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站优化流程一、概述:为了新站开通测试优化工作,确保新站测试及优化到位,特制定本流程。二、新站优化流程:1、总流程如下所示:三、新站开通测试优化工作1、新建站小区及周边基站进行测试。采用 IDLE 模式和语音呼叫方式进行测试。测试项目包括:信号占用情况、小区切换性能、干扰情况、覆盖范围、语音质量、对原覆盖区域的影响等。应在新开小区进行 CQT 测试及周边 12 公里的 DT 测试进行分析对比,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相关分析要点如下: (1 ) 、信号占用情况。 Idle、active 模式下,测试手机能否正常占用, LAC 边界新站有无频繁位置更新。 (2 ) 、切换性能 切入切出是否正常、
2、同站小区之间切换是否正常、有无兵乓切换。 (3 ) 、干扰情况 是否存在频点干扰?新站开通后是否干扰其它基站,或受到其它基站干扰。(4 ) 、覆盖范围 :检查覆盖范围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新基站覆盖的道路、街区、水域都要测试,通过测试可以确定新站最大覆盖范围,并要求做好开站记录。并根据实际情况 (5 ) 、语音质量 :检查是否存在严重质差情况,确定是否为弱信号或干扰造成。 对于处于位置区边缘的小区在通话状态下要来回测试、反复测试;也需要在空闲状态下测试,已确定位置更新是否频繁。 ( 6) 、数据业务测试,在新开站覆盖的范围内(选择 RX_Lev_SUB 在-80dBm 以上、C/I 在12 以上
3、,RX_QUAL_SUB 在 4 以上,小区切换不频繁的地点)进行 GPRS 的 CQT 测试。2、基站开通当天应及时定义 MRR 测量应根据覆盖需要初步规划小区的覆盖范围,根据新开小区与周边站点的距离、天线挂高等因素,初步划定小区的平均 TA。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新建站及周边基站天馈线方位角、俯仰角来调整覆盖范围,在特定覆盖区域应有较明显的主服小区(邻区信号应低于主服小区 5dBm10dBm 左右) ,避免越区覆盖,对 TA 值过大的小区应及时调整并通过话务统计、NCS 及 MRR 测试、DT 测试来验证效果。对城区站点密集区,应采用以 36 个基站为一个片区的片区优化方式,非城区站点密集区则采
4、用单站优化方式。覆盖调整相关主要事项如下: (1 ) 、天线主瓣方向指向主覆盖区域,避免多个小区天线主瓣方向指向同一个地方。 (2 ) 、除了特殊情况天线下倾角(机械下倾角+ 电子下倾角)应大于 0。 高度过低引起的过小覆盖,增加天线高度。 (3 ) 、高度过高引起的越区覆盖,降低天线高度,或更换电下倾天线。 ( 4) 、由于天线受阻挡引起的过小覆盖,进行天线搬迁或加高天线,避免天线受阻挡。 (5 ) 、机械天线倾角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 8,以免引起横向过覆盖,要求下倾角大于 8的,应使用电下倾天线。2、邻区优化。 在新开通基站开通当天,对新开通基站及周边小区进行 NCS 测量并分析,对切换成功率低的小区,确定新入网小区是否存在漏定邻区,并补充完整邻区关系;同时对周边站点的邻区关系进行清理,对邻区 NCS 测量中出现的测量数量及信号强度均较低者,应考虑删除,以免不必要的邻区关系导致 balist 表过长,影响重选、切换的及时性。4、频率优化。 基站开通当天应及时定义 FAS 测量。 通过分析 DT 测试及 FAS 测试情况判断频点干扰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若存在干扰应在当天进行频率调整,选择好新站及周围基站频点,将干扰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