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春天的故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珠江三角洲概况,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进香港和东南亚。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土地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
2、港和澳门。,1.城市化表现,向城市地区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人口和产业,乡村,2.城市化的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 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3.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_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促进经济发展 缩小城乡差异,城市化的含义,阅读课文P64内容总结归纳“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它分为几个阶段,并分析特点是什么?,思考:,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改革开放初期:,在珠江三角洲,特别是广州深圳,广州-珠海等主要的交通走廊,城市与乡村界限变得模糊不清,形成城市和乡村相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相混杂
3、的城乡一体化地带。,2.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区域中心城市的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逐步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目前,该区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和城镇高度密集的城市群体系。,小结:珠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核心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阅读课文P64-65“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材料,掌握珠三角城市的特点。,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衡量
4、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城市化进程特点及原因,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阅读 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很高,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A、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 B、城镇数量多,分布密度大。 C、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D、外来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供水、供电和通信等水平居全国前列。,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活动参与:P65,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特色经济的优势有哪
5、些?,1、便于分工协作,提高专业化水平; 2、便于公用基础设施,加强企业间的技术与信息交流; 3、便于降低生产成本,增强规模效益; 4、有利于政府部门的管理。,思考:,活动,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特色经济,思考:“一镇一品”模式的优越性,它是如何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专业镇经济,专业化程度高,具有规模效益;便于经营管理,改进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便于企业间技术和信息交流,相互促进,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阅读,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大都市,广东省南部,南临香港,国家改革开放的政策、优越的地理位置、廉价劳动力及科技,中国发展最快的
6、城市,中国大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经济效益最好的城市。,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在引进外资、技术和管理方法的优势下,发展了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业和制造业,形成了以轻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后,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工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工业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工业增长速度保持较高水平。,2、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毗邻香港 华侨
7、众多 开放政策,外向型经济稳步发展,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农村城市化,阅读 汹涌的“民工潮”,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主要问题: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产生了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问题。,阅读P69课文内容和P70“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8、大量占用耕地、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等。,解决措施,1、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石化、钢铁、汽车、造船等原材料工业和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地区产业升级。 2、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各城市加强相互分工与合作,构建以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3、加强规划与管理制定发展规划,同时加强了交通、通信、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环境污染严重(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物污染、噪声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治安、贫困、内城衰落等问题。措施: 1)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以控制城市中心
9、区规模; 2)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3)保 护 和 治 理 城市 环 境,活动参与P71城市化对城市环境的影响:,(1)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主要有:占用大量耕地,城市生产、生活排放的废水污染水源、土壤,废气污染大气环境;固体垃圾占用土地等,影响农村的生产、生活领域。(2)但城市化进程又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城市周围形成了面向城市这一市场的郊区农业。城市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在逐渐代替农村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城乡差别日益缩小。,活动参与P71城市化对农村环境的影响:,泛珠三角区域范围示意图,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广西,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