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病人的影响.doc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25781 上传时间:2018-03-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病人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病人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病人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病人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病人的影响.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护 理 干 预 对良 性 阵 发 性位 置 性 眩 晕残 余 症 状 病 人 的影 响 程茜 张 惠荣 华 中 科技 大 学同 济 医学 院 附属 同 济医 院 摘 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残余症状病人的影响。方法将 2016 年 7 月2017 年2 月耳鼻喉科门诊确诊就医的 62 例BPPV 病人按就诊前后 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31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常规护 理基础上采用病人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护理干预。 治疗前及治疗 15d 后分别对两组 病人采用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DHI) 进行评分。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 DHI 评分 总分 (DHIT) 、

2、功能性得分 (DHIF) 、 情绪性得分 (DHIE) 和躯体性得分 (DHIP) 降低, 且观察组病人评分低于对照组。 结论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缓解和避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在功能、情绪、躯体残余症状的障碍。 关键词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症状; 功能; 情绪; 躯体; 护理干预; 作 者简 介: 程茜 单位: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作 者简 介: 张惠荣 (通 讯作者) 单位:430030,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 济医院。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是头

3、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诱发的短暂眩晕, 具有自限性, 分为原发和继发, 占 眩晕总发病率的17%42%1-3, 是临床最多见的导致眩晕的疾病, 发病时多伴 有眼震、 恶心、 呕吐或倾倒。 有文献指出, 经过手法复位结合药物治疗能有效缓 解BPPV 的眩晕症状, 但仍有22%38%的病人不能完全缓解残余眩晕症状4-6。 由于眩晕的躯体症状和治疗效果不满意产生的负性影响不仅严重影响病人的工 作、 生活, 还会诱发眩晕导致其症状加重, 并影响下一次治疗效果。 本研究通过 对BPPV 残余症状病人进行护理干预, 探讨其对改善病人自我 感知的影响。现报 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 资料 选取

4、2016 年7 月2017 年2 月在我院耳鼻喉科门诊确诊就医的 BPPV 病人。纳 入标准: (1) 符合 BPPV 的诊断标准, 排除中枢性眩晕; (2) 经手法复位后症状 缓解不明显; (3) 意识清楚, 能够进行普通话交流和书面沟通; (4) 自愿参与本 研究。排除标准: (1) 有精神病或痴呆; (2) 有严重颈椎病、脊柱畸形, 不宜翻 动; (3) 严重心、肺、脑等全身疾病。共纳入 BPPV 病人62 例, 男21 例, 女41 例;年龄 32 岁67 岁;病程为2h 至14d;病人均为首次发作, 单侧。 按就诊前后顺 序将62 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31 例, 两组病

5、人年龄、 病情、 病程等 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护理方 法 1.2.1.1 对 照组 给予常规的饮食、 运动、 药物、 睡眠、 复诊指 导的护理。 (1) 饮食指导:日常饮 食宜清淡, 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禁烟酒、 咖啡、 浓茶。 (2) 药物指导:应严格遵 医嘱服药。同时患有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身体基础性疾病者更应按要求用药, 防止这类疾病对残余症状持续时间的不利影响7-8。 (3) 运动指导:避免眩晕 相关诱发因素, 如头部过度左右摇摆、 弯腰低头等, 避免长时间低头作业。 可适 当进行慢走、按摩等放松练习, 避免打球、游泳等

6、剧烈运动。 (4) 保证充足睡 眠, 可遵医嘱酌情使用镇静安眠药物。 (5) 遵医嘱按时复诊。 1.2.1.2 观 察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病人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护理干预。 (1) 眩晕咨询。眩晕 咨询的意义在于使病人了解 BPPV 的发病原因和复位治疗的原理。详细了解病人 发病诱因、 持续时间 、 伴随症状、 发病时体位和眩晕的关系, 针对病人的不同情 况进行分析, 并告知手法复位只是治疗的一部分, 消除病人的负性情绪。 眩晕咨 询采取一对一方式, 医生为主, 护士为辅, 对眩晕相关知识给予解释说明。 帮助 病人建立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认识:介绍眩晕的发病机制, 并根据病人的 主诉对其当

7、前的症状加以解释, 令其信服;引导病人说出自身的担忧, 纠正其对 残留眩晕的错误认识, 排除病人“治不好”“ 没法根治”等不正确认知, 给予 正确引导, 消除其对残余眩晕症状的恐惧;对病人下一步的治疗措施给予介绍, 说明手法复位并非 治疗该病的唯一手段, 还需辅以其他治疗方法。 并告知大部分 罹患该病的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综合治疗后效果都较好, 不会长期影响生活、 学习 和工作。帮助病人建立 “严遵医嘱, 越早干预, 越早康复”的信心。 (2) 前庭 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早已被证实可促进前庭功能的恢复7。我科录制了一套康 复训练操在康复室滚动播出, 包括Cawthorne-Cooksey 练习、凝视

8、稳定性练习、 姿势稳定性练习、 本体觉依赖练习、 视觉追踪练习。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选择不同 训练 项目, 一对一指导病人和家属一同练习。 并告知病人在家反复训练, 强度和 时间由病人的耐受程度决定, 速度由慢至快, 动作幅度由小至大, 每天2 次或3 次。 (3) 建立有效沟通:沟通时声音应轻柔, 放慢语速。 可握住病人双手, 使其 感到被关心, 从而使护士获得更多信任。 因眩晕造成的焦虑状态可能引发记忆力 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易激惹等症状9, 所以在指导过程中应重视对家属的安抚和教育, 以利病人在离院后也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支持。 (4) 定时随 访:护士每 周电话随访病人1 次, 了解其眩晕发

9、作的频率、 诱因、 程度、 持续时间以及近期 的生活质量, 包括饮食、 活动、 睡眠、 服药情况;督促其坚持进行前庭康复训练, 遵医嘱时间来门诊复查。 1.2.2 评价指 标 治疗前及治疗15d 后分别对两组病人采用眩晕残障评定量表 (DHI) 10进行评 分。DHI 共25 个问题, 总分 (DHIT) 100 分, 分别从功能性得分 (DHIF) 、 情绪 性得分 (DHIE) 和躯体性得分 (DHIP) 3 个维度 评价病人眩晕的影响因素。得分 越低残障程度越低。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 DHI 评分变化。 1.2.3 统计学 方法 采用SPSS 17.0 统计软 件进行统计分析, 组内比较

10、采用配对t 检验, 组间比较采 用t 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表1 两组病人治疗前后 DHI 评分比较 下载原表 3 讨论 目前BPPV 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没有统一认识, 较为公认的假说分别是 Schuknech 提出的“ 壶腹嵴帽结石”假说和 Hall 提出的“半规管结石 ”假说, 两者均认为椭圆囊内耳石的脱落影响了同侧外周前庭对角加速度刺激信号的接 收处理, 使得两侧前庭外周器官输入信号不均衡, 从而导致眩晕11 。BPPV 发 病急骤, 症状重, 病人较易产生紧张、 焦虑甚至恐惧情绪。 这类病人的眩晕症状 易反复发作或程度加重, 形成恶性循环12-13。根据

11、不同半规管进行的不同手 法复位是纠正治疗 BPPV 的主要方法, 但首次成功 率仅为60%80%。残余症状产 生的原因尚未确定, 可能包括微量残余的耳石碎片未完全复位14、 内耳微循环 障碍8 或耳石回复到前庭后产生了新的刺激, 病人的平衡系统重新适应需要时 间15。 已有研究证实, 在充分了解病人的身体、 心理状态的基础上, 适当的康 复训练以及沟通、 规范的随访督导等干预 对病程时间、 诊疗效果和病人的生活质 量起到积极作用16 。 BPPV 的手法复位治疗多在门诊进行, 离院后病人在较长时间内仍需独自面对残 余眩晕症状带来的躯体不适和心理问题。 在随访过程中发现有些病人并不能完全 理解药

12、物治疗的意义, 擅自停药或漏服;年龄较大病人对康复操的动作规范掌握 度不够, 均给予了解释和纠正。 本研究结果显示, 两组病人治疗后DHI 评分总分以及功能性、 情绪性和躯体性得分降低, 且观察组病人评分低于对照组, 病人的 自我感知度更好。 说明通过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地缓解和避免病人的情绪 障碍和躯体化障碍, 从而使病人得到更加全面的照顾, 缩短病程, 加快康复。 参考文献 1Parnes LS, Agrawals K, Atlas J.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benign paros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J.C

13、MAJ, 2003, 169:681-693. 2Bhattacharyya N, Baugh RF, Orvidas L, et al.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08, 139:47-81. 3Von Brevern M, Radtke A, Lezius F, et al.Epidemiology of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apopulation based studyJ.

14、J Neurol Neurosurg Psychiatry, 2007, 78:710-715. 4Seok JI, Lee HM, Yoo JH, et al.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repositioning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J.J Clin Neurol, 2008, 4:107-110. 5Faralli M.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the first BPPV episode:role of otoli

15、thic function and of a delayed diagnosis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6, 25:198-204. 6Acar B, Karasen RM, Buran Y.Efficacy of medical therapy repositioning maneuvers for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 J.B-ENT, 2015, 11:117-121. 7 王尔贵, 吴子名.前 庭康复-前庭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M.2 版.北京:人民军 医出版社, 2004:281-2

16、83. 8 徐晔, 付敏.良性阵 发性位置性眩晕手法复位后对残余症状不同干预方法的 疗效观察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30 (14) :1146-1149. 9 王慧, 栋祯.良性阵 发性位置性眩晕诊治过程中面临的挑战J.临床耳鼻咽 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30 (14) :1161-1163. 10 王利一, 彭好. 良 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眩晕残障评定量表分析J.临床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16, 30 (8) :595-597. 11 闵密可, 韩朝. 良 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综述J.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5, 13 (2) :91-99. 12Teggi

17、r, Giordanol L, Bondi S, et al.Residual dizziness after successful positional vertigo in the elderlyJ.Eur Arch Otorhinolaryngol, 2011, 268:507-511. 13Bremova T, Bayer O, Agrawal Y, et al.Oculaar VEMPs indicate repositioning of otoconia to the utricle after successful liberatory maneuvers in benign p

18、aroxysmal positioning vertigoJ.Acta Otolaryngol, 2013, 133:1297-1303. 14 贾庆燕, 孙慧. 良 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抑郁焦虑状态评估J. 中华临床 医师杂志, 2015, 9 (18) :3332-3336. 15Ferrari S, Monzani D, Baraldi S, et al.Vertigo in the pink:the impact of female gender on psychiatric-psychosomatic comorbidity in 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patientsJ.Psychosomatics, 2014, 55 (3) :280-288. 16 熊彬彬, 赵晓明.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复位短期疗效不佳的分析J.中华 耳科学杂志, 2016, 14 (4) :473-47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