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透镜,1. (2011内江)如图所示,是几种光学器材的示意图,其中能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是A B C D 2011泰安21.凹透镜对光具有_(填“发散”或“会聚”)作用;放大镜是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011吉林)图3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A部分相当于 ,对光有 作用。,D,发散 凸透镜,凸透镜 会聚,48. (2011哈尔滨)(2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如图所示,可知方框内的光学元件对光有 作用,请将该元件画在方框内. 2011日照29.(2分)请在图9中画出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会聚,2011衡阳21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如图的虚线框内
2、画出适当的透镜。2011南京 (1)完成图甲中光路图,2)请在图11中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011广东省 (2)完成如图9所示透镜的光路图。,2O11昆明 (1)完成图6中两条光线经过凸透镜后的传播路径。2011阜新21请根据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完成光路。,2011安徽7图中L为凸透镜,MN为其主光轴,D为光心,若物体AB经凸透镜成的实像为AB,试用作图的方法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并在图中标出F的位置。,生活中的透镜,2011恩施11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
3、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 A手机远离同学 B手机靠近同学 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 2011日照21.一个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动,当物体距凸透镜25cm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15cm处得到一个倒立的、缩小的实像,该凸透镜焦距 A.在15cm 25cm之间 B.在7.5cm 12.5cm之间 C.小于7.5cm或大于12.5cm D.无法确定2011徐州4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是正立的 B像是放大的 C像是虚像 D像比灯丝亮,A,B,B,5(2011扬州)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A倒立
4、缩小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 (2011荆门)实验室里某凸透镜的焦距是8cm,把物体放在距该凸透镜10cm处,则物体通过该凸透镜成的像是 A. 正立、缩小的实像 B.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倒立、缩小的实像 2O11昆明9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5cm处放一支点然的蜡烛,那么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的是A烛焰倒立缩小的实像一 B烛焰倒立放大的实像C烛焰倒立放大的虚像 D烛焰正立放大的实像,C,B,B,2011四川自贡18、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
5、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摄者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胶片间的距离应 A、变小; B、变大; C、先变小后变大; D、先变大后变小。2011哈尔滨25.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 B.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l倍焦距以内 C.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所成的像也变小 D.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A,C,2011仙桃32小明同学把一块透明的玻璃板放在书面上,在玻璃板上滴一个小水珠,
6、透过小水珠看书上的字,如图6所示。在玻璃板平行于书面并逐渐远离书面的过程中,小明看到的 A一定是放大的虚像 B不可能是放大的实像 C不可能是缩小的实像 D可能是放大的实像或缩小的实像2011桂林5如图1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 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要使塔的像更大些,小华 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要使塔的像更小些,小华 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图6,图1,D,B,2011济宁6.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图5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
7、像原理可以制成 A幻灯机 B照相机 C放大镜 D潜望镜 2011江苏宿迁1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30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2011黄石22关于透镜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B监控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C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实像 D隔着放大镜看物体总是放大的,A,A,2011绵阳2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图案,然后把电灯泡接到电路中让其发光,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图案与其正对的白墙之间(图案与白墙之间距离
8、较大)移动,则所画图案在墙上成清晰像的情况是A.不能成像B.能成一次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C.能成两次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D.能成三次像,一次是缩小、倒立的实像,一次是等大、倒立的实像,一次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011南京4如图所示,用焦距为l0cm的凸透镜,观察一张印有2014年南京青奥 会会徽的图片,此时图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大于10cm小于20cm B等于20cm C小于10cm D大予20cm,第4题图,C,C,2011山东菏泽7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从高空向地面照相,若使用的相机镜头焦距为50 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 ( ) A 大于100 mm B
9、等于50 mm C小于50 mm D 介于50 mm和100 mm之间 9(2011柳州)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3、(2011吉林)如图1所示,用照相机对左侧的景物拍照,底片上所成的像正确的是( ),D,A,B,10、(2011包头)一物体放在距凸透镜20cm处时,在另一侧距凸透镜6cm处的光屏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那么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3cm B、5 cm C、7 cm D、9 cm 2011河北20让一束平行光经过一透镜,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7所示),小明用此透镜做“探究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10、是( ) A当物体距透镜5cm时,成正立的像 B当物体距透镜15cm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C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远离透 镜的方向移动时,所成的像逐渐变小 D当物体从距透镜20cm处向透镜的 方向移动时,要得到清晰的像,应使 光屏靠近透镜,D,28(宁夏)如图所示,是第一套2010年上海世博会特种邮票。用焦距为15厘米的凸透镜观察这张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 ( ) A、大于15厘米 B、大于30厘米 C、小于15厘米 D、小于30厘米 2011泰安6.照相机是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 B.照相机成像时物体到镜头的距离
11、应该在镜头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照相机成像原理和平面镜成像原理是一样的,C,C,2011北海9如图4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5cm处,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个等大清晰的像当物体放在离凸透镜15cm时,成像的规律与下列哪种光学元件成像规律相同( ) A照相机 B投影仪 C放大镜 D近视跟镜(2011怀化)11正午时分,小红拿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光心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以下说正确的是 A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 B若用此凸透镜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邮票到凸透镜的距离应大于30cm C应用此凸透镜不能成缩小的实像 D应用此凸透镜不
12、能成放大的实像,B,A,2011阜新15如图: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禁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像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比对。该摄像镜头相当于 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具有 作用(填“会聚”或“发散”),可用来矫正 眼(填“近视”或“远视”);若镜 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 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 cm。肇庆17如图,调节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都能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在光屏上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图 ,在光屏上成倒立放大实像的是图 ,成虚像的是图 ,凸 会聚 远视 20,B、A、C,威海16、图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
13、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 25(2011黄冈)如图是小阳制作的多用途手电筒,AB处是可插入胶片的小插口,CD、EF是可左右伸缩的套筒,DF处装入凸透镜。当手电简先作照明用时,调节套筒,使灯泡灯丝处于_位置,射出平行光线;在此基础上,作幻灯机使用时,在AB处插入幻灯片,接下来应把套筒向_ (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前方屏幕上观察到_ (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实像。请你再动脑思考指出该手电筒另外一项不同的功能:_。,照相机,小
14、,焦点,右,倒立,取下套筒可做放大镜使用,222011牡丹江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体到镜头的距离在_ _时,在屏幕上就可以看到倒立、放大的像。投影仪上有一块平面镜,它的作用是_ _:使像能够投射到屏幕上。 2011盘锦16、九年某班学生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学生没有进入取景框内, 这时摄影师应使照相机 (填“靠近”或“远离”)学生,同时还应该 (填“增加”或“缩短”)照相机暗箱的长度。 2011娄底17现代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或fu2f),改变光的传播方向(或改变
15、光路),远离,缩小,凸,2011德州2.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印制中以便观赏(如图4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 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 (选填“实像”或“虚像”)18、(2011江西)临近毕业,承承所在班级拍摄毕业照是,摄影师看到两边有些同学没有进入镜头,他及时进行了调整,顺利完成了拍照,请你说说摄影师是怎样进行调整的?,凸透镜或放大镜,虚像,(2011赤峰市)(6分)阅读文字材料,完成后面的问题: 透镜的焦距f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表示,即=1/f。如果某透镜的焦距
16、是0.5m,它的焦度就是:=1/0.5m=2m-1.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4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角度是4m-1,它的焦距是0.25m。 注意: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1)如图15所示是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病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 ) A、近视 凸透镜 B、近视 凹透镜 C、远视 凸透镜 D、远视 凹透镜 (2)若他所戴眼镜镜片的焦距为0.2m,则该镜片的焦度 为 m-1,度数为 度。,B,5,500,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011岳阳7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哪
17、种光学仪器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A投影仪 B照相机 C放大镜 D近视眼镜2011杭州13小王同学用光具座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蜡烛的像成在了光屏上侧,为了使蜡烛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以下操作可达到目的的是 A将凸透镜往上移 B将光屏往下移 C将蜡烛往上移 D将蜡烛往下移 6(2011烟台)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小红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的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清晰的像.当她把蜡烛移到距透镜10cm处时,所成的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C,C,B,2011玉溪19下面是某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
18、过程,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如图13所示,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后汇聚于点F,则透镜的焦距为 cm。(2)在探究过程中,当蜡烛、透镜、光屏三者处于如图14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能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立、 的实像。(3)当蜡烛向右移向透镜的过程中,像会发生什么变化?_,答案:(1)10 (2)倒 放大 (3)像由倒立放大的实像变成正立放大虚像,2011十堰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实验要求将光具座上烛焰中心、凸透镜光信、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高度,其目的是_。当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呈现清晰倒立、缩小的_(选填“实”或“虚”)像,生活中应用该原理制作的光学仪器
19、是_。2011桂林16如图8所示,是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看到的一种成像的情况。此时凸透镜所成 的像是 (选填“实”或“虚”)像,其 成像的条件是 。2011盐城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当纸上呈现一个最小光斑时,测得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再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并处在 物距为3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使烛焰的像呈在光屏中央 实 照相机(或摄像机等),虚;物距小于焦距,10 同一直线上 缩小,6、(2011天津)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总结的三个实
20、验结论如表1,其中正确的是( )A、实验1B、实验2C、实验3D、实验2和实验314,(2011山西)如图2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为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A,B,2011河南1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透镜及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7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下列哪种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A放大镜 B近视镜 C投影仪 D照相机5
21、、(2011聊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的像一定是( ) A、放大的虚像 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 D、缩小的实像 2011娄底23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如下左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D,B,11,2011凉山3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好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可以制成_。(选填“投影仪”、“照相机”或“放大镜
22、”)2011郴州21有一个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若将一点燃的蜡烛放到距凸透镜前40cm处,在凸透镜另一侧光屏上成一倒立_(填“放大”或“缩小”)的_像。,照相机,缩小 实,2011鞍山27(6分)小刚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且位置固定。 (1)小刚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位置偏高,如图所示。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_(填“上”或“下”)调节。(2)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15cm处, 移动光屏,则烛焰在光屏上可得到倒立、_的清晰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_(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光屏上成清晰实像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中间放一
23、近视眼镜,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此时应将光屏向_(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方向移动,像会重新变清晰。 若将烛焰移至距凸透镜8cm处,光屏上_(填“仍有”或“没有”)像,你的合理解释是:_。,答案:(1)上 (2)放大 幻灯机 远离 没有 这时成的是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显示,2011东营20(8分)小明在光具座上,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前,小明将所用凸透镜正对太阳,调整凸透镜的位置,当在地面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时,测得该光斑到镜面中心的距离为l0cm。此操作是测量凸透镜的 。 (2)实验时,把凸透镜放在光具座刻度50cm处,蜡烛放在刻度20cm处,如下
24、图。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3)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蚀放在光具座刻度45cm处,凸透镜成像的特点是 (从像的大小、倒正和虚实三个方面填写)。 “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三件光学仪器中, 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1)焦距 (2)缩小 (3)放大、正立、虚像 放大镜,葫芦岛18、小明用焦距为的凸透镜探究其成像规律。 ()将蜡烛、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原因可能是(答出一条即可)。()调整后,把蜡烛放在距透镜处时,在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
25、填像的性质)的实像; (填光学器材)就是利用这一成像特点工作的。()将蜡烛由距透镜处逐渐远离透镜,若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逐渐(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放大 幻灯机()靠近,2011大理 (2)如图l0所示,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图l0中光屏放置不台理,应该将光屏向 调(选填“上”或“下”); 调整后,当把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25cm处,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 的实像,这种成像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是
26、。,下,左,缩小,照相机或摄像机,2011长沙28.小红家有一焦距为50mm的照相机,她利用该相机做了如下实验: (1)取下镜头,让太阳光正对镜头,可将太阳光会聚成一点,说明镜头相当于 。 (2)用该照相机镜头当作放大镜来观察地上的蚂蚁时,发现蚂蚁被放大了。此时镜头距蚂蚁的距离 (填“大于”、“等于”、“小于”)50mm。 2011株洲23如图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a)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现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35 cm处(如图b,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清晰像,
27、凸透镜,小于,15.0,缩小,2011上海24在图11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实验室应先调整光屏的 ,以保证烛焰的像能在光屏的 ;若保持图中透镜的位置不变,将蜡烛移至光具座的“20厘米”刻度处,则应在 厘米刻度范围内移动光屏寻找对象(选填“6070”或“大于70”),直到光屏上的像最 为止。2011临沂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光具座上依次排列的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物距为18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的等大、倒立的实像 (1)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当物距为15cm时,移动光屏,可得到一个清晰的 、倒立的实像。在放大镜、照相机和投影仪中
28、,成像情况与此类似的是 。,高度;中央;6070;清晰,(1)9 (2)放大;投影仪,28. (2011鸡西)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吴洋同学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如图甲),看到手指 的像;再用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房屋(如图乙),看到房屋 的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2)他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蜡烛到透镜的距离有关。于是,他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像的大小3
29、.00光屏上没有像5.00光屏上没有像12.0060.00放大20.0020.00等大25.0016.67缩小30.0015.00缩小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长,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 。 (3)吴洋所在班级照毕业像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摄影师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同时还应 (选填“增加”、“缩短”或“不改变”)照相机的暗箱长度,才会在取景框内得到清晰满意的画面。,甲 乙 丙,28. 放大 缩小 小 缩短,2011福建泉州26(5分)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其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14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 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 凸透镜和光屏
30、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 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 是 (2)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 屏,可在光屏上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 立,缩小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个原理 制成了 。2011襄樊36如图8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当把烛焰放在距该凸透镜25cm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前后移动光 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 的实像 (填写像的性质);如果此时将蜡烛远离 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 屏应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透 镜的方向移动。,图14,使像成在光屏中间。,照相机,倒立;缩小 ;靠近, 2
31、011漳州33利用强光手电筒改进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将镂空刻有“F”的黑色卡纸(如图19甲)蒙在手电筒(如图19乙)前作为成像物体。将成像物体、凸透镜和不透明的光屏依次安装在光具座上(如图19丙)。(1)成像物体移至透镜左边40cm处,在光屏上得到如图19丁所示影像。要使影像变得如图19戊所示,应_(选填“上、下”、“左、右”或“前、后”)移动光屏。这一成像规律应用在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上。 (2)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把成像物体移到凸透镜左边15cm处,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影像,应将光屏向_ 移动。 (3)用蒙上镂空刻有“F”的黑色卡纸的强光手电筒代替常用的烛焰作
32、为成像物体,好处是_。,左右;照相机 右 成像稳定(成像清楚),2011北京3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A、B、C三个凸透镜,其中凸透镜A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B的焦距为50cm,凸透镜C的焦距未知。光具座上标尺的刻度范围如图15所示。 (1)小华想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应选用 凸透镜(选填“A”或“B”)。实验过程中,他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距凸透镜25cm处时,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呈现 出烛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2)小华将凸透镜C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当烛焰在光具座上30cm到4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当烛
33、焰在光具座上0cm到30cm刻线之间时,烛焰的像是缩小、倒立的实像。由此可判断烛焰在光具座上45cm刻线处时,烛焰的像是放大、 的 像。,31(1)A 缩小 (2)正立 虚,2011广安17、(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捷用了9个红色的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的板上代替蜡烛作光源,实验装置如图11所示: (1)为了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小捷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光屏放在另一侧,改变凸透镜 与光屏的距离,直到光屏上出现一个 (填“亮点”或“亮环”)为止,测得它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10cm,确定出焦距f= (填“5cm”或“10cm”)。图11 (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的零刻度线上
34、,小捷将光源移至光具座30cm处后,再移动光屏,至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如果她将光源再远离凸透镜一些,这时光屏应向 (填“左”或“右”)移动,以获得清晰的实像。 (3)如果将光源移至7cm处,凸透镜此时成的是放大的 (填“虚像”或“实像”)。,图11,17、(1)亮点 10cm (2)缩小 左 (3)虚像,2011辽宁大连30(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组装在光具座上,调整凸透镜和光屏所在的两个平面都与光具座的轨道(视为水平直线) _。 (2)点燃蜡烛,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
35、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可使实验中的像都能成在_。(设实验中烛焰中心高度不变) (3)小明在探究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做了三次实验。与一次和二次实验相比较,三次实验的好处是:_。(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重新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_调。调好后,烛焰中心在凸透镜_(选填“主光轴的上方”、“主光轴的下方”或“主光轴上”)。,1)垂直(1分)(2)光屏中心(1分) (3)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1分) (4)下 ;主光轴的下方 (2分),2011崇左21(每空1分,本小题4分)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
36、将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所示。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A换为凸透镜B并保持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乙所示。(1)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 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2)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 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3)为了研究像距与焦距的关系,他选用三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
37、 (选填“大”或“小”)。 (4)若小磊将物距调整为20cm,并想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他应在上表给出的三个透镜中选用焦距为 cm的凸透镜,(1)大于;(2)幻灯机;(3)大;(4)8,17(6分) 如图15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 (1)实验前,首先应调节凸透镜、 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 直线上,并且大致在 ,这样可 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2)蜡烛在u2f的位置时,在凸 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3)如果凸透镜焦距为10cm,物距为8cm,从光屏的一侧
38、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 像(选填 “虚”或“实”),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制成 ; (4)在实验中已得到清晰的实像,当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所成的像将是 的(填“完整”或“不完整”),且亮度变暗,图15,(1)同一高度上(或一样高) (2)缩小(3)虚 放大镜 (4)完整,眼睛和眼镜,2011崇左7张大胜同学是近视眼,自习课上他戴上眼镜看书。如果摘下眼镜,要想还能够看清书上的字迹,关于他的做法以及书上的字在视网膜上成像的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书靠近眼睛,像是倒立的 B将书靠近眼睛,像是正立的 C将书远离眼睛,像是倒立的 D将书远离眼睛,像是正立的 2011武汉12.来
39、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的像是实像 D.所成的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2011无锡近来,小华为了看清书上的字,眼睛与书的距离和视力正常时相比越来越近了,这说明小华已A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B患上近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C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D. 患上远视眼,需要佩戴用凹透镜制成的眼镜,A,D,B,2011宜宾4. 如图1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2011河池14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近视眼的人看远处的物体时,物体成像于视网膜
40、 (填“前”或“后”);他应该用 透镜做眼镜的镜片来矫正视力。2011辽宁大连16近视眼镜的镜片,其中心厚度比边缘_,这种镜片对光有_作用(选填“会聚” 或“发散”)。;,D,前,凹,薄,发散,21. (2011鸡西)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正确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矫正远视眼的是 。(选填“甲”或“乙”) 2011广东省13如图6所示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则: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当物体靠近人眼时,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它的像将会落在视网膜_(选填“前”、“上”或“
41、后”)而导致看不清物体,但实际上,人眼在由远到近地观察物体时,晶状体的焦距会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所以人们还是能清晰地观察到物体。下列哪种光学仪器成像原理与人眼球成像原理一样? (选填序号) 照相机 放大镜 投影仪 潜望镜,乙,甲,后,变小,2011浙江台州26如果物体离眼睛近,来自它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是发散的;如果物体远离眼睛,来自这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发散程度便会降低。因此,我们把来自遥远物体上某点的光线,到达眼睛时视作平行,如图甲所示。(1)我们作上述推断的前提是光在同一均匀物质中是沿_传播; (2)当物体远离眼睛时,眼球中晶状体的曲度会减小。图乙表示物体在眼球中的不同
42、成像情况,其中表示视觉正常的人观看远处物体的是_。,直线,A,2011德州13.(2分)给你一副老花镜,在不能用手触摸镜片的前提下,你如何辨别两镜片的度数是否相同。 方法: .,方法一:分别将两境片做放大镜使用,保持物距不变,观察放大倍数是否相同。 方法二:找一较远光源(如太阳),分别将两镜片在光屏上成实像,观察像距是否相同。(2分,合理即可),显微镜和望远镜,2011广州15图7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 放大 (填“等大”、“缩小”或“放大”)、 倒立 (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改变光路 。如果图中h=40 cm,则凸透镜焦距不可能小于 40 cm,综合,
43、2011牡丹江2下面是小婷为教材插图配的解说词,描述正确的是 ( ) 2011日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等大、正立的实像 B. 照相机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C.投影仪成放大、正立的虚像 D. 放大镜成放大、倒立的虚像,C,B,6、(2011包头)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远离平面镜时,平面镜中的像越来越小 B、物体经小孔成的像是正立的、缩小的实像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一定改变 D、图3中空气泡对入射的平行光线具有发散作用2011日照23.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1.5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m;她是近视眼,应该佩戴由_透镜片做的眼镜。2011恩施31在学习
44、物体的颜色时,老师特地选择晚上到多功能教室上课。当关掉电灯,向屏幕投射纯绿色亮光时,穿红色上衣的老师走进投影亮光内,大家看到老师的上衣颜色为 色。若把用红色透明胶片制成的旗帜放到投影仪上,在屏幕上投射出的是旗帜 (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的像。,D,3,凹,黑,倒立,19、(2011包头)(6分)(1)小强做光的色散实验,看到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光屏上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彩色光带,产生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对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验证。a.请你在图12中画出红光、紫光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图中F1、F2两点表示焦点)b.小
45、强得到的结论是: 。(2)如图13所示,小丽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适当移动在光具座上的蜡烛和透镜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保持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不变,使透镜向 移动,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像;然后,保持蜡烛和透镜现在的位置不变,将原来透镜更换为一个焦距较小的凸透镜做实验,使光屏向 移动,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更换透镜前变 。,2011阜新29(6分)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拿一支没有点燃的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前面那支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 ,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 。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从远处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时,要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光屏应向 (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3)当蜡烛移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请你比较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的像的不同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