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染病及消毒隔离知识试卷姓名: 科室: 成绩:一、单选题 1、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有: (E) A三类 35 种 B三类 36 种 C三类 37 种 D三类 38 种 E三 类 39 种 2、有关消毒的描述,错误的是(E) A是切断 传 播途径,防止传染发生的重要措施 B可保护医护人员免受感染 C可防止患者再被其他病原体感染 D即使有了强有力的消毒措施,医护人员也必须采取防护措施E对不同的传 染病消毒效果相似 3、有关消毒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E)A微波消毒属高效消毒法 B异丙醇属中效消毒法 C通风换气属低效消毒法 D高效消毒可杀灭一切微生物 E病原体及消毒方法相同,在不同的物品上消毒效果相同
2、4、有关隔离的描述,错误的是(D) A是控制 传 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 B便于管理传染源 C可防止病原体向外扩散给他人 D根据 传染病的平均 传染期来确定隔离期限 E某些传染病患者解除隔离后尚应进行追踪观察 5、2%戊二醛对医疗器械浸泡消毒和灭菌的时间分别是 (A ) A20 分 钟达消毒要求, 10 小时达灭菌要求 B15 分钟达消毒要求,4 小时达灭菌要求 C45 分钟达消毒要求,9 小时达灭菌要求 D15 分钟达消毒要求,8 小时达灭菌要求 6、有关标准预防下列哪项是错误的(E) A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 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B强调双向防护 C所有的患者均被视为具有潜在感染者 D要
3、根据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E脱去手套后可以不洗手 7、甲类传染病是指 (A)A、鼠疫和霍乱 B、白喉和梅毒 C、炭疽和淋病 D、流感和腮腺炎 E、流 脑和乙脑 8、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不包括 (A)A、消化道 传 播 B、母婴传播 C、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D、注射途径 E、输血或血制品 9、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 C )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 10、在医疗诊治活动中高度危险性物品,必 须选用什么处理方法?( B ) A.消毒法 B.灭菌法 C.一般消毒 D.清洗处置 二、多单选题 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最
4、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B ) A、密切接触 B、经呼吸道 C、经消化道 D、 经昆虫媒介 E、 经血液及血制品 2、个人防护用品包括(ABCDE ) A. 口罩; B、手套; C、护目镜; D、隔离衣; E、防护服 3、灭菌后的物品在何种情况下视为已被污染?( A B D E ) A、手感潮湿; B、与潮湿物接触或浸水;C、在有效期内; D、包装松散; E、无菌包不慎掉地。 4、压力蒸汽灭菌器有(ABCDE ) A.立式或卧式下排气压力蒸汽灭菌器 B.预真空压 力蒸汽灭菌器 C.预真空脉 动压力蒸汽灭菌器 D 快速蒸汽压力灭菌器 E.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5、常用的紫外线消毒器有哪几种(ABC
5、D ) A. 紫外线空气消毒器 B. 紫外线表面消毒器 C. 紫外线饮水消毒器 D. 紫外线消毒箱 E. 紫外线消毒锅 6、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物品消毒温度和时间要求,哪几项正确(ABC ) A. 硬物裸露物灭菌,在 121,需要 15 分钟 B. 硬物包裹,在 121,需要 20 分钟 C. 织物包裹,在 121,需要 30 分钟 D. 硬物裸露物灭菌,在 132,需要 4 分钟 E. 织物包裹,在 132,需要 4 分钟 7、甲类和按照甲类管理的传染病应在( ) 小时内进行报告,其它乙、丙 类传染病在( ) 小时内进行报告。 (A E ) A. 2 小时 B. 4 小时 C. 6 小时 D.
6、 12 小时 E. 24 小时 8、下列概念正确的是(AB) A. 杀灭或清除媒介物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水平的处理为消毒。 B. 杀灭 或清除媒介物上所有微生物的处理为灭菌。 C.抑制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的处理为消毒。 D.杀灭或清除媒介物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水平的处理为灭菌。 E.杀灭或清楚媒介物上的绝大部分病原微生物的处 理为灭菌。 9、下列哪些方法可以达到灭菌(ABE ) A.热力法 B.电离辐射法 C.新洁尔灭浸泡 D.2%碘酊浸泡 E.2%戊二醛浸泡 10、履行传染病报告职责的责任报告人员有哪些(ABCDE ) A.疾病控制人员 B.乡村医生 C.开业医生 D.执行
7、职务的医护人员 E. 检疫人员 三、填空: 1、 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 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 ( 无菌 ) ;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 ( 消毒 )。 2、(手卫生)泛指通过洗手、手部消毒或者外科刷手等方法来清洁消毒手部。 3、无菌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 20-25 )cm 的柜内,过期物品应( 重新 )灭菌。 4、抽出的注射药液须注明时间,超 过( 2 小时 )不得使用。 5、无菌包外须标明( 物品名称 )、 ( 灭菌日期及有效期 ),物品按失效期先后 顺序摆放。 6、物品的浸泡消毒、污染物具的表面擦拭消毒、 饮 用水和污水污物的消毒宜选
8、用( 含氯)消毒剂。 7、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 , (谁报告)。监测病例遵循(属地管理)的原 则。 四、判断题 1、输液输血器材、注射器、 针头、 导尿管、活检钳等属于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严格灭菌.。 ( ) 2、置于无菌容器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应注明开启时间,一 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24 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 ) 3、 保护性隔离措施是指为预防高度易感病人受到来自其它病人、医务人员、探 视者及病区环境中各种条件致病微生物的感染, 而采取的措施。 ( ) 4、新洁而灭不能用作非一次性的器械消毒用。 ( ) 5、门诊日志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 龄、职业、现住址、病名、 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 9 项基本内容。 ( ) 6、传染病报告卡的诊断日期必须具体到小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