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教学词句天地1. 给划横线的字写出正确的读音。1)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2)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3) 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4)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 )2. 解释诗句中带横线字的意思。1)泊船瓜州 泊: 2)京口瓜州一水间 间: 3)聒碎乡心梦不成 聒: 3. 读句子,填空。1)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作者当时的船停泊在 ,从 , ,这些词可以看出这里离他的家乡并与远。2)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山一程,水一程”表示征途 ;“风一更,雪一更”表示征
2、途 。、按要求填空: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句诗出自朝诗人王安石的,全诗表达了诗人真挚的之情。其中“绿”的意思是 ,还”的意思是。全句诗意是。1. 想一想,填一填。1)“梅花魂”的“魂”指一种精神。我们还可以说( )魂 ( )魂 ( )魂2)“缕”作量词常用于细而长的东西。我们可以说一缕( ) 一缕( ) 一缕( )教学教学2. 比一比,选合适的词语填空。珍藏 收藏 储藏1)我一直( )着外祖父送给我的那幅墨梅图。2)这个小屋子是用来( )杂物的。3)我爷爷喜欢( )竹雕艺术品。3.读课文,谈谈你的想法。外祖父那么喜欢这幅墨梅图,为什么在莺儿回国的时候把梅花图送给她?1. 自主复习
3、在我国古代,春兰,夏荷,秋菊,冬梅被人们称为花中“四君子”。梅花又和青松、翠竹一起被誉为“岁寒三友”。学完课文,你知道外公为什么这么喜欢梅花了吗?再认真读读课文,想想文章是如何表现外公的思乡之情的。1. 比一比,再组成词语。梳( ) 撩( ) 玷( ) 详( )流( ) 燎( ) 沾( ) 样( )琉( ) 潦( ) 贴( ) 洋( )2. 选字填空。竟 竞 境1)想不到外祖父( )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起来2)智力( )赛使同学们的思维更加活跃起来了。3)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 )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4)虽然热带是无所谓隆冬的,但腊月天气,也毕( )凉飕飕的。5)保护环(
4、),人人有责。4.句段推敲1) “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是又害怕又奇怪。”我害怕,是因为 我奇怪,是因为 2)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的。这两句话前后对比,更说明了 教学教学一、比一比,再组词。茁( ) 捧( )吩( )栋( )拙( ) 棒( )纷( )拣( )二、给下列句中带点的词换个意思相近的词。1、桂花树上长满了茂密的叶子。( )2、母亲赶紧吩咐人提前摇桂花。( )3、母亲洗净双手,撮一点桂花放在水晶盘中。( )三、课文填空。1、“桂花开得( )时,不说( ),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 )。”若将
5、句中“没有不”换成别的词语,可以是:( )。2、父亲闻着( )和( )的混香,诗兴大发:“( ),( )。( ),( )。”3、桂花摇落以后,全家动员,( )小枝小叶,( )在簟子上,( )好几个天太阳。桂花晒干了,( )铁罐子里,( )茶叶中泡茶,( )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 ( )在桂花香中。这正是父亲诗中所说的:“( )。”四、拓展练习1、填写读书名言。1)“书犹( )也,( )读之可以( )。 ”这是刘向说的,说明读好书可以让人变得( )。2)“我扑在书上,就像( )的人扑在( )上。”高尔基把书比作( ),说明读书可以使我们( )。2、填写歇后语。茶壶里煮饺子( )。
6、八仙过海( )刘姥姥进大观园( )( )(自己写一歇后语。)一、将时令与花及相关诗句用线连起来二月 荷花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教学教学三月 桃花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六月 菊花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九月 梅花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二、照样子造句1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无论都_2如果让它开过,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落,比摇下来的香味就差多了。如果就_ 3可是母亲一看天上布满阴云,就知道要来台风了,赶紧叫大家提前摇桂花。一就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祖父对小孙女的喜爱之情?二 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清澈( ) 柔软( ) 喜欢( )潮湿( ) 矮小( ) 凉爽( )三 我能照样子写句子。例:水鸟站在它的腰上发出鸣叫声。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1溪水发出悦耳的声音奔向远方。2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1. 读课文,想一想。1)作者在文章中回忆了故乡给自己留下的“美好的印象”。这些人和景物的特点是:小溪: 茶山: 老家: 居民: 2)作者的故乡景色宜人,你最喜欢哪一处景致?把文中有关的句子抄出来。教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