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69475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蛛网膜下腔出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护理查房之蛛网膜下腔出血,丁树标 蚌埠医学院2011级护本,概述,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errhage,SAH)是多种病因致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又称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实质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谓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约占急性脑卒中10%。,病因和发病机制,1.病因 (1)、颅内动脉瘤(约占50%-85%),最常见,包括先天性动脉瘤,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动脉瘤。 (2)、血管畸形,约占10%,主要是动静脉畸形,青少年多见 (3)、其他,如脑底异常血管网病,血管炎等。 (4)

2、、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过量饮酒、有破裂史,瘤体积较大等。 2.发病机制病变血管可以自发破裂,或因情绪激动,重体力劳动等使血压突然增高导致破裂,并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一系列病理过程,临床表现,1.临床特点a、可见于各年龄组,青壮年多见。b、多在情绪激动、用力,劳作时发作。c、突发异常剧烈头部胀痛,炸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以颈强直多见。严重头痛是典型表现。d、部分病人出现眼底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视乳头水肿或视网膜出血。e、发病后一般低到高热f、老年人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不典型,2.并发症a、再出血,是SAH严重急性并发症。多见于起病4周内以第二周发病率最高。在病情好转情况下,突

3、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加深,抽搐等提示再出血。b、脑血管痉挛,是SAH死亡和伤残的重要原因,其痉挛程度与出血量有关,可继发脑梗死,造成偏瘫 失语等。c、脑积水,轻者表现嗜睡,思维缓慢和记忆障碍,重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实验室及其他检查,1.头颅CT 是确诊SAH的首选方法,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现高密度影像 2.DSA 是确诊SAH病因特别是颅内动脉瘤最有价值的检查方法。 3、脑脊液 对确诊SAH最具诊断价值和特征性,如何治疗,1、一般治疗 脱水降颅压,控制水肿,调整血压,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预防感染。 2、防止再出血a、安静休息:绝对卧床4-6周,适当适量应用地西泮苯巴比妥等镇静剂。b

4、、调控血压:适当应用各种降压药,控制病人情绪减轻疼痛等因素。c、应用抗纤溶药物:控制纤溶酶形成,防止动脉瘤周围的血块溶解引起再出血 3防治脑血管痉挛,a、维持血容量和血压,避免过度脱水。 b、应用钙通道阻滞剂4、防治脑积水 可给予乙酰唑胺口服,亦可用甘露醇和呋塞米等药物。 5、手术治疗 是防治动脉瘤性SAH再出血最佳方法。,常用护理诊断、问题、措施及依据,A、头痛 与脑水肿、颅内高压、继发性脑血管痉挛有关(1)采用缓解疼痛的方法:听音乐,深呼吸,转移注意力,必要时镇痛镇静剂。(2)用药护理:甘露醇快速静滴,注意观察尿量;尼莫地平适当控制滴速。(3)心理护理:消除焦虑,安慰病人。 B、潜在并发症

5、 再出血(1)活动和休息:绝对卧床4-6周并抬高床头15-20度避免搬动和过早下床。保持病室安静舒适,减少一切不良刺激。(2)避免诱因:如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用力咳嗽等(3)病情监测:颅内动脉瘤发病后24小时内再出血风最大 C、其他护理诊断1、自理缺陷,和长期卧床有关2、恐惧,和头痛,担心再出血及预后有关,病例分析,1.2.床边查体:T:35.5 P:82次/分 R:24次/分 BP:188/91mmHg 昏睡,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直接对光反射及间接对光反射迟钝,双侧眼球向左凝视。被动体位,检查不合作,体型肥胖,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2次/分,节律规整,各

6、瓣膜听诊区无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侧腱反射减弱3、辅助检查:外院颅脑CT检查示:蛛网膜下腔出血 复查CT示:右侧颞顶叶内血肿 CTA示:右侧后交通大动脉瘤 4、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160/100mmHg,平时口服卡托普利、尼福达、阿司匹林等治疗,一般控制在140/90mmHg水平。10年前起多次出现脑梗塞。,28床,张桂荣,性别女,60岁,患者因突发头痛,呕吐并意识障碍6小时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急症于2015年4月24日收入我科。,5、患者现况: 现病人昏迷,可自行睁眼,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应存在,四肢间断不自主活动,气管切开处通畅、胃管通畅、尿管通常,左侧股静脉穿刺处

7、通畅,给抗生素、营养神经、护胃、保肝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 6.临床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A、护理问题及诊断: 1.颅内再出血,与颅内压突然增高有关。2.颅内压增高 ,与情绪紧张、用力过度等相关。3.脑血管痉挛。4.教育需求。5、血肿腔引流管。6.有感染的危险。,B、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1)严密观察:意识、瞳孔、肢体活动、生命体征、引流管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2)保持患者绝对卧床,抬高床头15-30度,避免一切外来的刺激,防止因躁动不安而使血压升高,增加再出血的可能。(3)给予合理饮食,勿食用易导致便秘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保持室内通风适宜防止因着凉而引起患者用力打喷嚏或咳嗽,以免增

8、加腹压及反射性的增加而引起颅内动脉瘤破裂。,2、引流管护理: (1)做好气切护理:及时翻身、叩背、吸痰,注意无菌操作,口腔护理,吸氧,保持气道通畅。 (2)胃管护理: 1)判定胃管位置:放置胃管常见胃管盘曲在咽部或误入气管,引起呛咳,严峻者致呼吸难题甚至死亡,因此正确无误地判定胃管是否在胃内至关重要。 2)胃管的固定:常规固定法是用胶布或一次性鼻贴固定鼻窦两侧及面,颊部,胃管开端反折,用纱布包好,以T形夹夹紧,用别针固定于床单上。 3)留置胃管的长度:常规置入胃管长度为4555cm。根据循证护理研究步骤,完善了成人胃肠减压胃管置入的长度,即一般长度在5568cm,但这个长度也并不是绝对的,置管

9、时要结合患者实际情况,不能呆板执行教科书尺度。 4)胃管留置时间:长期鼻饲患者7天更换1次胃管,改插另一侧鼻孔,以预防鼻咽黏膜刺激性损伤;若为硅胶胃管则每月更换1次。 5)保持胃管通畅:逐日用20ml生理盐水冲刷2次,防止胃管因堵塞或胃液黏稠而引流不畅。,6自洁作用减弱。因此,留置胃管期间,对意识障碍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对清醒患者嘱定时刷牙。 7)口腔护理:住院患者在留置胃管期间机体抵挡力降低,导致口腔的)心理护理:清醒患者留置胃管时护士应多与其沟通,加强胃管护理知识的宣教,定时匡助患者翻身,推拿背部、肩颈部,以减轻因头颈部制动及被动体位带来的不适。,3)尿管护理: 1)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导管受

10、压、扭曲、堵塞。 2)防止逆行感染。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1%新洁尔灭溶液清洁尿道口2次,每日定时更换集尿袋,记录尿量,每周更换导尿管1次,无论何时,引流管及集尿袋均不可高于耻骨联合,切忌尿液逆流。 3)多饮水,常更换卧位,若发鼓励病人现尿液混浊,沉淀或出现结晶应及时进行膀胱冲洗。每周查尿常规1次。 4)训练膀胱功能。可采用间歇性阻断引流,使膀胱定时充盈、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 5)病人离床活动或作检查时,可携集尿袋前往。其方法:将导尿管固定于下腹部;保持集尿袋低于耻骨联合。亦可将导尿管与集尿袋分离,用无菌纱布包裹导尿管末端反折后以胶布扎紧,固定于下腹部;集尿袋开口端用无菌纱布包裹或套入无菌试管内,固定于床单上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病人卧床时,常规消毒两管开口端后接上。,健康教育,1.,嘱咐患者保持情绪稳定,生活要有规律,避免剧烈运动及咳嗽,保持大小便通畅,防止血压变化。要定期接受随访,若有病情变化,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