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09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563679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09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09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09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09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09学年高一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天目高级中学 09-1 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 史 试 卷考试时间:80 分钟 满分:100 分 出卷人:洪晓静 审核人:章志刚第一部分:选择题(50 分)(一)基础知识题(每题 1 分,共 30 分;根据新课程标准,这部分是你应该记住的。拿满分吧!)1、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诸侯对周王承担纳贡和朝觐的义务,并随周王出征、祭祀、吊丧庆贺等事项。这种制度叫作( )A、宗法制 B、郡县制 C、分封制 D、行省制2、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2、 D、忽必烈一定乾元3、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控制和管治的措施是( )A、实行行省制度 B、实行册封制度 C、实行三省六部制 D、设置理藩院4、清朝,为加强皇权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废丞相 B、设内阁 C、设军机处 D、频繁换相5、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开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1840 年 B、1860 年 C、1895 年 D、1901 年6、 南京条约中最能体现列强侵华本质的内容是( )A、协定关税 B、开放通商口岸C、赔款 D、割地27、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是( )A、禁烟运动 B、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C、三

3、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D、义和团运动8、抗战以来取得的首次大捷是( )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大捷 C、 淞沪会战 D、枣宜会战9、第一个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的中国人是( )A、洪秀全 B、洪仁玕 C、孙中山 D、蒋介石10、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结束的标志是( )A、湖北军政府成立 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C、清帝退位 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1、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是( )A、日本占领山东 B、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的合理要求遭到了拒绝 C、德国对山东的占领 D、北洋军阀的卖国求荣12、解决了新中国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重大问题的会议是 ( )A、 八七会议 B、中共

4、“七大” C、七届二中全会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3、2007 年全国人大十届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年恰逢人民代表大会制在全国建立( )A、50 周年 B、53 周年 C、56 周年 D、58 周年14、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 B、民族平等 C、民族团结 D、共同繁荣15、 “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新时期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的决策出现于(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316、 “一国两制”的构想首先得到成功运用是在( )A、台湾问题上 B、香港问题上 C、澳门问题上 D、特区

5、问题上17、20 世纪 50 年代,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为改善新中国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作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 )A、 B、 C、 D、18、20 世纪 70 年代,新中国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其关键是( )A、中日关系的改善 B、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C、中苏关系的改善 D、中美关系的缓和19、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首脑举行历史上首次会晤是在( )A、1971 年的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B、1993 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

6、式会议C、2000 年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D、2001 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20、亚里士多德说:“不能认为每一位公民属于他自己,而要认为所有公民都属于城邦。”这句话说明了希腊( )A、公民有权利参与城邦行政与司法事务B、城邦重视公民参政素质的培养C、公民珍视个人自由,敢于表现个性D、公民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21、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里克利指出:“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 ”当时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 D、元老院22、被人称为“自然法之父”的是( )A、伯里克利 B、亚里士多德 C、柏拉

7、图 D、西塞罗423、英国内阁的第一任首相是( )A、克伦威尔 B、沃波尔 C、乔治一世 D、威廉三世24、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君主立宪制 C、各国都有最高法院 D、总统制25、列宁称马克思、恩格斯是“19 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 。这“三个最先进国家”是指( )A、英法美 B、英法德 C、英法俄 D、法德美26、标志着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的是( )A、二月革命 B、工兵代表苏维埃建立C、七月事件 D、十月革命27、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

8、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28、进入 21 世纪后,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C、联合国地位日益提高 D、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 29、欧洲联盟成立的标志是( )A、欧共体建立 B、 “马约”得到欧共体成员国的批准,并生效C、欧元正式启用 D、欧共体 12 国签订欧洲联盟条约30、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 。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一体化进程已消除了民族差异 B、国家之间已没有矛盾C、一体化进程日益加深 D、已经形成了统一的民族认同(二)史实判断题(每题 2

9、 分,共 20 分;有的说法教材中未必能找到,但根据所学知5识,你完全可以推断。争取多拿分吧!)31、从汉到明清时期,宰相大臣面见皇帝的礼仪经历了由坐到站到跪的变化,其本质上反映了( ) A、皇权与相权矛盾激化 B、等级森严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趋势 D、中央集权加强32、假设你是一名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们所选择的( )A、江西的瑞金 B、贵州的遵义 C、陕西的延安 D、江苏的南京33、假如你生活在 1840 年以后的中国,你会先后看到下列哪些事件发生甲午海战 天京事变 三元里人民抗英 义和团运动( )A、 B、 C、 D、34、1979 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

10、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 ”对以上材料的正确理解是: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 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 ) A、 B、 C、 D、35、1999 年,中美关系因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大使馆而处于低点。1999 年 11 月,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2001 年 4 月 1 日,南海撞机事件又给中美关系蒙上阴影。2002 年 2 月 21 日美国总统布什访华,2

11、002 年 10 月江泽民总书记访美,中美关系再现曙光。两国关系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波折,是因为( ) A、中美两国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B、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两国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C、中美两国人民热爱和平,渴望合作,从根本上推动了中美关系的发展D、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决定的36、假如你在古希腊的城邦中游历,你绝对遇不到的是( )A、皇帝出游时的壮观场面 B、奥林匹亚竞技会C、公共场所的演讲和辩论 D、精美的雕塑37、在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的镜头:英国议会上,外交大臣帕默斯顿提出出兵进6攻中国,议会以 271 票对 262 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侵华战争拨款。英国维多利亚女王最终同意对华宣战。

12、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英王是国家元首,但议会掌握国家权力B、英王形式上有对外宣战的权力C、英王是国家元首,议会对英王负责D、议会权力至上,英王要遵从议会38、马克思说某个国家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 。这个国家是( )A、法国 B、美国 C、德意志帝国 D、英国39、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 “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一战”就没有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 C、 “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

13、矛盾,加速了革命的发生 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40、 “冷战”结束后,日本加快了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其主要表现不包括( )A、不注重美日关系,与美国对立 B、与亚洲邻国经济合作以提高国际地位C、开始向海外派兵 D、武器装备现代化和高技术化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0 分)(一)史实简答题(41 题 14 分,42 题 13 分,共 计 27 分)41、人民英雄纪念碑落成于 1958 年。当年,由中国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长范文澜领导,研究浮雕图片所需要的史料题材。经过精心挑选确定了八幅汉白玉大型浮雕,来表现近百年来中华儿女走向独立,走向解放的革命历程。请根据下面四幅浮雕图片回答问

14、题。7图一:1839 年 图二:1911 年图三:19371945 年 图四:1949 年(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4 分)(2)图二和图四的共同点是什么?(2 分)图二和图四中的军队的最终政治理想分别是什么? (4 分)(3)图一和图三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 分)(4)图四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2 分)42、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依据这一科学理论,请回答:(1)在实践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法国、俄国和中国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3 分)8(2)以俄中为例,概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两国革命所形成的不同的革命道路。(4 分)

15、(3)俄中两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丰富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4 分)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 分)(二)史料分析评论题(43 题 10 分,44 题 13 分,共计 23 分)43、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 (1)图一反映了新中国初期怎样的外交基本方针?(2 分)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2分)图二 20 世纪 70 年代“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图三 2000 年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首脑举行会晤图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与斯大林握手9(2)图二和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2 分)两人握手反映了

16、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 分)44、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无一不处在苏联的势力范围之内,受莫斯科日益增强的高压控制。材料二 我认为,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的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材料三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美国政府能够尽力缓和局势,协助欧洲走上复兴之路。材料四 本公约各缔约国决定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请回答:材料一是谁说的?(2 分)该演说的发表有什么意义(2 分)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冷战政

17、策的哪些内容?(3 分)10(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美国的目的真的是为了让欧洲经济复兴吗?说明理由。 (3 分)(4)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3 分)天目高级中学 09-1 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 史 答 卷考试时间:80 分钟 满分:100 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50 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 小题, 130 每题 1 分,3140 每题 2 分,共计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8、 30答案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班级 学号 姓名 座位号:11第二部分:非选择题(50 分)(一)史实简答题(41 题 14 分,42 题 13 分,共 计 27 分)41、(1)请分别指出上述图片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名称。 (4 分)(2)图二和图四的共同点是什么?(2 分)图二和图四中的军队的最终政治理想分别是什么?(4 分)(3)图一和图三的共同主题是什么?(2 分)(4)图四反映的史实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2 分)42、1848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依据这一科学理论,请回答:(1)在实践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法

19、国、俄国和中国各取得了怎样的成果?(3 分)(2)以俄中为例,概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两国革命所选择的不同的革命道路。(4 分)(3)俄中两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丰富和发展的表现是什么?(4 分)从中你得到了哪些认识?(2 分)43、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一种常见礼节。12国际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1)图一反映了新中国初期怎样的外交基本方针?(2 分)它的积极意义是什么?(2分)(2)图二和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2 分)两人握手反映了中美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2 分)(3)图三反映出目前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什么?(2

20、分)44、材料一是谁说的?(2 分)该演说的发表有什么意义?(2 分)材料二、三、四反映了冷战政策的哪些内容?(3 分)(3)根据材料三,你认为美国的目的真的是为了让欧洲经济复兴吗?请说明理由。 (3 分)(4)针对材料四所反映的内容,苏联采取了什么措施?它意味着什么?(3 分)13天目高级中学 09-1 学期高一年级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参考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分,共 50 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A C C A C A B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B C B A B B B

21、 D C D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D B A B C B B B C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答案 C D C C A A C C C A41、 (1)图一:虎门销烟(或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图二为武昌起义;图三:抗日游击战(或抗日战争) ;图四:渡江作战。 (4 分)(2)共同点: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本国封建落后势力黑暗统治的斗争。 (2 分)14不同点:图二军队的理想是建立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国,图四军队的理想是建立无产阶级社会主义国家。(4 分)(3)共同主题:都反映了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

22、 (2 分)(4)影响:渡江作战的胜利,标志着南京国民政府的覆灭,为中国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打下坚实基础。(2 分)42、 (1) 法国:1871 年建立巴黎公社,是实践社会主义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1917 年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中国:1949 年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3 分)(2)不同的革命道路:俄国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中国走的是由农村到城市。 (4 分)(3)在俄国,列宁提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资本主义国家内取得胜利,把马克思主义发展成为列宁主义;在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4分)真理需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是不断发展的;各国的革命和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2 分)43、 (1)一边倒;(2 分)有利于打破美国的外交封锁,有利于新生的人民政权的巩固(或使中国不至于孤立无援的地位。 )(2 分)(2)尼克松;(2 分)结束了两国长期对抗的关系。(2 分)(3)多极化趋势。(2 分)44、 (1)丘吉尔(2 分) ;揭开了冷战的序幕。 (2 分)(2)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 (3 分)(3)不是,美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控制西欧,实现美国的全球战略计划。 (3 分)(4)建立华约组织;标志两极格局正式形成。 (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