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重点,第二章 院外急救 第一节 概述,一、概念,在医院之外的环境中对各种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事故等伤病者进行现场救护、转运及途中救护的统称,即在病人发病或受伤开始到医院就医之前这一阶段的救护。,2,男患,49岁,因车祸被木棍贯穿右胸部2小时急诊入院。意识清,贫血外观、呼吸困难,侧卧于担架上,有一约150cm的木棍自后背贯穿自前胸,背部创口局部反常呼吸。BP:8050mmHg,R:30次分,心率126次分,3,重要性,医疗角度,社会救灾角度,4,特点,突发性 紧迫性 艰难性 复杂性 灵活性,5,重点,院外急救原则,先排险后施救 先重伤后轻伤 先施救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 转送与监
2、护急救相结合 紧密衔接、前后一致,6,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按其与医院关系大致可分以下六种模式。,指挥型(广州模式) 依附型(重庆模式) 单纯型(上海模式) 独立型(北京急救中心) 依托与独立并重型 (深圳模式) 附属消防型(香港模式),7,流程:,病家,急救指挥中心,120,呼救,指挥,医院急诊科,救护,运送,病家,(一)指挥型(广州模式),概念:由急救指挥中心负责全市急救工作的总调度,以若干医院急诊科为区域,按医院专科性质分科负责急救的模式。广州市采用此种模式,称“广州模式”。,特点:急救指挥中心与各医院无行政上的隶属关系,但具有全市日常院外急救的调度指挥权。,8,120,通知,病家,救护
3、中心,院外急救部,救护,运送,病家,呼救,(二)依附型(重庆模式),概念:依托一个医院为主的急救模式。重庆采用此种模式,习惯上称为“重庆模式”。,特点:救护中心附属于一家综合医院,患者经院外处理后可送到附近医院或收入自己的附属医院。院外救护实质上是医院的一个部门。,9,流程:,病家,120,呼救,急救中心站,调度,分站,病家,救护,运送,(三)单纯型(上海模式),概念:由医疗救护中心站及其所属分站与该市若干医院紧密协作的急救模式,上海市采用此模式,称 “上海模式”。,特点:城市设有一个急救中心站,各县、区建有分站,分站设在协作医院内或附近,协作医院大多是区、县中心医院。,10,病家,120,呼
4、救,急救中心 院外急救科,救护,急救中心 急诊科、ICU,病家,运送,(四)独立型(北京急救中心),由院外急救科、急诊室、重症监护室构成。实行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的模式。 院前急救工作由医生、护士协作承担,部分患者经院外抢救处理后转送监护室继续治疗,多数患者则被转运到其他医院。,11,(五)依托与独立并重型 深圳模式,依托市红十字会、医院(三甲),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既相对独立,保持急救中心指挥的权威性,又相互融合,互为发展。,12,香港实行此模式。,(六)附属消防型(香港模式),负责院外急救的组织隶属于消防机构,由消防队监管,并与警察部门密切联系,共同使用一个报警电话号码999。,13,院
5、外急救护理,现场评估与呼救 现场救护,14,重点,快速评估危重病情,根据伤情来判定优先急救对象,评估一个伤员应在12min内完成。,15,意识是否丧失,轻拍并呼叫患者,无应答,表明意识丧失。,检查瞳孔是否等大等圆,瞳孔对光反射、压眶反射、角膜反射。,16,气道,保持气道通畅是呼吸的必要条件。,有反应,不能说话、咳嗽,出现呼吸困难,可能为气道梗阻。,17,呼吸是否停止 用看、听、感来判定。,看:观察胸廓有无起伏,或用棉花毛贴在伤病者的鼻翼上,看有无摆动。,听:侧头用耳接近伤病者的鼻部,听有无呼气声。,感:用脸颊感觉有无气流呼出。,18,脉搏是否停止 用触、看、量来检查。,触:成人触桡动脉有无搏动
6、及强弱;婴儿摸颈动脉。,看:头部、脊柱、四肢有无大出血、骨折,胸腹有无内脏损伤等情况。,量:量血压。,循环,桡动脉触摸不清,说明收缩压小于80mmHg,19,电话呼救的技巧,呼救人电话号码与姓名,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病伤者是儿童,将其家长名字、电话告诉对方。 病人所在的确切地点,尽可能指出周围明显标记和最佳路径等。 病人目前最危急的情况 灾害等要说明伤害性质等。,20,听清答复内容,如对方派车来,有人到附近路口等候、引路,同时备好住院用品。如直接送往医院、急救站,问清路途和注意事项。 病伤者独自一人,神志清楚时,拨通“120” ,同样把详细地址、病情、姓名告诉对方。,21,现场救护
7、,摆好体位 检伤 分类 现场救护要点,22,体位,1、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者,应将其置于复苏体位,即仰卧位,置于坚硬的平地上,或硬板上。 2、神志不清有呼吸和循环者,置于恢复体位即侧卧位,防止分泌物、呕吐物吸入气管而窒息。 3、意识、呼吸、心跳并存,根据实际情况摆好体位。,毒蛇咬伤下肢 咯血 腹痛 脚扭伤,23,检伤,头部体征 颈部体征 脊柱体征 胸部体征,腹部体征 骨盆体征 四肢体征,24,口 鼻 耳 眼 面部 头颅,25,颈部 脊柱 胸部 腹部 骨盆 四肢,26,院外急救伤员的分类,现场伤员分类的要求,边抢救边分类。,指定经过训练、经验丰富、有组织能力的技术人员承担。,依据先危后重,再一
8、般(伤势小)的原则进行。,分类应快速、准确、无误。,27,现场伤员分类卡的标记,项目:伤病员的姓名或编号、初步诊断、是否需现场紧急处理等。,位置:挂在伤员左胸的衣服上。,28,颜色,红色:病伤重危及生命者,需立即抢救。,黄色:严重,无危及生命者,短时间内可等待治疗,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永久性损伤或致残。,绿色:受伤较轻可行走者。,黑色:死亡伤病员。,有辐射可能,29,现场急救区的划分,收容区:伤病员集中区,此区内负责在伤病员左胸上挂上分类标签,提供必要紧急复苏等抢救工作。,急救区:用以接受红色和黄色标志的危重患者,在此做必要紧急复苏和进一步抢救等工作。,后送区:用于接受能自己行走或较轻的伤病员。
9、,太平区:停放已死亡的伤病员。,30,重点,脱去伤员衣服的护理技巧,1脱上衣法,1、解开衣扣,将衣服向肩部方向推,背部衣服向上平拉。 2、一侧上肢受伤,脱衣袖时,先健侧后患侧,提起健侧手臂,使其屈曲,将肘关节、前臂及手从腋窝位拉出,脱下衣服,将扣子包在里面,打成圈状,将衣服从颈后平推至对侧。 3、拉起衣袖,使衣袖从患侧上臂脱出。 伤员生命垂危,情况紧急,或患者穿有套头式衣服较难脱去时,可直接用剪刀剪开衣袖。,31,2脱长裤法,患者呈平卧位,解开腰带及扣,从腰部将长裤推至髋下,保持双下肢平直,不可随意抬高或屈曲,将长裤平拉下脱出。 确知无下肢骨折,可屈曲,小腿抬高,拉下长裤。,32,3脱鞋袜法
10、托起并固定住踝部,解开鞋带,向下向前顺脚方向脱下鞋袜。 4脱除头盔法 用力将头盔的边向外侧扳开,解除夹头的压力,再将头盔向后上方托起,即可去除。,33,(四)配合医生进行现场急救,给药、清创、加压包扎和止血等。 为电除颤或创伤处理的患者暴露前胸; 为烧伤患者剪去衣服; 为心脏病患者做心电图检查等。,34,四、转运及途中监护,(一)担架(木板)搬运,1担架转送注意事项及要求 担架在行进中,伤员下肢在前,头部在后; 担架员步调协调一致、平稳,最好在担架上捆2条保险带,将伤员胸部和下肢与担架固定在一起; 上下楼梯、拐弯处保持担架平衡,防止伤员摔伤。,35,2伤员体位 一般伤员取平卧位; 恶心呕吐的伤
11、病员,取侧卧位; 对有颅脑损伤、昏迷等患者,头转向一侧,以防舌根后坠或分泌物阻塞咽喉与气道,必要时将舌牵出。 胸部损伤伤员常有呼吸困难,可用支架或被褥将背部垫起或半卧位。,36,(二)救护车转运 救护车上多有担架滑行装置,可使伤病员头在前,将担架放在轨道上滑入车内,锁住担架; 伤病员及担架固定牢,防止刹车时损伤伤病员; 脊椎损伤伤病员下垫硬板,头部两侧用沙袋固定,防止车辆剧烈颠簸造成损伤加重。,37,重点,(三)特殊伤员的搬运 1、腹部内脏脱出的伤员 用大小适宜的碗或用腰带做成环扣住脱出内脏,用三角巾包扎固定。 包扎后取仰卧位,伤者双腿屈曲,腹肌放松,防止内脏继续脱出。,38,2、昏迷伤员 伤
12、病员侧卧或俯卧于担架上; 头偏向一侧。 3、骨盆损伤伤员 卧于门板或硬担架上,膝微曲,下部垫高; 将骨盆用三角巾或大块包扎材料作环形包扎。,39,某工地发生坍塌事件,致使多名工人被埋在废墟下,到现场经过初步检伤,发现工人A躺在地上,呼之不应;工人B左大腿中部插入一根直径约为0.5cm左右的钢筋,未将左大腿穿透,露出大腿外为8cm左右,患者痛苦面容,大喊疼痛,呼吸急促;工人C前额有出血口,用右手拿一手帕捂住伤口,仍能见到血液顺指缝流出;工人D左侧锁骨骨折;工人E左手大面积压伤,皮肤破溃处较多;工人F左侧颞部出血,伤口较大;工人G右前臂骨折;工人H腹部压伤,可见肠管露出;工人I倒地不起,估计颈椎损伤。,40,请根据以上情况,将伤员分类,并做简单处理。工具:三角巾;绷带;脊柱板;担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