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一单元过关检测(时间:10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 基础演练(9 分,每小题 3 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导学号 57950009)(1)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 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2)小李出国留学三年归来,邻居对他都 ,如今的他已不是当年那个不学无术的吴下阿蒙,其个人风采及渊博知识与三年前迥乎不同。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狡猾的美国人 ,待时机成熟便以所谓中立国的身份向交战国家贩卖军火、战略物资、情报等,伺机大发战争横财,使得战后美国的经济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A.步履蹒跚 侧目而
2、视 隔岸观火B.步履蹒跚 刮目相看 隔岸观火C.步履维艰 刮目相看 坐山观虎斗D.步履维艰 侧目而视 坐山观虎斗答案 C解析 步履蹒跚:形容行走缓慢,迈步不稳的样子。步履维艰:形容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多用来比喻探索新事物的艰辛。根据(1)的语境来看,说的是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开始了拯救国家道路的艰难探索,所以应用“步履维艰” 。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畏惧或愤恨不满的神情。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根据(2)的语境来看,说的是小李出国留学后取得的长足进步,因而应用“刮目相看” 。隔岸观火:隔着河看人家着火。比喻对别人的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坐山观虎斗:比喻对双方的斗争采取旁观的态度
3、,等到双方都受到损伤的时候,再从中取利。根据(3)的语境来看,说的是美国人在一战中以中立国的身份大发战争财,因而应用“坐山观虎斗”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导学号 57950010)A.学习型组织的倡导者美国人比得圣洁坚持认为,把人看作机器零部件的观念是人和人类组织成长过程中的一大障碍。B.广州旧河涌的综合整治,要充分考虑拆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困难,设法解决工程复杂、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不利条件。2C.瑞典和芬兰研究人员最近发现某些癌症存在“基因开关”,这一成果有助于未来的癌症防治,但距离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D.近三十年来,中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中国和国
4、际交流的扩大,西方媒体从敌视到重视,从误读到重读,逐渐改变了对华的片面报道。答案 A解析 B 项,“解决不利条件”搭配不当。应为“解决困难” 。C 项,句式杂糅。 “距离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和“相应药物的问世还需要很多年的深入研究”杂糅在一起。D 项,成分残缺。应在“中国社会”之前加“随着”,或在“西方媒体”之前加“使” 。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古代中国城市,无论是都城还是州县所在地,与乡村的经济联系,主要是单向性的, ,广大乡村则在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轨范内生存。国与野、都与鄙、城与乡之间,政治上是前者对后者的压迫与控制,经济上则是后者对前者财富和劳力的供应。
5、这使中国古代城市不仅是政治性的,而且是消费性的,城市手工业基本是为官府服务的官手工业。 A.即城市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一般却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B.即城市一般较少向乡村提供产品,而从乡村征收贡赋、调集劳役C.即乡村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一般却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D.即乡村一般较少从城市获得产品,而向城市缴纳贡赋、提供劳役答案 A解析 根据陈述一致原则,可排除 C、D 两项;再从文段可知,主要讲的是城市从乡村获得,而不是向乡村提供,由此排除 B 项。二、诗歌鉴赏(10 分)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导学号 57950011)采 樵 作孟浩然采樵入深山,山深树重叠。桥崩卧槎拥
6、,路险垂藤接。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4 分)A.诗歌的首联,开门见山,直接入题,写友人到深山中采樵,山深树密,枝丫重叠。3B.颔联写采樵的艰辛,桥面崩塌,靠横卧树枝才能通过;道路艰险,时常靠藤条攀爬。C.前两联通过对山深、树重、桥崩、路险的描写,表现了采樵的艰辛,为下文抒情做铺垫。D.这首诗前两联采用白描手法,写景、叙事,抓住了景物的艰险的特点,描写了采樵的艰辛。E.这首诗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样,都是写农人生活的艰苦,表达对人民同情的诗歌。参考答案 BC解析 A 项,“友人到深山中采樵”不当,从诗中看不出是“友
7、人”;D 项,“白描手法”不当,应为“烘托渲染” 。E 项,这首诗从整体看,不是写农人生活的艰苦,也没有表达同情之情。(2)颈联和尾联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6 分)参考答案 抒发了获得劳动果实之后的轻松愉快之情。太阳落山了,采樵的同伴渐渐变得稀少,山风吹拂,采樵人拄着手杖,放声歌唱,向着炊烟袅袅的村落满载而归,获得劳动成果之后的愉快心情溢于言表。解析 前两联极言采樵的艰辛,后两联侧重写采樵人一天劳作后返回居所的愉悦之情。山风吹拂、长歌而归,平野千里、炊烟袅袅,无不给人以愉快、温馨之感。三、阅读理解(27 分)(一)(2017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57 题。(1
8、2 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
9、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4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
10、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5
1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答案 A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 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属无中生有,且第二段末有“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一句,也说明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是有关系的。C 项,范围失当。原文中被认为保守的是“明初”,选项理解为“
12、明代”,扩大了范围。D 项,原文末尾“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并没有说“中外文明交融” “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此处属曲解文意。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答案 A解析 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四个选项从观点与材料的关
13、系、论证思路、论述目的等方面设题,B、C、D 三项表述均与文本内容契合。A 项,观点和材料关系理解错误。原文比较元明两代瓷器的目的是论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这5一观点。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答案 B解析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A、C
14、、D 三项的推理、推断都是正确的。B 项,于文无据。原文说:“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 ”选项中“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的结论没有根据。(二)(2017全国)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810 题。(15 分)(导学号 57950013)天 嚣赵长天风,像浪一样,梗着头向钢架房冲撞。钢架房,便发疟疾般地一阵阵战栗、摇晃,像是随时都要散架。渴!难忍难挨的渴,使人的思想退化得十分简单、十分原始。欲望,分解成最简单的元素:水!只要有一杯水,哪怕半杯,不,一口也好哇!空气失去了气体的性质,像液体,厚重而凝滞。粉尘,被风化成的极细极小的砂粒,从昏天黑地
15、的旷野钻入小屋,在人的五脏六腑间自由遨游。它无情地和人体争夺着仅有的一点水分。他躺着,喉头有梗阻感,他怀疑粉尘已经在食道结成硬块。会不会引起别的疾病,比如矽肺?但他懒得想下去。疾病的威胁,似乎已退得十分遥远。他闭上眼,调整头部姿势,让左耳朵不受任何阻碍,他左耳听力比右耳强。风声。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他仍然充满希望地倾听。基地首长一定牵挂着这支小试验队,但无能为力。远隔一百公里,运水车不能出动,直升机无法起飞,在狂虐的大自然面前,人暂时还只能居于屈从的地位。他不想再费劲去听了。目前最明智的,也许就是进入半昏迷状态,减少消耗,最大限度地保存体力。于是,这间屋子,便沉入无生命状态6忽然,处于混沌状态
16、的他,像被雷电击中,浑身一震。一种声音!他转过头,他相信左耳的听觉,没错,滤去风声、沙声、钢架呻吟声、铁皮震颤声,还有一种虽然微弱,却执着,并带节奏的敲击声。“有人敲门!”他喊起来。遭雷击了,都遭雷击了,一个个全从床上跳起,跌跌撞撞,竟全扑到门口。真真切切,有人敲门。谁?当然不可能是运水车,运水车会揿喇叭。微弱的敲门声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不是来救他们的天神,而是需要他们援救的弱者。人的生命力,也许是最尖端的科研项目,远比上天的导弹玄秘。如果破门而入的是一队救援大军,屋里这几个人准兴奋得瘫倒在地。而此刻,个个都像喝足了人参汤。“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门别开得太大!”“找根棍子
17、撑住!”每个人都找到了合适的位置,摆好了下死力的姿势。他朝后看看。 “开啦!”撤掉顶门棍,他慢慢移动门闩。门闩吱吱叫着,痛苦地撤离自己的岗位。当门闩终于脱离了销眼,那门,便呼地弹开来,紧接着,从门外滚进灰扑扑一团什么东西和打得脸生疼的砂砾石块,屋里刹时一片混乱,像回到神话中的史前状态。“快,关门!”他喊,却喊不出声。但不用喊,谁都调动了每个细胞的力量。门终于关上了。一伙人,都顺门板滑到地上,瘫成一堆稀泥。谁也不作声。谁也不想动。直到桌上亮起一盏暗淡的马灯,大家才记起滚进来的那团灰扑扑的东西。是个人。马灯就是这人点亮的。穿着毡袍,说着谁也听不懂的蒙语。他知道别人听不懂,所以不多说,便动手解皮口袋
18、。西瓜!从皮口袋里滚出来的,竟是大西瓜!绿生生,油津津,像是刚从藤上摘下,有一只还带着一片叶儿呢!戈壁滩有好西瓜,西瓜能一直吃到冬天,这不稀罕。稀罕的是现在,当一口水都成了奢侈品的时候,谁还敢想西瓜!蒙古族同胞利索地剖开西瓜,红红的汁水,顺着刀把滴滴嗒嗒淌,馋人极了!应该是平生吃过的最甜最美的西瓜,但谁也说不出味来,谁都不知道,那几块西瓜是怎么落进肚子里去的。7至于送瓜人是怎么冲破风沙,奇迹般地来到这里,最终也没弄清,因为谁也听不懂蒙语。只好让它成为一个美好的谜,永久地留在记忆中。(有删改)8.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4 分)A.小说开头不仅形象地描写了风
19、沙的狂暴,也细致具体地表现了人物的直觉印象与切身感受,烘托并渲染了“天嚣”的恐怖气氛。B.被困队员深陷绝境却调动起所有能量开门救助敲门人,送瓜人在被困队员生死关头奇迹般地出现,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C.小说善于运用细节表现人物,开门前试验队员一句“桌子上有资料没有?当心被风卷出去”,就体现了科研工作者高度的责任意识。D.试验队被困队员与素不相识的送瓜人之间的故事,不仅令人感动,还揭示出一个朴素而有意味的人生道理: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答案 B解析 B 项“这都说明生命奇迹无法解释”理解错误,是送瓜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被困的试验队队员。9.小说以“渴”为中心谋篇布局,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5 分)参考答案 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交代,使情节更简洁;集中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状态与感受,使主题更突出。解析 此题考查对小说线索的鉴赏。小说的线索与环境、人物、情节、主题密切相关,要注意从这四个角度切入分析。从环境看,“渴”正显示了环境的危恶,省去许多不必要的叙述,使情节更简洁,显示了在危难之间,蒙古族同胞对试验队队员的关爱,这正彰显了小说的主题。能从其中的几个角度分析即可。10.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 分)参考答案 小说人物“他”所知有限,这样写很真实;故事戛然而止,强化了小说的神秘氛围;打破了读者的心理预期,留下了
21、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间。解析 此题考查小说的表现手法。小说采用了“没有结尾”或“在高潮中结尾”的手法,可以从对情节、人物、主题的表现作用和给读者的阅读感受等角度分析。四、语言运用(15 分)11.(2017全国)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68分) (导学号 57950014)高考之后,我们将面临大学专业的选择问题。如果有机会,我要选择工科方面的专业,因为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而有了浓厚的兴趣,必将取得好成绩,毕业后也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不是只有学了工科才能激发好奇心。 。 。 参考答案 不是有兴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不
22、是成绩好就一定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要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述的严谨,准确,符合事理逻辑。所给的句“只有才”关联的推断结果关系不恰当,据此可知,下文也会存在这类问题。梳理所给语句,可知“必将” “就一定”两处也属于表述不严谨,说法绝对,有违事理逻辑的问题,指出即可,不要求改正。12.广州某中学举行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节”为主题的现场书法比赛,请你为该活动写一段宣传语。要求:主题鲜明;语言生动得体;60 字左右。(9 分)答案示例 书法的世界,飞扬的墨迹,弘扬的是民族传统,培育的是民族精神;不要犹豫,来参与吧,即席挥毫,一同展示艺术不朽的魅力,一同激发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五、写作训练(60 分)13.阅
23、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据报载,郑州已将全市街头巷尾的 421 个报刊亭全部拆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拆除。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他们如何生活?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指导 本题兼具现实性及思辨性,引导学生对当下复杂的社会进行多元思考,能有效地区分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思维水平。本次作文题材料所包含的内容及含意
24、分别为:(1)材料的内容郑州拆除全市的报刊亭;拆除报刊亭,有利于城市管理;拆除了报刊亭,原来的经营者生活难以为继;拆除了报刊亭,破坏了城市的文化生态。9(2)材料的含意拆除报刊亭,是否恰当;报刊亭的存在是否影响了城市的管理;报刊亭存在的现实需要;要给弱势群体生存的空间;个人利益和城市发展的冲突;报刊亭与城市文化的关系。【立意参考】根据材料的内容及含意,可立意为:报刊亭占道经营,影响了市容市貌,不利于城市的管理;拆除报刊亭,有利于城市管理;报刊亭的存在和城市管理之间并不冲突;多点理解与关怀,少点粗暴与冷漠;不能因个人的私利而影响了城市发展的步伐;报刊亭是城市文化的一部分;城市需要报刊亭的存在,生活需要文化的滋养;一个无法容纳小小报刊亭的城市,必然无法走向发展的明天;城市不仅需要高楼大厦,也需要小小的报刊亭;给文化以生存的空间; 拆的是报刊亭,毁的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