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拉矫线安装方案拉弯矫直生产线主要由机械设备、伺服液压系统、辅助液压系统、自动对边系统、电气传动系统、自动化系统构成。一、机械设备1.1、 设备组成 机械设备依次为上料机、开卷机、入口转向辊、入口张力辊组、弯曲机、23 辊矫直机、出口张力辊组、出口转向辊、卷取机和卸料机;主要机械设备以工作时带材中心线为基准线,矫直机的中心线为对称线,向开卷和收卷两侧依次展开排布。 1.2、 设备安装1) 根据标高初步放置平垫板和斜垫板,让设备成组就位。2) 挂设好横向中心线。3) 线上所有设备安装均利用该跨行车进行吊装。4) 线上所有设备采用少量垫板法安装,垫板需打磨,其作用主要是调整设备标高及水平度。数量以每
2、颗螺栓放一组垫板。设备找平找正后对设备进行预紧。5) 安装调整完毕,各钢垫板应相互点焊牢固,方可进行一次灌浆。6) 进行一次灌浆,一次灌浆料为无收缩混凝土灌浆料。7) 一次灌浆 72 小时以后紧固地脚螺栓,达到紧固力的要求。紧固后螺母与垫圈、设备底座及垫板应接触良好,对设备进行复查。8) 在每台设备的头尾划出中心标记。对每台设备进行初找平找正,其中心、标高及水平度以头尾两处标记为检测点,若头尾两处的标高比中间其它辊低时,则先检查高出的各辊是否可以降低,若不能降低时,则以最高辊的辊面时行标高调整测量点,保持同一标高,同时要保证底座水平度不大于 0.10mm/1000mm。9) 精调找正,调整每根
3、辊的标高、水平、垂直度以及相邻辊道之间的间距、平行度。10) 辊子的垂直度用摇臂进行检测,其制作长度为 10001500mm,检测时需用内径千分尺配合测量,若尺寸超差时,将挡铁用火焊割掉再进行调整直至合格,检查合格后将其焊上。11) 辊子轴线对矫直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 0.08mm/1000mm,且相邻两辊的平行度小于 0.08mm/1000mm。12) 弯曲机精调保证上、下工作辊与张力辊的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0.05mm。上、下工作辊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0.03mm,工作辊和中间辊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0.02;三组辊系之间的平行度误差小于 0,05mm13) 矫直机精调保证上、下工作辊与张力辊的平行
4、度误差不大于 0.05mm。上、下工作辊平行度误差不大于 0.03mm,工作辊和中间辊间隙误差不大于 0.02;14) 安装和精调之后,所有旋转辊子保证转动灵活,轴承无异常声响;15) 所有电机、减速机、联轴器等传动件转动灵活,提高传动效率。16) 所有设备达到安装要求后进行二次灌浆。二、液压设备2.1 设备构成液压设备分为伺服液压系统和辅助液压系统, 其中设备包括伺服高压站、辅助低压站、开卷区阀台、伺服高压阀台、收卷区阀台、EPC 阀台和中间管线等构成。2.2 设备安装 1) 所有液压设备应根据安装现场合理布置与生产线后,因充分预留管道空间、调试空间和维修空间。2) 其中伺服高压站布置与弯曲
5、机后,辅助低压站布置于开卷机后,预留维修和管道布置空间。 3) 开卷区阀台布置于开卷机后,与辅助低压站面对面布置,以方便布置管道。4) 伺服高压阀台和开卷区阀台背对背布置于矫直机后,可很大程度上减少管道交叉和弯头数量;5) EPC 阀台布置于收卷机后,缩短阀台和油缸间的管路。6) 所有泵站、阀台都要安装平稳并用地脚螺栓固定。7) 中间管线敷设尽量采用 304 无缝管焊接,管道排列规范有序并全部用管夹固定。8) 所有接头设置密封圈,焊接处牢靠无渗漏;9) 高压管道工作压力 20MPa,试验压力 25MPa;10) 所有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系统溢流阀处于最低压力时方可启动电机调试。三、电气及自动化系统3.1 设备构成电气及自动化系统主要由 7 台控制柜、接线箱、操作台、中间电缆和保护线槽等组成;3.2 设备安装1) 7 控制柜布置于生产线正后方一字排开,控制柜下焊接底座,以方便柜内走线;2) 操作台布置在矫直机正前方,方便操作工观察整条生产线的运转情况和矫直效果;3) 各个接线箱分布于生产线接线电缆较密集处,方便电缆布置;4) 动力线与控制及通讯线分开布置,防止信号干扰;5) 操作台与 PLC 控制柜通过通讯进行信号连接,减少硬线以方便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