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 年三科教材培训心得8 月 9 日,我有机会参加了在大方县举行的 2018 年三科教材的培训活动。虽然整个培训仅有一天,但中间的内容安排却十分紧凑。既有对新教材编写初衷和理念的高层次解读,又有针对具体教育实践的实用性建议与指导,让我对新教材的使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回味整个培训活动,最使我终身受益的,便是让我对教育的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1、对新教材的思想认识(一)教育事业,国之根本此次国家统编的教材科目有语文、历史和道德与法制,不难发现,这三门学科都是直接影响学生思想的意识形态属性较强的学科。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他的行为,从小耳濡目染的思想熏陶,更是会影响人的一生。因此,新教材的编写,不仅
2、是一项教育措施,更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措施。纵观古今中外,利用教育,巩固国家统治的事例并不罕见。比如,日本总是在历史教科书上做文章,对日本学生进行否认侵略历史的教育。俄罗斯、韩国等在重新修订历史教材,都体现各自在意识形态方面的战略意图,近二十年来台独、港独分子,千方百计对学生,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台独、港独的教育,对青年人进行洗脑。我们讲“要灭一国,先修其史” ,李登辉、陈水扁在台湾搞台独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步骤就是从修订教科书开始的,通过教科书的修订影响青年一代的学生,让他们忘记过去忘记历史,对他们进行洗脑。再如秦始皇为实现中央集权统治,扼杀不利于自己统治的儒家教育,下令“焚书坑
3、儒” 。虽然,这是些影响恶劣的反面事例,但它们共同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对任何国家、任何社会而言,教育都是维护社会统治、政治稳定的基本途径。教育,是立国之本。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国民,部编教材的视野开阔、立意高远,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立德树人为主要目标,是一套符合国家政治要求的,是多数人能够接受的公共知识产品。(二)弘扬传统,刻不容缓我们的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永久的精神家园。但在如今的道德与法制教材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还远远不够,如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牢记中华传统节日
4、,传承中华文化之精髓,甚至有部分课文存在刻意“西化”的倾向。在这一背景下,部编教材的编写与使用,显得极为必要也极为迫切。部编教材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且做到了“守正创新,特色鲜明” 。二、对新教材的整体感知(一)图文并茂教材的每一篇连接的插图选用都是有着精密考虑的,既关注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贴近生活新教材充分关注了法制道德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致力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制意识。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修养、运用法律,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指导学生将道德与法治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不断丰富自
5、己的生活经验。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是青少年学生汲取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核心媒介,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至关重要。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以及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革命传统等教育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特殊作用。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意识形态环境,从国家层面必须加强教材建设,特别是三科教材建设,帮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就打上中国底色,植入红色基因,培育其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等核心素养。道德与法治作为其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强调德法兼修,注重法治教育,注重修为提升,懂得做人比做事更重要。学生应争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做一名出色的中学生,做一个有道德情操的自己,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此同时,我们教师也要进一步加强自我的道德修养。严于律己,言传身教,时时处处做学生的表率;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使自己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美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们应肩负起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光荣使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