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pptx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30187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26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第一章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 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内容: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的发展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第一节 我国幼儿园教育制度的发展,了解学前教育的地位与作用?,学前教育不仅关涉到幼儿在健康、社会性、情感和认知等领域的长期发展,同时对政府来说是一种高回报的人力资本投入。美国学者的研究发现,优质的学前教育是最有效的预防性干预手段之一,不仅对幼儿及家庭有利,更具有社会经济价值。有研究分析表明,对贫困幼儿1美元的学前教育投入,在他们40岁时可获得收益17.07美元的回报,其中幼儿及家庭的回报是4.17美元,而社会收益是12.9美元。学前教育既能为社会创造高质量的劳动力,提高就业率,增

2、加国家的财政收入,还有利于降低犯罪率和改善公民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提高国民的素质。从而,节约公共行政、司法、医疗和福利开支。,一、中国幼儿园地位的演变,1、1904年,清政府颁布中国近代最早的幼教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幼教机构称之为蒙养院,附设在育婴堂和敬节堂内。,育婴堂(慈幼机构),蒙养院(辅助家庭教育的机构),敬节堂(收留寡妇与节妇的处所),清代的蒙养园,2、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令 改称蒙养园,附设于小学与女子师范学校内。3、192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公布学校系统改革案 ,更名为幼稚园。小学以下设幼稚园,在学制中,体现出了其独立的地位。,幼稚园,这一称呼起

3、源于西方传教士对华开办的幼教机构名称。是民国中后期 幼教机构的统称。,4、1951年,新中国成立后,颁布关于学制改革的决定,将幼稚园更名为幼儿园,纳入了学制系统,成为了小学教育的基础。5、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将学前教育纳入到学校教育制度之中。6、1996年,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的指出,幼儿园是对幼儿实行保育和教育的专门机构,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7、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二、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方针,1956年,大力推广民办幼儿园以补充幼教资源的不足,政府教育部门在可能的条件下,有 计划的办公办园起示范的作用。

4、1979年,两条腿走路。国家办园和社会力量办园相结合。 1988年,国家举办公办园的同时,主要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办园。,主要原因:国家有限的财政难以满足学前教育的经费,现阶段,将学前教育纳入到义务教育阶段,让国家完全承担学前教育的经费,尚不能实现。,三、幼儿园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解放前,颁布的幼教法规有: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它是中国学前教育史上的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1939年,幼稚园规程解放后,新中国颁布的幼教法规有:1952年,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幼儿园暂行教学纲要(草案)1981年,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改革管理体制,依法治教1989

5、年,幼儿园工作规程 两个法规性文件,标志着我国学前教1989年,幼儿园管理条例 育迈向法制化的里程碑。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背景:邓小平同志的指示“教育要面向未来。” 规程中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第二节 幼儿园课程的发展,什么是幼儿园课程?,对课程的理解,幼儿园课程的概念,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人。中国近现代教育学家,1914年赴美留学。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硕士,心理学博士学位。一生致力于幼儿教育,重视教育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

6、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儿园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活教育体系与五指活动课程,什么是“活”教育?与中国传统“死”教育相对立的“活”教育,主张抛弃传统幼教的书本主义教育,让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中直接的获取知识营养。在批判儒家“学而优则仕”的读书做官论基础上,提出活教育的目的是旨在教导幼儿“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教育的方法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活教育的目的:,活教育课程五指活动,陈鹤琴认为,课程应当是“从儿童生活出发完成儿童的完整生活。” 五指课程活动打破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采用单元编制来组织

7、教学内容。 他将儿童的生活活动分为五个部分: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各项活动虽然有不同的目标与内容,但却共同构成了儿童理想的生活。如一只手的五个手指,缺一不可。,张雪门与行为课程,张雪门(1891-1973年)中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与陈鹤琴有着“陈南北张”之称。 1918年在浙江创办了星萌幼稚园,后在北平主办香山慈幼院的幼稚师范学校和幼稚园。抗战胜利后,他受聘到台湾,主持台北育幼院。张雪门认为,教育是改造旧中国的关键,幼儿教育担负着培养一代中华民族新人的历史重任,因此,这种幼儿教育不应当是对国外幼儿教育的抄袭与模仿,而应当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反映国家民族的需要,适

8、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根据对幼稚园课程的多年研究,他提出了“行为课程”的理论体系。,什么是行为课程?,即“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行为课程除“生活”的特质外,另一个特质是“实践”。张雪门认为:“从行动中所得的认识,才是真正的知识,从行动中所发生的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从行动中所获得的胜利才是真正的驾驭环境的能力。幼童一定要先有了直接经验,然后才可以补充想象。”张雪门强调了幼儿园的课程需要让儿童在生活的实践中,在亲身体验中,在直接经验中,说到底就是在“做”中,才能获得真知。,小例子,向一个从未被火烫伤的人,一味用言语讲述,如果将手放置于火之上将会被烫伤,皮肤会感

9、觉到刺痛感。这是以间接经验来让他获得知识,而如果某一天,这个人在自己煮饭的时候,无意中被火烫伤了,肌肤亲自感受到了,锥心的痛感,他将来就会有意的去避免再次被火烫伤。中国有句谚语,“一着被蛇咬三年怕井绳”就很好的将此情况进行了形容。,行为课程的编制原则,1、整体性原则。打破学科界限。因为儿童的生活是一个整体。儿童认识一件事物也是整体的。如:认识苹果,形、色、味、数量。2、偏重直接经验。(幼儿园教育不是小学教育,不是其他阶段的教育,它有特殊性。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认知有着直观,具体。)3、偏重个体发展。张雪门认为,幼儿期的教育,满足个体的需要甚于社会的希求。(教育的各阶段虽然都有一定的教育目的,但

10、教育不同于工厂生产产品,一味的要求统一的规格,幼儿教育需要针对不同幼儿自身的发展特点来因材施教,让其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巴豆园,行为课程的内容,行为课程的内容来源于儿童直接的活动:自发活动、与自然界接触而产生的活动、与人、事接触产生的活动、人类智慧活动而产生的合乎儿童需要的经验。(课程内容有着一种顺序性,即先个人后群体、先自然后社会、先本能自发后理智。),教师的指导,1、计划上的指导。有事先的计划,但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知识上的指导。不系统介绍,随时随地的提供知识。 3、技能的指导。以暗示,唤起幼儿彼此做参观的比较。 4、兴趣的指导。通过维持注意力的集

11、中来保持兴趣。 5、习惯的指导。与其消极禁止不如积极指导,与其说不要那么做, 不如说应当这么做。 6、态度上的指导。养成两项态度:1)客观态度,对人方面,不仅看见自己的短处,也看得见他人的长处;对物方面,能视察困难所在以及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2)公开的态度;自己有主张,同时也能谦虚的接受他人的主张。,三、课程改革发展趋势,第三节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导纲要由四部分组成:,总则包括的五方面的内容,教育内容与要求部分的主要内容,1、强调在幼儿学习的五大领域中,各个领域的目标都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第一位,知识技能降为第二位。 2、虽然,没有单独的列出知识点或技能要求细目,却通过对教师提出要求即做什么,怎样做,追求什么来讲教育内容涵盖其中。 3、明晰了指导要点的主要功能:一是,点明各领域知识的性质,教和学的主要特点。二是,指明各领域应当注意的普遍性问题。,组织与实施,明确了教师的角色与作用。教师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是教学环境的创设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等。幼儿园教育组织实施中要体现教育性、互动性、开放性、针对性和灵活性。,指导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