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高中政治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政治常识 基本知识点 1、政治是指特定的 阶级 或社会集团为了实现自己的 根本利益 ,围绕国家政权所进行的全部活动。政治的核心是 国家政权 。2、经济 决定 政治,政治对经济有 反作用 。3、 思想政治素质 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4、国家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 , 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标志。国家的性质由 统治阶级 的阶级性质决定。5、国家政权,通常是指 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有 立法机关 、 行政机关 、 司法机关等国家政权机关行使。6、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 人民当家作主 7、 国家性质 决定 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2、我国最主要的国家职能是 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 ,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会主义建设, 协调人民内部的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 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8、国体就是 国家性质 ,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根据民主集中制 原则,由选民直接或 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保障了 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10、人大代表是人民意志的 表达者 ,是人民权力的 受托者 ,国家权力“最终控制权”在 人民手中 。 11、我国的
3、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 全国人大 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和地方政府,最高国家行政机关是 国务院 我国的国家司法机关: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最高国家审判机关是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国家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 行政机关 ,也是我国 司法体系 的一个组成部分。12、全国人大的主要职权:最高立法权、 最高任免权 、 最高决定权 、 最高监督权 。13、我国国家机关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有 民主集中制 。14、全国人大常委会是 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对全国人大负责,受他监督,两者是从属 关系。15、国家公务员要努力 为人民服务 。要依法接受 人
4、民 监督。16、我国的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应努力建设 公正严明、依法行政的 法治政府,务实高效、廉洁勤政 责任政府, 乐民所乐,忧民所忧 服务政府。17、民主的含义:民主是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民主具有鲜明的 阶级性。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人民当家作主 。 人民民主专政 的国体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的政体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内容。18、民主、 富强 、 文明 、 和谐 构成社会主义四位一体的目标。19、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表现在:中国的民主是 共产党 领导的人民民主中国的民主是 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的 民主中国的民主是 以民主集中制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活动方式 民主中国的民主是
5、最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 民主 。20、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包括农村村民自治、城市居民自治 , 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21、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体现 工人阶级 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守法 、执法 的总称。基本要求是: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 。22、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 基础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 保障 。23、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主体是 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必须 法律化、制度化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 党的领导 。24、依法治国的意义: 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
6、志 。25、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法治属于 政治 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两者缺一不可。26、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把 坚持党的领导 、 人民当家作主 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27、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是 政治选举 、 政治结社 、 政治表达 28、公民政治参与是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序指 依法 、 合法 。原则是坚持 党领导 、法治化 、 渐进式 。29、 选举权 和 被选举权 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30、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平等性 、 广泛性、 真实性 、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 。31、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民主选举 、 民主决策 、 民主
7、管理 、 民主监督 32、国家主权是国家的 中央政权机关 所固有的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 最高权力 ,国家主权的特征: 对内最高、 对外独立。基本内容: 政治独立 、 经济自主 、 领土完整。33、 “一国两制”的科学内涵: 一个中国 、 两种制度 、 高度自治 。意义: 有利于祖国统一 、 有利于大陆的对外开放 、 有利于港澳台的稳定发展 、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34、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 团结 、 互助 、 和谐 。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 、 民族团结 、 各民族共同繁荣 。基本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特点、意义。(省略)35、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 人口 、 领土 、
8、政权 、 主权 。基本权利: 平等权 、 独立权 、 管辖权 、 自卫权 。36、国际组织是指一些国家、地区或民间团体,处于各种特定目的和任务,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的一种 常设性 议事机构。37、国际关系是指 国家 之间, 国际组织 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组织之间的关系。决定国家之间关系的是 国家利益 。38、联合国成立时间:1945 年,总部:纽约。宗旨: 维护国际的和平与安全 , 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联合国的机构有 联大、 安理会、经济与社会理事会、托管理事会、秘书处 。 (秘书长)潘基文 39、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和平 、 发展 。40、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独立自主
9、是核心和基本立场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基本准则 、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41、公民在对外交往中要自觉维护 国家的安全 、 荣誉 、 利益 。4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 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三个代表”是指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3、民主党派的性质: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的建设者 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 参政党 。44、我国的政党制度
10、: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是:(16 字) 长期共存 、 互相监督 、 肝胆相照 、 荣辱与共 。根本活动准则: 宪法 。45、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共产党领导,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最广泛的 爱国统一战线 ,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协围绕 民主 和 团结 两大主题,认真履行 政治协商 、 民主监督 、 参政议政 职能。46 实行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 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47、党的领导
11、主要是通过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 组织领导 实现的。党的执政方式有: 科学执政 、 民主执政 、 依法执政 。经济常识1. 经济生活包括物质资料的 生产、 交换 、 分配 、 消费 四个环节。其中,生产是基础,消费是最终目的。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国现阶段的中心任务。这是建设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3. 新时期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4. 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财富增长之源。5.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关系。6. 构成
12、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者的劳动、资本、自然资源、管理、科学技术。其中属于实体性要素的是劳动、资本、自然资源,属于联结性要素的是管理,属于渗透性要素的是科学技术,而 自然资源 具有不可再生性。7. 新世纪新阶段,要坚持走 新型工业化 道路,其特征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8. GDP 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物质资料和劳务的价值总和。GDP 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 GDP 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但 GDP 指标不能反映家务劳动的价值,不能反映经济增长对环境的压力和利
13、用。9.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生活,是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10. 发展生产是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前提,改善生活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11. 个人可支配收入=个人总收入(税收+社会保障金)12. 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有拉动作用。13. 人们的消费,按层次可分为生存、享受和发展消费;按内容可分为物质和精神消费;按对象可分为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按性质可分为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14.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总支出。其大小被广泛地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15. 随
14、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的消费水平逐步提高,消费结构不断从低层次想搞层次转化,表现为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非耐用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 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恩格尔系数降低。16.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安全权、 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17. 一旦发生消费争议,可以通过如下途径解决: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不成 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不成 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不成 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
15、机构仲裁 不成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8. 在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中,第一产业是农业,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统称为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可以有效地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可以扩大就业领域和就业人数,保证社会安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19. 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方向是:巩固和加强第一产业,加强和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整和提高第二产业,提高工业的现代化水平;积极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
16、业,形成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新格局。20. 劳动者正确解决择业问题,应注意:既要考虑个人的职业志向,又要考虑社会的需要;既要考虑经济待遇,更要有精神的追求;既要了解职业岗位的要求,又要考虑自身的主观条件。21.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处理方式主要有:协商(选择程序) 不成 调解(法定,非必经程序) 不成 仲裁(法定必经程序) 不成 诉讼(最终程序) 。22. 财政收入的规模决定财政支出的规模;财政支出是财政收入的目的,财政的合理支出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又能为财政收入创造条件。23. 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关系上,经济发展是源,财政收入是流,源远才能流长。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保证
17、国家的财政收入。只有通过财政收入集中必要的财力,才能保证国家职能的实现。24. 财政的重要作用主要有: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巩固国防提供可靠地物质保障。25. 税收是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经济单位和个人无偿征收财物的一种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相对固定性。26. 我国税收的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广大人民群众是税收的最终受益者。27. 我国实行纸币本位制,即以纸张作为货币材料,并且币值不再与黄金挂钩的货币制度。我国的法定货币是人民币。28. 利率是一定时期中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其计算公式:单利=本金利息率年数;(复利)本
18、利和=本金(1+利率) 年数29. 中央银行是代表国家进行金融调控的特殊金融机构,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银行的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进行金融宏观调控。30.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是:吸收存款、发放贷款、转账结算。31. 对企业来说,理财首先是为了防范天灾人祸而可能造成的损害,实现资产的安全。对家庭来说,理财的首要目标是使自己一生衣食无忧,获得基本的保障。保险的基本职能是分散风险(基础) 、补偿损失。保险还具有资金融通和防灾防损等派生职能。32. 债券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公司财产所有权证书。33.
19、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34. 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35. 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36. 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私营和外资经济,它们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和税收、推进所有制结构调整和优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7. 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38. 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实行按劳分配为
20、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具体形式包括: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土地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39. 实行按劳分配有其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建立、现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社会人们劳动差别的存在,决定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40. 公平和效率作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效率是实现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追求效率的社会条件。41.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根据一定的法律和规定,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提供保障的一种制度。内容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期中核心内容是社会保
21、险。42. 市场经济是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运行体制,其作用表现在:合理而有效地配置资源;自动调节供求关系的平衡;为各类信息的传递提供广阔的平台;对各类市场主题进行客观而公正的评价;择优汰劣。4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法律保障,市场主体的行为、市场秩序、政府的宏观调控、社会保障等,都需要用法律来规范。44. 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道德建设。在经济活动中,要树立自我负责的道德意识,笃守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45. 宏观调控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的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
22、,以保障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4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因为:宏观调控有助于社会经济的平稳发展;有助于解决特殊领域内的资源配置问题;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目标;保护竞争、限制垄断,促进新兴产业成长和优化产业结构。47. 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常用的调控手段是计划手段、财政政策手段和货币政策手段。48. 生产要素流动的全球化、市场规则的全球化、金融运作的全球化、科技开发利用的全球化,构成了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内涵,它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全球化市场体系的形成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有如下特征:国际的商品流、资本
23、流、技术流在数量上以空前的速度增长;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增强,全球经济合作走向新的起点;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49. 世界贸易组织是世界上最大的多边贸易组织,其目标是:各成员国(地区)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其它贸易障碍和歧视待遇,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各成员国(地区)经济发展。世贸组织的实行的原则有: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透明度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50. 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形式有: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51. 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必须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52.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下实
24、行的。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又有利于增强本国独立自主地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实力。53. 在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公民应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哲学常识1.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它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2. 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地阐明了整个世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具有严格科学性;它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具有高度的实践性。3.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的,即整个世界是一个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4.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是可以被人们所认识的,即具有可知性。5.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对客观世
25、界的能动反映。6. 意识具有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当然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所以要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7.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8.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客观决定主观。9.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10. 物质的运动大体可分为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社会运动、思维运动等基本形式。11. 物质运动是有规
26、律的。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12. 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现象是事物的外在表现。现象是变动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任何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任何现象也都是本质在某一方面的表现。13.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14. 实践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它是客观物质性活动;是自觉地、能动的活动;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实践有三种基本形式,即:生产实践、调整和变革社会关系的活动、科学实验。15.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是: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16. 寻求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27、,人的认识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17. 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首要的基本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18.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实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19. 实事求是,简单地说,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20.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21.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同周围其他事物存在着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我
28、们必须用整体性的观点观察问题。凡事要穷因究果,正确把握因果联系,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离不开整体,整体处在统率的决定地位。我们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通观全局,以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也要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22. 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性质的变化。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23. 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两种状态。两者的辩证关系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两者关系要求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要重视量的积累,注意防微杜渐;要不失时机,促成飞跃。24.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即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25. 世界上
29、的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要把事物的发展作为过程加以考察,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做好在曲折中前进的思想准备。26. 简单地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种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既相互对立、相互排斥,又相互联系、相互依存。27.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两者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28. 矛盾具有普遍性,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的观点,看问题要全面,反对片面性。矛盾具有特殊性,即
30、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一刀切。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离不开普遍性。两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两者关系要求我们把普遍性原理与特殊性结合起来。29. 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但次要矛盾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因此,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和关键,同时也要统筹兼顾。30. 矛盾双方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
31、面决定的。因此,我们认识事物要善于抓住本质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31. 树立创新意识需要辩证思维,坚持辩证的否定观。科学和技术的创新,不是对现有成果的简单否定,而是一个“扬弃”的过程。32. 实践和理论的辩证关系是: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理论的产生、发展、受检验和归宿,理论对实践又有反作用,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33. 真理是随着客观事物和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3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为它具有把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联结起来的特性。35.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实践的主体。这是因为:人民群众的生产实践创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
32、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6. 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受价值观的支配。价值取向引导着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3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核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38. 人生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人生的自我价值,即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两个方面密切联系,其中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39. 个人对社会尽责、作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志。劳动和奉献是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40. 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是: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现实的升华,理想可以转化为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奋斗和实践。41. 正确选择人生道路,必须坚持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符合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为指引。规划自己的人生,既要考虑自己的主观条件,又要考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顺境和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