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30153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第一章 绪论  儿童发展心理学教学课件.ppt.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儿童发展心理学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2,本课程主要参考书目,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美 劳拉 . E .贝克著. 吴颖等译.儿童发展 .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王振宇. 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张文新. 儿童社会性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刘金花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李幼穗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8. 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3,庞丽娟.李辉:婴儿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

2、993. 高月梅等:幼儿心理学.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皮亚杰等著:儿童心理学.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申继亮等人: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朱智贤主编: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 朱智贤、林崇德:儿童心理学史.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 陈英和. 认知发展心理学. 浙江人民出版社. 1996 李丹主编: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4,主要参考杂志,心理学报 心理科学 心理发展与教育 心理科学进展 心理学探新 应用心理学,5,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概述(对象、内容、性质)

3、 第二节 历史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实验设计,6,本章教学目标,了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理解发展心理学的含义与学科性质。 了解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深刻理解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理解发展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 掌握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问卷法、测验法的含义及实施要求。 掌握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7,第一节 研究的对象与内容,8,一、发展心理学的概念,广义是指研究种系和个体心理发生与发展的学科。 种系心理发展指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过程。 个体心理发展指人类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中心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 P4,9,发展心理学主要包括动物(比较)

4、心理学、民族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原始人类的心理学)、儿童心理学、中年心理学和老年心理学等。其中儿童(含青少年)心理学又是发展心理学的主干内容,发展心理学的狭义概念就是指儿童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10,与发展心理学相关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卫生学管理学,11,发展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学校教育 家庭教育 家庭研究 医疗卫生 公共卫生 社会服务 企业管理,12,儿童的概念 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一段时期。,新生儿期(出生-1个月) 乳儿期( 1个月-1岁) 婴儿期(1-3岁) 学前期或童年早期(3-6、7岁) 小学期或童年中期(6、7岁-11、12岁) 少年期或

5、童年晚期(11、12岁-14、15岁) 青年早期(14、15岁-17、18岁),13,毕生发展观,毕生发展的各时期 孕期 Prenatal 怀孕到出生 婴幼儿期 Infancy and Toddlerhood 0-2岁 儿童早期 Early Childhood 26岁 儿童中期 Middle Childhood 611岁 青少年期 Adolescence 1120岁 成年早期 Early Adulthood 2040岁 成年中期 Middle Adulthood 4060岁 成年晚期 Late Adulthood 60岁死亡,14,发展的三个主要领域,(1) 生理发展:身高、体重、身体比例、外

6、貌、身体机能、知觉和运动能力、身体健康 (2) 认知发展:指智能的发展变化,包括注意、记忆、科学知识和日常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等 (3) 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与他人的情绪沟通、自我概念、了解他人、交往技能、交朋友、建立亲密关系、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等,15,二、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内容P5,1.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规律) 2.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 4.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 5.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 发展心理研究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儿童顺利地度过每个发展阶段,帮助儿童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或暂时的障碍。,16,三

7、、发展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交叉点。,17,第二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内容随着社会的前进有一个发展过程。 早期侧重于儿童青少年心理的研究,这就构成了儿童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心理学家提出要以人的整个一生为研究对象,即出现了所谓的“生命全程心理学”。,18,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主要受近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进化论思想和科学心理学的影响。1882年,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在对自己孩子3年的追踪研究的基础上,撰写并出版了儿童心理一书。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

8、因此,普莱尔就被尊称为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19,科学儿童心理学诞生后,经历了形成、演变和发展三个时期。 1882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为形成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儿童心理学的分化和演变时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现在,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时期,二、科学儿童心理学的演变,20,三、从儿童心理发展到 个体一生心理发展,美国心理学家何林沃斯(1930)发展心理学概论,是世界上第一部发展心理学著作。 进入80年代以来,一生发展心理学的著作有四种命名方式:生命全程发展心理学;人类发展;生命全程人类发展;毕生发展心理学。,21,一、研究原则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设计,第四节 儿童发展心理学

9、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22,一、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23,(一)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必须实事求是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真实面貌,以达到对其真理性的认识。坚持客观性原则是一切科学研究的根本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就会误入歧途,甚至导致反科学的结论。,24,具体研究中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坚持实事求是地揭示发展心理学的规律为研究的目的。 第二,在研究发展心理学时,要确立客观的指标。,25,(二)发展性原则,所谓发展性原则是指坚持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所涉及的问题。,26,(三)教育性原则,所谓教育性原则是指发展心理学研究要符合教育的要求,要有利于学生

10、身心的正常发展。,27,(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问题来源于教育实践,研究成果也将服务于教育实践。,28,(五)伦理性原则,所谓伦理性原则是指在研究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问题时,不能违反社会的伦理道德准则。,29,坚持伦理性原则主要表现在:,第一,研究必须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任何不利于或可能对学生身心造成伤害的研究,即使其研究结果很有意义,也不能开展。 第二,研究者在事先或事后有让学生(被试)知情的义务,即向学生解释实验的目的。 第三,研究者不能强迫学生(被试)完成实验或参与研究的全过程,即学生有权在研究过程中终止参与研究。 第四,对研究所获得的资料

11、,研究人员应该作好保密工作。 第五,无论本人同意还是不同意,发表研究资料一定要采用假名的形式。,30,二、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三)调查法 (四) 问卷法(五) 测验法,31,(一)观察法,32,1.什么是观察法,观察法是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条件下某种心理活动的客观行为表现,然后根据观察的结果(即学生的行为表现)来推断学生心理特点和规律的方法。观察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经常用的方法。,33,2.观察法的种类,(1)长期观察法与定期观察法 (2)全面观察法与重点观察法,34,3.观察法实施的要求,观察法是一种专门的技术。为了使用好观察法,在实施时

12、必须按下列步骤进行:第一步,先采取自由地观察。第二步,在假设指导下进行有系统地、有组织地观察。第三步,控制某些变量后进行观察。,35,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和有意义,要做到以下几点:,观察者应当受过专门训练。因为接受过专门培训能够增加观察的可靠性并能减少观察的误差。观察者每次只应观察一种特殊的行为,而不应同时观察多个行为。对所要观察的行为先有一定的了解。每次观察的目的要明确。在观察时研究者要使被观察者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能干扰被观察者的行为和活动。,36,观察时要做精确而客观的记录,并对观察的材料尽可能地进行定量分析。为此,在观察时要注意记录行为持续的时间、行为出现的次数等。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

13、客观性,最好是几个人同时进行观察,然后核对各自的观察结果是否一致。观察时注意凭借一些现代化的记录仪器,如录音机、录像机等来补充现场观察的遗漏。 最好在观察前编制出观察记录表格。 要注意观察同一被试在不同情景下的行为表现。,37,(二)实验法,38,1.什么是实验法,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实验法是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科学性最强的一种方法。,39,2.实验法的种类,(1)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根据实验场所的不同,可分为自然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40,自然实验法,自

14、然实验法是指在学生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等自然情境下,去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 优点是把实验寓于学生真实的生活、学习情境中,使学生不知道自己被实验,所以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更符合学生实际。缺点是实验过程中的因素受突发事件的影响,无法进行控制,因而影响所得结果的效度和信度。,41,教育心理实验法,教育心理实验法是自然实验法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或改变某种或某些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 这种实验法的优点是研究同教育、教学相结合,研究结果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针对性强;因为属于自然实验,所以研究结果易

15、于推广。缺点是实验过程中所受干扰因素较多,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不易控制,所以结果的精确性较实验室实验低。,42,实验室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在特设的情境下,去引起或改变一种或几种影响学生心理变化的条件,从而观察学生行为变化的方法。此种方法常借助于一定仪器、设备来实现的。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严格控制,有利于研究者明确特设条件与学生心理、行为反应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可以重复且精确性高。缺点是由于实验室条件同学生正常的生活条件相差较大,所以在推广研究结果时受到一定的限制。,43,(2)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根据实验研究的创新程度,可分为探索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44,探

16、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指对研究的问题了解有限的条件下所进行的实验。研究只能提出非正式的试探性假设,目的在于寻求足以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各种自变量。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能得到创造性的结果。缺点是研究可能一无所获且带有一定的风险。,45,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是指有明确的假设,在一定的理论或事实根据的基础上,预测因操纵自变量可能引起的结果,并考验所得结果是否符合假设。研究的目的在于验证自变量是否是因变量变化的原因。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验证一些假设是否正确,研究也易获得成果,风险比较小。缺点是创造性较差。,46,()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根据实验研究中自变量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实验。,47,

17、单因素实验,单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只有一个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实验简单,易操作,对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也比较简单。缺点是实验进行中的自变量有时可能是多个,所以难说清楚引起因变量变化的确切原因。,48,多因素实验,多因素实验是指研究的自变量多于或等于二个的实验方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通过实验可以明确影响因变量变化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更符合生活实际。缺点是实验设计比较复杂,实验所得数据的统计分析的手段要求较高,需要借助于计算机来完成。,49,3.实验法实施的要求,理论准备,实验的全过程都需要有一定的理论作指导。制定实验方案和实验设计,包括说明实验目的、被试的选择、变量的操

18、作(即要给出自变量的操作性定义,要使研究的自变量可以进行操作)、变量的测定方式以及实验的步骤等。要注意实验设计是否合理和保证实验条件控制水平一致。,50,实验器材的准备和调试,检查实验仪器是否可靠,性能是否正常。 对被试进行训练,让被试熟悉实验环境,理解实验的指导语以及进入实验状态。 对实验所得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结果加以解释与评价。,51,(三)调查法,52,1.什么是调查法,调查法是指根据某一特定的要求,向被试或有关人员了解其某种心理活动的发生及其有关条件。调查法与观察法不同,观察法主要收集观察对象的客观的、外显的行为资料,调查法则可以收集到被试进行某种心理活动时的内部

19、过程和内隐行为。,53,2.调查法的种类,根据调查对象的不同,可分为直接调查法和间接调查法两种。 (1)直接调查法 (2)间接调查法,54,3.调查法实施的要求,在调查时,要让被调查者对调查人员产生信任感。调查的环境要和谐,即让被调查者不感到有压力存在。在调查前,先确定所要调查的主要问题。在调查过程中,要根据被调查者的回答,对不清楚的地方及时追问。要认真记录被调查者的回答内容以及有关的行为表现。,55,(四)问卷法,56,1.什么是问卷法,问卷法是指用统一的、严格设计的问卷,来收集学生心理活动的数据资料的方法。它是调查法的一种。,57,2.问卷的种类,(1)开放式问卷和封闭式问卷 (2)个别问

20、卷、团体问卷和邮寄问卷,58,3.问卷法实施的要求,为了保证问卷法的使用效果,在具体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如下问题:问卷中的题目数量不应过多。问卷中题目的叙述要简明并易理解,不会引起在理解上出现歧义。问卷所设计的内容应该是学生所熟悉的。回答问卷的方式简便。对于低年龄的学生,问卷主要采用封闭式形式,对于大年龄的学生,问卷既可采用封闭式,也可采用开放式。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前,要先判断问卷的回答是否有效。,59,(五)测验法,60,1.什么是测验法,测验法是指通过标准化测验来研究学生心理或行为差异的方法。标准化测验是指那些经过标准化过程的用来测量个体差异的工具。,61,2.测验法的种类,(1)个别测验

21、和团体测验 (2)文字测验和非文字测验 (3)成就测验、性向测验、能力测验、人格测验,62,3.测验法实施的要求,在使用测验之前,研究人员一定要熟悉测验手册。 研究人员应该能准确无误地背诵测验指导语。 测验的环境应符合标准化要求。 整个测验的实施要严格按照测验程序进行。 研究人员在测验过程中要控制好测验的纪律。 测验结果的评分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 测验结果的解释要参照常模进行。,63,三、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设计,(一)横断研究设计 在同一个评价时间内,对不同年龄组的被试进行研究,比较他们在所被观察或被实验的某种心理活动上的差异,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见表1.1。,64,

22、表1.1 横断研究设计,在横断研究设计中,同一时间内评价的被试至少应该有两组(如表中1985年出生的学生和1987年出生的学生)或两组以上,这样才可研究这些不同儿童所表现出来的年龄上的差异 。,65,横断研究设计的优点,(1)研究的样本大。可同时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年龄组的小学生进行研究。 (2)省时、省力。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研究结果。 (3)避免结果受社会文化变化的影响。因为在同一时间内对儿童的心理进行测量和评价,社会文化相对稳定。,66,横断研究设计的缺点,(1)系统性差。因为这是对两组不同年龄儿童进行比较,所以缺少对同一个体心理发展的系统了解。 (2)难以确定因果关系。造成两组不同年龄的

23、儿童心理发展上差异的原因很多,很难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 (3)取样复杂。要比较两组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变化,需要考虑取样的代表性,一般采用分层取样方法。,67,(二)纵向研究设计,纵向研究设计就是对同一年出生的一组被试在不同时间内的某种心理活动进行评价,比较他们在两次或两次以上被观察或被实验的结果,以此作为这种心理活动在不同时间间隔内的发展变化的依据。这种研究设计见表1.2.,68,表1.2 纵向研究设计,在纵向研究设计中,评价至少应该有两次(如表中的1992年和1995年),在两次对1985年出生的被试的评价中,如果他们的某种心理活动表现出了差异,那么,这种差异就是在这两次评价时间内发展变

24、化的结果。,69,纵向研究设计的优点,(1)系统性强。通过对同一被试进行追踪研究,可详细地了解他们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量变与质变。 (2)可揭示因果关系。通过考察被试心理发展变化及其与家庭、社会等因素之间的关系,可揭示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 (3)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高。对于一些在短期内不能看出被试发展结果的问题,经过长期追踪研究后能得出可靠结论。,70,纵向研究设计的缺点,(1)研究持续时间长。纵向研究一般要持续一年左右,不象横断研究那样可在某一时间进行并结束。 (2)样本会逐渐减少。长期追踪持续研究的被试数量会随研究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减少。 (3)反复评价与测量会影响研究结果。对同一个被试进行多

25、次评价或测量,会使他们对评价或测量产生熟悉效应,从而影响到所收集的数据的可靠性。 (4)影响纵向研究结果精确性的最广泛的因素是文化历史的演变同质效应。 此外发生在儿童发展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的变化对跨越很长的纵向研究带来问题。,71,(三)聚合式交叉设计,这种研究设计就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综合起来,构成聚合式交叉设计。这种设计如表1.3所示。,72,表1.3 聚合式交叉设计,在这种研究设计中,首先至少确定两个年龄组(在表中为5、10和15岁三个年龄组),然后在不同的时间内(如表中为70、75和80年)对各年龄组的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既能获得横断研究设计的资料,也能获得纵向研究设计的资料。

26、同时,还能获得同一时间跨度内(如表中的三个1965年)的资料。,73,聚合式交叉设计优点,在短时间内既能了解各个年龄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总体状况,又可以从纵向发展的角度认识儿童心理特征随年龄增长而出现的变化,此外还可以探讨社会历史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74,(四)跨文化研究,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规律及不同的社会文化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跨文化研究对探讨遗传与环境对心理发展的作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能为心理的发展提供普遍性或特殊性的事实材料。,75,本章思考题,什么是发展心理学? 阐述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简述发展心理学的历史。 阐述实验法的种类及其实施要求。 阐述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种类及其优缺点。 为什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76,O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治疗 > 心理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