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多维数据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 系构建 郭文文 齐佳音 傅湘玲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工商 管理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 摘 要: 结合信息时代特点和调研单位高校在研究生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 分析研究生 培养质量形成机理动态过程。 在此基础上, 依托该高校研究生对学校培养过程的 评价数据, 分析研究生培养环节可对研究生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提出研 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并初步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 体系。 最后, 结合专家问询意见, 进行指标体系筛选和完善, 得到最终的研究生 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以期反馈给决策部门, 优化培养过程中的质量管
2、理工 作。 关键词: 研究生; 培养质量; 评价体系; 数据分析; 作者简介:郭文文 (1993) , 女, 河南周口人, 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6级硕士研究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大数据服务建模、决策支持。 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学会课题 (B1-2015Y0414-002)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 Data GUO Wen-wen QI Jia-yin FU Xiang-li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3、Management,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School of Management, 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Abstract: Nowadays, development of all fields of life urgently demand
4、s professional tal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dynamic formation mechanism process of graduate students, and relying on the education evaluation data of graduate students, this paper aims to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age and advantages of graduate talent cultivation of researched
5、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factors that can have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hese premises, the basic framework of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graduate training quality is put forward, and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preliminarily constructed. In the end, a gradu
6、ate educ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ata analysis, in order to give suggestions to the quality management departments to making decisions. Keyword: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 data analysis; 一、研究背景 高等教育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职能1。作
7、为高等教育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研究生教育比本科教育更为专业化, 学生需掌握的技术、 知识和能 力更丰富。 因此, 研究生教育担负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重 任, 其培养质量是重中之重。 近年来, 随着国家政策的支持, 研究生教育规模不 断扩大, 我国研究生数量 10年翻番2。 研究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对研究生教育培 养质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因此, 为实现研究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并驾齐驱, 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充分符合 社会发展和社会服务的要求, 有必要加强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 在认识和明 确研究生培养质量内涵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一套科学的、 系统的研究生培 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8、, 以反映培养质量的客观性和现实性, 确保研究生培养质 量符合社会需求,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 已有不少学者进行过研究, 提出了很有见地的建议。 这些研究主 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内涵的研究。杨曦东等3-4学 者提出并完善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发展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多样性原则、特色 性原则的全面质量观。刘永萍等5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具体细化, 提出研究 生培养质量主要由硕士研究生自身综合素质得以体现, 其综合素质由培养过程 决定。 (2)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潘武玲等6-9设计了一 系列评价理论及评价指标体系, 来评价某一
9、地区或某一学科的研究生培养质量。 (3) 关于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的研究。谢步江等10-11学者认为评价机制 改革目前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 并提出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应不断适应 时代的要求, 与时俱进, 在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选择和改革中, 要借鉴美国等国 家的先进做法。 然而, 从我国关于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的相关文献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多注重对 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情况进行描述与介绍, 并从整体上对培养质量的特征、评价、 影响因素及政策建议进行研究, 较少对研究生培养过程进行细化探索;传统调研 的方式花费的人力物力过多, 得到的结果却比较片面。 信息化时代收集数据的渠道和分析数据的方法为实现研究
10、生教育质量的动态监 测和长期信息服务及反馈提供了保障。 笔者所调研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的特色, 研究生就业行业对口等突出特点, 为笔者开展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研究提供了 方便的平台和数据基础。 三、研究生培养质量概述 1.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概念 对研究生培养质量内涵的理解是设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 也是科学评价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前提。 因此,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基于对培养 质量的内涵、形成机理以及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分析。只有从系统和宏观的层面进 行构建和规划, 才能使指标体系在宏观方面具有高度的统一性, 从而全面客观 地反映培养质量。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指在特定环境和背景下, 研究
11、生培养所固有的, 满足研究生 个人、社会以及学科发展明显或隐含需求的一组特性或特征的总和12。在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概念解读方面, 学术界有不同观点3-4。这些不同观点视角下,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也各有侧重, 具体观点如表 1所示。 表1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相关观点 下载原表 笔者从研究生培养过程质量对其综合质量的影响出发, 建立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形成机理的动态过程, 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2. 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机理 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形成不仅与研究生自身素质相关, 也与其所处的教学单位的 教学环境、培养过程及所接受的导师指导程度等有关。研究生毕业进入社会后, 其整体质
12、量还将继续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比如职业技能的提升等) 。 笔者所研 究的过程主要是研究生在其教学单位所接受的培养过程。 基于上述分析, 将研究生质量的发展过程划分成以下阶段:输入质量阶段、培养 质量阶段和发展质量阶段 (如图1所示) 。 图1 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机理 下载原图 研究生的输入质量主要是指生源质量, 它代表着培养过程质量的入口环节, 包 括考研成绩、来源院校、是否跨专业等具体指标。 作为核心环节, 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主要是指研究生通过接受其教学单位的一系 列培养措施而获得的培养质量, 它决定着研究生的输出质量。笔者将其分为 3 个主要部分:硬件环境、培养过程和导师指导。对于硬件环境
13、而言, 由于处在同 一特定环境下的所有研究生所对应的物质环境基本相同, 对此不做深入研究。 培 养过程主要分为课程学习、学位论文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管理 4个部分, 实现从不同的维度来刻画反映研究生的培养过程。 课程学习环节主要刻画研究生 的培养方案和计划的合理性、适用性和实用性。导师指导则包括导师基本信息、 声誉指数和导师个人素质 3个部分, 分别刻画导师的科研学术水平及其对研究 生的指导能力。 研究生进入社会后, 社会、 单位组织成为了研究生质量的感知和受用方, 并在未 来因材设岗、分类利用, 最终形成研究生在职业发展中的不同质量。限于数据不 足, 本研究中将不涉及研究生就业后的职业发
14、展质量评价。 四、基于多维数据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上文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 为更真实地了解影响研究 生培养质量的因素, 实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拟通过研究生毕业生问卷调查 的方式获取某高校培养过程各环节的多维评价数据。 最后, 结合问卷数据分析和 理论分析结果得到最终的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因素, 为下一步评价体系的构 建奠定基础。 1. 毕业生调查问卷编制 问卷设计的主要依据为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机理。选取客观数据不足、需主观评 价的指标作为主要调研指标, 具体框架如表 2所示。 其中, 培养过程中的课程学 习效果、学位论文形成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管理工作为
15、问卷中培养措施、 学位论文管理和学术文化及国际交流部分提供了参考;指标体系中的导师指导部 分为问卷导师指导部分提供了参考。 而部分可以通过客观数据进行更准确评价的 指标 (如生源素质、导师科研当量等) , 则不在此问卷调研范围内。 表2 问卷形成机理 下载原表 在进行大样本的问卷调查之前, 先随机抽取调研高校部分研究生毕业生进行了 小样本问卷测试, 并根据回收的问卷数据分析结果对问卷设置进行了适当修改。 最终形成的正式问卷共四部分 39题。问卷采用四级量表形式, 分为四个等 级:“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2. 基于毕业生问卷数据的描述统计 本项目选取某学术研究型高校研究生
16、毕业生进行调查问卷的发放, 共进行了5 年。 其中:向2012届学生发放了纸质问卷, 共1 900份, 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 454 份, 回收率 76.52%;针对2013届及以后毕业生, 通过毕业生管理系统发放和回 收问卷, 保证了100%的问卷回收率。 2013至 2016届毕业生参与调查的人数依次 为1 667 人, 1 762 人, 1 687 人和1 594人, 问卷调查回收率100%。 以2016 届毕业生问卷数据为例, 对获得的五年数据进行横向与纵向的分析与对 比, 具体的分析结果如下。 (1) 2016 届毕业生问卷数据分析 (1) 研究生培养措施方面 由图2 的分项满意度 (
17、柱状图) 可知, 关于学位课程设置的一系列问题中, 大 多数毕业生认为“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 说明其对该校学位课程的设置 较为满意。 由满意度走势 (折线图) 可知, 在“学位课内容跟您的本科课程相比, 有多大提升”的问题上, 本校生源认为合理的最少, 而外校生源的满意度则有 提高, 但也较低。 这说明应注意将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本科生教学内容相衔接并加 以提升。 图2 课程设置方面的满意度 下载原图 由图3 的柱状图可知, 关于课程对能力培养影响的一系列问题中, 大多数毕业 生认为“非常大”和“比较大”, 说明其对该校课程对能力的培养较为满意。 由 折线图可知, 在“学位课对培养创新能力的
18、程度”问题上毕业生的认可度相较 其他两项最低。其所带来的启示是:在课程教学中, 注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 养。 图3 课程设置对能力培养方面的满意度 下载原图 由图4 的柱状图可知, 关于授课情况的一系列问题中,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非 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说明其对该校授课情况较为满意。 由折线图可知, 在 “授课教师是否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课堂上授课教师是否明确教材或参 考教材”问题上的满意度相较其他两项最低。 其所带来的启示是:在课程教学中, 应注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及参考教材的明确。 图4 授课情况的满意度 下载原图 由图5 的柱状图可知, 毕业生对该校的培养过程总体评价一系
19、列问题中, 大多 数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说明其对该校培养过程较为满意。 由折线 图可知, 在“整体来说, 目前的课程培养方式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问题上毕 业生的满意度相较其他两项最低。其所带来的启示是:要在后续的研究中, 利用 一些数据分析方法进行原因的发掘。 图5 培养措施总体评价 下载原图 (2) 研究生学位论文方面 由图6 的柱状图可知, 毕业生对该校的学位论文管理总体评价一系列问题中, 大多数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说明其对该校学位论文管理过程较 为满意, 且相较培养过程的满意度有提升, 不满意度很低。 这表明该校的学位论 文管理工作比较成功。 图6 学位论文管
20、理满意度 下载原图 (3) 研究生学术交流和国际交流方面 由图7 的柱状图可知, 大多数研究生对该校举办的前沿讲座都会参与且会根据 自己的需求参与, 但也有为了学分参与和不参与的研究生。 图7 研究生学术讲座参与情况满意度 下载原图 由图8 的柱状图可知, 毕业生对该校关于学术文化和国际交流总体评价一系列 问题中, 大多数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说明其对该校学术交流较 为满意。 由折线图可知, 研究生对“学校举办学术报告频率”“学校组织参加国 际和国内学术会议数”及“学校国家留学基金资助交流情况”的满意度依次下 降。 笔者推测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参与的机会依次下降, 在以后的管理
21、工 作中要注重后两方面工作的改善。 图8 研究生国际交流方面满意度 下载原图 (4) 研究生导师指导方面 由图9 的柱状图可知, 毕业生对导师给自己提供的指导和交流机会等方面评价 的一系列问题中, 大多数认为“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说明其对导师提 供的指导和交流机会较为满意。 由折线图可知, 研究生对“导师为您提供的学术 活动, 是否有国际、 外校学术交流”的满意度最低, 说明该校平时的学术活动仍 以校内交流为主, 启发导师要注重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和外校的学术交流 机会。 由图10 的柱状图可知, 毕业生对导师给自身个人能力提升的作用方面评价的一 系列问题中, 大多数认为“非常满意”
22、和“比较满意”, 说明其对导师给自身 的帮助较为满意。 由折线图可知, 毕业生对“导师对您的成长与发展关注程度” 的满意度相对最低, 启发导师应提高对研究生的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重视程度, 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图9 研究生导师提供指导和交流机会的满意度 下载原图 图1 0 研究生导师对个人能力的作用的满意度 下载原图 (5) 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评价 由图11 的柱状图可知, 毕业生对该校的整体评价的一系列问题中, 大多数认为 “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 说明对该校整体较为满意。 由折线图可知, 毕业 生对该校对自身“科研能力”“思维方式”“解决问题能力”方面的提升最为 满意。 与此同
23、时, 在“是否达到预期”和“对自身创新能力培养”的满意度相对 较低, 结合上文的分析可以得出, 该校应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图1 1 对研究生培养的整体评价度 下载原图 (6) 各类别的满意度横向比较 将各类别的“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数据相加为满意度, 将各类别的“不 满意”数据设为不满意度, 形成图12所示的折线图。 由图12可知, 在所考察的 4个环节中, 在“满意度”和“不满意度”的表现上, 出现了大致一致的结果。 具体表现为:相对来说, “培养环节”的满意度最低, 而不满意度最高;其次为 学术交流、导师指导和论文管理。此结果启发该校培养过程管理者要在以后的管 理工作中发掘导致
24、这一现象的原因, 并寻求改善措施。 图1 2 各类别评价的横向对比 下载原图 (2) 五届毕业生问卷数据的整体分析 (1) 培养方案合理性分析结果 由图13折线图走势可以看出, 从2014届开始, 毕业生对“培养方案的不合理性 观点”有上升的趋势。尤其是 2016届毕业生数据, 较2015届继续上升。 图1 3 历年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课程设置合理性的满意度走势 下载原图 (2) 培养方案是否达到预期分析结果 由图14 的折线图走势可以看出, 近五年来, 毕业生对“达到入学前预期”的比 例没有显著增长, 而“差距很大”的比例有上升趋势。 图1 4 历年研究生毕业是否达到预期的满意度走势 下载原图
25、(3) 五届毕业生问卷数据的总结 通过对上述数据分析结果的总结, 可以发现培养过程中一些尚需改进的关键 点:a.学位课内容设置过程中要注意将研究生教学内容与本科生教学内容相衔接 并加以提升。b.在课程教学中, 要注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c.研究生的学 术活动仍以校内为主, 因此, 导师和学校要注重给研究生提供更多的国际和外 校的学术交流机会。d.在所考察的4个环节中:“培养环节”的满意度最低, 而 不满意度最高;其次为学术交流、导师指导和论文管理。此结果启发该校培养过 程的管理者要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发掘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 并寻求改善措施。 e.该校毕业生在“是否达到预期”和“对自身创新能
26、力培养”满意度相对较低, 且一直有下降趋势。以上结论为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提供了着力点和思路。 3. 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在分析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机理动态过程的基础上, 依托该高校连续 5年的研 究生毕业生对学校培养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评价数据, 分析得出了在研究生培养 环节可对研究生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 并为下一步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提 供指导, 具体如下: (1) 生源素质因素。研究生生源素质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入口质量。影响生源素质 的主要因素不仅包括生源院校、专业等宏观因素, 还应包括生源思想品德、知识 结构、技能素质、身心素质等具体指标。 (2) 培养条件因素。培养条件是研究生培
27、养质量的基础保障。培养条件包括师资 队伍建设、学科方向建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科研平台建设、学术环境和学风 建设等内容。 (3) 导师指导因素。研究生导师队伍是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至关重要因素。导 师对研究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他们之间不仅是一种学术指导关系, 也是一种 情感关系和人格关系。因此, 研究生导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学术品质、科研情况 和责任心等都直接影响和制约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 (4) 教育管理因素。 研究生培养管理是指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 其中包括教学 实施、学位论文、实践环节等方面的管理和学术氛围的营造。严格的过程管理及 规范的规章制度有利于营造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学术环境,
28、 保证研究生的培 养质量。 五、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指标体系的建立 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是建立各子指标的依据。美国学者 Lewis等 13认为, 应采用“全面质量改善的开放系统方法, 要在研究生教育投入、 教育 过程和教育产出三方面开展质量评价”。 该理论为本研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带来启发。 因此, 基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借鉴和上文中多维数据下研究生培 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 采用生源素质、导师指导、教育管理和培养结果作 为指标体系的目标层, 通过对目标层进行分解得到准则层, 最后细化得到可直 接衡量的具体指标, 从而构建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
29、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如 图15所示。 图1 5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下载原图 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 初步构建 基于上述分析, 初步构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它由 4个一级指标、 14个二级指标和 40 个三级指标构成。同时, 为收集专家对各指标的认同度, 在 各评价指标后增设了专家意见栏 (Likert五级量表) 。所构建的研究生培养质 量评价指标体系 (初稿) 暨专家咨询表如表 3所示。 表3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初稿) 暨专家咨询表 下载原表 (2) 修改和完善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改完善方法为: (1) 定量分析。利用专家对每个指标打分的平 均值和标
30、准差来反映指标认同程度, 若专家们对某指标打分的均值4、标准差 1, 表明专家对该指标认同度较高, 则予以保留;若专家们对某指标打分的均值 4、标准差1, 表明专家对该指标认同度较低, 则予以删除。 (2) 定性分析。 主要结合专家提出的关于各评价指标的合理性、 准确性等的意见与建议, 并结合 相应的定量分析结果, 对评价指标进行修改和完善。 总体上, 专家们对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非常认同。 首先, 从定量分析结果得 出, 所有40个三级指标中, 有37个指标的认同度达到要求, 这表明92.5%的三 级指标得到专家一致认同;从定性分析结果得出, 专家均表示指标体系“整体上 设置合理”, 针对
31、部分细化指标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 (1) 建议删去无法定 量分析的指标, 即“生源素质”中思想品德部分指标; (2) 建议将定性分析的 指标替换为定量分析的指标, 即将“导师指导”中“教学成果”“学术成果” 和“科研成果”替换为有具体数据源的“教学当量”“学术当量”和“科研当 量”。 3. 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形成机理、 评价体系设计的原则及专家问询意见, 形成了 研究生培养质量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 体系包括 3个影响因素指标和 1个质量评 价指标, 分别作为评价指标的目标层和准则层。 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由生源素质 因素、导师指导因素和教学管理 3个维度构成, 组
32、成评价指体系的准则层。以此 为基础, 列举评价体系的二级和三级评价指标, 构建了一个具有三级的研究生 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 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 3个方面:课程学习质量 (研究生的绩点, 即课程成绩与学分计算出的加权和) 、科研质量 (发表论文情 况) 和学位论文质量 (学位论文成绩) 作为评价培养过程质量好坏的标准和指 标体系的目标层, 即因变量。具体内容如表 4至表7所示。 表4 生源素质因素指标体系 下载原表 表5 导师指导因素指标体系 下载原表 表6 教学管理因素指标体系 下载原表 表7 培养结果指标体系 下载原表 在指标体系确定之后, 可应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得到目标层、 准
33、则层和指标 层的权重, 在对指标赋予权重时要根据具体专业的特点, 侧重于研究生的综合 素质和实践能力。 因此, 各指标的权重也可按各个学科专业有所变化, 这增加了 评价指标体系的灵活性和客观性。 从表中培养质量指标体系可以看出, 它是条件指标、 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的统一, 逻辑结构上是划分为 3个目标层, 把3个目标层划分为 13个准则层, 再把13 个准则层划分为36 个指标层, 遵循指标体系设计的科学性、导向性和可行性的 原则, 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评价提供了一套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 能较客 观地反映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现状, 可为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改进方向和可持续 发展提供参考。 六、结束
34、语 通过对培养质量内涵的深入理解, 提出培养质量的定义, 认为影响研究生培养 质量的因素主要是生源素质、导师指导和教学管理;分析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形 成过程和机理, 并结合调研高校单位连续 5 年的毕业生对培养过程的评价数据, 分析在研究生培养环节可对研究生质量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最后从研究生教育 质量对研究生综合质量的影响出发, 在科学性、导向性、可行性原则的指导下, 提出了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本文为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提供了一套参 考模式, 但是由于各个学校和学科性质的不同, 以及培养质量本身的复杂性, 部分指标不能直接进行量化, 很多是凭个人主观进行定性判断, 存在先天的不 完全
35、客观性。 因此, 对指标体系的完善, 对各个指标作进一步精确的量化是未来 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黄蓉生.关于高等教育质量基本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12 (4) :5-9. 2教育部.中国教育概况2015 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情况EB/OL. (2016-12-19) 2017-4-25.http:/ 432.html. 3杨曦东.研究生教育质量观新论J.延安大学学报, 2005, 27 (2) :126-128. 4敖永胜, 徐希元.高素质、创新性、竞争型研究生全面质量观三解J. 江苏高教, 2006 (3) :135-137. 5刘永萍, 户涛, 付玉梅.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36、评估结果分析J.兵团教 育学院学报, 2010, 20 (5) :57-60. 6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4. 7盛明科, 唐检云.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框架J.学位与研究 生教育, 2007 (7) :13-17. 8李善军.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系统构建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9 (4) :79-82. 9奚洋.全日制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考核研究J.教学探讨, 2013 (2) :244. 10谢步江, 廖文武.上海试点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索与问题J.现代 教育科学, 2009 (3) :133-135. 11姚虹, 曹颖.
37、谈我国教育评价机制改革的必要性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 学院学报, 2012 (6) :156-158. 12范建刚.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J.学位与研究生 教育, 2005 (6) :42-45. 13Lewis G, Smith H.Total 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M.St.Lucie Press, 1994. 注释 (1) (1) 36学时课堂教学为 1个基准当量。2个自然班以下 (或人数80) 系数 为1;3 个自然班 (或人数 80120) 为1.1;4 个自然班 (或人数120160) 为 1.2;5个自然班 (或人数160200) 为1.3;6个自然班 (或人数200240) 为1.4; 依此类推。 (2) (2) 论文为SCI、SSCI检索计权数为 3, 论文为SCIE检索计权数为 2;论文 为EI、CPCI、ISTP、CSSCI检索计当量为1.5。 (1) (1) 论文为SCI、SSCI检索计权数为 3, 论文为SCIE检索计权数为 2;论文 为EI、CPCI、ISTP、CSSCI检索计当量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