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单元检测).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61797 上传时间:2018-03-2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单元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单元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单元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单元检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高中语文语文版必修5语文同步练习: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单元检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单元 单元检测(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第卷 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一切传统都是过去的东西,但并非一切过去的东西都是传统。可是,过去确系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不能离开过去与现在的关系而谈传统。传统都有其“原本” ,原本是传统的始发言行。传统的始发言行有其特定的原初行动者、特定的受动者,还有其特定的叫作参照系的现实环境。在传统的原本中,所有这些都是特定的、不能代替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进展,原本逐步地被认为是具有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东西而为群体所接受,成为凝聚群体的力量,这样,原本也就逐步地形成为传统

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传统逐步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远离原本的过程。这里所说的远离,是指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当时的参照系已消失而成为过去。这样,传统在形成过程中就取得了相对独立于原本所处的参照系以及原初说话人、原初受话人的自主性。正是这种远离或自主性,打破了原本的限制,扩大了原本的范围,丰富了原本的含义。这里的关键在于解释。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是传统远离原本的原因。任何一个写下来的作品,一旦公之于世,它就是向广大的人群说话,不仅是向同时代人说话,而且是向后来人说话。作为受话人的读者不仅有同时代人,而且有后来人。读者可以对写作的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这些回应都是根据读者自己所处

3、的参照系对原本所作的新解释。可以说,传统的原本在形成为传统的过程中,不断地参照变化了的环境,在后来的一连串读者面前展开一系列不断更新的世界。写作的原本是如此,行动的原本也是这样。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的始料之所及,自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这样看,传统形成的过程本身便是一个传统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传统本来就具有两面性,它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既因新的参照系与之相摩擦而不断更新自己,又因其偏执性而抗拒摩擦,力图使自身永恒化。可以说,传统既是摩擦的结果,又是对摩擦的抗拒。那种把传统一味看成凝固不变而无更新的观点是错误的、不符合史实的。因此,在对待传统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

4、照系,对旧传统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这样才能使传统展开为有生命的东西。 (选自张世英我看国学传统与现代 ,有删改)1从原文看,下列对“原本”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原本是传统的具有特定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的始发言行。B原本指权威性的、天经地义的、带有信仰性质的凝聚群体的东西。C原本是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和参照系已消失并成为过去的过程。D原本指有自主性的相对独立于原初参照系、说话人、受话人的传统。2下列各项,不属于分析“传统远离原本”原因的一项是( )A在新的参照系之下对原本作新的解释,这就势必造成传统不断地远离原本。B读者对写作原本作出各不相同的回应,根据所处参照系对原本作出新的解释。C

5、因有后来人的评说解释,传统的行动痕迹往往出乎原初行动者始料之所及。D传统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因新参照系的作用而具有更新与抗拒的两面性。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原本中的原初行动者、受动者、参照系都是唯一的、不能代替的。B因时间推移和历史进展,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C过去是传统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D在对待传统问题上,我们应当根据新的参照系作出新的评价和解释。二、古代诗文阅读(36 分)(一)文言文阅读(1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7 题。田常欲作乱于齐,惮高、国、鲍、晏 ,故移其兵欲以伐

6、鲁。孔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子路请出,孔子止之。子张、子石请行,孔子弗许。子贡请行,孔子许之。遂行,至齐,说田常曰:“君子伐鲁过矣。夫鲁,难伐之国,其城薄以卑,其池狭以浅,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此不可与战。君不如伐吴。夫吴,城高以厚,池广以深,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重器精兵尽在其中,又使明大夫守之,此易伐也。 ”田常忿然作色曰:“子之所难,人之所易;子之所易,人之所难。而以教常,何也?”子贡曰:“臣闻之,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今君忧在内。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

7、臣,而君之功不与 焉,则交日疏于主。是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求以成大事,难矣。夫上骄则恣,臣骄则争,是君上与主有隙,下与大臣交争也。如此,则君之立于齐危矣。故曰不如伐吴。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是君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孤主制齐者唯君也。 ”田常曰:“善。虽然,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子贡曰:“君按兵无伐,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君因以兵迎之。 ”田常许也,使子贡南见吴王。子贡一出,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选自史记 仲尼弟子列传)注 高、国、鲍、晏:齐国握有实权的卿大夫。不与:不在其中。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8、甲坚以新,士选以饱选:挑选,这里是“经过挑选”的意思。B吾闻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封:封赏,这里是“受封赏”的意思。C君上骄主心,下恣群臣恣:放纵,这里是“使放纵”的意思。D上无强臣之敌,下无民人之过过:过错,这里是“犯过错”的意思。5下列句子中,属于子贡劝说田常不要攻打鲁国的理由的一组是(3 分)( )夫鲁,坟墓所处,父母之国 其君愚而不仁,大臣伪而无用,其士民又恶甲兵之事 忧在内者攻强,忧在外者攻弱 今君破鲁以广齐,战胜以骄主,破国以尊臣 伐吴不胜,民人外死,大臣内空 臣请往使吴王,令之救鲁而伐齐A BC D来源:gkstk.Com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9、田常想要作乱,但忌惮高、国、鲍、晏等握有实权的卿大夫,就想带兵去讨伐鲁国,名为伐鲁,实为取得军队的控制权。B当鲁国即将遭受齐国进攻之时,孔子的三言两语,就突出了他为保卫祖国,号召、激励弟子为国排忧解难的动人形象。C子贡的说辞,指陈利害,纵横捭阖,道理奇特而切中要害。充分展现了子贡口齿伶俐,巧于辞令,胸中有韬略和游说的才能。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D田常之所以改变主意,同意攻打吴国,是因为吴国比鲁国强大,攻打强大的国家,他作乱的阴谋才容易实现,他自己才会真正受益。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二三子何为莫出?(3 分)译文:_(2)吾闻

10、君三封而三不成者,大臣有不听者也。(3 分)译文:_(3)吾兵业已加鲁矣,去而之吴,大臣疑我,奈何?(4 分)译文:_(二)古代诗歌阅读(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89 题。梦中作 欧阳修夜凉吹笛千山月,路暗迷人百种花。棋罢不知人换世 ,酒阑 无奈客思家。注 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颖州。 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酒阑:酒尽。8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5 分) 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答:_来源:gkstk.Com9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6 分

11、)答:_(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 分)(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_。 ”(2)子曰:“质胜文则野,_;_,然后君子。 ”(3)合抱之木,_;九层之台,_;千里之行, _。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窗外的风王 正看着窗外的风。等等,风是可以看的吗?应该可以吧,那随着时间飘过的,悠久的风。都市里的人群像躁动的浪涛,不会因为每个人,或者说是伴着浪花浮沉的沙粒而短暂停留。而我们,会不会飘到下一个入海口时,就忘了自己从哪来的?的确,叶子飘落有可能是因为秋的枯黄,但是更有可能是因为树的不挽留。水里的沙、天上的云、落

12、下的雪,轻得连声音都没有。那么,社会里的人,生老病死会不会也像落雪的声音一样无声无息呢?当然不会了,因为人是有感情的。落叶拼命地掉、浪涛放肆地流、雪无声地落,自然而然。自然到连抗拒都不能,叶子记不住树的方向、沙粒找不到最初的岸、雪也不会怀念天空,而人,却不会遗忘了归途。人,是有记忆的。就是因为这奇妙的东西,把过往堆叠,淡淡地蒙上一层记忆的色彩,飘出一阵阵怀恋的香气。看到一个去过的地方,无论是童年吹泡泡的花园、少年匆匆踏过的街市、中年时有过的繁华,老年时模糊的视线只要曾经出现过的,就会有美丽的记忆色彩,温柔地笼罩着。少年人可能没办法理解比自己大很多岁的人,但是看着只到自己腰际,或是刚到肩膀的孩子

13、,他的眼睛里,总有你可以读懂的东西。这显然是记忆的功劳。看过的风景、读过的书、喜欢过的音乐、感动过的故事,都会留下痕迹,这痕迹可以轻到被遗留在脑海深处,但是联想起来,却总不会彻底忘记。而我们的思想,其实,也是这一点点喜欢、一点点讨厌、一点点感动留下的回忆,慢慢磨出每个人特有的美丽形态。所以,当我们被岁月的浪涛,翻覆得晕头转向,却还留有最初的坚持、最初的梦。就是有这些宝贵的能量,我们才会不管眼前的风浪,注视着初晴的光,即使只有微微的曙色,还是勇往直前。而现在的我们,回忆起以前的自己,即使是几分钟前的,大概也会微微笑,嘴角微微扬,头轻轻地摇。可见,记忆会让我们越来越成熟,却绝对不会让我们忘掉过去、

14、迷失自己。过去、现在和未来,被奇妙的线牵引,存在着莫名的巧合,惊人的重复。只有记得住过去,才能看得到未来。透过厚重的玻璃,看自己生活的城市,灯火和以前没什么两样,但窗畔的脸,又多了几分成熟。有时候,不得不佩服时间快得揪心。然而,能够把这层烦乱抚平的,只有记忆里天空的颜色。看着曾经出现过的景象,大概会有朦胧的重叠,那是因为留有当时的视线。时光飘过,曾经的身影朦胧,感情骄傲地宣告惊人改变,但回忆到过去的时候,微微的酸涩就骗不了自己。太多的追不回的珍贵、已经过去的青春,就失落在这个城市的风里。推开窗户,伸手触摸柔柔的空气,隐约知道了风的流向。(1)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15、)A作者认为自然界中落叶、浪涛中的沙粒、雪花不可能记住它们的过往,而人却不可能这样,人是不会遗忘归途的。B人是有情感的,一旦触动了记忆这奇妙的东西,它就能给过去的经历蒙上亲切、温馨的色彩,不会有酸涩。C少年人可能没办法理解比自己大很多岁的人,却可以从比自己更小的孩子身上依稀看到自己过去的影子。D作者谈到过往,说回忆是 “模糊的淡色” ,也让人感到“时间快得揪心” ,可见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绪是悲观消沉的。E本文语言清新流畅,富有文采;作者思绪灵动,文章条理清晰,富含哲理,不失厚度,发人深省。(2)请分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6 分)答:_(3)请结合全文理解“推开窗户,伸手触摸柔柔的空气,隐

16、约知道了风的流向 ”这句话的内涵。(6 分)答:_(4)有人认为“过去的已经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可以轻装上阵,走向未来 ”,也有人认为“过去的虽已过去,但我们可以在走向未来的岁月中不时回顾” ,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加以探究。(8 分)答:_第卷 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B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不对他的学说大加挞伐,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移樽就教的人简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C他是当今少

17、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D旁边一位中学生模样的青年诚恳地说: “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字画,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随着“天河一号”的问世,我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够研制运算速度为每秒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的国家,在这一重要科学领域中跻身前列。B该厂狠抓生产质量,重视企业文化,十几年来凝聚了一批技术骨干,所生产的内衣产量成为全国同行业销售额率先突破十亿大关的一个著名品牌。C对于那些指责这一学说缺乏理论支持、说它不以实验而以先验方式作一般性

18、推理的人,这表明他们对这一学说缺乏深入认识,还没有掌握其精髓。D那个年代的手抄本很难得,书中的故事对我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爱国心、人生观、事业心、爱情观以及手抄本那漂亮的字迹也让我非常喜欢。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近几十年来,_,_,_,_,_,_。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关于中国的国际地位、作用和责任的讨论方兴未艾。也高于同时期世界的平均水平 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的综合实力大幅度提高 尽管对增长的原因有不同的看法,然而谁也无法否认增长的事实 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发达国家A BC D15将下面 3

19、个句子整合为一个单句。(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不能改变原意)(5 分)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抑扬美。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抑扬美和回环美。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回环美。答:_16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答。(6 分)本报综合消息 2009 年 3 月 28 日晚 830930,世界各地进行了名为“地球一小时”的“熄灯接力”活动。当晚,津城有 2 万多个家庭、1 600 多个社区、700 多家企业和单位参加了这一活动。据业内人士说,在这一时段,参加活动的每个家庭少用 1 度电,即可节约 2 万多度电。而生产 2 万多度电,需要 7

20、 000 多千克标准煤,会向大气排放 18 000多千克二氧化碳、80 多千克二氧化硫、40 多千克氮氧化物。(1)为明年举办这一活动拟一句推广语。答:_(2)你从以上报道中得到什么启示?(40 字以内)答:_五、写作(60 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螃蟹在树林里迷了路。遇到青蛙,问道:“青蛙哥哥,到河边去,怎么走?”青蛙指着前面说:“你一直往前走,一会儿就会到达河边。 ”螃蟹走了老半天,还是没走到河边,后来,螃蟹遇见了青蛙,指责到:“你害得我好苦,走了老半天还是没有见到河的影子。 ”青蛙说:“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从一

21、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其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解析第四单元 越世高谈 自开户牖1A B 项是原本怎样逐渐形成为传统的解释, C 项是对传统远离原本的阐释,D 项是对传统的自主性的阐释,以上三项都不属于对原本的理解,属于偷换概念。只有 A 项是对原本本身内涵的理解。2D A 项、B 项和 C 项分别从新的参照系、读者和后来人三个方面对原本作出新的解释造成传统远离原本,而 D 项是说传统具有更新和抗拒的两面性,如果说更新可以看作是“传统远离原本” 的原因,而抗拒则明显不属于此类。3D A 项错在“ 唯一的” 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22、应为“特定的”;B 项中“传统远离原本后就自然丧失了原本的特征”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属于无中生有;C 项“传统内涵却在新参照系下发生突变”与原文不符,应该是一个不断更新、不断开放、不断壮大的过程;D 项就是文章最后的一句话,符合题意。4D 过,是“ 非难” 的意思。5B 是孔子对弟子说的;是子贡劝田常伐吴的好处;是子贡让田常伐吴的计策。6A 题中最后一句错。田常攻打鲁国是想转移高、国、鲍、晏的军队。 7(1)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2) 我听说您多次要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有反对您的呀。(3)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

23、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参考译文田常想要在齐国叛乱,却害怕高昭子、国惠子、鲍牧、晏圉的势力,所以想转移他们的军队去攻打鲁国。孔子听说这件事,对门下的弟子们说:“鲁国,是祖宗坟墓所在的地方,是我们出生的国家,我们的祖国危险到这种地步,诸位为什么不挺身而出呢?”子路请求前去,孔子制止了他。子张、子石请求前去救鲁,孔子也不答应。子贡请求前去救鲁,孔子答应了他。子贡就出发了,来到齐国,游说田常说:“您攻打鲁国是错误的。鲁国,是难攻打的国家,它的城墙单薄而矮小,它的护城河狭窄而水浅,它的国君愚昧而不仁慈,大臣们虚伪而无用,它的士兵百姓又厌恶打仗的事,这样的国家不可以和它交战。您不如去攻打

24、吴国。吴国,它的城墙高大而厚实,护城河宽阔而水深,铠甲坚固而崭新,士卒精锐而精神饱满,可贵的人才、精锐的部队都在那里,又派英明的大臣守卫着它,这样的国家是最容易攻打的。 ”田常顿时愤怒了,脸色一变说:“你认为难的,人家认为是最容易的;你认为容易的,人家认为是难的。用这些话来指教我,你是什么用心?”子贡说:“我听说,忧患在国内的,要去攻打强大的国家;忧患在国外的,要去攻打弱小的国家。如今,您的忧患在国内。我听说您多次要被授予封号而多次未能封成,是因为朝中大臣有反对您的呀。现在,您要攻占鲁国来扩充齐国的疆域,若是打胜了,您的国君就更骄纵,占领了鲁国的土地,您国的大臣就会更尊贵,而您的功劳都不在其中

25、,那么您和国君的关系会一天天地疏远。这样,对上,您使国君产生骄纵的心理,对下,使大臣们放纵无羁,想要因此成就大业,太困难啦。国君骄纵就要无所顾忌,大臣骄纵就要争权夺利,这样,对上,您与国君感情上产生裂痕,对下,您和大臣们相互争夺。像这样,那您在齐国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说不如攻打吴国。假如攻打吴国不能取得胜利,百姓死在国外,大臣在外率兵作战势力空虚,这样,在上没有强臣对抗,在下没有百姓的非难,孤立国君专制齐国的只有您了。”田常说:“好。虽然如此,可是我的军队已经开赴鲁国了,现在从鲁国撤军转而进兵吴国,大臣们怀疑我,怎么办?”子贡说:“您按兵不动,不要进攻,请让我为您出使去见吴王,让他出兵援助鲁国

26、而攻打齐国,您就趁机出兵迎击它。 ”田常采纳了子贡的意见,就派他南下去见吴王。子贡一挺身而出,就使鲁国得以保全,使齐国产生内乱,使吴国被打败,使晋国强大、越国称霸。8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9一句一个场景;拟景写情,情景交融;对仗十分工巧。10(1)患不知人也 (2)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3) 生于毫末 起于累土 始于足下11(1)BD B 项“不会有酸涩”错,原文说“但回忆到过去的时候,微微的酸涩就骗不了自己”。D 项 “在文中流露出的情绪是悲观消沉的”错,从原文“就是有这些宝贵的能量,我们才会不管眼前的风浪,注视着初晴的光,即使只有微微的曙色

27、,还是勇往直前”可以看出作者的主要倾向是积极、昂扬的。(2)放在文首单独成段,醒目,吸引人;照应并扣题目, “窗外的风”是贯穿全文内容的线索,引出下文有关风的联想,所经历的事,美丽的回忆及由此引发人生哲理的思考。(扣住结构和内容来分析,各点回答,意思对即可)(3)把自己封闭在窗内,会使自己与许多美好的回忆隔绝,请敞开心扉,去感受那些美好的回忆带来的宝贵能量,就能够找到未来的方向和勇往直前的力量。(各点回答,意思对即可)(4)示例:赞成后一种观点。过去的虽然已经永远地过去,但过去是值得回忆的,其中有许多宝贵的人生财富。回忆过去虽然让我们免不了生出微微的酸涩,但它能让我们觉得亲切温馨,能够抚平我们

28、因时间飞逝而引发的内心烦乱;过去的记忆会让我们留有最初的坚持、最初的梦,不会让我们在岁月的浪涛中迷失方向,我们会越来越成熟,越来越坚强。正是因为回忆中有这些宝贵的能量,我们才能坚定地勇往直前。过去、现在和未来,存在着“巧合” “重复” ,所以回顾过去,就可以看得到未来。( 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以上几点中的任何一点或其他观点进行探究即可)12B A 项“ 始作俑者” 本指起头制作殉葬的土木偶的人,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恶劣风气的开创者,此处属于贬义词误用。B 项“ 移樽就教”本指端着酒杯坐到别人席上共饮,以便就近求教,现指主动向人求教。C 项“ 声情并茂”指声色情感都很丰富,形容作品或演

29、唱的艺术性强,所表达的感情充沛动人。此处仅有“情”而“声”无着落,属于搭配不当。D 项“附庸风雅”本指旧时官僚、地主、商人等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学者,参与某些文化活动。此处属贬义词误用。13A B 项“凝聚”和“骨干”不搭配, “产量成为品牌”搭配不当;C 项“这”指代不清;D 项定状语序不当,应该为 “潜移默化地产生了影响 ”;且“ 爱国心爱情观”与“喜欢”不搭配。14A 所给的一组句子间明显没有时空联系,那就只剩下逻辑联系。 之间有总分关系:是总括,是分述;是果,是因,其中和的连接关系明显,有补充关系;和是并列关系,也联系紧密;而所表述的“不同的看法”与所给语境后面的“ 讨论方兴未艾”直

30、接相关,联系明显。这其中的各点不必全面弄透彻,仅抓准两三点,答案就可选出来了。15示例:王力先生认为,中国旧体诗的音乐美分为以音步、平仄相间构成的抑扬美和以同韵字来来回回的重复构成的回环美。解析 短句变长句,需要找到中心句,再把另外一些短句安插进去。还要注意题目要求“整合为一个单句” 。解答时,可调整语序,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16示例:(1)熄灯一小时的黑暗将换来我们头顶的一方蓝天。 (2)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小举动,大收益。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鲜明、生动、得体的能力。(1)写推广语,首先要注意活动的内容和活动的意义,同时要有一定的号召力,语言要鲜明、生动。(2)写自己得到

31、的启示应该结合语段,也就是从保护环境适当延伸到其他各种事情中。17.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带寓言性质的多角度立意作文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青蛙与螃蟹之间发生了一场美丽的误会,从某种程度上说青蛙的指点没有问题,螃蟹的理解也是理所当然,那么如何把握住这则材料的中心呢?关键在于抓住材料中“我没有骗你!叫你一直往前走,你却横着爬,当然到不了河边”这个关键句,另外由于题目中要求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所以我们在构思的时候可以分开从青蛙或螃蟹两个方面进行思考。如果从螃蟹的角度思考,我们不难看出螃蟹之所以找不到去河边的路,是因为它对青蛙的意见生搬硬套,不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对别人的意见不要盲从” “接受别人好的意见( 思想) 的同时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等观点。如果从青蛙的角度思考,我们也可以看出青蛙之所以好心没办成好事,是因为它给别人提建议只是从自身出发而没有站在螃蟹的角度替它着想,忘记了它天生是横着爬这一特点,结果好心办坏事。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得出“帮助别人( 给别人提建议) 要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问题”等类似的观点。如果有同学全面地把握材料,提出“误会源于错误的沟通”等观点并能自圆其说,那也属于切合题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