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MOOC和双创混合模式下应用型本 科教学改革的研究 胡晶 福州理工学院工学院 摘 要: 对于应用型本科高校的研究一直是近年高校的一类热点问题, MOOC 和双创 (创 新创业) 等问题的引入, 更是给民办类高校引出了新的方向.在这样的环境下, 本文重点研究在高新技术前提下, 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 MOOC; 双创; 应用型本科; 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研究项目 (JAT160619) 1 MOOC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1.1 研究现状分析 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即MOOC.最早始于2012 年, 美国的顶尖大学陆续设立网 络学习平台, 在网上提供免费课程, 给更多学生提供了
2、系统学习的可能.2014 年5月, 中国教育部爱课程网和网易合作推出了拥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 MOOC 平台中国大学MOOC. 实现翻转课堂的目标之一, 是让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以课堂为主, 而是通过在线 视频和课件等资料的学习, 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 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线 课堂通过合理的布置工作任务, 设计合适的教学过程对传统课堂进行扩充.教师 要提前选择相适应的教学视频资源, 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率, 在较短的 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大的收获.MOOC另加外一个优点是, 考核的方式更加合理和 多元化, 教师能够有更多的标准和途径进行成绩评定.诸如提前布置的学习任 务、基础实践操作、归纳难点
3、、疑点问题解析等, 这些情况都可以作为教学成绩 的评定标准.为了在课堂教学中弥补 MOOC侧重自主学习, 可在MOOC 提前对学习 任务进行详细的设置, 在课堂上, 根据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采用相适应的教学 手段.这样教学和翻转课堂相得益彰, 互为补充, 学生学得积极、充实, 也是我 们实施翻转课堂的目的. 1.2 MOOC 特征 MOOC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 它的特点包括: (1) 能自由取得资源, 没有学 校学籍的学生也可以免费共享使用开放式网络课程. (2) 没有学生人数限制, 许多传统课程师生比都很小, 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设计给广大群众使用的, 没有课程人数限制. (3) 开放授
4、权、开放架构和学习目标、社群导向等. 1.3 教学设计 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传播手段, 互联网是其共享的基础, 在教学设计环节, 也 不同于传统的课堂授课, 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教学设计方法. (1) 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络来处理大众的互动, 例如小组合作等. (2) 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量系统, 像是随堂测验、考试等等. (3) 联结主义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4) 集结:联结主义式的 MOOC让大量的资料能在线上不同网站传播, 然后再将 各种资讯集结成通讯报道或网页, 以方便让参与者读取.这和传统课程相反, 因 为传统课程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 (5) 混编:联结课程内的教材或其他内容.
5、(6) 重新制定目标: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以配合不同学习者的目标. (7) 回馈:与其他学习者或全世界分享依不同学习目标编排的教学内容和想法. 1.4 发展趋势 有更多的美国以外的顶尖大学将提供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两家提供网上课程的 机构宣布, 将与加拿大、墨西哥、欧洲、中国、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的顶尖 大学合作, 同时还会跟更多美国学府签约. 针对中国大学的较为封闭的教学模式和学籍管理模式, 未来也会逐步引入大型 开放式网络课程教学模式, 对于中国大学教育现状的改革, 以及高考升学选拔 制度的优化, 全面贯彻素质教育方针, 逐步实行大学教育的普及, 都有着一定 的现实意义. 我校近两学期也在各
6、级学习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 正创建团队实施 MOOC课程的 建设.不仅有利于知识的传播, 对我校的发展也起到一定的推广作用. 2 创新创业 (双创) 概念的兴起 2.1 问题的提出 当今社会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 要素的规模驱动力逐步减弱, 传统的高投入、 高耗能、 粗放式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 需要从要素驱动、 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需要更多市场的力量.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中国经济发展到当前阶段 的一个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要转型升级, 向中高端迈进, 关键是要发挥千千万 万中国人的智慧, 把人的积极性更加充分地调动起来, “双创”的作用正在于 此.毫无疑问, 要激发市场主体的能量,
7、必须通过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消除不 利于创业创新发展的各种制度束缚和桎梏. 在这样的环境下, 高校也提出了大学生双创的问题.所谓双创就是指大学生的创 新和创业.创新是指在现有的技术知识体系下, 提出新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提出 创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案;创业是指打破传统的毕业就业模式, 实现毕业创业. 那么这些问题的提出, 就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的教学, 也强调创新创业教育, 其 实也是加大了教学的难度. 2.2 双创的目的和意义 首先, 可以以高水平创新创业成果来置换学分, 有利于将学生们从繁重的课业 中解放出来, 为大学生从事“双创”活动提供了更多可能.一旦该政策正常实施, 学生在专业课的选择
8、上就具有了更强的灵活性与自主性, 也能够保证以更加充 足的时间与精力来从事“双创”活动. 其次, 双创也能够激励大学生们更多地投身到创业创新的活动中来, 将创新的 成果与自己的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有力地提高大学生创新的活力与积极性, 提高创新的效率与质量. 最后, 双创也需求老师提高自身能力水平, 需要我们的高校能够承担起自己的 责任, 对于学生的“双创”成果严格把关, 优秀成果给予其应得的奖励, 而对 不合格的作品则坚决要拒之门外, 不能让参加创业成为学生逃避课业的借口与 手段, 不能让模式化的创业熄灭创新的火焰.在这一点上, 师生共同进步是最终 的目的. 3 应用型本科学校的新模式探讨
9、 下面以我校 (福州理工学院) 为背景, 讨论在新的环境下所做的改革努力. 3.1 组建 MOOC 课程的建设 对于网络在线课程, 我们现在的能力水平和资源, 不能做到精益求精, 只能说 去大胆尝试, 民办高校的资金来源一直是大的问题, 缺少国家资金的支撑, 但 是我校在现有的条件下, 尽量提供老师开发在线课程的资源.我们以学院为单位, 每个学院选定一门课程开展在线课程的研究.利用老师的业余时间, 学习MOOC 的新技术、 新方法.这是一个新的课题, 对于民办高校而言, 不仅可以传播知识, 还可以对我校的文化进行推广宣传. 学生根据分配的贴登陆相关课程的 MOOC平台, 平台上有相应的学习任务
10、, 学生 完成相关任务后, 进行复习、提交作业.每项任务都要完成教学课件学习、教学 视频观看以及课后习题等.完成相应的任务可得到一定的分数, 分数可以分为基 础分和奖励分, 基础分是学习课程必须完成的, 奖励分是学生完成附加任务后 获取, 比如写学习心得、创新思考、论坛分享等.学生完成任务后, 老师收到 MOOC平台消息提醒, 登录课程片版块, 查看学生学习进度和状态, 进行数据分 析统计. 3.2 在课堂外引入网络在线教学方法 鼓励老师在传统授课后, 利用业余时间, 采用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进行弥补, 比如远程答疑、 远程作业提交等, 这些手段方法, 大大提高了学生学 生的积极性,
11、 也加强了师生沟通交流. 此外, 建议鼓励学生去 985等院校MOOC网站, 学习优秀在线网络课程, 动手、 动脑, 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也可以将学习内容以论文的方式提交, 可以在选修 课中计以学分.学分的累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 走出去产, 引 进来, 也可以推进我校网络在线课程的开展. 最后,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鼓励老师动起来, 去学习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 并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在我校小范围内实施, 通过一学期的实施进行成果的 检验. 3.3 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项目 传统的教学, 特别是填鸭式教学, 近年来备受诟病, 网络信息化对传统课堂, 有一定的冲击作用
12、, 这是负面影响, 学生不喜欢传统的方式学习, 给教学带来 了一定的阻力,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 在这样的网络时代, 如何转换教学和学 习角度, 也成了高校老师一直思考的问题.研究表明, 当“创新”在应用轨道上 与“协作、协同”碰撞之后, 会产生新的火花.“协同创新”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 亦即跨国界、跨领域、跨产业、跨学科、跨组织部门的合作与知 识创新, 将会因结合现有的观念而创造出突破性的新想法, 产生创新 (Intersectional innovation) .因此, 大学课堂, 引入创新创业项目, 可以激 发学生的潜能, 突破传统的教学手段方法,
13、丰富课堂, 给高校注入新的活力. 我校近年来, 各级开展各类创新创业项目. (1) 积极带领学生参加“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设计大赛”. (2) 组织学生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3) 采用导师机制, 是我校做好创新创业教育、 引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的有 效途径. 当然, 这些在民办高校内各级开展, 是积极的、向上的.但是如何将这样的好的 想法引进来、 走出去, 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不仅是流于形式和表面, 还需要师 生的共同努力. 4 结束语 本文分析研究了MOOC 和双创的两种新型教学模式方法, 着重分析在应用型本科 学校的环境下, 如何将这两种模式实际化, 不流于表面, 理论联系
14、实际的引入 到教学中, 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与时俱进的提升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双创能 力. 参考文献 1钱小明.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11) . 2殷树娟.关于大学生科技创新实施效果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09) . 3张锐波.基于创新开放平台的物理实验教学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07) . 4陈森, 张师平, 吴平.基于课题型的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实 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3 (07) . 5杨卫.把握新常态增强原动力不断提升我国源头创新整体水平J.中国科学 基金, 2015 (3) . 6梅红, 任之光, 冯国娟.创新支持是否改变了在校大学生的创新行为.复旦教 育论坛, 201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