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代教育强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就是人类最宝贵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所谓发散思维,它是从一特定的信息目标出发向外辐射,多角度、多方面思考、想象,从而探索出多种多样的设想和解决问题的办法,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方式。地理教学需要发散思维,地理教学也能够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地理教师要充分利用地理学科优势,指导学生学习、传授学生知识、开发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我就“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谈一点浅见。一、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内驱力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是学习思考的动力源泉。我们地理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地图(括地图册、
2、地理挂图、地理插图等) ,积极采用幻灯、电视录相、计算机等多媒体手段,适时开展地理演讲、考察等第二课堂地理教学活动,增强教学的艺术性、直观性与实践性,以新、奇、趣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好奇求知的强烈欲望,点燃思维火花,启动学生发散思维的内动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发散思维。二、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启发方式发散思维的启发方式多种多样,如:假设、对比、拓展、逆向、递进等。(一) 、假设式启发假设是一种对地理事象的推测、想象与创造性思考,使学生富于联想、思维空间更广阔,假设有时候会得出一些异想天开的新方法,对问题能提出超常规的独特、新颖的见解,所以假设能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例如我在讲
3、授“地球运动” 时,我就设定了这样的假设:( 1) 、假设“黄赤交角比 23026,大,地球上的地理现象会有哪些变化?”,然后引导学生思索分析:南北回归线的纬度将变大、南北极圈的纬度将变小,极昼(夜)的范围扩大、直射范围扩大,一年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最大值增大、极圈之间各地一年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大值增大,温带面积缩小、热带与寒带的面积扩大,气压带、风带移动的幅度增大-。 (2 ) 、假设“黄赤交角较 23026小-” (分析与前反之) 。 (3) 、假设“ 黄赤交角等于 0 度(或 45 度或 90 度)-”,分析:当黄赤交角=00 时,太阳终年直射赤道;各地终年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4、;各地终年昼夜等长;无四季更替;气压带风带不移动-。当黄赤交角=450 时,回归线与极圈重叠(即回归线纬度= 极圈纬度假 =450) ;无温带-。当黄赤交角=900 时,地球横卧公转-。 (4) 、假设“地球只自转 -”,分析:太阳直射纬线位置固定(无直射点回归运动) ;无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无四季更替现象;气压带风带不移动-。 (5) 、假设“地球只公转-” ,分析:昼夜更替周期与公转周期相等;地面作水平的物体方向无偏向-。 (6) 、假设“地球自转速度变化-”,分析:增快,则自转真正周期变短,昼夜更替周期也变短;减慢,则自转真正周期变长,昼夜更替周期也变长-。 (7) 、假设
5、“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分析:增快,则公转周期变短;减慢,则公转周期变长-。 (8) 、假设“ 运动方向变化-”,分析:自转与公转任一个方向变化,则恒星日不变、太阳日减短、恒星日长于太阳日;公转与自转方向都同时变,则恒星日与太阳日均不变;自转方向变为自东向西,则太阳西升东落、地面上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偏向为北左南右-。(二) 、对比式启发对比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形式,对比可以让学生在比较联想中将思维向外辐射,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训练与形成。1、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即从事物的发展的主线来展开联想,从它的现在联想到它的过去和未来,联想到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例如我在教
6、授“锋面天气系统”,分析到冷锋过境时的天气(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阴雨、刮风等)时,则自然引导学生纵向联想推析到:冷锋过境前,受暧气团控制,气温高、气压低、天气晴。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占居了原暧气团的位置而受暧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天气转晴。2、横比是指地理事物之间的比较,即事物间的类似或相反、事物的因果关系去比较,要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去展开联想 。 例如我在讲授完“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之后,针对国外的“ 大牧场放牧业”、 “混合农业”的特点,引导学生联想我国北方牧区的畜牧业生产,启发他们对比思索“国外畜牧业有哪些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参考分析:建人工草场或种植饲料作物绶解天然草场的不足;加
7、强草场管理、合理放牧;培育良种,开展病害研究;改善交通与供水条件;实施政策的优惠与倾斜,促进生产方式的改革加强牧区与经济发达区的联系- 再如:南北半球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空间与时间变化规律,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等方面的对比思索;对流层与平流层在“空间范围、大气成分、气温随高度变化、大气运动、天气状况、与人类关系”方面的对比思索;气旋与反气旋的对比思索;-凡此种种不胜枚举。(三) 、逆向式启发逆向即是从问题的反面去思考、去发现新的问题引起新的思索,在思维过程中,能随时变通自己的思维方向和路线,根据新的情况,及时修改原来的想法,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 的效果。例如我在教授“能源资源
8、” 的知识时,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为什么首先在东南沿海建核电站?” 我先让学生从正面思索“为什么建设核电站” 即从核能的优点以及建核电站的有条件考虑问题,然后又让学生再从问题的反面逆向思索“ 为什么不建火电站” 即从建火电站不利因素考虑问题,最后归纳总结:我国的煤、石油、天燃气等常规能源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而在东南沿海极为缺乏;我国东南沿海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工业城市密集,能源消费量大;核能量巨大,运量小,地区适应性强;东南沿海人才众金多、经济基础雄厚,有发展核电站所需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故而缓解了东南沿海的能源供应的与需求间的矛盾,促进了沿海经济发展,说明在东南沿海建核电站是科学的、英明的
9、。(四) 、拓展式与递进式启发从某一点拓展开去,以点及点、或以点带面地引发学生思考的思维方式曰“拓展思维”,它可以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大更开阔,以达到培养学生全面观察与思考的习惯与能力。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这种实例较多,比如我们由“经纬度 ”联想到“经纬线、经纬度的划分、经纬度数东西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定向定位等作用-”等等;又如我们由 “地方时”广而推之的拓思到 “地方时差、时区、时区的划分、区时、区时差、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方时差与区时差的计算、日界线、时刻与日期的计算-”等等。由一个层面跃到另一个层面或一个更高的层面的思维方式被称作“递进思维”,也叫“跳跃思维” ,这种思维能
10、促进学生思索的能力向纵深发展,训练学生探究的兴趣与智能。例如我在教学“地球运动”一部分时,引导学生递进联想:地球在公转轨上的位置节气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变化、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局部地区的典型气候-。三、发散思维渗透的途径(一) 、课堂教学中渗透课堂是地理教学的主阵地,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渗透发散思维,自然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我们可以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导入、讲授、提问或结尾等教学环节中,潜移默化、自然地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活动。(二) 、作业、测验的训练与讲评中渗透例如,我们在分析讲评“春分夏至,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变大或变小)?”时,可以引导学生发散分析:春
11、分夏至,北京(北半球各地)昼夜长短的变化?夏至秋分或秋分冬至或冬至春分,北京(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或昼夜长短)的变化?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或昼夜长短)的变化?北极(或南极)附近的极昼(或极夜)现象的范围大小变化?-等等。从而起到思维力启迪与知识的融会贯通效果。(三) 、地理活动中渗透地理知识竟赛、演讲比赛、地理调研、地理兴趣学习等等活动既可以增加学生地理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他们思考,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1999 年 10 月我曾在本校组织过一次全校性的“地理漫画与小论文竟赛”活动,学生活动热情非常高,积极踊跃查阅资料、仔细观察、认真思考;最后共收集到300 多篇作品, ,有的通过绘漫画反映“水污染、噪声污、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有的通过论文对资源、生态环境保护或可持续发展思想理念阐述一己之见,仅管部分作品在绘画技法、语言表达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总的来说绝大部分作品取材新、角度巧、思路宽,质量是较高的,通过这一次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实实在在认识到地理的现实意义,更锻炼了他们多角度、多侧面去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进而增强了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