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综合实践主题案例一、桃花潭水深千尺课程开发“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的综合表现;是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而综合实践课程对于学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也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我们把综合实践课程作为提升学生素养的重要课程,开设劳动课、游学课程,将研究性学习融入其中。1.选题背景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年级开展不同的主题活动,将研究性
2、学习、游学课程、劳动课程三大活动内容彼此隔离,缺少序列性,因而我们编写了综合实践校本教材。教材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目的,坚持“ 活动主题化,主题课程化” 的教学原则,走 “课程整合化”之路,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在三年级“走进海洋世界 ”中,我们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劳动教育和学校特色游学活动进行有效整合,在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的培养上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既相互联系,又相得益彰。2.活动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海洋文化知识,认识船的制作和原理、海洋生物的相关知识和海洋美食、促进综合分析能力、整理归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3、能力的综合发展。(2)过程与方法通过主题研究,初步学会课题研究基本流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初步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收集、整理和筛选、获取有用信息,学会正确记录、交流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开展主题活动,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并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方式;在游学中学会与人交流、主动发展,学会学习和分享,关心他人与社会,培养学生的责任担当。二、万枝丹彩灼春融活动实施(一)开题课威海是一座海滨城市,因而我们以“走进海洋世界” 为切入点进行主题研究,充分利用了地方资源。首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合作梳理出研究的三个小主题,即“船的研究 ”“海洋生物知多少”“ 海洋
4、的保护与应用”。然后,根据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个研究途径,每个小组选定一个主题,讨论制定本组的研究计划。确定各个主题的研究内容。这样由“走进海洋世界” 这个总主题,分解产生三个分主题进行研究。【设计意图:核心素养中强调自主性是人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自主发展,重在强调学生认识和发现自我价值,发掘自身潜力。在这个过程中,重在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研究问题,筛选梳理,自主研究,充分调动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具体实施各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按计划开展主题研究。首先进行“船的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性学习“船的研究 ”2.劳动课程“变废为宝 ”3.游学课程“走进渔村 ”、 “游学定远舰
5、”如在研究性学习“船的研究” 中,授课教师根据编写的校本教材进行授课,并邀请有经验的家长到校,传授船的相关知识,不仅利用家长的有效资源,还激发了师生的探究热情。在了解了相关的知识后,孩子们走进定远舰,走进威海船厂,看到万吨级军舰停靠码头,工人师傅正在进行着维护和保养,感受他们敬业、求真、勤劳的美好品质。参观船舶发展陈列馆,感受我国造船业的发展历史,不仅了解国防和科普知识,还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切实落实了科学素养的培养目标。【设计意图:核心素养中提到,人文积淀的重点是:具有古今中外人文领域基本知识和成果的积累;能理解和掌握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等,我们通过“船的研究” 等一系列活动
6、,引导学生对“船文化” 和海洋文化进行了系列的研究,提高了对 “船的相关知识和海洋文化”的认识。 】第二条线:“海洋生物知多少 ”,主要研究内容有:1.研究性学习“海洋生物知多少 ”2.劳动课程“海洋生物标本 ”制作3.游学课程“走进荣成海洋科技馆 ”如劳动课程“海洋生物标本的制作 ”中:我们在进行了 “海洋生物知多少” 的研究性学习后,请科学老师进行指导,并结合我校的标本社团,进行生物标本制作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海洋生物的认识,还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锻炼了学生的劳动实践能力。【设计意图:核心素养中提到学生的劳动意识必须要在活动中进行渗透。在劳动课程中,不仅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具有积极
7、的劳动态度和良好的劳动习惯;还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第三条线是“海洋的保护与利用 ”。研究内容主要有:1.研究性学习“海洋的保护与利用 ”2.劳动课程“海鲜美食 ”制作3.游学课程“走进刘公岛 ”游学课程是我校的特色课程,为了提高活动实效性,我们始终做好三课型的落实,即游前指导课、游中实践课、游后展示课。如游前指导课“走进刘公岛 ”中:通过了解刘公岛的历史和现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报销祖国的愿望。案例教学实录:(一)交流谈话师:关于刘公岛你有哪些了解?生:搜集到了刘公岛诗歌。师:能给大家朗诵一下你搜集到的诗歌吗?师:同学们收集了
8、这么多资料,真了不起!老师给你们点赞!(二)甲午海战1.师: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甲午海战,重温那段历史。师: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师:刘公岛是日军侵华的历史证人师:其实这段历史在甲午海战馆中有更加详细的纪录片,走近它你会收获更多。师:甲午战争的失败,就是中国这段屈辱历史的开端,所以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更是一段屈辱的历史见证。请看:(课件:各种不平等条约的图片)2.师:触目惊心的不平等条约!这一切,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悲愤,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写下了著名的七子之歌 。师:著名教育家梁启超也这样说“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师:此刻你想说什么?3.师:是啊,声声饱含着血泪的呼唤,诉说着每一
9、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师:如今的刘公岛还是著名的 5A 级旅游胜地。师:看了这些照片你想说什么?师:沧桑巨变,如今的刘公岛优美如画、安静祥和。连小动物们也来安家落户了。(三)两岸一家亲师:岛上除了有大熊猫等可爱的动物,还有宝岛台湾来的动物动物。师:台湾人民为什么赠送刘公岛长鬃山羊和梅花鹿呢?师:刘公岛不仅仅是一个岛,还是海峡两岸人民友谊的桥梁。台湾大陆一家亲,我们期盼欢迎台湾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设计意图:核心素养中强调国家认同重点是:具有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光荣传统,理解、接受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
10、核心价值观,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我们组织的游学不仅仅是领着学生出去玩,而是在玩中收获知识,丰富阅历。 “走进刘公岛” 开题课中,我们很好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等资源,了解刘公岛的历史、现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孩子努力学习报销祖国的强烈愿望,落实了核心素养中强调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小荷已露尖尖角活动评价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人生观,能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从而促使学生养成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采取随机评价、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
11、合的评价手段。(一)随机评价在每次活动中,除了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评价,还及时利用学校设计制作的“ 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卡” 来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兴趣。(二)阶段性评价主题结束后,都要进行成果汇报交流,相互学习经验,提出改进建议。根据学生获得的“综合实践活动评价卡” 数量,换得学校的“紫藤卡”、 “校园币” ,到“ 美丽超市” ,换购相应物品。(三)终结性评价学期末,老师都会以班级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评价。一是发放家长、学生问卷调查表。了解家长和学生需求,并对本学期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评价,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二是师生、生生评价。通过量化评价,评选出码头小学“实践小能手” ,期末进行表彰,获得相应的
12、证书和礼物。四、映日荷花别样红活动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教学素养的提升是培育核心素养的保证。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素养。“走进海洋世界” 这个主题活动,搭建了一个创设自主探究的平台,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合作、调查、创作,教师成了真正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服务者。活动中老师给予他们信心、支持、关怀。比如船的研究 ,开题课后,教师指导学生搜集船的构造、原理、船之最,制作不同主题的手抄报;带领学生参观定远舰原型,指导记录的方法;请音乐老师教唱众人划桨开大船 ;请 4809 兵工厂的邓国稳教授讲解船的工作原理及维修知识;美术教师指导绘画和制作船,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
13、绘制出各式各样的船,组成舰队,扬帆远航。在整个实践活动中我们遵循“亲历实践、尝试探究” 的原则,着眼于指导学生参与、感受、体验,在摸索、失败、成功的过程中锻炼能力,升华情感。如果说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是座“金矿” ,那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开掘金矿的极好方式。学生反思:活动前我们有些紧张,担心不能很好的完成任务。老师鼓励我们:“ 别怕,我们会帮助你们的!” 很快,渔政监查大队到了,工作人员已经等在了门口,我们正式开始参观访问了。摘自学生曲颖的一篇活动日记家长反思:在海洋科技馆参观时,孩子们表现出来的沉着、稳重、有条不紊、各负其责,让我大开眼界,没想到,一直以为还是个不懂事的黄毛丫头的女儿,指挥起自己的组员来还颇有大将风度呢!摘自学生林子韵家长的一篇活动参与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