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中华少年教学设计(课文详解)教学目标:1、正确读记“莽莽、立地顶天、阳关道、艳阳天”等词语,掌握多音字“劲、哈” 。2、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3、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独特感受,加深对诗歌的体会。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了解祖国的昨天、今天、明天,感受诗歌真挚的爱国热情。教学难点:通过分角色朗诵、表演朗诵、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诗人的独特感受,加深对诗歌的体会。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以情激情。1、导语:热爱祖国是一种最纯洁最博大的情感。一代伟人邓小平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
2、的祖国和人民。 ”从古至今,多少中华儿女情系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奋斗,更何况身为“中华少年”的我们。今天就让我们以主人的身份走进课文,展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读略读提示,清楚这节课的学习任务是什么。(1)以充沛的感情朗诵诗歌,读出自豪、读出对祖国的深情。(2)采用不同方式朗读,然后交流读后的体会。2、学生自读诗文。3、讨论交流。(1)指名读诗,读后评价是否正确流利。(2)互相交流:了解了些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2/3(3)阅读欣赏课前收集的有关历史典故、传统风俗的资料。4、再读,归纳内容层次。小组分节研读课文,组内交流:每一节诗写了什么?整首诗可划分为几个层
3、次?是怎样安排材料的?第 1 节:以壮丽广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以具有代表性的事物为借代,引出中华少年的飒爽英姿,这是全诗的总起。第 2、3、4 节分别写了祖国锦绣山川哺育了中华少年;祖国悠久的文化滋润着中华少年;祖国特有的民族传统和风俗滋养了中华少年。这三个小节结构上都是先分后总。第 5 节:回顾中华母亲的艰难历程,晓谕中华少年应该继承先辈的志愿,继往开来,建设新中国。第 6、7 节:写中华少年的誓言,表达了中华少年的坚强决心和豪迈情怀。第 8 节:总结全诗。三、读懂课文,读出感情。1、学习第 1 节诗。(1)这节诗中都写了哪些相关联的事物?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画出来。师生共同交流诗中写了哪些相
4、关联的事物。(2)想一想:“雪莲” “乳燕” “雏鹰” “山丹丹”各喻指什么?(3)抓住这些事物,再次深入地朗读这节诗,一边读一边展开联想,在你的头脑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4)高原上的雪莲、宝岛飞来的乳燕、草原上翱翔的雏鹰、黄土坡上鲜嫩的山丹丹,这些事物联系起来又让你想到了什么?师生自由交流。(5)导学:让我们以自豪之情、豪迈之情朗读这节诗。2、学习第 2、3、4 节诗。(1)导学:是什么哺育和滋养了中华少年,从这三节诗中你读出了怎样的骄傲?请大家边读边批注感受。(2)小组内交流后在全班交流感受。(3)开放话题:在这三节诗中,出现了哪些你熟悉的人?你最想跟同学们3/3介绍的是哪一位?(4)导学
5、:你想用怎样的感情朗读这三节诗?(5)指名四位同学分角色朗读这三节诗。3、学习第 5 节诗。(1)男女生分句朗读这节诗。思考:“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功德,更不忘她承受的千灾百难”这句诗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中华母亲曾经历过哪些灾难?(3)指名分角色朗读第 5 节诗。4、学习第 6、7 节。(1)分四组,每组担任一个角色朗读这两节诗。并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进行讨论。(2)感受四个“不”句和四个“要”句的鲜明对比,它们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中华少年都发出了怎样的誓言?这些誓言要用怎样的朗读形式来表达?(4)指名学生朗读,师生共同评读。5、引读: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团结和睦的大家庭,你听(生:芦笙和唢呐这就是中华的少年!)体会诗歌首尾照应的表达方法。四、朗诵比赛,升华情感。1、各组再分工,练习朗诵,准备比赛。2、朗诵活动,各组上台朗读,可以一个小组朗诵一个小节来评比。3、师生评议后选出四名同学领读。五、布置作业。课外搜集赞美祖国、赞美少年等相关主题的诗,抄写最精彩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