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绿色广东,背景材料 热点概念 知识竞赛仿真命题,一、背景材料:,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张德江近日在全省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大会上首次提出建设“绿色广东”。这一结合广东实际的提法,强调环境与人、与经济乃至整个广东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让人耳目一新。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然而,广东相当部分的经济增长仍是靠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来实现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得到有效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带来的严峻环境与资源问题,已经成为广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如果仍然维持现有的增长方式,广东的经济社会发展将难以为继。在这种背景下,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
2、绿色广东”,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绿色广东”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运用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意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广东”不是简单的“绿化广东”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大大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的范畴,包括了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涵盖了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绿色经济,绿色经济说到底是循环经济,其核心是减量、再用、循环的3R原则。绿色经济是整个“绿色广东”概念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
3、色经济的首要要求是转变高投入、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经济增长方式,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发展清洁生产,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降到最小程度。它还要求不断转变和深化消费观念,实施绿色消费,选用绿色产品,减少垃圾产生,实现废物回收利用。,二是绿色文化,绿色文化是一种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崇尚自然、保护环境、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基本特征,它是“绿色广东”的灵魂,又是“和谐广东”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文化提出:环境就是资源,就是资本,就是生产力。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必须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为基础,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甚至只污染不治理的发展模式。,三是绿色环
4、境,绿色环境指的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 近期,“绿色广东”的建设将围绕其覆盖的各个层面来展开。发展循环经济,倡导绿色消费是基础性的环节。广东将着手编制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建立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探索绿色经济核算体系和评估机制,积极推进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我们要引进循环经济的理念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选择污染少、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根据环境容量的要求,广东将把火电厂、重化工业等转移到东西两翼地区和沿海地区等有环境容量的地方。同时还要调整生产组织结构,转变家庭作坊式的落后生产组织结构,建设工业园区,统一规划,集中
5、治污,形成规模效应。此外还要限制能耗高、污染重行业的发展。,三是绿色环境,积极实施环保规划,加强环境综合整治是构筑绿色环境的重要手段。广东面临多种环境问题,水问题尤为突出。目前全省污水处理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很快,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加强,但是水质性缺水问题仍很突出,珠三角水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大气问题也开始抬头。去年以来,由于电厂脱硫缓慢和机动车尾气污染加重,大气污染问题也较往年突出。2004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可能达到110万吨,其中70%80是电厂排放的,然而,只有不到全省装机容量10的机组安装了脱硫设施。同时,机动车的快速增加和有关政策法规的配套不完善又使机动车尾气排放处于“失控”状
6、态。此外,土壤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更要认真实施环保规划,推进治污保洁、珠江综合整治等工程,并建立起污染源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全省120家省控重点工业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另外,抓好农村生态示范村镇建设,重点解决好农村污水、垃圾两大问题。结合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关于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行为党纪政纪处分的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实施,加强执法、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我们还将大力倡导绿色文化,通过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生态示范区等创建活动,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让“绿色广东”之魂深入民心,使“绿色广东”的建设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二、基础概念:,绿色广东 绿色广东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
7、以人为本,运用生态学和循环经济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强化环境意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绿色广东”不是简单的“绿化广东”的概念,其内涵十分丰富,大大超出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的范畴,包括了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的转变,涵盖了涵盖了经济、文化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内容:,二、基础概念:,大气质量 对于代表们近日反映的空气污染问题,李清也进行了分析。他说,去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可能要突破110万吨,其中70%-80%是电厂排放的,目前全省发电厂脱硫进展相对滞后,再加上机动车的尾气排放,这就导致珠三角局部地区
8、空气污染有加重的趋势。但总的来看,今年干旱雨水少,这是造成大气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今年广东将积极推动电厂脱硫脱硝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工作。争取到2007年,全省的电厂脱硫可以达到80%。 绿色GDP 是指绿色国内生产总值,它是对GDP指标的一种调整,是扣除经济活动中投入的资源和环境成本后的国内生产总值。,绿色壁垒,特别是欧盟对梨果类水果的124种农残提出最高限量标准后,我省部分水果出口业遭遇“绿色壁垒“。 我省水果种植主要采取分散栽培、分户管理的传统生产经营方式,防治病虫害以农药为主。一些果农技术落后,把握不好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造成水果质量差、农残超标等后果。,绿色生活,衣。穿衣要穿生态纺织
9、品,因为科学与绿色理念,把服装功能从遮身蔽体延伸到第二皮肤,欧盟最新的标准要求控制服装p H值,适应微酸性的皮肤,要求九种可溶出的重金属控制在微量水平,要求不得使用引起致癌、致过敏和产生芳香铵的43种染料,要求不得添加五氯苯酚和2,3,5,6四氯苯酚,不得有霉味、汽油味及有毒的芳香气味,产品中甲醛、杀虫剂残留量也有控制限值,对产品生产企业,每加工一吨原料污染物允许排放总量和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均有强制性要求,甚至机器润滑油也提出了降解指标。中国的生态纺织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主要指标已与国际接轨,预测“十五”期间,中国将有能力生产65亿件达上述标准的生态纺织品,达4000亿产值,与服装成品相连的相关
10、方,包括染料、面料、辅料、服饰就将成为保证我国第一创汇大项稳步增长的绿色产业。,食,全国10的粮食,24的农畜产品,48的蔬菜超标,食品安全成为公众最关注的问题。三年前颁布的环境标志软饮料标准,其中有一条规定不得检出防腐剂,许多饮料厂说明在厂里没加防腐剂,但从产地运送果汁到厂时加了防腐剂,因此,不能实现不得检出防腐剂的指标,至今无一家通过认证。为保护公众健康,必须是对产地、加工、运输、包装的全过程予以控制,以保证进入老百姓口中的食品符合安全卫生食品的要求。按照美国新颁布的有机食品法,每种食品成品用了百分之多少的有机食品原料,应予有说明标签。有机食品生产土地三年不得施用化肥,不得施用新鲜人粪尿、
11、动物粪尿。为此,环境标志准备出台与美国有机食品法相衔接的标准,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推动低残留和无残留农药、堆肥、土地轮作、基因技术的联手发展。“十五”期间构造1200亿左右的环境标志食品行业市场,配合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的升级,使公众最为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得到重视和解决。,顺德农业,顺德的传统农业项目已逐步萎缩直至消亡,甘蔗、蚕桑、水稻已完成“历史使命”,剩下的四大家鱼也难以为继,主要是省内、省外近几年大面积开发鱼塘,水产品产量连年大幅度增加,造成供过于求。养殖业作为顺德农业的主导产业,由于养殖成本高,竞争力不断下降,原来的规模、品种、技术、资金、市场等优势已明显弱化,目前农业基本上是增产不
12、增收。因此,顺德农民,几百年来赖以生存的传统农业已失去依托,再不能单纯依附传统农业去生存和发展,这是一个基本的结论。,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现代农业科学得到广泛应用;现代生产设施和手段已在较大程度上采用现代工业物质装备;现代农业的组织经营方式基本形成,走出了向高值、高效的发展之路积累了资本、技术和市场,促进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了从过去几十年四大家鱼为主向现代优质高效水产品种为主的重大转变;在花卉种植方面,大力推进陈村盆橘、顺德盆景、顺德兰花、连杜桃花和伦教菊花等传统八大类名牌产品的同时,积极推动名优稀特和高新花卉种养的发展,促进花卉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以千年花
13、乡陈村镇为中心、辐射周边镇区的现代化花卉经济圈基本形成,种植面积、产值及销售额持续高速增长。在发展“三高”农业中,大力推行农产品优质名牌发展战备。先后申报注册了“顺宝”牌黑毛节瓜、“花溪”牌江南淡口头菜、“顺冠”牌咸淡水草鲩等无公害农产品商标,还注册了“顺菊”牌伦教菊花和“连杜”牌勒流桃花等花卉商标。出现了花卉、水产、蔬菜等专业生产基地,并形成“公司+基地+农户”新型工农一体化的农业模式。,绿色经济,绿色经济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形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与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状态。绿色经济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
14、标,将环保技术、清洁生产工艺等众多有益于环境的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并通过有益于环境或与环境无对抗的经济行为,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绿色经济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合理保护资源与能源、有益于人体健康为特征的经济,是一种平衡式经济。 绿色经济说到底是循环经济,其核心是减量、再用、循环的3R原则。绿色经济是整个“绿色广东”概念的基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绿色食品:,系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任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无公害农产品 所谓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15、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污染物含量不超标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 生态农业的三种模式 生态农业有多种模式。发展生态农业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环境、资源、科技等具体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合适的发展模式。,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型模式。生物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同时并存着多种生物,它通过一条条食物链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如按照食物链的构成和维系规律,合理组织生产,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潜力,节省资源且减少环境污染。如利用作物秸秆作饲料养猪,猪粪养蛆,蛆喂鸡,鸡粪施于作物,在这种循环中,废弃物被合理利用,可减少环境污染。利用食物链组织生产的还有作
16、物畜牧沼气循环;作物食用菌循环等。利用生态系统中生物间相互制约,即一个物种对另一物种相克或捕食的天敌关系,还可人为地调节生物种群,达到降低害虫、杂草及病菌对作物危害的作用,如利用赤眼蜂对付玉米螟,杀螟杆菌防治稻纵卷叶螟等。,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根据生物群落生长的时空特点和演替规律,合理配置农业资源,组织农业生产,是生态农业重要内容之一。采用这种模式,可充分利用农业资源,使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并保护好农业生态环境。例如,为了让农副业生产向空间或地下多层次发展,可在田间实行高秆、矮秆作物搭配种植,同时在田间的沟、渠、过道的空间搭设棚架,栽种葡萄、云豆等爬蔓作物;可在
17、温室、蔬菜大棚、专业化生产工厂里,采用普通栽培、无土栽培等方法,进行多层次生产;还可将种植植物和动物养殖搭配起来等。在时间演替上,可采用间作方式,在同一土地上种植成熟期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资源。 在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为了繁衍生息,必须随时随地从环境中摄取物质和能量,同时环境在生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也得到某些补给,以恢复元气和活力。环境影响生物,生物也影响环境,受到生物影响而改变了的环境又对生物产生出新的影响。如果不顾这个规律,过度开发,只顾索取,不给回报,便会使环境质量下降,资源枯竭。所以生态农业必须通过合理耕作、种养结合来调节控制生态系统,实现良性
18、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合理使用化肥、农药,有机和无机相结合,资源利用和保护相结合,促进生态和经济两方面的良性循环。,温室(greenhouse):又称暖房,能透光、保温(或加温),用来栽培植物的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等。温室的种类多,依不同的屋架材料、采光材料、外形及加温条件等又可分为很多种类,如玻璃温室、塑料温室;单栋温室、连栋温室;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加温温室、不加温温室等。温室结构应密封保温,但又应便于通风降温。现代化温室中具有控制温湿度、光照等条件的设备,用电脑自动控制创造植物所需的最佳环境条件。,生物
19、防治(biological control):,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农林病虫发生危害的防治方法。如利用自然界或人工繁育的瓢虫、草蛉、捕食蝽、蜘蛛、青蛙、鸟类等捕食性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线虫等寄生性天敌,以及病毒、细菌、真菌及其代谢产物防治害虫;利用抗生菌产生的抗生素等防治病害。有以虫治虫、以菌治虫和以菌治病等通俗的说法。具体途径是引进外地天敌,保护和利用本地天敌,以及大量人工繁殖释放。利用生物防治,资源丰富,选择性强,对人、畜及植物安全,不污染环境,一旦被驯化而建立种群,对病虫害有较长期的控制作用。但见效慢,且天敌种群数量受气候、害虫数量,特别是易受化学防治的影响。,农业废弃物(agriculture wastes),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畜禽养殖业和农村居民生活排放的废弃物的总称。它主要包括农田和果园残留物(如秸秆、杂草、落叶等),牲畜和家禽的排泄物及畜栏垫料,农产品加工的废弃物和污水,人粪尿和生活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如果任意排放不仅造成农村生活环境的污染,而旦会污染农业水源,影响农业产品的品质,危害农业生产。农业废弃物主要是有机物,多层次合理利用农业废弃物,如饲草的过腹还田、鸡粪处理后用为部分猪饲料、利用作物秸秆和粪便制取沼气、沼渣养蚯蚓、渣液当作肥料等等,是当今生态农业研究和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全民租号 http:/ wpi066mk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