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A.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5413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A.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A.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A.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导学案: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导学案A.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第 2 节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A一、学习目标:1体会 建立生物膜模型的过程如何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2简述生物膜的结构模型。二、自主学习指导:请同学们仔细默读课本 P65-68 内容,仔细观察图 4-5 和图 4-6。认真思考下列问题, (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是什么?)8 分钟后进行检测。三、检测1 欧文顿实验膜的结论是 。来源:220 世纪初科学家第一次将膜从_ _中分离出来。化学分析表明:膜的主要成分是_ _ 和 。来源:数理化网31925 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结论:细胞膜中 的脂质分子排列为 _。41959 年罗伯特森把生物膜描述为 。51970 年,科学家所做的

2、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试验的试验现象证明细胞膜具有 。6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了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 。7.生物膜的 膜型认为, 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 的,而是具有 的;蛋白质分子有的 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 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 整个磷脂双分子层。大多数蛋白质也是可以 的。8.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 与 结含成的 ,叫做糖被。9.一位科学家发现,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面积增大,这是由于细胞膜的什么特性所决定的 A.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是选择透过性膜C具有专一性 D.具有运输物质的功能10维生素 D 能较水溶性维生素优先通

3、过细胞膜,这是因为 A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作基本支架B.磷脂双分子层内不同程度地镶嵌着蛋白质C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四、当堂训练来源:1提出生物膜 流动镶嵌模 型的时间和科学家分别是 A1959 年,罗伯特森 B1972 年,桑格和尼克森C19 世纪,施旺和施莱登 D19 世纪,欧文顿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生物膜是 来源: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 蛋白质一脂质一蛋白质的 三层结构静止的 流动的A B C D3在细胞膜上,和细胞与细胞之间或者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互相联系,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4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学成分的一

4、组化 学元素是 AC、H、O、N BC、H、O、N、PCC、H、 O、S、P DC、H、O、Mg、Fe5.生物膜的“蛋白质一脂质蛋白质”静态结构模型不能解释下列哪种现象 来源:来源:来源:A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 B溶于脂质的物质能够优先通过细胞膜来源:C变形虫的变形运动 D.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双层排列在膜中间6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A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C.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7对 白血病病人进行治疗 的有效方法 是将正常人的骨髓造血细胞移植入病人体内

5、,使病人能够产生正常的血细胞。移植之前需要捐献者和病人的血液进行组织配型,主要检测他们的 HLA(人体白细胞抗原)是否相配。HLA 是指 ARNA B DNA C磷脂 D糖蛋白8细胞膜常被脂质溶剂和蛋白酶处理后溶解,则可推断细胞膜的化学 成分主要是 磷脂 蛋白质 多糖 核酸A B、 C D9变形虫表面的任何部位都能伸为伪足,人体内的一些白细胞可以吞噬病菌和异物。上述生理过程的完成依赖于细胞膜的 A选择透过性 B流动性 C保护性 D主动运输10关于细胞膜流动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因为磷脂分子有头和尾 ,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摆动在细胞膜上运动,使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 因为蛋白质分子无尾,不能运动,所以

6、它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无关C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蛋白质载体的翻转运动,与磷脂分子无关D细胞膜流动性与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有关11仔 细阅读下列信息,并回答问题:有人在研究未受精的卵细胞膜透过性时,发现脂溶性物质很容易通过细胞膜,而不溶于脂质的物质则很难通过。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一定有某种物质,有利于脂质物质的通过。1925年 EGorter 和 FGrendel 用有机溶剂将人成熟红细胞膜中的这种物质提取出来,并将它在空气水界面平铺成单分子层时,这个分子层的面积相当 于原来细胞表面积的两倍。(1)根据上述信息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2)题中所指的细胞膜成分具有 的功能。(3)膜中主要成分还有 ,请简要

7、说明如何设计实验证明该物质的存在。 (4)如果以含 32PO43-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在体外培养骨髓瘤细胞。一段时间后,在新增殖的骨髓瘤细胞中存在放射性的膜结构主要有 。12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抗体,分别与小鼠细胞和人细胞的细胞膜上的一种抗原结合,两类细胞则分别产生绿色荧光和红色荧光。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 370C 下保温 40 min 后,细胞上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所示 ),试问:(1)人和鼠细胞膜 表面的抗原属于构成膜结构的起受体作用的 。(2)融合细胞表面的两类荧光染料分布的动态变化,可以证实关于细胞膜结构“模型”的 观点是成立的。(3)融合细胞表面

8、的两类荧光染料最终均匀分布,原因是 ,这表明膜的结构具有 。(4)细胞融合实验若在 20条件下进行,则两种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时间大大延长,这说明 。若在10C 条件下,两种表面抗原便难以平均地分布,这又说明 。第四章第 2 节 生物膜的流动分数 来源: 成绩镶嵌模型 A 答案检测:1.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哺乳动物的红细胞中 脂质和蛋白质 3连续的两层 4.静态的统一结构 5流动性 6流动镶嵌模型 7流动镶嵌 磷脂双分子层 静止的 流动性 镶在 嵌入 贯穿于 运动 8. 蛋白质 糖类 糖蛋白 9.A 10.A当堂训练15 BCABC 610 BDCBD11(1)细胞膜中含有脂质物质,且它在膜中呈双层排列 (2)构成细胞膜的基本 骨架(3)蛋白质 利用蒸馏水使人成熟红细胞膜破裂,然后通过离心等方法提取出较纯的 细胞膜,再用双缩脲试剂检验,发现溶液颜色由蓝色转为紫色(注意应先提取较纯的细胞膜)(4)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细胞核膜等生物膜12(1)糖蛋白 (2)膜物质分子能够运动 (3)构成膜结构的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是运动的 一定的流动性 (4)膜上蛋白质分子运动的速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慢 环境温度很低(接近 O)时,蛋白质分子运动速度也接近零来源:数理化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