分 ) 民 主 共 和制 , 总 统 制 。 ( 4 分 )( 3) 雅 典 : 奴 隶 主 贵 族 的 民 主 政 治 ,
23、 少 数 人 , 直 接 民 主 。 美 国 : 资 产 阶 级 民主 政 治 , 多 数 公 民 ( 普 遍 性 ) , 间 接 民 主 。 ( 6 分 )( 4) 阶 级 性 , 时 代 产 物 , 因 国 情 而 定 , 逐 步 发 展 完 善 , 是 历 史 趋 势 。 ( 任 答两 点 ) ( 2 分 )28( 1) 半 殖 民 地 半 封 建 的 社 会 性 质 决 定 的 。 ( 2 分 )太 : 重 点 是 反 封 建 专 制 , 同 时 也 反 外 来 侵 略 , 无 追 求 民 主 进 步 。 义 : 只 反 外 来侵 略 , 并 无 反 封 建 专 制 。 ( 4 分 )- 7 -( 2) 不 同 : 新 : 思 想 文 化 领 域 。 辛 : 政 治 领 域 。 ( 2 分 )贡 献 : 结 束 了 两 千 多 年 的 封 建 君 主 专 制 制 度 , 建 立 起 资 产 阶 级 共 和 国 , 使 人 民获 得 了 一 些 民 主 和 自 由 的 权 利 , 颁 布 资 产 阶 级 民 主 宪 法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 ( 3 分 )( 3) 共 同 任 务 : 反 帝 反 封 建 。 ( 2 分 )共 同 原 因 : 中 共 正 确 领 导 , 人 民 大 力 支 持 ( 其 他 言 之 成 理 也 可 ) 。 ( 2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