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统计报表目 录1 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统计报表编制说明电子信息产业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 2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及审核要点 3一、企业基本情况表(电制统企 1 表) 31、企业基本情况表的构成 32企业基本情况表填报方法 33企业基本情况表指标解释 64企业代表产品及产量情况的说明:(最多填 3 种) 75有关统计范围的解释及说明 76企业基本情况表的审核要求 9二、主要经济指标表(电制统企 2 表) 9(一) 反映企业生产完成情况的指标 9(二)反映企业劳资情况的指标 15(三)反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吸引外资情况、综合能耗、环保的指标 16(四)反映企业财务
2、的指标 7根据国家统计局规定的“在地统计原则” ,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收集、审核、汇总本地区企业(含计划单列市和中央直属企、事业单位)统计报表后,直接上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2计划单列市和企业集团的统计报表,在上报本省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的同时,抄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上报本地区主管部门的时间,由各省市主管部门自定。3企业集团统计报表只统计合并财务报表后的企业数据,在上报本地区主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不含跨地区的集团企业数据,但上报信息产业部的统计报表中必须含跨地区的集团全部企业数据。四、上报时间:1统计年报上报时间:各省市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重点企业集团
3、收集、审核、汇总本地区企业后,将基层表、汇总表以及企业数据库文件等,于年后3 月 20 日前,一并上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2统计月报上报时间:“主要产品产销存月报”和“重点产品产销存月报”在月后 5 日前, “主要经济指标月报”在月后 15 日前,上报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3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字(1999)101 号文规定,统计月报的报送时间,逢国务院规定的节假日(不包括星期六、日)一律顺延。五、本制造业制度是我部统计调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部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企业、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的综合要求。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
4、和各电子企、事业要认真贯彻落实,积极组织实施,并严格按照本制造业制度规定的统计范围、统计目录、指标内容和计算方法,认真填写,按时报送。各省、市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和各企业集团特殊需要的统计报表在统计调查收集时应尽量避免重复。六、本制造业制度 ,由信息产业部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运行司负责解释。电子信息产业统计报表填报要求和注意事项(一)各单位在填写报表时,必须按规定的目录、代码顺序、计算单位及指标解释的要求填报,不得擅自变动。(二)严格按照每张表的逻辑关系审核,凡有数据逻辑关系不符的一定要在上报时用文字说明。(三)凡统计表中标有“计算机检验用平衡项”的指标,是规定范围内各项指标的求和,该数据只是为
5、计算机审核检验用,不考虑指标间的内容,各单位必须填写(应填写正负相抵后的数据) 。(四)各类报表间的数字口径必须一致,报表中出现的负数,不得用红笔冲销,一律加填负数符“-”号。(五)表中所列各种指标必须填报齐全,不得空缺不填。如确实无法填写的,一律填“0”表示,不得划“”或划“” 。(六)各企业在填报“基本情况表”时要严格按报表中各种指标的计算单位填写,不得擅自更改报表中计算单位和指标名称。(七)各企业上报的统计报表,必须书写公正、数字清晰,一律采用钢笔或黑色碳素笔填写,统计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填写。(八)用汉字书写的内容要使用正规汉字或国务院历次公布的简化字,切勿使用错别字。(九)为保证统计
6、数字的质量和提供数字口径一致,报表中各类指标由企业各职能科(室)提供数字,各业务科室要积极配合,统筹兼顾。综合统计部门要严格认真审核,审核无误后加盖单位公章,经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后方可报出。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及审核要点一、企业基本情况表(电制统企 1 表)企业基本情况表是电子信息产业统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企业数量及其各种经济属性特征,其主要作用在于利用表中的各种属性指标,可以对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企业进行多种分组,从而便于通过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处理,取得大量系统的详细资料,以满足各级领导和经济管理部门分析研究与指导经济工作的需要。1、企业基本情况表
7、的构成基本情况表主要由“企业法人代码;省、自治区、直辖市;工商登记注册类型;行业;企业规模;控股经济;自营出口”等代码构成。企业法人代码:省市代码工商登记类 型行 业 代 码企业规模地市代码单列市产业园单列集团控 股经 济产业基地跨国经营自定义1自定义22企业基本情况表填报方法电子信息产业制造业所属企业的标识码(37 位) ,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电子信息产业主管部门负责填写。(1)企业法人代码(9 位):采用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单位)法人代码。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企业、事业和社会团体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89) ,由政府主管部门给每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企业法人代码共有 9 位,由 8 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企业填报时,要按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单位代码证书上规定的“法人代码”填写。(2)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2 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分代码中规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填写。地 区代码地 区代号地 区代码地 区代码地 区代码北京市11黑龙江省23山东省37四川省51青海省63天津市12上海市31河南省41贵州省52宁夏区64河北省13江苏省32湖北省42云南省53新疆区65山西省14浙江省33湖南省43西藏区54内蒙古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