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1 -第三单元 (电气)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一、知识结构必看清二、阶段特征:(必想通)本单元讲述了电气时代的世界,时间从 1870 年前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这一时期是资本主义发生重大变化,由自由资本主义走向垄断资本主义,也即走向资本主义的成熟阶段的历史。从经济上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生产力过渡到电气化重工业阶段,生产关系出现了垄断;政治上垄断资产阶级掌控了国家政权,主要列强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工人运动向新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列宁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发生了变化,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亚洲掀起了新式的革命风暴即亚洲觉醒;全球化有了重大发展,资本主义的
2、世界市场,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正式确立。具体历史阶段特征如下:(一) 、资义发展资本主义过渡到垄断阶段:1、资本主义经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垄断(1 )生产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表现在四大行业,具备新的特点,影响更加猛烈;(2 )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出现了局部调整-垄断组织出现,促进了生产力发展。 (3)不平衡- 资本主义的发展的不平衡加剧,后期的美德等国迅速超越了老牌的英法。2、资本主义政治帝国主义阶段到来:(1 )垄断资产阶级掌控了国家政权,对内完善上层建筑,对外疯狂扩张,各列强纷纷垄断时代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新阶段“政治变化殖民扩张新的发展经济飞跃民族解放亚洲觉醒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世
3、界体系,市场, 科技突破;表现四行业-电力,内燃交通,通讯,化工;特点-科技,多源,交叉;影响-全方位改变资本主义和世界. 国家- 六大帝国主义瓜分世界.全球化内:垄断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完善上层建筑,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由于国情不同,六大帝国主义形成民主和专制两种类型.目的方式-抢占原料市场和投资场所;资本输出和政治瓜分并用。后果深刻-殖民体系和世界体系最终确立。原因殖民侵略激化矛盾;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事件中国义和团和辛亥革命, 朝鲜义兵,印度抗英, 伊朗土耳其资产阶级革命。特点反帝反封双重性质;方式多样; 进入新式资产阶级斗阶段。根源:资发不平衡,引起激烈矛盾。过程:性质-帝国主义争霸和殖
4、民战争。分为三个阶段。特点:全球化处于继续发展阶段。形式: -世界体系初步正式形成。原因: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资本输出。垄断形成:原因-科技,生产力,生产和资本集中; 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列强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外:垄断资产阶级越出国界,疯狂扩张,瓜分全球, 列强矛盾激烈.结果总体失败,取的一些革命果实。影响:沉重击帝国;极大壮革命。影响:促进生产力发展;促进世界联系;建立在殖民地半殖民灾难基础上。国际关系世界大战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2 -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2)由于各国的
5、历史条件和国情的不同,六大帝国主义呈现不同的政治特征-英法美完善了民主政体,而德日俄等国具备较强的军事封建性。(二) 、工人运动工人运动总体和平发展局部突破:1、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工人运动向和平宽广方向发展。2、理论发展 工人运动的理论出现分化,一方面出现修正主义泛滥,另一方面俄国形成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3、组织发展 各国工人政党纷纷成立,第二国际成立,但大多受修正主义控制,唯有俄国诞生了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4、实践发展十月革命成功和苏联的成立,既是国际工人运动的新纪元,也是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三) 、殖民活动资本输出阶段,正式形成殖民体系:1、殖民国家和被
6、殖民地区:六大帝国主义。全球。2、殖民目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投资场所的意义更加凸现,方式是廉价商品,资本输出和瓜分全球。3、殖民争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殖民争夺的集中表现。4、殖民后果: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给被殖民地区带来了深重灾难,但也冲击了旧体制和旧思想;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正式形成,世界联系更加紧密;加剧了列强矛盾,引起了世界规模的战争。(四) 、民族解放亚洲觉醒新式性质:亚洲觉醒是在列强殖民加剧情况下,在本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资产阶级形成和壮大的情况下发生的,具备新的领导,新的纲领,新的性质,新的目标。(五) 、国际关系霸权争夺和世界大战:1、原因:殖民争
7、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殖民矛盾外化为霸权争夺,体现为英德,法德,俄奥三对矛盾。分化组合为两大统治集团。2、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第一次全球性的战争,给帝国主义沉重打击,十月革命和苏联的诞生是这次大战最大的后果。战后出现了革命高潮。帝国主义建立了重新分割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六) 、全球化世界体系初步形成1、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推动了世界全球化,帝国主义加强殖民扩张是全球化的直接动力。2、形式资本主义国家体系更加严密,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更加紧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随之最终形成。3、影响促进资国发展,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影响双重,世界联系更加紧密,整体推动了世界进步。蕴藏深
8、刻矛盾,争夺异常激烈。三、重难精析:(必掌握)1、正确认识垄断组织。原因:根本-生产力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作用;直接(途径)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形式:卡特尔;辛迪加;托拉斯等。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作用:经济提高了生产率,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政治垄断资产阶级操纵了国家政权,对内完善了上层建筑,对外加紧侵略扩张,激化了列强间的矛盾。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3 -2、两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对比:项 目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前提 资制度在英国确立 资世界体系全球初确立市场 海外市场不断扩大 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背景技术
9、工场技术的积累 自然科学的突破过程表现 棉纺-动力-交通-机械 电力-交通-通讯-化工特 点 经验性;单源性;轻工性. 科技性;多源性;交叉,重;经济 蒸汽;自由竞争放任. 电气;垄断组织形成.政治 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垄断资阶-帝国主义到来.殖民 商输武装,殖民体系初成. 资输瓜分,殖民体系确立.工运 工运兴起-马克思主义. 工运发展-列宁主义.国际 英国是世界霸主 争夺引发世界大战.全球 资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资世界体系完全确立影响格局 英国独霸 资发不平衡加剧-后起.3、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特征和成因。分类。项目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日本经 济特 征快-首位;重工业化.快
10、-次席;军事性.慢-丧失垄断慢 较快-仍落后快-仍差距.成 因 资源;原料;市场;移民;资本;安定.市场;赔款;矿藏新设备.殖地广;设备旧;资金出.小农;小企;战败;信贷.改革促发;残余;缺资金.残余;市场;疯狂扩张.政治特征 健全民主制度 专制制度保 健全民主制 健全民主制 沙皇专制 天皇制度成 因 英法美资发历史悠久;资产阶级壮大; 启蒙思想传播;经彻底资革.德日俄后起,资弱,封浓厚,自上而下走资路.帝国主义特 征托拉斯帝国主义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殖民帝国主义高利贷帝国主义军事封建性帝国主义认 识 经济发展分先发慢英法类和后发较快美德日俄类;政治发展分民主类英法美和专制德日俄类.原因(见上
11、第 5 行。 )4、主要帝国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特征和成因。经济发展和政治的分类,成因,影响.(1)经济政治特征和成因参见前边表格.(2)分类:经济: 分类- 比较缓慢的英法类;发展迅速的美德类 ;发展较快但总体仍落后的日俄类.成因-英殖地广,设备陈旧,资本投向国外;法国小农经济,企业规模小,资金投向信贷;美德两国完成统一,市场广阔 ,利用最新技术 ,德国利用普法战争配框和资源, 美国移民和资本涌入;日俄两国完成改革促发展,利用对外侵略弥补不足, 但起点较低.影响-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 加剧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矛盾,引发了世界大战.政治: 分类-相对民主的英法美和相对专制的德日俄两类 .成因- 资本
12、主义经济发展历程充分与否, 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与否;民主思想的传播与否; 是否经过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专制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4 -类的帝国主义国家具备较强侵略性.5.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正式形成.原因:根本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直接- 列强加剧了对外扩张和争夺,通过商品和资本输出和武装侵略,把亚非拉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变为了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确立,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也最终确立。影响:这一体系的实质是帝国主义对全球的统治;它促进了资本主义各国进一步发展;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13、,但也冲击了当地落后社会体制和思想,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这一体系整体促进了世界的联系和发展;这一体系内部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包括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帝国主义国家内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帝国主义和东方的矛盾,随着这些矛盾的发展激化,这一体系本身必然瓦解崩溃。6、19 世纪中叶,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20 世纪中叶欧亚的政治经济特征。欧洲 亚洲项目政治特征 经济特征 政治特征 经济特征19 世纪中叶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潮流工业革命发生扩展 初步沦为半殖半封;掀起革命风暴;维新.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日本发展.19 末20 世纪初列强纷纷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
14、出现垄断.被列强瓜分殆尽;掀起亚洲觉醒的资产阶级民主运动.沦为列强投资场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起来.20 世纪中叶分化为东西欧形成两大阵营-进行冷战。东欧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大问题多;西欧恢复发展并向一体化方向发展。民族解放取得胜利,纷纷取得独立,尤其是中国革命成功;走向联合反帝斗争-亚非会议。亚洲经济发展道路各异,取得瞩目成就社会主义中国,日本,四小龙等。7、总体看待这一时期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1 )从背景上看,是在帝国主义加强殖民扩张引起的;同时大部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本主义已经形成并有所发展,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2 )从性质和类型上看,总体进入了资产阶级领导的民
15、族民主运动阶段。由于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的国家仍以旧式农民战争为主,如朝鲜和非洲 。(3 )从过程方式上看,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形式更加多样,有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如中国和墨西哥;有和平方式的政治总罢工如印度;也有暴力的武装斗争,如义和团和马赫迪起义。(4 )从结果看总体失败,但取得一定成果,如中国和墨西哥。超越:领导,纲领,力量,结果都比亚洲风暴有显著提高。8、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工人运动的总体特点和表现,成因.总体特点:组织性增强;和平性为主;分化。表现:(1)组织性- 各国工人政党成立,第二国际成立;(2 )和平性-各国工人运动以和平罢工为主,以争取经济利益为主,第二国际的主要
16、活动也已和平斗争为主。 (3)分化-出现修正主义,第二国际陷于破产;同时,俄国出现了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成因: (1) 第二个工业革命后工人队伍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工人政党成立,工人运动增强了组织性;(2)随着垄断资产阶级改变剥削方式,完善民主制度,使工人阶级对合法斗争产生幻想,修正主义的影响;(3)俄国的独特条件和列宁的领导。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5 -9.什么是修正主义?根源何在?修正主义是 19 世纪晚期出现的一种工人运动理论.它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 ”过时”,需要“ 修正”,所以这种思想叫修正主义.区别: 放弃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和放弃暴
17、力斗争的手段 .强调改良和和平斗争, 这是修正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区别.根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垄断资产阶级改变了统治策略,在经济上改变剥削方式, 以剥削相对剩余价值为主,缓和了阶级矛盾;在政治上完善民主制度,扩大选举权, 使一部分工人阶级对合法运动产生了幻想;工人阶级队伍扩大,工人贵族出现, 工人队伍的思想日益复杂.影响: 工人运动向宽广发展,质量下降, 第二国际破产. 10、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和影响.原因:(1)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围绕争夺霸权和殖民地,展开了激烈斗争。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法德,俄奥,英德的矛盾;(2)列强之间的积累争夺在 19 世纪末 20
18、世纪初逐渐分化为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对峙的军事集团,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速了大战的爆发;(3)1914 年 6 月 28 日,奥地利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大战的导火索。性质:第一次世界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对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战争。其中塞尔维亚具有民族解放的性质,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性质。影响:大战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和灾难;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的力量,摧毁了俄罗斯,德意志,奥匈,奥斯曼土耳其四个帝国,削弱了英法意等国;十月革命胜利是一战最大的后果,战后无产阶级革命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出现了世界性的高涨。11、19 世纪不同时期德法矛盾都十分尖锐,在早期,中期和晚期法国和德
19、国矛盾的表现,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早期:(1)表现- 德意志参加反法同盟和拿破仑作战;(2 )原因-欧洲封建势力要干涉法国革命,拿破仑侵略了德意志的民族独立;(3)影响 -动摇了德意志地区的封建秩序,也促进了德意志的民族觉醒。中期:(1)表现- 普法战争;(2 )原因- 法国阻挠德意志统一,维护大陆霸权;(3)影响-德国统一改变了欧洲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晚期:(1)表现- 成为帝国主义核心矛盾;(2 )原因- 法国要夺回霸主报仇雪恨,德国要扩大霸权;(3)影响- 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加速了大战爆发。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6 -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7 -w.w.w.k.s.5.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