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doc

上传人:dreamzhangning 文档编号:2533995 上传时间:2018-09-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年版)解读城区一中 王淑慧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是从 2001 年开始的,遵循的是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经过多年的实验,历史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改,2011 年 12 月 28 日,教育部印发了义务教育 19 个学科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这是继 2001 年印发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实验稿)后,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这是初中历史教学新的指导性、纲领性的文件。我就从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历史课程标准的三大特点;历史课程标准的新变化;对历史课标的理解与落实四个方面进行解读。一、历史课程标准的修订(一)原因1.修订历史课程标准是适

2、应时代和国家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要求。2.修订历史课程标准是完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必然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的操作性差;政治史意味浓厚,文化史有一些,经济史单薄,生活风俗史看不到,不利于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去把握和理解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有些朝代缺失,汉、唐、明没有衰亡史。对于学生在后续学习和终身发展过程中接受历史知识形成朝代或时间定位会造成了障碍。(二)修订课标工作的总体原则1.坚持德育为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渗透到课标中,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好基础。2.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精选对学

3、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价值的课程内容。3.坚持能力为重,体现本学科最重要的知识与技能,关注教与学的过程与方法,重点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关注社会、参与实践的积极性。4.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与要求。坚持减轻负担,控制容量和难度。5.坚持与时俱进,把时代的新要求、社会的新变化和学科的新进展及时反映到课标。(三)继承与发展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 关于课程指导思想的修订。标准(实验稿) 标准(2011 版)这次历史课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观和科学的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精选历史课程内容,设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

4、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转变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拓展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问题的空间;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进而使学生学会辩证地观察、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加深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以应对新世纪的挑战。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初步学会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与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

5、展。2. 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 有关改变“难、繁、偏、旧” 。过分追求学术体系完整的修订问题学习板块 增加的内容 减少的内容中国古代史 文景之治、东汉、安史之乱、宋朝重文轻武、清朝前期的兴盛元谋人、尧舜禹传说、禅让制、世袭制、九章算术 、 水经注 、 资治通鉴中国近代史 义和团、袁世凯复辟帝制、北洋军阀混战、解放区土改、齐白石左宗棠收复新疆、魏源、严复、詹天佑、侯德榜中国现代史 雷锋、北京奥运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西藏和平解放、1954 年宪法、国企改革、民法通则 、 刑法 、 “亚太经合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 “863 计划” 、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

6、、医疗保险世界古代史 希腊罗马古典文化、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大学的兴起、 查士丁尼法典南方古猿、人类起源、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布匿战争、查理马特改革、马可波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荷马史诗等古典文学、阿基米德、巴黎圣母院世界近代史 租地农场、手工工场、 克莱武在印度掠夺、宪章运动、伏尔泰、爱因斯坦世界现代史 社会保障制度、苏联模式社会主义、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生态与人口问题国会纵火案、反犹暴行、绥靖政策、二战后美国经济的特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改革、印度独立、中东战争、科索沃战争、生物工程技术、德莱赛、毕加索、爵士乐、好莱坞3. 历史课程标准(201

7、1 版) 有关历史课程内容呈现方式的修订问题保留六大学习板块,在每个板块之前以通论的方式概述该时段历史的基本线索及主要特征。利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基本解决了时序性和线索性不强、不能体现历史学科基本特征、不符合初中生的认知能力问题。也为初、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创造了重要条件。二、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的三大特点(一)四项内容强化“德育为先” 修订后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进一步加强了德育。一是把落实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修订的指导思想,结合学科内容进行了有机渗透。二是进一步突出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如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三是进

8、一步增强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性。根据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按照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原有民族团结教育内容中更加突出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共同发展”的内涵。四是强化了法制教育的内容。 (二)三项要求突出能力培养我国基础教育有重视“双基”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的传统,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比较薄弱。为此,此次课程标准修订特别强调能力培养,提出三项要求:一是进一步丰富了能力培养的基本内涵。二是进一步明确了能力培养的基本要求。如针对教师反映对“探究学习”指导有困难的问题,提炼了“探究学习”的基本步骤和一般方法,以加强对能力培养的指导。三是强化了历史教学中学生的

9、主体性、能动性和积极性。(三)容量控制力争实现减负1.变单一的“主题学习”为点线结合的体例,从而加强了历史的时序性,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和顺序编排具体内容,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理解历史事物发展中的联系。2.内容选择上精选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史实,这样既可以突出重点又可控制容量。有利于初、高中衔接。3.删除过偏、过难内容降低难度,以使教学内容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标准(实验稿) 标准(2011 版)(九)思想文化【内容标准】 (1)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教学活动建议】欣赏古代书法、绘画、音乐。2.夏商周时期【内容标准】知道甲骨文是已知最早的汉字。【教学活动建议】搜集古代

10、名家书法,欣赏书法艺术。(三)中古亚欧文明【内容标准】 以查理马特改革和丕平献土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教学活动建议】 (1)讨论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2)绘制西欧封建等级制示意图。 【内容标准】以法兰克王国为例,初步理解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逐渐产生新的文明。知道基督教的传播,了解基督教在欧洲中世纪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三、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的新变化(一).对前言部分的修订1.课程性质: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阶段 79 年级的历史课程在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明确指出义务教

11、育阶段的历史课程具有思想性、基础性、人文性和综合性四大特性。思想性:(1)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2)使学生认同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3)坚定爱国主义情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基础性: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与发展打下基础。人文性: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提高人文素养,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综合性:注重人类历史不同领域

12、发展的关联性,注重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逐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对历史和社会进行全面的认识。2.课程基本理念: (1)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引导学生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2)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使学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3)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使学生通过历史学习,增强对祖国和人类的责任感,逐步确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人生理想。(4)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

13、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更突出了通过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达到“育人为本”、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课程基本理念中的人文素养问题:重点关注史观、史料、史德、史鉴意识。只有具备这些学习和认识历史的基本素养,才能真正“正确地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逐步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问题。 ”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问题。自主指主动性、独立性、自控性。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形式,探究是目的。探究具有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特点。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的(观念、内在素质、教学技术方面的创新)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评价内容多元化、方法多样化、过程动态化、主体互动化)等

14、级+特长+评语3 .课程设计思路:进行了较大调整。在保持六大板块的基础上,对每一个板块中的学习主题做了弱化,而是依照历史发展的时序,在每一个板块的内容设计上,采用“点线”结合的呈现方式。 “点”是具体的历史事实, “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以“ 线”穿“点”,以“点”连“线”,使学习内容依据历史的发展线索循序渐进地展开。在内容的编制上,精选最基本的史事,展现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同时,注意与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为学生在高中的历史学习打好基础。(二).对课程目标的修订 1.保留课标实验稿中“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划分,但对这三方面所要达到的目标,进行了新的表述,

15、使之更为清晰、明确、完整。首先简要表述了历史课程总体目标(新增)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对人类历史的延续与发展产生认知兴趣,感悟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开拓观察世界的视野,认识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成为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实验稿中的“知识与能力” 目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以及重要的历史概念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概念,掌握正确计算历史年代、识别

16、和使用历史图表等基本技能,初步具备阅读、理解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形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以及图表等形式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 形成丰富的历史想像力和知识迁移能力,逐步了解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逻辑方法,初步形成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初步了解人类社会是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等科学的历史观,学习客观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课标(2011 版)中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 知道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历史现象,知道人类文明的主要成果,初步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2) 了解历史的时序,初步学会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

17、察,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地位和作用。(3) 了解多种历史呈现方式,包括文献材料、图片、图表、实物、遗址、遗迹、影像、口述以及历史文学作品等,提高历史的阅读能力和观察能力,形成符合当时历史条件的一定的历史情景想象。(4)初步学会从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初步形成重证据的历史意识和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对历史的理解能力,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5)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陈述历史,提高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课标(2011 版)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途径感知历史,学会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理解历史上的人和事,并经过分析、综合、

18、概括、比较等思维过程,形成历史概念,进而认识历史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 (2)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学会运用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延续与变迁、联系与综合等概念,对历史事实进行理解和判断。(3)在了解历史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通过搜集资料、掌握证据和独立思考,初步学会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4)逐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计算历史年代的方法、阅读教科书及有关历史读物的方法、识别和运用历史地图和图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历史信息

19、的途径和方法、运用材料具体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等。(5) 初步掌握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力求在表达自己的见解时能够言而有据,推论得当;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能够积极汲取他人的正确见解,善于与他人合作,交流学习心得和经验。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也有一些新的提法,例如:(1).在民族观方面,强调要“认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认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共同推 动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 。(2).在认同感方面,提出要“认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理想信念;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认识到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中国强盛的重要保证” 。(3).在国际视野方面,提出要“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学习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 时代的主题,逐步形成面向世界的视野和意识” 。(4).在人生观方面,提出要“初步理解个人与群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对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的识别判断力,逐步确立 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品质” 。还有一些是实验稿中未涉及到的,如:认识人类历史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性,理解历史上革命与

21、改革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认识合理可发和利用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及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重要贡献,汲取前人的经验和智慧。2.对课程内容的修改(1)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弱化学习主题,依照历史发展时序的原则,重新编写每一个学习板块中的导言。导言将该学习板块所涉及的历史发展基本线索、主要特征和重大史事进行了概述,揭示出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和阶段特征,使教师能够了解该学习板块教学内容的总体框架和结构。(2)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精选最基本、最重要的史事,删除实验稿中过难、过偏的内容,降低难度。同时,根据历史课程的时序要求和时代的发展,适当增加一

22、些内容。与实验稿的知识点相比,新订课标减少了五十六个知识点,增补了二十五个必要的知识点,实际减少了三十一个知识点,使内容总量有所下降,进一步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使内容更加集约,重点更加突出,更适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如中国现代史部分:增:雷锋、奥运会。减: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法 、1954 年宪法、国企改革、 民法通则 、 刑法 、万隆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计算机网络技术、“863 计划”、杂交水稻、教育、文艺、体育、就业制度、医疗保险。如世界古代史部分:增:法兰克王国、西欧庄园、早期大学、 查士丁尼法典 、基辅罗斯。减:南方古猿、三大人种、该亚与厄瑞斯忒的传说、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

23、、布匿战争、丕平献土、琅城起义、希波战争、马可波罗、阿拉伯数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 荷马史诗等古典文学、阿基米德、麦加清真寺、巴黎圣母院。(3)吸收新的历史研究成果,体现新的观念。如将第一次世界大战放在世界现代史的学习板块之中。这是根据国内外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作为世界现代史的开端,已经基本得到公认。实际上,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已经指出:“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和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如将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的提法,改为“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因为从概念上讲,“融合”是合成为一体,

24、容易产生误解;而“ 交融”则是相互融合,更符合历史上各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情况,也体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的民族工作主题。再如将七七事变后全面抗战开始,改为全国性抗战开始。因为“全面抗战”是与“片面抗战”相对应,而“ 全国性抗战”则与“局部抗战”相对应。 (4)在编排形式上,将课程内容要求和教学活动建议以双栏表格的形式,列表对应显示出来,使之更为直观,更易于教师的教学。如:课程内容 教学活动建议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了解北京人发现的意义。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和原始农业的产生。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有条件的地方,

25、可以参观我国境内的古人类遗址。 根据教学用图,想象原始人的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四、对历史课标的理解与落实(一)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的取向1.强调思想性“课程性质”中提出:坚持用唯物史观阐释历史的发展与变化;“教学建议”中提出: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教材编写建议” 中提出: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中提出:课程资源的选择要注重其所呈现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 2.注重基础性“课程性质”中提出: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以普及历史常识为主,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历史知识和技能;“课程基本理念” 中提出: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

26、历史素养为宗旨,以普及历史常识为基础;“课程目标”中提出:学生能够掌握中外历史基础知识,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建议”中提出:注重对基本史实进行必要的讲述。3.突出以学生为本“课程基本理念” 中提出: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中提出:面向全体学生,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 “教学建议”中提出: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核心;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合作与交流提供条件;“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中提出:课程资源的选择和运用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4.注重学会学习“课程基本理念” 中提出:初步具备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27、课程设计思路” 中提出:初步学会学习历史的方法,提高历史学习的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5.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课程基本理念” 中提出: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课程设计思路” 中提出:教学活动建议旨在倡导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对历史进行感知、理解和探究; “教学建议”中提出: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评价建议”中提出:应根据

28、评价的任务和对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二)历史课程标准(2011 版)的教学策略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标中多次提到要注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尤其是在教学建议中专门提到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要使学生愿意学历史、主动地学好历史,重要的是要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唤起他们求知的愿望,使他们对学习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投入到历史学习之中。策略: 尽量创设历史的情景 设置促进思考的问题 引发学生历史的感受 联系学生已知的事物 开展学生为主的活动 对学生学习予以鼓励2.注重知识的点线结合新课标的内容体系采用“点线结合”的方式, “点”是具体的史事, “线”是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要求

29、通过“ 点” 与“ 点”之间的联系来理解“线”,使学生在掌握历史事实的基础上理解历史发展的过程。策略: 钻研每个板块的导言 抓住每一节课的要点 注重课与课之间衔接 适时进行结构性概括3.抓住内容的核心要素新课标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是由基本的、重要的史事构成;新教科书也以基本史事组成每节课的内容。故对知识要点的梳理很重要,尤其要抓住教学内容的核心要素。每个具体的历史知识,都有其基本的、核心的要素,是由这些要素构成知识的。备课时不但不能忽略了核心要素,而且要将核心要素加以梳理,以使其更为清晰。4. 突出教学的重点一节课的内容,如果没有重点,就会面面俱到,平淡无奇;如果都是重点,等于没有重点,还是一

30、锅粥。确定重点后,就要想办法活化重点,强化重点.突出重点的策略:加强讲授补充材料设计问题组织活动5.建立知识的多方面联系新课标强调要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要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而不是孤立、分散地讲述历史知识;尤其是在课程性质中提出注重历史不同领域发展的关联性。策略:从总体上把握板块的线索加强课与课相互间的联系对史事进行多领域的考察构建历史发展的纵横联系揭示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注意历史与现实之间联系关注与其他学科知识联系6.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究新课标提出学生要经历历史思维的训练过程,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并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尝试反思历史;鼓励学生在学习时进行独立思考,进而逐步

31、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策略:问题牵引,促进思考材料研习,以证论史鼓励说出自己的见解促进不同观点的交锋7.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并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教师的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和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 并且“ 会学 ”,这就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问题,注重学习方法指导。包括:指导学生阅读有关历史的材料指导学生概括所学的历史事实指导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分析指导学生辨明各种历史的解释指导学生形成自己的历史认识指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8.运用多种教学资源新课改提倡

32、新的教材观,主要一是教学材料的多样化,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二是提倡从“教教材 ”转变为“ 用教材教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强化历史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并提出了选用课程资源的原则,即(1)目标性原则;(2)思想性原则;(3)精选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9.坚持正确的价值判断新课标要求教师要将正确的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时,要注意坚持正确的价值引领,充分发掘课程内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内涵。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是新课标特别强调的问题,教师一定要旗帜鲜明地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历史。历史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其教育的元素蕴含在教学内容之中,既要善于发掘,又要顺利成章,自然而成。切忌生硬说教、生拉硬扯,不必高喊口号、高唱歌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