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48297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9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发展心理学,第五节 青春期的心理发展武汉大学 张荣华 ,案例分析:华华怎么了?,华华转眼间成长为一名中学生,他的父母发现他似乎逐渐地变成另外一个人。他特别爱打扮,对自己的体重、身高、相貌格外在意;对父母过分关心自己感到反感,嫌父母唠叨,对父母偷看自己的日记尤其感到烦恼,有时候与父母的交流也比以前少了;特别喜欢与同学在一起,连衣服的样式、发型等都要求与同学一样时髦。,华华怎么了?,但是,他的能力却比以前提高了,总能解决十分复杂的应用题,象科学家一样做实验,提出有价值的发现。他的父母对此感到疑惑:华华这是怎么了?我们以后该怎样与他相处? 你能给他们一个圆满的解释吗?父母应该怎样对待他?,(三)性的

2、发育和成熟发展加速现象:作为一代人提早达到成人的成熟标准的现象。 导致青少年早熟的原因如下:(1)遗传因素 (2)营养因素 (3)药物的作用 (4)心理因素 (5)环境因素,成熟早的男孩被认为是放松、独立、自信,在身体上对成人和同伴都具有吸引力。由于在同龄伙伴中很受欢迎,他们在学校里占据很多领导地位,并常常成为体育明星。相反,晚熟的男孩则并不太受人喜欢。成人和同伴都认为他们焦虑、说话太多和爱引人注意(Brooks-Gunn, 1988a; Clausen, 1975; Jones, 1965; Jones & Bayley, 1950)。,男生的成熟,Jones & Bayley, 1950的

3、6年追踪研究发现:晚熟青少年更焦虑、更渴望成熟,希望获得别人的注意。 Jones(1965)研究发现当孩子30多岁时,早熟比晚熟的孩子更为自信,社交能力更强,更有责任感。,男生的成熟,一个原因是较为出众的形体和身体力量经常使他们在运动能力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这种结果反过来有助于他们获得成人和同伴的认可(Simmons & Blyth, 1987) 早熟的人外表像成人,可能使其他人高估他的能力并给予他一般成人才有的特权和义务父母对早熟的儿子的教育和成就期望比晚熟的儿子高(Duke等,1982) 父母在诸如作息时间和交友等问题上较少与早熟的儿子发生冲突(Savin-Williams & Small

4、, 1986)。 这种积极的环境使早熟的青少年更加自信,更加受欢迎,在同伴群体中居于一定的领导地位。,在女孩中,成熟时间的影响正好相反。早熟的女孩受欢迎的程度在一般以下,她们显得退缩,缺乏自信,心理压力较大;占据的领导地位较少(Ge, Conger, Jones & Mussen, 1958)。她们还更经常地卷入反常行为(酗酒、早期性活动),而且学业成绩较差(Caspi et al., 1993)。相反,她们晚熟的同龄伙伴则发展十分顺利,人们认为这些女孩在身体上具有吸引力,活泼、社交能力较强,在学校里往往居于领导地位。,这5个男孩都是13岁,其中两个高个子大概更自信,是体育明星,自我意象良好,

5、另外三个成熟晚的孩子可能自尊感较差,身体意象也比较消极。,二、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1、心理上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的矛盾所谓成人感是指青春期的儿童产生了对成熟的强烈追求和感受,这是来自于身体的快速发育及性的成熟而产生的成熟感,在这种感受作用下,他们在对人、对事的态度、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以及行为的内容和方向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也渴望社会、学校和家长能给予他们成人的信任和尊重。半成熟现状主要表现在其认知能力、思想方式、人格特点及社会经验上。,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 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 3、成就感与挫折感的交替(高傲和自卑),一、记忆的发展二、思维的发展 (一)建立假设和检

6、验假设的能力 (二)思维形式与思维内容分离,第二单元 青春期的社会性发展,一、自我意识的发展(1)自我意识分裂为观察者的我(I)和被观察者的我(me),因而个人就能从自己的观点出发,认识和评量自己的心理活动。(2)能够透过自我去认识客观世界,即由自我的观点来认识事物而不是从他人的观点去评量事物。(3)个人价值体系的发展和理想自我的活动,总是与自我观念的发展相联系的 同一性是对自我身份确定的自我意识,用艾里克森的话说“一种知道自己去什么地方的感觉”。“一种从信赖的人那里获得所期待的认可的内在自信”。,二、情绪变化特点 三、第二反抗期 所谓反抗期是指个体表现出对一切外在力量予以排斥的意识和行为倾向

7、 (一)第二反抗期的主要表现形式 强烈反抗父母的监督或干涉;批判父母的意见、行动、态度;固执自己的意见、兴趣、爱好和计划,拒绝父母的批评或评论;要求保障独立行动的权力,特别是与同学朋友一道活动的自由;强烈抵抗对个人秘密的侵害;改变童年期培养起的良好行为习惯,(二)形成第二反抗期的原因 一是生理方面: 二是心理方面: 三是社会方面: 四、人际关系的发展 (一)同伴关系 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表现出先疏远、后接近的行为模式,Selman提出的友谊发展阶段: (1)短暂游戏伙伴(3-7岁):儿童是自我中心的,他们只是短暂的游戏伙伴,还不能考虑到他人观点。他们看重是否邻近或身体特征。 如,她与我是朋友,是

8、因为“她与我同住在一条街上”,“她有一个漂亮的玩具”,(2)单向帮助阶段(4-9岁):好朋友会做自己想让他做的一切事情。 如,“她是我的好朋友,因为在我借她的橡皮时她总是借给我”,“他不是我的好朋友,因为我想和她在一起时她不愿意”。,(3)双向帮助阶段(6-12岁):能互相帮助,但仍然倾向于考虑是否对自己有好处而不是双方共同的利益。 如,“我们是好朋友,我们相互帮助”;“朋友是没有人和你一起玩的时候,能与你一起玩的人 ”,(4)亲密共享阶段(9-15岁):朋友可以互相分享,相互之间保持信任和忠诚,认为共同的兴趣是友谊的基础,友谊的形成需要时间,朋友是排他的。 如,“交一个亲密的朋友需要很长时间

9、,因此如果你发现你的朋友交其他朋友时,你会感到很糟糕”。,(5)自主独立阶段(12岁开始):儿童能相互尊重朋友的需要,相互尊重对方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如,“真正的友谊是真诚的奉献,必须相互支持和信任,并要让他有自己的自由”,(二)与父母关系的变化特点 对父母陈旧观念的不满,常常与父母错误的教育观念相冲突 对父母家长式作风、地位不平等的反抗 对合理、正确的教育的错误反抗 (三)与教师关系的变化特点 权威地位,不盲目,喜欢:热情、关心、知识、风趣的教师。,青春期心理卫生,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提前做好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 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反抗期:成人感vs半成熟,二、帮助青少年顺利渡过反抗期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角度; 二是从孩子自身入手,帮助他们正确接纳和认识自己和自己的变化。如通过文体活动来消耗过多的精力。教会他们积极应对情绪的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