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艺苑撷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2. 欣赏苏州胜天堂3. 欣赏贺新春4. 京韵大鼓与苏州弹词的相关知识。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不同的曲艺段子,体验曲艺音乐的韵味,培养学生对曲艺音乐的感情,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段子。(三)“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的相关知识,能够哼唱其中的片断。三、教材分析(一)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同志与于 1957 年写成的。诗词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神话故事,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歌颂了烈士为革命壮
2、烈牺牲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李淑一同志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烈士的生前好友,其爱人柳直荀于 1932 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光荣牺牲。1957 年春节,李淑一写信向毛泽东贺新年,信中附了她 1933 年写的一首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5 月 11 日,毛泽东回信,并写了这首词作答。蝶恋花答李淑一 是一首弹词开篇。它融合了苏州评弹中的蒋调、陈调及戏曲中的某些板式,构成了激情洋溢的完整唱腔。唱腔中深切地体现了对杨、柳两位革命先烈的痛惜悼念;歌唱了寂寞的嫦娥心潮翻腾,舒展长袖,在万里长空中为忠魂翩翩起舞的神话般的意境,充满着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整个唱腔优美、婉转、抒情、细腻。(二
3、)苏州弹词苏州胜天堂是 1991 年春节晚会上,由数名演员作昆仑弹唱出演的优秀新作品。此曲音乐性强,较短小,旋律流畅,易学易唱。词与音乐均分为上下两阕。上阕词曲即起承转合四句,一、二句平铺,三句音区转低,四句抒发自豪之情;下阕起句“吴侬软语令人醉,一曲弹词欲绕梁”,字、音安排紧密,演唱时用非顿音突出“吴侬软语”,与后一句“名园鲜花芳草地”形成对比,“芳草地”的展开为全曲高潮,结尾“风儿香”三字有离调感,但立即回到主调,稳定地结束。(三)京韵大鼓贺新春这是一首新创作的京韵大鼓曲目。李延年词,骆玉笙编曲。通过新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的面貌,表达了中华儿女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歌词共十句
4、,每句七字,规律性强,字韵合撤,颇具音乐性。全曲在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风格特点的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唱腔由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设计。一开始就在高音区以明亮抒情的曲调唱出了“腊梅含情枝头笑”,在“满天飘”处,旋律更具有壮阔的气势;到“天涯共此团圆日”时,旋律在中低音区作低回委婉的进行,显得深情柔美;“金杯频举乐陶陶”则充满喜悦的情绪;在“五湖四海涌春潮”之后,接以充满活力和动力的间奏,引出节奏自由、旋律宽广舒展的曲调,气势豪迈地唱出“中华儿女”,到“鹏程志”时,用规整的节奏,含蓄有力的旋律表达了坚定的意志。此后,旋律虽然几经起伏,但在“伟哉中华”、“大展宏图”两处,或则用宽广的节奏和
5、富有气势的旋律,或则用旋律作大幅度起落的长拖腔,强调“中华”、“宏图”,最后在高潮中唱出“在今朝”,充分地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四、教学重点:欣赏不同的曲艺段子,掌握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五、教学难点:随乐学唱一曲艺片断,感受曲艺音乐的特点。六、教学方法(一)教法:聆听法、分析法(二)学法:比较法、体验法七、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八、教学过程教学阶段目标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一、导入1.教 师 播 放 苏 州 弹 词 开 篇 蝶恋花答李淑一 。2.教师提问:此唱段曲名是什么?词作者是谁?你能说说它的创作背景吗?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蝶恋花答李淑一 的 创 作 背景 。 1.学生认真聆
6、听2.学生代表回答:曲名: 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作者:毛泽东。(学生代表简单说说作品的创作背景)。3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 蝶恋花答李淑一 的 创 作 背景 。选 择 学 生 初 中阶 段 曾 经 学 过的 曲 艺 音 乐 名段 , 吸 引 学 生注 意 力 , 提 高学 生 兴 趣 , 在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二、知识探究1.师生共同探讨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提问:(1)你知道什么是曲艺音乐吗?(2)你了解曲艺音乐的发展史吗?2.教师播放南方的曲艺音乐:苏州弹词苏州胜天堂视频。提问:(1)此唱段用的是哪的方言演唱?(2)描绘的是哪的美景?1.学生认真聆听,并结合以前学过的
7、知识回答问题 。2.学 生 认 真 欣 赏 , 相 互 讨 论 ,回 答 问 题 。(1)浙江上海一带的方言。由 蝶恋花答李淑一引 出 曲 艺 音 乐的 相 关 知 识 ,贴 切 自 然 。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学生与实践: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段子3.复听苏州胜天堂,师生共同探讨苏州弹词的音乐特点(伴奏乐器)。4教师播放吴语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吴语方言,并鼓励学生结合其中一吴语视频片段,学说吴语。5.教师再次播放苏州胜天堂,引导学生学唱其中片段,体验苏州弹词的特点。6.欣赏北方曲艺音乐:京韵大鼓贺新春。(1)此唱段用的是哪的方言演唱?(2)描绘的是什么景
8、色?表达什么样的情感?7.复听贺新春,和苏州弹词苏州胜天堂进行对比,探讨分析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伴奏乐器)。8.教师再次播放贺新春,(2)描绘的是苏州的美景?3.学生认真聆听,并分组讨论分析苏州弹词的音乐特点。4.学生认真欣赏吴语视频,以组为单位进行吴语方言模仿练习。学生代表上台展示。5.学生结合音频学唱,在唱准音准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唱词中吴语的发音。学生代表上台展示。6.学 生 认 真 欣 赏 , 相 互 讨 论 ,回 答 问 题 。(1)北京方言。(2)通过新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的面貌,表达了中华儿女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7.学生认真聆听,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
9、。欣赏,聆听,模仿、演唱,表演等艺术实践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现代苏州弹词的韵味,感受其音乐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长知识、长技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音乐,帮助学生掌握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感受南、北方的不同曲艺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学唱其中片段,体验京韵大鼓的特点。9.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段子的基础上,独立完成苏州弹词和京韵大鼓的对比分析表。8. 学生结合音频学唱,在唱准音准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唱词中的京音。学生代表上台展示。9.学 生 以 组 为 单 位 , 进 行 比较 分 析 , 完 成 对 比 分 析 表 。通过组织学
10、生学唱贺新春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感受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 比 分 析表 , 进 一 步 巩固 知 识 点 。三、表现与创造教师鼓励学生任选其中一唱段的片段,进行表演唱,进一步感受曲艺音乐的特点。学生边欣赏边结合视频上的唱词字幕进行表演唱。(1)自愿组成小组,同学之间互相编排动作,进行表演唱。(2)学生代表自告奋勇地上台演唱。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表现与创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及时捕捉和扶植学生的每一个创新性的火花,让学生有自信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对曲艺艺术的热爱四、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知识点。2.教师结合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1.和教师一起共同回顾本课的
11、知识点。2.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教师赠言,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欣赏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培 养 学 生 热艺苑撷英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 欣赏蝶恋花.答李淑一2. 欣赏苏州胜天堂3. 欣赏贺新春4. 京韵大鼓与苏州弹词的相关知识。二、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欣赏不同的曲艺段子,体验曲艺音乐的韵味,培养学生对曲艺音乐的感情,使学生热爱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二)“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段子。(三)“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京韵大鼓,苏州弹词的相关知识,能够哼唱其中的片断。三、教材分析(一)苏州弹词开篇蝶恋花答李淑一是毛泽东同志与于 1957 年写成的。诗词以革命现
12、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和美丽的神话故事,表达对烈士的深切怀念,歌颂了烈士为革命壮烈牺牲的高尚情操和精神境界。李淑一同志是湖南长沙第十中学语文教员,是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烈士的生前好友,其爱人柳直荀于 1932 年在湖北洪湖战役中光荣牺牲。1957 年春节,李淑一写信向毛泽东贺新年,信中附了她 1933 年写的一首怀念柳直荀烈士的词, 5 月 11 日,毛泽东回信,并写了这首词作答。蝶恋花答李淑一 是一首弹词开篇。它融合了苏州评弹中的蒋调、陈调及戏曲中的某些板式,构成了激情洋溢的完整唱腔。唱腔中深切地体现了对杨、柳两位革命先烈的痛惜悼念;歌唱了寂寞的嫦娥心潮翻腾,舒3.教师
13、赠言,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多欣赏中华民族传统音乐。3.学生感悟教师的赠言。爱 民 族 艺 术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展长袖,在万里长空中为忠魂翩翩起舞的神话般的意境,充满着革命的浪漫主义色彩。整个唱腔优美、婉转、抒情、细腻。(二)苏州弹词苏州胜天堂是 1991 年春节晚会上,由数名演员作昆仑弹唱出演的优秀新作品。此曲音乐性强,较短小,旋律流畅,易学易唱。词与音乐均分为上下两阕。上阕词曲即起承转合四句,一、二句平铺,三句音区转低,四句抒发自豪之情;下阕起句“吴侬软语令人醉,一曲弹词欲绕梁”,字、音安排紧密,演唱时用非顿音突出“吴侬软语”,与后一句“名园鲜花芳草地”形成对比,“芳草地”的展开为全曲
14、高潮,结尾“风儿香”三字有离调感,但立即回到主调,稳定地结束。(三)京韵大鼓贺新春这是一首新创作的京韵大鼓曲目。李延年词,骆玉笙编曲。通过新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的面貌,表达了中华儿女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歌词共十句,每句七字,规律性强,字韵合撤,颇具音乐性。全曲在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风格特点的同时,又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唱腔由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设计。一开始就在高音区以明亮抒情的曲调唱出了“腊梅含情枝头笑”,在“满天飘”处,旋律更具有壮阔的气势;到“天涯共此团圆日”时,旋律在中低音区作低回委婉的进行,显得深情柔美;“金杯频举乐陶陶”则充满喜悦的情绪;在“五湖四海涌春潮”之后,
15、接以充满活力和动力的间奏,引出节奏自由、旋律宽广舒展的曲调,气势豪迈地唱出“中华儿女”,到“鹏程志”时,用规整的节奏,含蓄有力的旋律表达了坚定的意志。此后,旋律虽然几经起伏,但在“伟哉中华”、“大展宏图”两处,或则用宽广的节奏和富有气势的旋律,或则用旋律作大幅度起落的长拖腔,强调“中华”、“宏图”,最后在高潮中唱出“在今朝”,充分地展现了中华儿女的豪情壮志。四、教学重点:欣赏不同的曲艺段子,掌握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五、教学难点:随乐学唱一曲艺片断,感受曲艺音乐的特点。六、教学方法(一)教法:聆听法、分析法(二)学法:比较法、体验法七、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八、教学过程教学阶段目标教学活动 学生
16、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一、导入1.教 师 播 放 苏 州 弹 词 开 篇 蝶恋花答李淑一 。2.教师提问:此唱段曲名是什么?词作者是谁?你能说说它的创作背景吗?3教师引导学生回顾 蝶恋花答李淑一 的 创 作 背景 。 1.学生认真聆听2.学生代表回答:曲名: 蝶恋花答李淑一;词作者:毛泽东。(学生代表简单说说作品的创作背景)。3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 蝶恋花答李淑一 的 创 作 背景 。选 择 学 生 初 中阶 段 曾 经 学 过的 曲 艺 音 乐 名段 , 吸 引 学 生注 意 力 , 提 高学 生 兴 趣 , 在帮助学生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新课。二、知识探究1.师生共同探讨曲艺音乐
17、的相关知识。提问:(1)你知道什么是曲艺音乐吗?(2)你了解曲艺音乐的发展史吗?2.教师播放南方的曲艺音乐:苏州弹词苏州胜天堂视频。提问:(1)此唱段用的是哪的方言演唱?(2)描绘的是哪的美景?1.学生认真聆听,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回答问题 。2.学 生 认 真 欣 赏 , 相 互 讨 论 ,回 答 问 题 。(1)浙江上海一带的方言。由 蝶恋花答李淑一引 出 曲 艺 音 乐的 相 关 知 识 ,贴 切 自 然 。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组织学生与实践: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段子3.复听苏州胜天堂,师生共同探讨苏州弹词的音乐特点(伴奏乐器)。4教师播放吴语视频
18、,帮助学生了解吴语方言,并鼓励学生结合其中一吴语视频片段,学说吴语。5.教师再次播放苏州胜天堂,引导学生学唱其中片段,体验苏州弹词的特点。6.欣赏北方曲艺音乐:京韵大鼓贺新春。(1)此唱段用的是哪的方言演唱?(2)描绘的是什么景色?表达什么样的情感?7.复听贺新春,和苏州弹词苏州胜天堂进行对比,探讨分析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伴奏乐器)。8.教师再次播放贺新春,(2)描绘的是苏州的美景?3.学生认真聆听,并分组讨论分析苏州弹词的音乐特点。4.学生认真欣赏吴语视频,以组为单位进行吴语方言模仿练习。学生代表上台展示。5.学生结合音频学唱,在唱准音准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唱词中吴语的发音。学生代表上台展示。6
19、.学 生 认 真 欣 赏 , 相 互 讨 论 ,回 答 问 题 。(1)北京方言。(2)通过新春景象的描写,展现了祖国大地欣欣向荣的面貌,表达了中华儿女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7.学生认真聆听,并进行对比分析,讨论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欣赏,聆听,模仿、演唱,表演等艺术实践音乐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现代苏州弹词的韵味,感受其音乐特点,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长知识、长技能。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音乐,帮助学生掌握曲艺音乐的相关知识,感受南、北方的不同曲艺音乐的特点。引导学生学唱其中片段,体验京韵大鼓的特点。9.教师引导学生在比较欣赏南、北方的不同曲艺段子的基础
20、上,独立完成苏州弹词和京韵大鼓的对比分析表。8. 学生结合音频学唱,在唱准音准的基础上尽量注意唱词中的京音。学生代表上台展示。9.学 生 以 组 为 单 位 , 进 行 比较 分 析 , 完 成 对 比 分 析 表 。通过组织学生学唱贺新春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感受京韵大鼓的音乐特点。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对 比 分 析表 , 进 一 步 巩固 知 识 点 。三、表现与创造教师鼓励学生任选其中一唱段的片段,进行表演唱,进一步感受曲艺音乐的特点。学生边欣赏边结合视频上的唱词字幕进行表演唱。(1)自愿组成小组,同学之间互相编排动作,进行表演唱。(2)学生代表自告奋勇地上台演唱。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进行表现与创造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及时捕捉和扶植学生的每一个创新性的火花,让学生有自信和成就感,从而激发其对曲艺艺术的热爱四、课堂小结1.师生共同小结本课的知识点。2.教师结合本节课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1.和教师一起共同回顾本课的知识点。2.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教师赠言,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多欣赏中华民族传统音乐培 养 学 生 热3.教师赠言,鼓励学生课后尝试多欣赏中华民族传统音乐。3.学生感悟教师的赠言。爱 民 族 艺 术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