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面部刮痧与面部拨筋的区别.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2560679 上传时间:2018-09-2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部刮痧与面部拨筋的区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面部刮痧与面部拨筋的区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面 部 刮 痧 与 面 部 拨 筋 的 区 别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 。 “痧”就是人体内气血瘀积和阻塞,一旦“不通” ,毒素就会积累。刮痧疗法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在表皮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通过良性刺激,直到刮出皮下出血凝结成米粒样的红点为止,通过发汗使毛孔张开,痧毒也就随即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对于高血压、中暑、肌肉酸疼等所导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拨 筋 疗 法 是 依 据 中 医 理 论 ,疏 通 经 络 排 出 毒 素 和 晦 气 ,在 头 部 和

2、面 部 以 点 的 接 触 ,深入 皮 下 ,打 散 囤 积 于 血 管 壁 的 毒 素 ,十 次 美 容 不 如 一 次 拨 筋 。 压 力 , 思 虑 、 烦 心 导 致 细 胞死 亡 会 成 气 血 不 通 ,产 生 筋 结 。 通 过 “揉 、 拨 、 挑 、 梳 “等 手 法 ,打 开 面 部 穴 位 、 舒 通 面 部九 大 经 脉 ,有 效 阻 止 由 筋 经 阻 塞 造 成 的 筋 结 、 气 结 ,防 止 面 部 晦 暗 ,将 坏 死 细 胞 、 毒 素 经 由血 液 循 环 和 淋 巴 循 环 代 谢 出 去 ,调 行 气 血 ,促 进 细 胞 的 吸 收 能 力 。面 部

3、 刮 痧 与 面 部 拨 筋 的 区 别 面 部 拨 筋 是 双 向 ( 经 络 +气 血 ) 调 理 ,而 面 部 刮 痧 是 单 向 ( 血 管 ) 调 理 。 面 部 拨 筋 调 的 是 人 体 气 血 运 行 的 通 络 ,是 对 整 个 人 体 “面 ”的 调 整 。 而 面 部 刮 痧 是 血 管的 调 理 ,是 一 种 排 毒 ,是 “点 ”的 调 理 。 拨 筋 包 含 刮 痧 ,而 刮 痧 不 含 拨 筋面部色斑及痤疮诊断一、色斑诊断色斑颜色、形态:色斑淡黄,边界不清晰为心脾气虚。色斑深黄,边界清晰为心脾两虚,兼肝郁气滞。色斑褐黄或黑黄,边界清晰为心肾两虚,兼气郁结日久。色斑

4、部位:面部出现黄褐斑,多属气血、经络、脏腑失调。黄褐斑紫外的面色黄,色斑多在面颊部大小肠的全息穴区和小肠经循行部位,为脾虚痰湿凝聚,常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腹泻等脾胃虚弱的症状。黄褐斑兼面色青,色斑多在额头两侧、鼻部、眼角外侧、眼下方上肢区等肝胆的全息穴区或胆经循行部位,多为肝郁气滞,常伴有胁肋胀满,郁闷不舒,急躁易怒的症状。黄褐斑兼面色晦暗,色斑多在面颊外侧、面颊下方、上唇两侧等肾区、膀胱区为肾气不足,常伴有腰痛,腰膝酸软,精力减退,易疲劳的症状。过早或过多出现老年斑是机体早衰,脂代谢紊乱的表现。面部:上肢、肩关节对应处的黄褐斑多伴有颈肩酸痛的症状面部:下肢、膝关节对应区处的黄褐斑常伴有

5、下肢、膝关节酸痛、沉重的症状。二、痤疮诊断痤疮颜色、形态:痤疮色红、丘疹隆起,面色红润。为实热症,常伴有口渴、咽干、烦躁、便秘等症状。痤疮色淡红、丘疹小,稍高出皮肤,或无明显隆起,面色正常,为虚火,阴虚火旺症,常伴有气短、口干、咽痛症状。丘疹和黑头粉刺同时存在,皮损色深,或囊性痤疮,为血瘀症、痰湿症。痤疮部位:痤疮色红、丘疹隆起,明显集中在小肠经循行线上,即为小肠实热,常伴有食多、饮水少、尿黄、便秘等症状。痤疮色淡红、丘疹小,稍高出皮肤,或无明显隆起,面色正常,痤疮集中在肺的全息穴区,为肺经虚火,常伴有气短、口干、咽痛症状。在大肠经、小肠经、胃经的循行部位反复出现痤疮者,胃肠积热是其发病内因,大多伴有便秘、食欲旺盛、腹胀、口臭、嗳腐等症状。面颊中部和外侧、下颌部位胃经的循行部位,出现反复发作的痤疮是胃热的表现,多见喜食油腻肥甘者,常伴有食多、口渴、口臭、腹胀、便秘等症状。女性下唇部下唇部反复发作的痤疮,月经前加重,为内分泌失调,常伴有月经不调的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