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学作品类阅读(四),文学作品考试目标:阅读作品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能在阅读中得到情感熏陶或思想启迪,并能简要表达自己的感悟。对人物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作出简明的赏析与评价。,常见题型1.评价题2.感悟题3.随感题,1. 评价题,解题思路: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表明自己明确的态度,在全面正确理解文章主旨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展开,同时做到联系生活理解文本。,例1:导引46页老屋 5. 你对结尾处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如何评价?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想法。(5分) 示例一:我觉得作者的决定是对的。 因为老屋虽老,却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 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现实生活中我们不
2、仅需要好的居住条件,更需要有精 神的家园。比如,人们搬迁或远行时,总是对故园怀 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所以作者的决定是可以理解的。,表态,结合全文理解作者不拆老屋的决定,联系生活理解文本,示例二: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是不妥的。虽然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使他的灵魂有了归宿,但是一味沉迷于过去,往往会牵绊住人生前进的步伐;时代在发展,拆除老屋,重建时尚的新居是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老屋还是应该拆的。 示例三:我觉得作者这样决定有他的道理,也有他的不妥之处。道理在于,老屋里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他的心灵就有了归宿。不妥之处是人不能总停留在过去,拆除老屋,重建新居是时代发
3、展的需要,我们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例2:月考二约会荷花 文章说 “美就是那么简单”,又说美“不是那么简 单的”。请任选一个角度,结合你的课内外积累 写一段话,表述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6分),示例1:简单即美。有一句歌词说“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是最真”。花开花落是最宁静的美;和谐相处是最质朴的美;笑看得失是最从容的美。生活的本质不在于浮华与繁复,而在于从最简单处感受真,于最平凡中体味美。示例2:美的创造往往是曲折的,美的内蕴往往是丰富的。当人们赞叹永州八记的清秀之美时,可曾想到它蕴含着柳宗元贬谪的心酸;当人们称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境界之美时,可曾想到它源自于杜甫屋漏难眠的凄楚。只有经历岁
4、月的沉淀和苦痛的磨砺,美才能绽放出永恒的华彩。(评分说明:言之成理即可。角度明确,理解深刻,思路清晰,语言有文采56分;角度明确,理解准确,思路较清晰,语言通顺34分;角度基本明确,理解基本准确,有简单思路,语言基本通顺12分),巩固训练:导引53页向一棵树鞠躬 4. 第(4)段中说:“躲避现实只能毁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根本。”对于这种观点,你是否认同?请简述理由。 示例一:认同。因为命运并非能随意改变,生活要讲究实际,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顽强生长,也不失为人生的智慧。 示例二:不认同。因为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抗争改变的,安于命运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
5、,2. 感悟题,解题思路:感想必须来自于文章的本身,源于对文本的阅读,答案既不能离开文章本身,也不能是文章内容的重复。 答题模式:归纳文本+相关联系+感悟启发(三点可根据具体答题情况自由调整),例:06年中考题不落别处在我们的周围有一些像文中的“老人”、老王中的“老王”这样的人,他们生活艰难,却拥有金子般的心灵。请结合文本和自己的感悟,谈谈在生活中你该如何对待他们。,参考答案,生活中还有许多像这样的弱势群体,我们应该以善良体察善良,以真诚对待真诚。,文中的老人和杨绛的老王中的老王虽然外貌粗鄙、丑陋,但他的善良、热心等人性的美丽却滋润了我们的心。,归纳文本,感悟启发,相关联系 比如:碰到捡破烂的
6、人我们要用热情、真诚、善良去温暖这些处于艰难处境的人们。,示例:我们应该明白生命的真正目的,活着的使命。我们更应该像以果实为灵魂的葡萄叶那样,把握美好年华,为实现人生价值而不懈努力,使人生富有意义;我们应以敬畏生命的态度关注和思考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从中得到人生有益的启迪。(围绕生命的使命、怎样才能有意义地生活展开回答即可),31. 阅读全文,说说你从葡萄叶子凋落的生命历程中得到的启示。,注意:看清楚谈启示的点是“从葡萄叶子凋落的生命历程中”,避免认为感悟题可以很随意的想法。,巩固练习导引62页生命之芯,3. 随感题,解题思路:先选好“点”,用一个总括性的句子表明观点;然后结合文中具体例子进行针
7、对性评述;最后可作总结。,读有所味,读有所感,读有所言,是我们的阅读追求。请你就文章的内容、结构、语言、表现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选择一个角度写一则读书笔记。(100字左右)(6分),例1:聋哑夫妇的故事,示例1:本文语言十分平实朴素,却感人至深。 如“难怪他们听不出音量大小和邻居的敲门声,因为他们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 这句看似平淡的叙述里让我们感到作者在明白夫妇俩是聋哑人后对他们的同情与理解。倒数第二段中,“一生”“无法”这些看似平淡的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聋哑夫妇的执著,从“只要”“鼓掌与欢笑”这些词中看到了他们的乐观。 这些不经意的平淡叙述,其实都是作者为主旨的揭示精心遣造的用心之笔,值得
8、细细品读。 【语言】,示例2:本文构思精巧,充满悬念。 小说开篇先用这一对新搬来夫妻家庭用品十分简陋,却有一台颇为高级的音响这一矛盾,以及“我”对这夫妇俩的所见所闻,充满悬念,最后再用夫妇俩买小提琴设悬念,为后文的聋哑夫妇执着地培养孩子成为小提琴手张本。 整篇小说情节设计波澜起伏,尤其是小说的结尾,令人回味,让人震撼不已。,【构思】,示例3:爱,无论贫穷与富贵;爱,不分健康或残疾。文中聋哑夫妇自己听不到任何声音,却在生活拮据的情况下,为了腹中胎儿就能想到买来昂贵的音响进行胎教;孩子出生后,还买来价值不菲的小提琴培养孩子,竟真的培养出了能拉出悠扬乐曲的小提琴手。全文向我们解读了真正的舐犊之情,令
9、人感动。【思想内容】,读有所感,读有所言,是我们的阅读追求。请你联系文章内容,选择下面的任一话题,写一段读书笔记。(80-100字)(6分)老人的形象刻画 文章的情节结构 文章的写作手法,例2:悠长的铃声,示例:文中的老师傅形象质朴而动人。老师傅为不让“我”迟到而长时间打铃,而“我”却连老人的姓氏都喊错了。可他并没有当着别人的面纠正“我”,而是在“我”毕业离校一个人时才像自己做错了事似的告诉我。可见老人的善良,宽厚。 文章的构思巧妙。结尾才交待“我”喊错了老人的姓这一点,前文埋下多处伏笔,最后揭示真相,出人意料,给人震撼性的效果;揭示真相后便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很大的想象空间。(彰显了作品的主题
10、;结局即高潮,如此巧合又合情合理。) 文章写作手法丰富。如对老师傅人物形象的刻画采用了神态、语言、外貌、动作等诸多描写;第段中写“周围人的嬉笑”是对孙师傅形象的侧面烘托,更能表现孙师傅的宽厚、朴实。,巩固训练1:导引65页无声的音符 45. 这篇微型小说虽短,但是意蕴颇丰。请从小 说的主题、内容、构思、人物、语言等自选一个 角度,写一段赏析。示例:本文题目含蓄、巧妙。它既指晶晶在盲拉,又暗喻了无声的爱和理解,实际上暗示了小说的情节和主题,可谓匠心独具。,巩固训练2:导引66页赊米第49题,巩固训练3:导引54页转身8. 请就散文的意境、主题、结构、语言、表现特色等方面中的某一点,结合文本,写一
11、段赏析,字数在100-200字之间。示例:文章首尾以类似电影拍摄的手法表现出了人生旅程中的“转身”。第(1)段是一个单一镜头,呈现缓慢,给人以深刻的“转身”印象;第(2)段通过一连串的地点切换,呈现疾速,给人以强烈的“转身”视觉冲击;第(6)段多个场景接连呈现,展现“转身”之后的消失,第(7)段也是多个场景接连呈现,展现“转身”之后的转变,让人在视觉的冲击下感受“转身无处不在”,从而转入心灵的沉思,感悟“转身就是永别”的主题。,答题模式:归纳文本+联系实际+感悟启发。,参考答案:(文本归纳)文中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一个骄傲的背影,煞费苦心,辛勤地付出自己能做到的一切。(联系实际)联想到我的父亲,长年在外打工,辛苦攒下的每一分钱都寄回家,只是希望我好好努力读书。(感悟启发)“可怜天下父母心”,学了这篇文章后,我对父爱的深沉和伟大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体会,我会加倍努力学习,回报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