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才之路 历史,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人教版 必修1,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 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第三单元,第七课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1.1.1 集合的概念,第三单元,1649年1月30日,天刚蒙蒙亮。一个特殊的犯人被押上了断头台。伦敦大主教为这名罪犯作最后的祈祷,然后在他的身上洒上圣水,希望他早日进入天堂。在一片“暴君”“公敌”“卖国贼”的喊叫声中,断头台上的大斧落下,罪犯身首异处。这是欧洲第一次公开处死国君。英国人为什么要处死这位国王?此后,英国国王的权力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课标要求,1英国君主立宪制确
2、立的前提、过程、影响;责任制内阁下首相、内阁、议会之间的关系。 2英国君主立宪制对西方现代政治制度的影响。,重点难点,通史坐标,一、光荣革命 1背景 (1)经济:17世纪初,英国的_已经有了较大发展。 (2)政治 国王詹姆士一世和查理一世都信奉“君权神授”,厉行专制,经常干涉工商业的生产经营。 资产阶级和_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资本主义,新贵族,2概况 (1)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时间:1640年。 概况: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议会最终获得胜利,此后,英国成为共和国。 (2)反复斗争:统治者争权夺利不断,查理二世乘机复辟。复辟期间,查理二世和詹姆士二世竭力加强王权,恢复旧的统治秩序。 (
3、3)“光荣革命”: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荷兰执政威廉承袭英国王位,统治英国,历史上称为“_”。,光荣革命,二、议会权力的确立 1确立:1689年_的颁布。 (1)内容 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权力。 议会不但掌握制定法律的权力,还可以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2)影响 君权神授遭到否定,君主权力由_赋予,受法律制约。 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开始逐渐处于“_”的地位,君主立宪制确立。,权利法案,法律,统而不治,2发展: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 (1)原因:_以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 (2)影响 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
4、会中的作用。 为工业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保障。 走出误区:权利法案颁布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英王都掌握着行政权,有权任命首相和内阁大臣,一直到19世纪中期,英王才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工业革命,三、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形成过程 (1)光荣革命以后,出现内阁会议。 (2)18世纪初,内阁还不是一个法定组织,只是由少数大臣参加的一种会议。 (3)1721年,_经常主持内阁会议,英国的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2责任制内阁的组成 (1)内阁 内阁的首脑是_,内阁成员是各部大臣。,沃波尔,首相,内阁成员集体负责,必须在大政方针上保持一致,要与首相共进退。 (2)首相 产生:议会多数党的领袖会被国
5、王任命为首相。 权力: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的重要政策,掌握国家的_大权;通过议会掌握_权;有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议会:掌握立法权。有权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4)内阁与议会的关系: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_负责。 3影响:资产阶级议会政党制度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行政,立法,议会,巧思妙记:议会、内阁与国王的相互关系,一、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重要政体,是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是英国各种政治势力斗争与妥协的产物。 【探究问题】 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探究素材】 材料一 对于19世纪的英王,有人这样评说:国王虽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
6、的桅杆。 材料二 “光荣革命前,议会是国王的议会;光荣革命后,国王是议会的国王。”,材料三 19世纪中期,有位英国人说:“正如美国人有一位选举产生的最高行政官一样,我们英国也有一位选举产生的首席行政官,女王只是政体的荣誉首脑。首相是执政的首脑。” 材料四 无论是在中世纪、近代或现代英国,各阶层的人士,对议会和国王具有一种心理状态:一方面,从心中逐渐形成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这是合乎法律的且是在所必须的;另一方面,人们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对国王怀有一种敬重的心理人们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 王宇博君主立宪制:英国的历史选择,【探究思路】 由材料一、二可得出结论(1
7、)、(2),由材料三“首相是执政的首脑”可得出结论(3),由材料四中“议会执掌无所不包的权力”“在心理上形成一种在国王统治下的安全感”可得出结论(4)。 【探究结论】 (1)英王:国家元首,统而不治。 (2)议会:权力中心,掌握立法大权。 (3)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 (4)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为一体的混合物。,特别说明:近代英国政体的演化有三种趋势,国家权力的中心由国王转向议会,行政权由国王转向内阁,立法权由上院(贵族)转向下院(平民),三种趋势共同体现了英国政治的民主化特征。 二、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影响 1政治:维护了政局的稳定。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长期以来议
8、会与国王的争斗趋于缓和,政局渐趋稳定,为英国社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2经济:为工业革命创造了条件。17、18世纪英国政府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拓展海外市场、保护英国经济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创造了条件。 3对外:扩大了殖民扩张。君主立宪制确立以后,在资产阶级的推动下,英国加紧了对世界殖民霸权的争夺,18世纪中期取得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4世界: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开创了资本主义政体新模式,后来不少国家都采用了这一模式。,(2015深圳高一期末)钱乘旦、陈意新所著走向现代国家之路一书中指出:“从血统上说,王位的新主人是詹姆士的女儿和女婿,这样就保留了斯图亚特的族谱,但王
9、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下列各项中,对“王位的内容却因此起了变化”理解、归纳不当的是( ) A国王至上议会至上 B个人专制宪政体制 C王在法上王在法下 D专制王权民主共和国,【解析】 由上面图示可知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 D,一、选择题 1(2015蚌埠高一期末)钱乘旦先生认为,英国最符合“统一民族国家建立专制王权克服专制王权”这一进入现代化的常规路径,走得是最顺利的。英国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环节上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一步是( ) A处死国王,建立共和国 B两党制的形成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光荣革命”的胜利 解析:权利法案的颁布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标志着英国君主立
10、宪制的确立,由此英国由专制走向了民主,C项符合题意。 答案:C,2(2015徐州高一期末)对于19世纪的英王,有人这样评说:国王虽不再是国家航船的原动力,但却是扬起风帆的桅杆。对该评说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英王完全丧失统治国家的权力 B英王利用自己的声望调节政治矛盾 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 D英王在国事礼仪方面仍然发挥作用 解析:在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下,国王“统而不治”,是虚位元首,但也起着维系国家纽带的作用。 答案:A,3(2015德州高一期末)英国国会由三大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君主、作为上院的上议院以及下议院,当中又以下议院最具影响力。在英国,有句话讲道“拥有下院多数事事可行,没有
11、下院多数一事无成”。这反映了( ) A内阁对议会负责 B选举权扩大 C两党制的完善 D国王权力增强 解析:材料主要突出了议会权力巨大,结合所学可知,英国内阁对议会负责。 答案:A,4有人把英国的近代政体称为“虚位国家元首制”,表现在( ) A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条文限制王权 B国王逐步退出内阁,“统而不治” C首相实际上是国家元首 D首相拥有立法创议权 解析:本题关键是对“虚位国家元首制”的理解,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王,虚位就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也就是没有实权,“统而不治”。 答案:B,5(2015淮南高一期末)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
12、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成为公认的原则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解析:题干“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说明内阁成员与首相共进退,C项正确;A、B、D三项说法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 6(2015石家庄高一期末)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89年通过了权利法案以及一系列议会法例如: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 材
13、料二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为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的政治状况发生了什么转变? (2)据材料二,指出英国“旧制度”的基本特征。这套“陈旧的制度”是如何被工业化社会淘汰的?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关键信息“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废止法律,不得征税,不得征集军队,也不得任意拘捕臣民”可以看出权力中心由国王转移到议会。第(2)问,“基本特征”要重
14、点答出英国贵族的权力特点,“如何淘汰”要结合1832年议会改革来作答。,答案:(1)君主权力逐渐受到制约,议会掌握真正实权,权力中心由国王逐渐转移到议会;君主立宪制开始确立。 (2)特征:少数贵族掌管议会。淘汰: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占据更多议席,获得更多政治权力,民主政治得到进一步完善。,1(2015新课标全国文综,4分)18世纪中叶,一位英国内阁成员在议会发言中说:“诸位都知道,媾和与开战的权力是由国王掌握的我们的宪法始终表明,国王在决定和平与战争时有权利让议会参与,也有权利不让议会参与。没有哪位明智的国王真的会冒险不让议会参与。” 这表明在当时的英国( ) A光荣革命成果受到侵
15、蚀 B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国王专权 C内阁依旧为国王所控制 D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权力,解析:材料体现了18世纪中叶时英国国王还掌握媾和与开战的权力,但是必须要让议会参与,这说明了当时英国国王仍旧保留某些名义上的权力。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答案:D,2(2013江苏,3分)“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社会结构,经济的持续增长造成中等阶级与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贵族、大地主的地位与经济实力都大为下降了,但他们仍把持政治权力,造成权力分配与社会力量对比高度脱节的状态。”为了解决这种“状态”,英国在政治上( ) A发动光荣革命,与新贵族阶层妥协 B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主权 C建立内阁机构,限制国王的行政权 D改革议会制度,中等阶级更多参政,解析:本题考查英国的议会改革,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工业革命改变社会结构”说明这是工业革命后的政治事件,而A、B、C三项都是工业革命前的事件,均应排除;只有议会改革是工业革命后的事件,所以答案为D项。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