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 冷轧管材塑性成形原理17.1 周期式轧管法塑性变形原理17.1.1 轧制过程图 171 所示为二辊周期式冷轧管法进程轧制工作简图。轧制过程可分解为以下过程:(1)送进管料:轧辊位于进程轧制的起始位置,也称起点,管料送进 m 量值,移至 1 1,轧制锥前端由移至 1 1,管体内壁与芯棒间形成间隙 ;(2)进程轧制:轧辊向前滚轧,轧件随着向前滑动,轧辊前部的间隙随之扩大。变形区由两部分组成:瞬时减径区和瞬时减壁区,分别对应中心角 p、 o,分别定义为减径角和减壁角。两者之和为咬入角 z,整个变形区定义为瞬时变形区;(3)转动管料和芯棒:滚轧到管件末尾后,在稍大于成品外径的孔型内将管料转动 6
2、090,芯棒也同时转动,但转角略小,以求磨损均匀。轧件末端滑移至 。轧至中间任意位置时,轧件末端移至 x x;(4)回程轧制:又称回轧,轧辊从轧件末端向回滚轧。由于进程轧制时轧机有弹跳,管体沿孔型横向也有宽展,所以转动角度后回程轧制仍有相当的减壁量,约占一个轧制周期的 3040。回轧时瞬时变形区与进程轧制相同,由减径和减壁区构成。金属流动方向为原流动方向。图 171 二辊周期式冷轧管机进程轧制过程 图 172 二辊式冷轧管机轧槽底部展开图(a)送进;( b)滚轧;( c)转动管料和芯棒 1空转送进部分;2减径段;3压下段;17.1.2 主要变形参数的确定 4预精整段;5精整段;6空转回转部分按
3、进程轧制将轧辊孔型展开(图 172) , “1”空转管料送进部分;“6”空转回转部分;其余为变形区,可分为四段变形区: “2”减径段:对应压缩管料外径直至内表面与芯棒接触为止。因为冷轧管料一般较薄,减径时壁厚增加,塑性降低,横剖面压扁第 四 篇 管 材 生 产 扩大了芯棒两侧非接触区,变形均匀性变差,容易轧折,所以减径量越小越好。一般管料内径与芯棒最大直径间的间隙取在管料内径的 36以下。壁厚增量0j d.8)S(07S(171)式中 d 0、 、 S 0管料外径、外径减缩量和壁厚。“3”压下段:主要变形阶段,同时减径和减壁;“4”预精整段:最后定壁,主要变形结束;“5”精整段:定径,同时进一
4、步提高表面质量和尺寸精度。假设 F0 是管料横截面积,那么每个轧制周期管料送进体积为 m F0,设 F1 是轧件出口横截面积,按体积不变条件,每个轧制周期延伸总长度FL10(172)式中 总延伸系数。因为周期式冷轧是依次送进,逐渐轧到成品管尺寸,变形区内任意横剖面总是经过若干轧制周期后才达到要求尺寸。除上述总变形量外,对于变形区内任意剖面,定义变形瞬间的变形量为“瞬时变形量” ,相对于管料的变形量为“积累变形量” 。定义变形区内任意横剖面 Fx 的瞬时延伸系数等于与 Fx 相距 x 的前一截面 F x 与 Fx 之比。可以证明:此两截面间包含的体积等于该轧制周期的送进体积,即mxx0(173)
5、设管料的外径、内径、壁厚分别以 d 0、d 0 、S 0 表示,相应的成品管尺寸分别以 d 1、d 1 、S 1 表示,以 d x、d x 、S x 表示 Fx 的尺寸,以 d x、d x 、S x 表示 F x 的尺寸,则各变形参数可分别表示如下:1010x0xx0xxxxxS-)d(F-)(S1-)(总 减 壁 量总 延 伸 系 数积 累 减 壁 量积 累 延 伸 系 数 瞬 时 减 壁 率瞬 时 减 壁 量瞬 时 延 伸 系 数(174)由式(173)可知变形区内任一断面在每一轧制周期中向前移动 x 在变形区不同位置是逐渐增大的,所以计算任一断面在变形区内承受的加工次数比较复杂。不同的送
6、进量、17 冷 轧 管 材 塑 性 成 形 原 理 变形程度以及孔型形状等都会使各断面在变形区内的加工次数发生变化。如果孔型压下段的展开线为抛物线,则任意断面在变形区内承受的加工次数,即变形分散系数 n1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2m(13ln(175)式中 l1压下段水平长度。从生产率来看,n 1 愈小愈好,但过小会加大每个周期变形量,易在成品管上于孔型开口处出现横裂等缺陷。为此,轧制不同材料的管材时对应不同的最小变形分散系数,常见值见表 171。17.2 冷轧变形区应力分析冷轧管变形区内各部分金属的应力状态比较复杂,而且还会随着轧制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它主要与外摩擦、变形的均匀性以及轧制制度等有
7、关。表 171 各种合金最小变形分散系数合金 变形程度 N1紫铜H62(挤压后退火)H62H68HSn701B5TA1TA7TC21Cr18Ni9Ti8585888588808573787080708050656070815.576.710101455.57.29.055.57.5814151011111217.2.1 外摩擦的影响图 173 是冷轧管机进程轧制时变形区出口垂直剖面轧槽内各点的速度分布。如图所示,轧辊绕主动齿轮节圆周上一点 O1 旋转,O 1 是瞬时中心,变形区出口垂直剖面上各点的速度:轧辊轴心 G,v G=Rj G;孔型槽底 C,v c=(Rj c) G;孔槽边缘 b,v b
8、=(Rj b) G;孔型内任一点 x,v x=(Rj x) G。R j 为主动齿轮节圆半径, G 为轧辊转速。第 四 篇 管 材 生 产 图 173 进程轧制时变形区出口垂直剖面轧槽内各点的速度分布假设出口垂直剖面金属以 vm 流动,与机架运行方向相同的速度为正,则变形区出口垂直剖面上轧槽各点对接触金属的相对速度 vxd 如图 174(a)所示。接触辊面上任意点相对轧件的速度等于)( xjGmxxdRv(176)vxd0 为前滑区; vxd1318121617222328280.0070.0150.020.010.0150.020.030.010.020.030.0417.4.4 轧槽横断面形
9、状尺寸设计常见轧槽为切线侧壁圆孔型,如图 178 所示。孔槽宽度选取要合适,过宽会加重横向变形不均,开口处管壁增厚严重,易出现裂纹;过窄易出耳子,所以开口角 的选取十分重要。17 冷 轧 管 材 塑 性 成 形 原 理 图 178 孔型示意图(a)一次咬入时受力分析;(b)轧槽尺寸示意图如图所示,来料一次咬入时与孔槽 A、B 两点接触,受到正压力 P 及摩擦力 t= P( 为接触表面摩擦系数)作用,合力为 。将 q 分解为水平及垂直两个力:21Pq)( cosx(1729)( qsiny(1730)式中 、 孔型开口角和接触摩擦角。当 qy,来料因水平作用力向立椭方向压扁;当 45时,qxqy
10、,来料向垂直作用力方向压扁,增加横向尺寸,易被挤入辊缝。所以应使 45。冷轧时 0.060.1,那么 36, 一般小于 2535。表173 为常用参考值。表 173 开口角参考值开口角(或扩展角)()轧辊直径减径段开始 压下段内 预精整段 精整段3003644345503532243120251618322931272522222029272725222022202725252320181715如图 1714 所示,孔型开口角 可以计算如下:xBDcos(1731) tanm2K)tan-(tm2KBxdxstx(1732)式中 Kt考虑强迫宽展和工具磨损的系数,约为 1.051.75,压下段开始时取上限,向后逐渐降低;K d压扁系数,可取 0.7; 、 壁厚积累延伸系数和积累延伸系数。xs至此,孔型设计的主要工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