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也谈上古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26874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也谈上古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也谈上古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也谈上古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也谈上古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也谈上古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也谈上古时期中国的儿童教育福建省福鼎一中 陈杏德近日来留学国外的小女儿 A.M 想跟我讨论中国教育史中的儿童教育问题。说实在的,我对此何止是没有研究而已,简直是十分生疏,尤其是儿童教育方面。但我毕竟是个教师,因此 A.M 的请求也就勾起我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于是我几乎是从无到有地搜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然后对之进行整理、分析、综合、归纳、推理,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据 A.M 说,即使在西方,儿童教育这一观念的出现也是近代的事,确实如此。但从这几天找到的资料来看,固然我国传统的社会里是没有近现代意义的儿童教育观念的,但也不等于没有儿童教育阶段的划分和儿童学校的设立,更不是没有儿童教育的专门教材。只不

2、过在传统的中国社会里,并没有把儿童作为具有独立人格的特殊教育对象来看待,而是把他们当作“小大人” 看待,或者说明知儿童有不同于成人的心理特点却不愿正视和尊重这一点,依然强制他们从小就要养成成年人才可能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待人接物处事的习惯,从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几乎是残酷的做法!(尤其是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后中国家庭普遍溺爱子女、将之当作“ 小皇帝” 看待相比较时)但既然我国从古代开始就有儿童学校和儿童教材,所以, 我们把“ 儿童教育” 专门作为一项内容来讨论还是可行的。下面分成几个部分整理出来,作为同 A.M 以及我们家族里其他从事教育的人讨论的谈资。因为“中国教育史中的儿童教育问题”这个讨

3、论题目太大,况且讨论什么问题都得从源头说起,所以就先来讨论上古时期的中国儿童教育问题。从已有的历史资料看,中国比较完备的儿童教育开始于西周的时候,从那时起直到秦统一前,属于中国教育同时也是儿童教育的“上古”时期。这个时期现存的中国教育文献记载,主要有礼记中的学记篇、 大学篇,荀子中的劝学篇, 管子卷十九中的弟子职 , 论语中大量论教育的内容,以及大戴礼记 保傅第四十八 、 周礼 地官司徒第二 等部分的一些记载。综合以上这些历史资料,我们可以看出这段大体上被称为“周朝”(又可分为“西周、春秋和战国”)的大约 800 年间,中国的儿童教育具有以下的特点: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先秦时期教育的重要特点

4、是以维护宗法制度为目的的“孝、悌、忠、信、仁、义”道德教育这个时期无论官学还是私学,都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把它看得远比文化知识教育更为重要。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清末(如果不管道德教育的内涵是否改变,则一直延续到现在) ,而且越到后来越是加强。礼记 学记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据说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学专著。据考证,它成书于战国后期,是儒家中的孟子学派所编辑的,但它依据的却 是西周时期的文献资料,所以反映的是西周时期专门教育贵族子弟的“官学”的教学情况。 学记阐述的教育目的可归纳为两句话:一是“建国君民”(建设国 家,治理人民) ,二是“化民成俗”(教育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 。可见目的

5、很明确,是为统治者培养管理国家的人才和教化人民。 (注 2)那么这些将来的统治 者必须具有什么样的品德,大概因为所学的课程之一五礼中已经详细写了,所以学记就没有详述。倒是论语和同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管子卷十九之 弟子职记载得更明白:论语学而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t,同悌,意为敬爱兄长,引申为顺从长上),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翻译成白话,意思是:孔子说:“子弟们在家应该孝顺父母,出外应该顺从长上。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些都做到了以后,还有剩余时间,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 可见,孔子认为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包括“孝、弟(

6、悌) 、谨信和仁爱”等,而且应该置于文化教育之上。而在“孝、弟、谨信、仁爱”当中, 论语特别强调“孝”和“ 悌”, 论语学而又有一则说道:有子(孔子弟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译成白话就是:有子说:“一个人能够做到孝敬父母,顺从长上,却喜欢触犯上级,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级,反而会捣乱造反的人是没有的。君子应该致力于养成根本的品德,根本的品德具备了,为人和治国之道也就都有了。孝顺父母、顺从长上,这就是仁的根本啊!”管子卷十九之弟子职是我国第一本详细的“学生守则”,它开头的“总则”是对学生品德

7、修养的总的要求。它要求学生“ 闻义则服”, “温柔孝悌,毋教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归纳起来也是“ 孝、悌、仁、义” 这几点。 (注 1)礼记的另一篇大学则是专门论述“大学”阶段(实际上只相当于今天的中学)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它提出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途径进行“修身”,然后由“ 修身”而逐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最终目的。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文献中叙述道德教育时都是从强调自身修养,从维护家庭伦理开始的。它们很多强调“孝悌” 。特别是论语 ,提到道德教育时往往都把“孝悌”放在首位,(而“孝悌”的目的就是大学里所说的“ 齐家”)这是为什么?如果我们对于先秦时期中国的政治社会特点有所

8、了解,这个问题就不难解答。我们知道,夏商周三代的中国政治社会组织特点就是“宗法制度”,简单地说,从天子到各诸侯国国君,再到国君之下的卿、大夫、士等每一个家族和家庭,都是 由亲疏不等的血缘关系构建而成的。特别是周朝,宗法制已达到十分完备的地步:根据宗法制的根本原则“嫡长子继承制” ,周天子是周朝开国者所有遗留子孙中的 最尊贵的“嫡长子” ,因而是全“天下”各级领主贵族的“ 宗主 ”,亦即“天下共主”。天子之下是各诸侯 “国”的国君,他们既是天子的“陪臣”(相当于西欧封 建制度的“附庸” ,所不同的是,西欧封建制下的 “附庸” 与领主之间不一定存在血缘关系,而西周的宗主与陪臣之间一般都有血缘关系)

9、 ,又是属下各个卿大夫 “家”的“ 宗主” 。卿大夫对于属下最低一级贵族“士” 的关系也是如此。既然当时全“天下”的各级政权、各级贵族之间都是宗族关系,那么在当时的统治者(包 括当时尚未居于思想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看来,只要每个贵族从自身做起,从自己的“家”做起,都严格遵守宗族内的伦理制度道德规范(即“宗法”) ,那不就 “天下太平” 了吗?这就是为什么先秦的教育文献要首先强调“孝悌”, 大学一书要层层阐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原因所在!还必须说明的是, 大学一书中的“家、国、天下”的概念并不与今天的相同。它所说的“家”是指各个诸侯国国君之下拥有很大领地和自己的军队,世代掌握 该诸侯国

10、政权的各大贵族“家族” 及其封地内的臣民,如鲁国的“ 三桓”(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和晋国的“六卿”( 赵、韩、魏、智、范和中行氏,后来晋国就是被其中的赵、韩、魏三家瓜分灭亡,史称“三家分晋” ,通常把它作为战国时期开始的标志) ,不是一般的小家庭。它 所说的“国”是指分裂割据的各诸侯国,而那时的“ 天下”才相当于今天的全中国。可见, 大学一书所说的“齐家” 并非像今天把一个小家庭团结好那么简单, 它的含义是要把自己的大家族,把管辖下的可能有好几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领地以及领地上的所有臣民、军队都治理好!难怪儒家认为一个贵族能做到“齐家”了,也 差不多会“治国”了,会“治国”了,再去“ 平天下”

11、也不难了,而这一切都要从“修身” 开始。总之,上古(先秦)时期包括儿童在内的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能治理国家、教化人民的人才的,其道德教育内容是“孝、悌、忠、信、仁、义”,而这是与当时宗法制社会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是为巩固当时的统治服务的。2、先秦时期的学校类型和教材、教学内容那么,如何实现上述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呢?尽管几千年来我国学校教育,无论儿童还是成年,无论启蒙还是深造,其目的几乎没有什么差别,但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目的,具体的教材、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1)按受教育者年龄可分为“小学”和“ 大学”两个阶段(注 3)根据学记和大戴礼保傅第四八的记载,早在西周时,贵族子弟八岁

12、便入 “小学”学习,学的内容是“ 六艺”,包括“礼、乐、射、御(驾车) 、书、数” 。小学的学制为七年,即 814 岁的贵族儿童都要在小学学习。15 岁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的“大学”阶段。 (实际上只相当于今天的中学)根据礼记的另一篇大学 (后来成为四书之一) ,可以看出“大学”阶段的 道德教育比“小学” 时大大深化了,讲的已经都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了。虽然根据考证, 大学篇成书较晚,约在秦 汉之际,但它也绝非凭空杜撰,而是根据上古的资料整理而成。总之,可以肯定地说,15 岁开始,也就是少年时代开始,贵族子弟已经完成了启蒙教育和初级教 育,进入比较深入地探讨做

13、人道理和文化知识的 “大学”阶段了。无怪乎孔子回顾自己学习和成长历程时要从 15 岁时算起,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了。(2)上古时期学校等级有“塾、庠、序、学”之分据礼记学记和大戴礼 保傅第四八的记载,我国早从 3000 多年前的西周时起,各级行政区域就普遍设立学校。在孔子创办“私学”之前,所有的学 校都是官办的,即所谓“学在官府” 的“ 官学”,能接受教育的只有贵族子弟。这些大小不同行政区域的学校名称分别叫做“塾、庠、序、学”。 (见学记: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術有序,国有学。 ”)也就是每二十五家设立“塾” ,每五百家设立“庠”,每一万二千五百家设立“序”,而最高的才叫做 “学

14、” ,也叫“ 太学”。 (注 4)(3)上古“小学” 和“ 大学 ”的知识、技能教育内容上面说过,周朝时 814 岁的儿童在“小学” 里学的是 “六艺” 。这是六门适合儿童学习的基本功课。而每门课程又包含许多部分,据周礼保氏 :“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 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可见,我国不但很早就有专为儿童设立的学校,而且教学内容相当全面:既有道德教育课 (礼) ,又有文化课(书、数) ,还有艺术教育(乐,实际上是通过音乐进行品德陶冶) ,尤其是非常重视体育和军事技能训练(射、御) 。这是因为,作为贵族子 弟,将来不但要参加治理国家,还要肩负出征及保卫

15、国家的重任。而且那时官员是不分文武的,贵族们都要有驾车射箭、挥戈战斗的本事,连身居上卿的高级贵族也 不例外,他们“出将入相”,而“出将” 时往往不是躲在后面指挥,还要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到了 15 岁开始,便进入“大 学”学习,学习的课程除了上述的道德课大学外,也仍然有“六艺”,但与上述“ 小学 ”时的“六艺”不同,是六种经典: “礼(周礼) 、乐(乐经) 、诗(诗 经) 、书(尚书) 、易(周易) 、春秋” ,当然深奥得多了,又称为 “六经” (就是以后儒家的“五经”加上乐经 ) 。所以“ 小学”时的“六艺”只算 “小 艺”,而“大学”所学的“六艺”(“六经”) ,则是“ 大艺”。那时的读书人

16、, “礼、乐、射、御、书、数 ”六种“小艺” 应该都要会的,例如孔子及其弟子都会弹琴唱歌、驾车、射箭等。但“大艺”即“ 六经”都通晓却为数不多,据史记 孔子世家:“孔子以诗书 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 ”很明显,此处“ 六艺”是指“六经” 而非“礼、乐、射、御、书、数”等“小艺” 。 “六经”全都精通是非常不 容易的,所以虽然学记说“大学” 阶段是两年,那也是刚刚入学而已,要“通六艺(经) ”是断乎不可能的。从论语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记载的情况分析,孔子所教的已经不是 “小学” 而是“大学”和“大学 ”之后的相当于今天的真正的大学甚至是“ 研究生”了。3、 “尊师重教” 和

17、“ 师道尊严 ”至少从西周开始,中国就确立了“尊师重教”和“ 师道尊严 ”的传统。根据礼记 学记记载,每当“大学” 开学的时候,天子都要派代表前去出席开学仪式。 (注 5)而且,根据当时的习俗,君主是不能把教过自己的老师当作臣子看待的。 (注 6)而弟子职对学生尊师的规定则更加详细,从侍候老师洗漱饮食到洒扫房屋,再到替老师铺床,样样要做,听课和回答问题更要毕恭毕敬。 (注 7)4、上古时期我国教育的成效(1)满足了统治者治理国家的需要既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又有哲学(易) 、政治学(书、礼) 、文学(诗) 、历史(春秋) 、音乐(乐)以及数学、 、体育、军事技能,上古时期中国的教育,特别是贵族子弟

18、的教育内容可谓既丰富又切合实际需要,保证了当时治理国家和社会教化的需要。(2)传承并发展了我国的文化特别是春秋晚期,以孔子创办私学为开端,我国私人学校纷纷涌现,不但打破了“官学”的垄断,而且随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值得指出的是,当时纸张还没 有发明,古代典籍一般都写得十分精炼,所以背诵就成为学习的基本方法之一,而这种学习方法却无意中使得以后虽经秦始皇焚书浩劫而仍能使绝大部分古籍得以保 存下来。(3)但教育绝非万能,春秋时依然出现“礼崩乐坏”的局面尽管这个时期的当权者办教育的目的十 分明确,是要维护西周时期的“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宗法制度不变,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治局面也必然发生很大

19、的变化。到春秋时已经是“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时不要说“犯上” ,连“ 弑君 ”也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所谓“ 弑君三十六”即是。这说明教 育也不是万能的。但是,也正因为有了春秋战国时代的剧变,才使得历史得以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中国走向“大一统” 时期。(4)先秦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例如把道德教育放在第一位;国家和各级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从地方到中央各级学校的设置;儒家思想开始成为教育的指导思想,乃至以大学 、 诗 、 书 、 礼 、 易 、春秋作为学习的主要经典;尊师重教、师道尊严的传统;等等。而正由于从上古以来中国就形成重

20、视教育的传统,才使得中国在古代 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文化科学水平都居于世界前列。而且也正由于中国古代一开始儒学就成为教育的指导思想,儒家经典就成为学校教材, (注 8)而儒家的“忠孝仁 爱信义”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和积极“入世”、 “兼善天下”态度都一直成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要素,才使得中华民族几千年间历尽沧桑劫难而不 坠!我想,这是这个时期教育包括儿童教育对历史,对中华民族的最大贡献。(注 1)见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 其此之谓乎! ”和“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谀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

21、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注 2) 管子卷十九 弟子职第五十九 :先生施教,弟子是则。温恭自虚,所受是极。见善从之,闻义则服。温柔孝悌,毋骄恃力。志毋虚邪,行必正直。游 居有常,必就有德。颜色整齐,中心必式。夙兴夜寐,衣带必饬。朝益暮习,小心翼翼。一此不解(通“懈”) ,是谓学则。(注 3)一般的中国教育史著作都认为早在上古时期我国已有相当于今天幼儿教育的“学前教育阶段”,其依据是大戴礼保傅第四十八:昔者,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保,保其身体;傅,傅其德义;师,导之教顺,此三公之职也。于是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是与太子宴者也。

22、 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也。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比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之与太子居处出入;故太子 乃目见正事,闻正言,行正道,左视右视,前后皆正人。夫习与正人居,不能不正也;犹生长于楚,不能不楚言也。故择其所嗜,必先受业,乃得当之;择其所乐, 必先有习,乃得为之。孔子曰: 少成若性,习贯之为常。 此殷、周之所以长有道也。但这只是像“天子” 这样最高统治者才可能有的教育条件,不要说平民,即使是一般贵族恐怕都不会阔绰到从“襁褓”时起就配备“ 三公”、 “三少”那么多老师的。(注 4)见礼记卷三十六 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 xin) ,術(su)有序,

23、国有学。比年(每年)入学,中年(隔年)考校。一年视 离经(会断句)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广博学习,亲爱其师)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 以化民易俗,近者说(通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y,通蚁)子时术(通述,学习)之。 ”其此之谓乎!(注 5) 礼记卷三十六 学记:“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 ”意思是:“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使有司服皮弁,以苹藻之菜祭祀先圣先师,表示尊师重道。 ”(注 6) 礼记卷三十六 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祭司)

24、 ,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告也,传授也)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译成白话就是:“求学的道理,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所 以君主不以对待部属的态度来对待臣子的情形有两种:一种就是在祭祀时,臣子担任“尸”的时候,另一种就是担任君主老师的时候。大学的礼法,对天子授课时, 老师不处于面朝北的臣位,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 ” (注 7)见管子卷十九 弟子职第五十九(注 8)先秦时期儒家只是众多学派之一,并没有成为统治思想,甚至在政治领域还屡遭排斥。但由于它的思想主张与西周“礼治”制度以及作为当时学校教材的各种典 籍(如“六经”)是一致的,所以在教育领域儒学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这就为它在汉武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之后很快就垄断了中国教育奠定了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