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相关文化背景下歌舞乐综合课中的舞蹈教学.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2606098 上传时间:2018-09-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相关文化背景下歌舞乐综合课中的舞蹈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相关文化背景下歌舞乐综合课中的舞蹈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相关文化背景下歌舞乐综合课中的舞蹈教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相关文化背景下歌舞乐综合课中的舞蹈教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相关文化背景下歌舞乐综合课中的舞蹈教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谈相关文化背景下歌舞乐综合课中的舞蹈教学在我国幅员辽阔的大地上,生活着五十六个民族,他们形成了各自的制度模式、文化形态、生产方式、行为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并衍生出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在这些民族文化中,音乐舞蹈文化便是其中璀璨的明珠。在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弘扬民族音乐”的理念,即:“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因此,在湘版小学音乐实验教材中,有很多以民族与地域文化为背景、以民族音乐作品的学习为主题的单元,如:欢乐的山寨 (土家族) 、藏族的歌 (藏族) 、 草原上

2、(蒙古族) 、 天山风情 (新疆地区)、 对花 (华北地区) 、 长白山下的歌谣 (朝鲜族)等等。与以往教材不同的是,这些教学单元都是歌舞乐的综合课程,不单单是民族歌曲的学唱与音乐的欣赏,还稍稍加重了对民族舞蹈的了解与学习。那么,在相关文化单元的学习中引入民族舞蹈的学习有些什么好处呢?一、引入民族舞蹈的学习能够让学生更加能够形象地了解民族文化特色。舞蹈艺术是音乐艺术的姊妹,很多时候二者甚至水乳交融,其关系比其他姊妹艺术可能更嫡亲些。而在各民族中,舞蹈艺术常常能更体现这个民族其独特的民族魅力。因为,舞蹈借助了人类手舞足蹈的形式,把想象、观念的东西化为形象性的舞蹈形态,来表达对生命、对自然规律的认

3、识,形成了带有民族特色、地方色彩、民俗意味的舞蹈文明,这些舞蹈文明往往能从各个方面来体现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性、服饰文化、民俗意味等等。如:蒙古舞蹈动作中的抖肩的动作,就体现了蒙古人民的服饰特点,由于蒙古人民的衣服上有流苏状的装饰物,抖动起来非常的漂亮,因此就有了抖肩这样一个动作。新疆舞蹈中有托帽、掀头巾的动作,这也和他们的民族服饰有很大的关系。有的舞蹈动作是源于人民的劳动生活,如土家族摆手舞中的小摆手,就是模仿人们在田里弯腰劳作的动作,由此而衍生出小摆手的舞蹈动作。有的舞蹈动作体现了这个民族的民族信仰、文化意念。如傣族舞中的“三道弯”呈现“S”形,傣族是水的民族,“S”形的“三道弯”柔媚似水,表

4、现了傣族人民的民族性格气质;傣族全民信奉小乘佛教,佛教的菩萨、观音金刚他们的手、腿、身,无一不是弯曲着的“三道弯“ 的 s 形造型。还有的舞蹈动作里表现了这个民族的生活习性、待客礼仪等。如蒙古舞蹈中最多的是骑马的动作。蒙古人民是“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的生活与马密切相关,因此,在舞蹈动作里,呈现最多的就是骑马的动作了。还有藏族舞中有许多献哈达的动作,这就体现了藏族人民热情好客的礼仪风俗。这些舞蹈动作就像是一面面呈现民族民间文化的镜子,让孩子们通过参与舞蹈的学习和了解,在活动中就了解了这个民族的一些典型的、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印象极其深刻。二、引入民族舞蹈的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表现,提高学生的学

5、习兴趣。舞蹈是肢体表现的发展和艺术化。它跟音乐一样具有一定的情感性。“言之不足咏之、咏歌不足舞蹈之“。我们根据舞蹈动作的情感意识和文化特征,在舞蹈教学中结合对动作文化内涵和对动作情感表达的学习,就更有益于丰富学生情感表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性表达个人情感的形式。心理学认为:多重感官同时感知的学习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感知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 (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同时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并鼓励学生采用边唱边演奏或边唱边舞蹈的学习方式同时调动各肢体器官参与综合的音乐实践,达到强化学习效果的目的。在民族文化单元的课堂里,让孩子们在感受课堂上文化氛围、进行相关文化的交流的同时,还能

6、够载歌载舞的参与到音乐中来,这样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并能使拥有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在音乐活动中找到自己的参与位置,同时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其综合学习的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加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感受和理解。然而,在小学音乐课堂里的舞蹈教学有别于专门的舞蹈训练,其主要目的是要让学生们在音乐中动起来,去感受该民族的民族文化风貌。 课程标准指出:“综合应以音乐为主线,通过具体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他艺术门类及其他学科的联系。将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有效地渗透和运用到音乐教学中,通过音乐为主线的综合艺术实践,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音乐的意义及其在人类艺术活动中的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体现音

7、乐与舞蹈的综合时,是将舞蹈渗透、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应突出音乐为主线,而不是进行舞蹈教学。那么在一堂关于民族文化的歌舞乐综合课中,如何把握舞蹈教学的度呢?我通过学习、观摩了许多教学课例,同时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方法:1、口诀法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注重音乐知识的教学,又要辅助基本的舞蹈教学,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那么,如何让孩子们用最快的方式记住舞蹈动作,在之后载歌载舞的环节里能够表演出来呢?我们可以借用生动上口的动作口诀来帮助孩子们的记忆。如在欢乐的山寨这一课中,老师把舞蹈动作口诀编成了歌词配到摆手舞

8、的歌中:“前摆 摆呀 | 前摆 摆 | 左边 | 摆一 摆 ”孩子们一边唱一边跳,既熟悉了歌曲旋律,又记住了动作,也非常地感兴趣,为接下来的歌曲学习和载歌载舞的环节打了良好的基础,教师的课堂教学任务在这唱唱跳跳中就顺利地完成了。有时,为了让孩子们能很快地掌握动作要领,也可以借助口诀法。如藏族的歌这一课中,老师用 “退踏 踏 | 退踏 踏 |”这样的口诀教孩子们跳踢踏舞步,孩子们一下子就掌握了动作。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节约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时间,又避免了模仿教学的枯燥性,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2、游戏法游戏永远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教学方法。在我们课堂中,同样可以运用游戏的方法来进行舞蹈教学。如在草原上这一

9、课中的蒙古族筷子舞的教学中,老师在课的开始就用一个 “我跳你猜”的游戏环节导入。老师跳蒙古舞中 “挤奶”、 “抖肩” 、 “雄鹰展翅”、 “骑马” 等典型的蒙古舞蹈动作让孩子们猜一猜这些舞蹈动作模仿了什么?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调动了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像与猜测,在了解了这些动作的来源与意义之后,他们自然而然地就跟着老师学了起来,由于了解了动作的渊源,他们跳起来也像模像样了。这样通过对蒙古舞蹈动作的竞猜活动,自然地过渡到了对蒙古族是游牧民族的生活特色、蒙古族的服饰特色以及蒙古人民的信仰等各种民俗特色的介绍,在游戏中渗透了舞蹈与相关文化的教学,孩子们学得开心,掌握得也非常快。3、分步教学法这里说的

10、分步教学法并不是说像传统的课堂中那样一步一步地进行舞蹈教学,而是说巧妙地将舞蹈教学步骤溶入到整堂课的教学设计中来,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舞蹈动作。如在草原上这一课中,孩子们要学习的蒙古舞中极具特色的筷子舞。怎样让孩子们能掌握好筷子舞中筷子的击法和舞蹈动作的要领呢?筷子舞是在蒙古舞基本舞蹈语汇的基础上加入筷子敲击的动作而形成的,因此,课的开始,老师用游戏“我跳你猜”进行导入,在让孩子们参与竞猜的同时,进行“挤奶” 、 “抖肩”、 “雄鹰展翅”、 “骑马 ”等典型的蒙古舞蹈动作的学习。先学好蒙古舞的基本舞蹈动作,为筷子舞的学习做辅垫。在歌曲教学之后,教师又请学生用筷子为歌曲伴奏,然后通过改变

11、筷子敲击身体部位的方法,来引导学生学习筷子舞的击筷方法,这样,孩子们就逐步掌握了筷子的击筷方法。最后,再带入舞蹈的韵律,溶入“我跳你猜”环节中的典型动作中,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了“筷子舞” ,学生学得非常轻松愉快,又恰到好处地进行了相关文化的渗透教学。通过观摩与实践,发现孩子们对于舞蹈进入课堂是非常欢迎的。在以往的仅仅是唱歌、欣赏乐曲再带上一点点简单律动的教学形式中,孩子们无法真正的动起来,也无法真正的溶入到音乐之中去。而加入了简单的舞蹈学习,尤其是民族特色舞蹈的学习,大大提高了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更丰富了他们的情感表现。当然,舞蹈进入平常的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舞蹈教学时间的度?如何更有效地让孩子们在短时间学习、掌握,并能随乐表现出来?还有很多更好更有效的方法,等待着我们去进一步的探索、研究。让小学音乐课堂真正地丰富起来,孩子们真正地动起来,真正地对音乐课感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