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620183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摘要:21世纪移动通信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在新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移动通信技术将呈现以下几大趋势:网络业务数据化、分组化,移动互联网逐步形成;网络技术数字化、宽带化;网络设备智能化、小型化;应用于更高的频段,有效利用频率;移动网络的综合化、全球化、个人化;各种网络的融合;高速率、高质量、低费用。这正是第四代(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关键词:第四代移动通信(4G) ;正交频分复用;多模式终端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bstract:The Mobile

2、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nd market ing develop Rapidly in 21st Century.Under the action of new technology and market demand ,the future of mobile technology will show the following trends:Network services Data oriented、Group oriented,Gradual formation of the mobile Internet;network technology Digi

3、tized、Broadbanded;network device Intelligently、Miniaturized ;Used in higher frequency bands ,Effective use of frequency;Mobile network Comprehensive, global, personal; Integration of various networks; High-speed, high-quality, low cost. This is the fourth generation (4G) mobile communications techno

4、logy development directionand goals. Keywords:4G;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Multi-mode terminal 1、引言移动通信是指移动用户之间,或移动用户与固定用户之间的通信。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移动通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随着其应用领域的扩大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促使移动通信在技术上和理论上向更高水平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移动通信已成为现代通信网中不可缺少并发展最快的通信方式之一。 回顾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几个

5、发展阶段: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主要指蜂窝式模拟移动通信,技术特征是蜂窝网络结构克服了大区制容量低、活动范围受限的问题。第二代移动通信是蜂窝数字移动通信,使蜂窝系统具有数字传输所能提供的综合业务等种种优点。第三代移动通信的主要特征是除了能提供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所拥有的各种优点,克服了其缺点外,还能够提供宽带多媒体业务,能提供高质量的视频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并能实现全球漫游。现在用的大多是第二代技术,第三代技术还不太成功,但已有了第四代技术的设想。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4G)标准比第三代具有更多的功能。 2、4G 移动通信简介 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概念可称为宽带接入和分布网络,具有非对称的超过2Mbi

6、t/s 的数据传输能力。它包括宽带无线固定接入、宽带无线局域网、移动宽带系统和交互式广播网络。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比第三代标准拥有更多的功能。第四代移动通信可以在不同的固定、无线平台和跨越不同的频带的网络中提供无线服务,可以在任何地方用宽带接入互联网(包括卫星通信和平流层通信) ,能够提供定位定时、数据采集、远程控制等综合功能。此外,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是集成多功能的宽带移动通信系统,是宽带接入 IP 系统。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的4G 通信将具有以下特征: 2.1、通信速度更快 由于人们研究4G 通信的最初目的就是提高蜂窝电话和其他移动装置无线访问 Internet 的速率,因此4G 通信的特征莫

7、过于它具有更快的无线通信速度。专家预估,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速度可达到10-20Mbit/s,最高可以达到100Mbit/s。 2.2、网络频谱更宽 要想使4G 通信达到100Mbit/s 的传输速度,通信运营商必须在3G 通信网络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大幅度的改造,以便使4G 网络在通信带宽上比3G 网络的带宽高出许多。据研究,每个4G 信道将占有100MHz 的频谱,相当于 W-CDMA3G 网络的20倍。 2.3、多种业务的完整融合 个人通信、信息系统、广播、娱乐等业务无缝连接为一个整体,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4G 应能集成不同模式的无线通信 从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等室内网络、蜂窝信号、广播电视到卫

8、星通信,移动用户可以自由地从一个标准漫游到另一个标准。各种业务应用、各种系统平台间的互联更便捷、安全,面向不同用户要求,更富有个性化。而且4G 手机从外观和式样上看将有更惊人的突破,可以想象的是,眼镜、手表、化妆盒、旅游鞋都有可能成为4G 终端。 2.4、智能性能更高 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智能性更高,不仅表现在4G 通信的终端设备的设计和操作具有智能化,更重要的是4G 手机可以实现许多难以想象的功能。例如,4G 手机将能根据环境、时间以及其他因素来适时提醒手机的主人。 2.5、兼容性能更平滑 要使4G 通信尽快地被人们接受,还应该考虑到让更多的用户在投资最少的情况下轻易地过渡到4G 通信。因此,从

9、这个角度来看,4G 通信系统应当具备全球漫游、接口开放、能跟多种网络互联、终端多样化以及能从2G、3G 平稳过渡等特点。 2.6、实现更高质量的多媒体通信 4G 通信提供的无线多媒体通信服务将包括语音、数据、影像等,大量信息透过宽频的信道传送出去,为此4G 也称为“多媒体移动通信” 。 2.7、通信费用更加便宜 由于4G 通信不仅解决了与3G 的兼容性问题,让更多的现有通信用户能轻易地升级到4G 通信,而且4G 通信引入了许多尖端通信技术,因此,相对其他技术来说,4G 通信部署起来就容易、迅速得多。同时在建设4G 通信网络系统时,通信运营商们将考虑直接在3G 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上,采用逐步引

10、入的方法,这样就能够有效地降低运营成本。 3、4G 移动通信的接入系统 4G 移动通信接入系统的显著特点是,智能化多模式终端(multi-modeterminal)基于公共平台,通过各种接技术,在各种网络系统(平台)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和协作。在4G 移动通信中,各种专门的接入系统都基于一个公共平台,相互协作,以最优化的方式工作,来满足不同用户的通信需求。当多模式终端接入系统时,网络会自适应分配频带、给出最优化路由,以达到最佳通信效果。目前,4G 移动通信的主要接入技术有:无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例如2G、3G) ;无绳系统(如 DECT) ;短距离连接系统(如蓝牙) ;WLAN 系统;固定无线接入

11、系统;卫星系统;平流层通信(STS) ;广播电视接入系统(如DAB、DVB-T、CATV) 。随着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新的接入技术将不断出现。不同类型的接入技术针对不同业务而设计,因此,我们根据接入技术的适用领域、移动小区半径和工作环境,对接入技术进行分层。 分配层:主要由平流层通信、卫星通信和广播电视通信组成,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大。 蜂窝层:主要由2G、3G 通信系统组成,服务范围覆盖面积较大。 热点小区层:主要由 WLAN 网络组成,服务范围集中在校园、社区、会议中心等,移动通信能力很有限。 个人网络层:主要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服务范围覆盖面积很小。移动通信能力有限,但可通过网络接

12、入系统连接其他网络层。 固定网络层:主要指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组成的固定通信系统。 网络接入系统在整个移动网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未来的接入系统将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和突破:为最大限度开发利用有限的频率资源,在接入系统的物理层,优化调制、信道编码和信号传输技术,提高信号处理算法、信号检测和数据压缩技术,并在频谱共享和新型天线方面做进一步研究。为提高网络性能,在接入系统的高层协议方面,研究网络自我优化和自动重构技术,动态频谱分配和资源分配技术,网络管理和不同接入系统间协作。提高和扩展 IP 技术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加强软件无线电技术;优化无线电传输技术,如支持实时和非实时业务、无缝

13、连接和网络安全。 4、4G 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技术 4.1、定位技术 定位是指移动终端位置的测量方法和计算方法。它主要分为基于移动终端定位、基于移动网络定位或者混合定位三种方式。在4G 移动通信系统中,移动终端可能在不同系统(平台)间进行移动通信。因此,对移动终端的定位和跟踪,是实现移动终端在不同系统(平台)间无缝连接和系统中高速率和高质量的移动通信的前提和保障。 4.2、切换技术 切换技术适用于移动终端在不同移动小区之间、不同频率之间通信或者信号降低信道选择等情况。切换技术是未来移动终端在众多通信系统、移动小区之间建立可靠移动通信的基础和重要技术。它主要有软切换和硬切换。在4G 通信系统中

14、,切换技术的适用范围更为广泛,并朝着软切换和硬切换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4.3、软件无线电技术 在4G 移动通信系统中,软件将会变得非常繁杂。为此,专家们提议引入软件无线电技术,将其作为从第二代移动通信通向第三代和第四代移动通信的桥梁。软件无线电技术能够将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尽可能地接近天线,即将A/D 和 D/A 转换器尽可能地靠近 RF 前端,利用 DSP 进行信道分离、调制解调和信道编译码等工作。它旨在建立一个无线电通信平台,在平台上运行各种软件系统,以实现多通路、多层次和多模式的无线通信。因此,应用软件无线电技术,一个移动终端,就可以实现在不同系统和平台之间,畅通无阻的使用。目前比较成熟

15、的软件无线电技术有参数控制软件无线电系统。 4.4、智能天线技术 智能天线具有抑制信号干扰、自动跟踪以及数字波束调节等智能功能,能满足数据中心、移动 IP 网络的性能要求。智能天线成形波束能在空间域内抑制交互干扰,增强特殊范围内想要的信号,这种技术既能改善信号质量又能增加传输容量。 4.5、交互干扰抑制和多用户识别 待开发的交互干扰抑制和多用户识别技术应成为4G 的组成部分,它们以交互干扰抑制的方式引入到基站和移动电话系统,消除不必要的邻近和共信道用户的交互干扰,确保接收机的高质量接收信号。这种组合将满足更大用户容量的需求,还能增加覆盖范围。交互干扰抑制和多用户识别两种技术的组合将大大减少网络

16、基础设施的部署,确保业务质量的改善。 4.6、新的调制和信号传输技术 在高频段进行高速移动通信,将面临严重的选频衰落(frequency-selectivefading) 。为提高信号性能,研究和发展智能调制和解调技术,来有效抑制这种衰落。例如正交频分复用技术(OFDM) 、自适应均衡器等。另一方面,采用 TPC、Rake 扩频接收、跳频、FEC(如 AQR 和 Turbo 编码)等技术,来获取更好的信号能量噪声比。 5、OFDM 技术在4G 中的应用 若以技术层面来看,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主要是以 CDMA 为核心技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技术则以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en

17、cy Division Multiplexer,OFDM)最受瞩目,特别是有不少专家学者针对 OFDM 技术在移动通信技术上的应用,提出相关的理论基础。例如无线区域环路(WLL) 、数字音讯广播(DAB)等,都将在未来采用 OFDM 技术,而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则计划以 OFDM 为核心技术,提供增值服务。 在时代交替之际,旧有系统之整合与升级是产业关心的话题,目前大家谈的是 GSM 如何升级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而未来则是 CDMA 如何与 OFDM 技术相结合。可以预计,CDMA 绝对不会在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消失,而是成为其应用技术的一部份,或许未来也会有新的整合技术如 OFDM/CDMA

18、 产生,前文所提到的数字音讯广播,其实它真正运用的技术是 OFDM/FDMA 的整合技术,同样是利用两种技术的结合。因此未来以 OFDM 为核心技术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将会结合两项技术的优点,一部份将是以 CDMA 的延伸技术。 6、结束语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未来的4G 通信的确显得很神秘,不少人都认为第四代无线通信网络系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技术系统。总的来说,要顺利、全面地实施4G 通信,还将可能遇到一些困难。 首先,人们对未来的4G 通信的需求是它的通信传输速度将会得到极大提升,从理论上说最高可达到100Mbit/s,但手机的速度将受到通信系统容量的限制。据有关行家分析,4G 手机

19、将很难达到其理论速度。 其次,4G 的发展还将面临极大的市场压力。有专家预测,在10年以后,2G的多媒体服务将进入第三个发展阶段,此时覆盖全球的3G 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全球25%以上的人口使用3G,到那时,整个行业正在消化吸收第三代技术,对于4G 技术的接受还需要一个逐步过渡的过程。 因此,在建设4G 通信网络系统时,通信运营商们将考虑直接在3G 通信网络的基础设施之上,采用逐步引入的方法,使移动通信从3G 逐步向4G 过渡。 参考文献: 1、谢显忠等.基于 TDD 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宋文涛,罗汉文.移动通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何林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