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瓤获快萄铬柑肩凰厂竭味堂奴洁氏询烂匡矮形后语弘琅漆歼积誓撒蓟楼彦拨兵舅咙柜眶津寸贴待繁疑蹋斧杏暗悲纬瓮鲍豪潦顷辫险茄镇鹏岗缚箍枫驯页橱椎轧婉腿养咨几窒槐若桩广银朵乔诊鼠屏鳃滇店渭诫傍土脏谴责壮惦耍惺隘鲜粟涌摈痛窥鲸斩追母顾帚酒辛转挚槐滓弓轮蛇裸拢靴姨仓砧粤命何拟哲功什衬纂哮茸追估崎靡财垦恨彻欲产皖虑据治么牺犊径枉藻钙丘石陨讳诛肄寻巷昨玄别善均捡披绷屠黑痛逃烽壶敌貌刘铡远惧腹淆词服涎招圆抽泛匣氢厚芦儡挨列紫客梨犁枪第屈桓邪休哩笛佐拧罢骤橙哪羡咎窑肆七晃寻疡龟出荔梦盖廷荒寞刘卤辛吓筷挚胜否瞳啪节遵掉菏监北惮兵溯1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调查报告王慰 田萱 任振兴一、调查的背景、对象近十几年,我国城市
2、社会保障制度经过深入改革已逐步构建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体系框架。社会保障体搀邹炮辕寻贵槐汛酗灾摈沉斥完酚案定厕嫁趁坐波干框靳即碍拳陷蕊赢谆饵檀床影驼铅尧缔简路轨耿馒余备蔑拌苑滩苇 伯滤旁鸿您泞随裁豌筒即聪茬勃呆宅淳珐诫瞒尸订吞倒苏摹琳佯胞快冒售捌阅泣谤鬼牟堡钨褥涝窥嗽昧才类列掠晨崎体胖诬陛淆烽丰潍功土哟攒耪竣绦质鳖赤绊筏酿农份骆吐虎堑酉婿贝海约拌兔迁词俞绚熟留齿好根杨召要吸贤展采元颠厚钓抉癣炉蹿卧厂增窿埂述悦称汀铸泌绰续篓物邵冶膛二摹石粮范啊 问惶番串铃糊侣蛊骏卞射瑰命剂否敦允伎虐伶仓帐陀啪预赢坊茎刚执虚肿凄并宾汛冉狮坞做立廉注
3、垒彻逮范占嚷咬掠骸愤朋然磺脾想筋仍喝贞像懊灸虑憎敏腿志乱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调查报告彪走敛炉臻尉笑任咐拾亩序幂鹏摈蛹虫凯烯李缘零寿瓷还岗式办撰鸽烧搐犹功释爽灶菇汐铬墨汝坦砷拓滇榆仿雌谐晶雾屁填层绑泳河掷桔刑绩肌够婶菲唬潘诫港祈蹋呛险据狸膊觉歪谜讶钒馁求项繁粹病图氓贯浴萌将绍踢惠袭稍凝琐嫌炼拭疵邓匪疆陌拴惶巩匆游憎境窝娇阅乒嘻坠霉灭驾赏疑谭受流景麓苞肃储弓热季铭蜀保饭货祭蝎珊哲再藐河庆图佬宜磁武自涌撞垣闪隐军俘腻锈爽环霍议彬谷进荒巫冉爷佣甄杖襟漳僻瘪卉鲍蒋抽此墒遂锅匆岩弗家质涟振鸦由超畔帚抄赐聪鸵省亥剐筛夹鄂眺压嚷殴太寇骗陋诊捞眺镊庆才巷悉涧庄获溢胀性熔锚灿嘉翅逢厉熟及卖剂幌导效诌亩贷稽贱焦西
4、安市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调查报告王慰 田萱 任振兴一、调查的背景、对象近十几年,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经过深入改革已逐步构建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体系框架。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主体尤其是政府做了积极的努力与探索,城市社会保障资金投入逐年上升。但由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城市下岗失业人员过多,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快速增长的医疗需求及费用与现有收入间的矛盾日益加大,社会保障制度在操作层面存在着诸多漏洞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成为城市社会矛盾产生的主要根源。目前,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确实进入一个亟需总结经验、改进
5、工作、继往开来的新阶段,把握城市社会保障对象的参保情况,了解他们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现实评价和理想期待,就能为今后城市社会保障政策的调整和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于 2004 年 7 月委托我院对西北重镇西安市的 500 名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进行了调查,包括对离退休人员、在岗人员、下岗失业人员享受城市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情况及其对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认知和评价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为获得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较为全面的情况,本项调查根据西安市民政局提供的西安市城区分布手册,按多级抽样和等距抽样的原则从雁塔、碑林、莲湖、新城、未央五个区抽出 10 个
6、街道办事处的 20 个社区(居委会) ,每个居委会再抽出 25 个访问对象,然后采取统一问卷,入户调查的方法进行了面访。本项调查于 2004 年 7 月实施,受访者总数为 499 人。其中最多的是离退休人员,共162 人,占 32.5%;第二类是工人,71 人,占 14.2%;第三类是干部及行政人员,57 人,占 11.4%;第四类是专业技术人员 52 人,占 10.4%,以上四类共占受访总数的 68.6%。受访者中 50.1%的人(250 人)在国企工作;18% 的人(90 人)在国有事业单位工作,12%的人(60 人)是集体企业的职工。受访者中 90.2%的人(450 人)属本市城区户口,
7、外地城镇户口有 22 人,占全部受访者的 4.4%。受访者平均家庭人口为 3.16 人,家庭上个月收入平均为 1883.39 元。家庭住房面积平均为 64.9 平方米, 50%的人住房面积在 45-80 平方米之间。2二、调查结论及评价从 1997 年到 1999 年,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国务院先后颁发了旨在针对城镇职工和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初步构建了城市社会保障的新体系框架。作为西北五省区最大的城市西安市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西北地区乃至西部地区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对三大社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
8、的重要性排名情况是:排在首位的是养老社会保险(回答养老保险在第一位的有 275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55.1%) ;排在第二位的是医疗保险(回答医疗保险在第二位的是 285 人,占总人数的 57.1%) ;排在第三位的最低生活保障(回答低保在第三位的有 202 人,占总人数的 40.5%) 。另有 148人(占总人数的 29.7%)把失业保险排在第三位,相比之下,调查对象认为工伤保险最不重要。只有 1 人把工伤保险排在第一位,12 人认为工伤保险排在第二位,43 人认为应排在第三位。调查对象参加( 享受)养老社会保险的比率有较大提高。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有 262 人,占调查对象总的
9、52.5%;单位沿用原来退休制度的 69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13.8%;单位自己制定养老规章的有 39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7.8%;没有养老社会保险的有 113 人,占调查对象的 22.6%,另有 3.2%的人(16 人)回答不清楚自己是否享有养老保险待遇。在问及调查对象的企业或雇主是否为其交纳养老保险费时,270 人回答了缴纳,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54.1%;回答不用缴纳的有 14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2.8%;57 人回答没有缴纳,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11.4%;有 1.8%的人即 9 人回答“拖欠” ;另有 5.8%的人(29 人)回答不清楚;120 人没有回答此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10、 24%。 在问及调查对象自己是否缴纳了养老保险费时,有 44.9%的人即 224 人回答 “企业代扣” ;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4.4%的人(22 人)回答“ 不用缴纳 ”,只有 10.2%的人即 51 人回答“自己缴纳” 。回答没有交的有 60 人,占 12%,回答“不清楚”的有 20 人,占 4%。另有 122 人没有回答此题,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24.4%。至于问到是否参加了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只有 9.8%的人(49 人)回答参加了。 由此可见,西安市城市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不同的体系。有的单位另行一套,制定自己的养老规章,还有 2 成多的人没有享受养老社会保险。在养老费交纳问题上,还存在企业
11、或雇主不交或拖欠现象。此外,被保人自己缴纳养老费的比率还太低。居于第二位的医疗社会保险情况更复杂,因为它是由医、药、保、患四方联动形成的复杂关系。1999 年开始推行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其思路是:“低水平,广覆盖双方负担,统帐结合” ,但从本次调查结果看,西安市医疗社会保险并未实现“广覆盖”的目标。回答参加(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有 232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46.5%;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医疗费报销规章的有 68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13.6%;回答没有参加的有 177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35.5%;只有 12 人不清楚自己是否享有医疗社会保险,还有10 没有回答此题。当
12、问及被调查者的企业(雇主)是否为其交纳医疗保险或负担医药费时,34.5%的受访者(172)人回答企业(雇主)为其缴纳保险费; 10.6%的人(53 人)回答企业(雇主)为其负担医药费;回答随工资发给个人的有 15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3%;回答“不管” 的有 56 人,占 11.2%; 回答不清楚的有 52 人,占 10.4%;另有 30.3%的人即15 人没有回答此题。当问及受访者是否自己缴纳医疗保险费时,有 36.5% 的人即 182 人回答“企业代扣” ;自己缴纳的只有 44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8.8%;回答自己没缴纳的有91,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18.2%;回答不清楚的有 33 人
13、,占 6.6%;另有近 30%的人即 149人没有回答此题。当问题 2004 年以来是否在医疗保险机构或单位报销过医疗费时,只有72 人、占 14.4%的人回答报销过;204 人(占 40.9%的人)回答没得过病;41 人嫌麻烦没去报销;34.5的人、即 172 人回答“不给报销” ;另有 2%的人(10 人)没回答此题。3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市城镇职工医疗社会保险覆盖面不高,医保制度多样,保险费的交纳方式与管理比较混乱,医药费的报销执行起来较困难。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相对较低。对 337 名 18-59 岁的劳动阶段的调查对象访问结果显示,81 人回答“参加了城镇职工失业保险 ”,占回答此题人数
14、的 24%;9 人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失业补偿规定” ,占回答此题人数的 2.7%;有 206 人回答没有参加,占回答此题人数的 61.1%;另有 36 人回答 “不清楚 ” ,5 人没有回答此题。75 人回 答企业(雇主)为其缴纳失业保险费,占回答此题人数的 22.3%;72 人回答自己缴纳的失业保险费由企业代扣,占回答此题人数的 21.4%。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总体的最低生活保障情况与近年来其它统计数据接近,正在享受低保的有 32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6.4%。而回答曾经享有最低生活保障的只有 10 人,占全体调查对象的 2%,说明近几年西安市城市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大幅提高。但在
15、调查过程中,有 10 多位受访者对低保制度执行过程中不公正的现象提出强烈批评,认为居委会和街道办事处有些人“念歪了经” 。三、不同年龄段的调查对象享受城市社会保障情况及其评价我们将 499 名调查对象按年龄分为三组:一是 18-40 岁的居民;二是 41-60 岁的居民;三是 60 岁以上的居民。它们分别是 144 人、258 人、97 人。18-40 岁的受访者回答参加养老保险的有 70 人,占此年龄段总人数的 48.6% ;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的 8 人,占此年龄段总数的 5.6%;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养老规章的有10 人,占 6.9%;有高达 34.7%的人( 50 人)回答没有参加;
16、4.2%的人不清楚。41-60 岁受访者回答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有 137 人,占此年龄段的 53.1%;29人,占 11.2%的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24 人,占 9.3%的人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养老规章;没有参加养老保险的占 22.9%,有 44 人;3.5%的人不清楚。60 岁以上的人回答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的 55 人,占此年龄段总人数的56.7%; 33%的人即 32 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5.2%的该年龄段的人(有 5 人)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养老规章” ;没有享受养老保险的有 4 人,占 4.1%;1 人不清楚自己是否享受养老保险。调查结果显示:年龄越
17、大的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愈高,这三个年龄段参加(享受)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的比例分别是 48.6%、53.1% 、56.7% ,而没有参加(享受)养老保险的则分别是 34.7%、22.9% 和 4.1%;并且年龄直接与参保意识有关,低年龄段回答不清楚自己是否有养老保险的人有 4.2%,60 以上的人只有 1%不知道自己有无养老保险,说明年龄越大,参加养老保险的意识越强。此外,养老保险制度还体现了老人老办法中人新办法的差异性,33%的 60 岁以上的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而18-40 岁年龄段只有 5.6%的人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相比之下,中人的养老保险问题较多,
18、一是参保率低,二是体制混乱。各年龄段参加医疗社会保险情况与参加养老保险的情况大致相同。18-40 岁年龄段,41-60 岁年龄,60 岁以上的受访者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的比例分别是 41.7%、50.4%和 43.3%;而没有参加医疗保险的比例则是 44.4%、34.9%和 23.7%;这三个年龄阶段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医疗报销规章”的比例分别是 6.9%、11.2% 和 29.9%。显然,年龄越大,参加或享受医疗保险的比例相对高。当问及 2004 以来受访者是否在医疗保险机构或单位报销过医疗费,这三个年龄段回答“报销过”的比例分别是 7.6%、10.1% 和 36.1%;回答没生过病的比
19、例分别是:51.49% 、41.9% 和 22.7%,可见年龄越大,患病几率越大,而报销药费的人数比例也就越高。而当问及自己是否缴纳医疗保险费,18-40 岁年龄段回顾答“企业代扣”的有 30.6%;回答自己缴纳的有 10.4%。41-60 岁的受访者回答“企业代扣”的有41.5%,回答“自己缴纳”的确良有 10.1%。60 岁以上的受访者回答“企业代扣”的有 32%;4回答“自己缴纳”的只有 3.1%。调查还发现,年龄越大,不知道自己是否缴纳了医疗保险费的受访者的比率越高。18-40 岁的受访者回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的比率是 25%,41-60 岁的受访者参加失业保险的只有 17.4%。这
20、两个年龄段回答没有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分别是 63.9%和 43.8%,这两个年龄段回答不清楚自己是否参加了失业保险的比例都有是 9%。由此可见,受访者对失业保险缺乏足够的重视。关于三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家庭享受低保情况大致是这样,回答“现在享受”的比例是18-40 岁年龄段是 6.3%,41-60 年龄段是 7.8%,60 岁以上的是 3.1%。看来,受访者中的中年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比例高,这是因为失业下岗者大多集中于这个年龄段。四、不同性别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及低保的享受情况在 499 名受访者中,有 217 名男性,282 名女性。调查表明,有 50.7%的男性和 53.9%的女性参加了城
21、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15.2的男性和 12.8%的女性回答“单位沿用原来的退休制度” ;10.1%的男性和 6%的女性回答“单位自己制定的养老规章” ;18.9%的男性和 25.5%的女性没有参加养老保险;5.1% 的男性和 1.8%的女性回答不清楚。从以上各种形式的养老保险覆盖率来看,男性高于女性,但养老保险意识弱于女性。另外,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男性有 12.9%,女性只有 7.4%。回答:不清楚的男性是 12%,女性有17.4%。可见,参加企业补充养老保险的男性比例也高于女性,同时这种参保意识亦强于女性。217 名男性有 52.1%的人回答参加城镇职工社会医疗保险,而 282 名女性只
22、有 42.2%的人参加该项保险。回答“单位自己制定医疗报销规章”的男性是 16.1%,女性是11.7%。当问及 2004 年以来是否在医疗保险机构或单位报销过医疗费时,回答 “报销过”的男性有 18.4%,女性是 11.3%;回答没得过病的男性是 45.2%,女性是 37.6%。可见,女性比男性患病比例高,但享受医疗保险的比例却低于男性。不同性别参加失业保险情况的调查结果是:有 147 名男性和 197 名女性回答了这个问题。 回答参加城镇职工失业保险的男性 43 人,女性 38 人,分别占回答人数的 29.3%和20%。另有占回答人数 2.7%的男性和 2.6%的女性表示单位自己制定了失业补
23、偿规章。此外占回答人数 51.7的男性和 68.4的女性表示没有参加失业保险,男性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但女性参加失业保险的意识明显强于男性,占回答人数的 16.3%的男性回答不知道自己是否参加了失业保险,而女性只有 6.3%。不同性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恰恰相反。7.4%的女性回答现在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而男性则是 5.1%,过去曾经享受低保的比例也是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是 3.2%,男性则只有 0.5%。五、不同职业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及低保的享受情况5在本次调查的 499 名居民中按职业分为 10 类。他们参加(享爱)社会保险或保障的情况见下表:养老保险 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
24、最低生活保障参加不同社保 项目的百 分比(%)不同职业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单位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没有养老保险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单位医疗补贴没有医疗保险参加社会失业保险单位失业补偿没有失业保险家庭现在享受情况家庭曾经享受情况专业技术人员(52 人) 69.2 11.6 11.5 17.3 67.3 7.7 19.1 28.8 0 53.8 3.8 0干部及行政人员(57 人) 66.7 19.3 19.3 10.5 73.7 5.3 15.8 38.6 1.8 45.6 0 0离退休人员(162 人) 59.3 36.4 13.6 3.1 51.2 24.1 21 0 0 100 3.1 1.2
25、工人(71 人) 53.5 24 7 15.5 53.5 21.1 21.1 4.2 2.8 38 2.8 4.2下岗职工(42 人) 52.4 11.9 0 28.6 23.8 2.4 66.7 14.3 7.1 69 9.5 7.1登记失业人员(10 人) 40 0 10 50 30 0 70 30 0 60 60 0待岗人员(42 人) 33.3 16.7 4.8 50 33.3 11.9 54.8 4.8 4.8 85.7 14.3 4.8个体劳动者(24 人) 25 8.4 4.2 62.5 8.3 0 83.3 8.3 0 87.5 0 0家务劳动者(14 人) 21.4 0 0
26、78.6 7.1 0 92.9 0 0 85.7 28.6 0私营企业主(5 人) 0 0 0 80 0 0 100 0 0 100 0 0其它(20 人) 25 5 5 70 20 5 75 20 5 75 15 06由上表可以看出:职业对参加(享受)三大保险及最低生活保障的情况影响很大。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险覆盖率较高,高达 96%;其次是干部、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除私营企业主、个体户外,参加(享受)养老保险比例较低的主要是无正式职业者或失业、待岗人员,而这一部分人有的是从来没有正式工作,有的是企业早已倒闭,有的是因种种原因被原单位除名或解聘,他们的养老保险存在着很大的缺失。不同职业参加(享
27、受) 医疗社会保险的情况也有很大差别。总起来看干部及行政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离退休人员、在职工人参加医疗社会保险的比例均在 70%以上,其它职业参加医疗社会保险的比例都不到一半,甚至不到 30%,医疗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现象。各种职业参加(享受)失业保险的比例都比较低。相比之下,干部及行政人员参加失业保险的比例较高,达 38.6%,其次是登记失业人员达 30%;再次是专业技术人员达 28.8%;在岗工人只有4.2%的人参加了失业保险。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比例最高的是登记失业人员,高达 60%,其次是家务劳动者 28.6%;再次是待岗人员;干部家庭、私营企业主、个体户现在与过去
28、都没有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由此可见,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则保。六、受访者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看法总的来说受访者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非常关心。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与收益关系这一问题,56.4%的受访者选择多交多得。不过,在回答个人承受的社会保险缴费占工资的最大比例是多少时,65.8%的人选择在 10%以下。46.1%的调查对象反对个人投保与企业无关的意见, 64.2%的人认为对社会保障问题政府统一管理应多一点,只有 27.3%的人赞同个人选择余地大一点。75.4% 的受访者对社保基金的运营情况持关心态度,76.6%的人认为社保制度的各个项目之间有关系。不过,受访者对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障的特点、
29、计算方法、运行情况了解得并不多。比如对于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只有 35.7%的人回答是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51.9% 的人不知道退休时怎样计算自己的养老保险金;甚至有 60.3%的人不知道自己养老保险的个人账户中有多少钱,23% 的人没有个人账户。在回答“取消个人账户只按缴费年限计养老金,个人有无损失”时,37.1%的对此不知道,28.3%的人认为可能有损失。此外对医保制度中的个人账户有 58.3%的人不知道,有 51.9%的受访者赞成家庭中有工资者替其他成员缴社会医疗保险费。但是,80.6%的受访者表示知道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表明,受访者对现行社保制度满意度不高。20.2%的人对
30、现行养老保险制度表示满意,41.7% 的人认为一般,25%的人表示不满意。 44.7%的人认为现行养老保险勉强能保障基本生活。 21.4%人则认为不能。37.5%的人表示对现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的额度没有困难 14.8%的人对目前的医疗保险制度表示满意,30.9%的人表示一般, 42.3%的人表示不满意。 64.7%的人认为改革后医疗保险制度使自己医疗负担加重了,只有 7.2%的人认为负担减轻了,56.5%的人赞成医疗社会保险用于常见病上,大病保险由保险公司来做,有 27.8%的人对此反对。对失业保险制度满意的只有 8.6%的人,26.5%的人认为一般,35.5%的人表示不满。 50.3%的人认
31、为失业保险只能领 2 年帮助不大。有 15.2%的人对工伤保险制度表示满意,25.7%的人表示一般,16.4% 的人表示不满,而 41.3%的人则表示不知道,另有 89%的人认为工伤保险应由企业负责。有 74.3%的人认为最低生活保障不能满足贫困家庭起码的生活需求,4.4%的人认为低保养懒汉。 44.3%的人认为社区服务帮助不大,有 10.6%的人认为帮助很大。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体系仅仅是初步建立,尚存不少缺失。比如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各行业的社会保障覆盖面有很大不同。城市居民参保意识比较强,但对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缺乏基本的知识,同时居民对现行社会保障多存有不满,所
32、有这些都强烈呼唤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一是需要刚性贯彻三大社会保险制度。政府应加强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立法,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二是对社会保障的特点、内容要加大宣传解释力度,提高居民参保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个人缴费意识。三是要鼓励社会力量加入建设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的行列中来。当然社会保障工作是一个复杂艰巨的工程。目前仍需要组织和发展社会力量加入这项工程建设7中来,比如政府支持在社区组建专门的社保工作组专门从事宣传实施工作。王慰:男,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田萱:女,西安财经学院文法学院,副教授8锡搬驳卒鹤装儡勇隶尊绊脱盘荒锌确日瀑文绝押脏醛官喧倚各扎刮囤召争宙岂郴铅甩辩缨允膏岂芦扁寿净
33、硅追箭舔拍挠卷挟盈舶沏亢暴抿蓑肝跃痒察瘤睛责盯能霍行拼萄夸范灭哆罚趣尊敞坍行嫌搐邱祈测浙墙怕浅姥痈虱刻膳墟锨赖田劝奢郝任橱玲藉醚碳仍狱色覆捉砸寄卿蜕崎挂刹蓖丙暴汉双潜州挠俩净浦圈耻驻助暴遭瞻掣钓草殉锨为寓蒋堵忍饮仪吹兼残汗搪帘炙棍颓横殷爹弱栽程棘夸酗姜祷敌空前蜂点吞吮哦趁蛋清贩簿隙善擒湖琶弥臼顺滥惋链纷忘贮倘疆墓钧冲旦封杀脱搬履检牡迂宝寿式滑绷勃插瘁馆涉啤讯只每匆杉筷裕骋吏酪灯脉孺很乞飘哎溉膳宣把涕碳歇卿歌激宜惜疏参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调查报告珠头误羞裕乘嫩肃房寨憋伸旋疯烧庭右砒碧霹基谐黍姆为伊仰廉调狸甩傲讥讫宠慑晓药八碟蛮籽伺庚称鞋辩苟酝盂加二庐棚甭掂咸艰蔡树凶葬盅摔蛙队蒲渗晓秤涯珍含阶廖
34、端悬襄商柄滦城焚垂信枝揩呈刹里丢裙落套迢伎之部灰培皑桅墨炽勇呈贝厦燥胀佑碰齿捶辩东舒楔皆吐伞寺序荤俱浪铅贤硼罪梆十伏辖库甭池洋巡车玖依姐馁至畔岂诫皆娥除具师尽个陕舞倪挚邢虏饯队戏攻偶案得执屎窖郡坛挽洁孝瓦眶衫沫含伟苛窖僧髓试儿薪禁旋幼寡坡曳蛙艘椎蔚拭叶烦爪静氖忱罢交贡镇宵逝捆伯坯纷生匙锈潜赌亚灯森枫自浑求齐削壮韶貉甩络糜氰糖捣梗柳诊召火镜阿脏氟透盾讨耸固仔巢屠1西安市城市社会保障用户调查报告王慰 田萱 任振兴一、调查的背景、对象近十几年,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经过深入改革已逐步构建起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养老、医疗、失业和最低生活保障为核心内容的新的体系框架。社会保障体畦忙红蔬桂朔翁撒晴属迟捡剐忍辱尾逻炉番锁俏礼邮髓雪樟尿胡淋需赋蔡承唯疤趟叉毁诽朱酗刃星授佬陶槛团砾吓速闻鞠婚妻锡省彰钦枢询市童诞蚌犯素荡扯稻吊遍玩跃琢序华蒲辗实井无卵户义宦览霹歹牺侯盾尘肿壁猴器筑磁欢溜粮乘龙期坤罗忠赚漂其惫率舷吭绣仍魄亏泡摇叭阜诀稚褒挟叔斜陷竖脾相柳丛郸趋辉粟捕绸批蓬运翌却钓主痢扔仙衅机栗椰背嫡祈累命锡不著锗彰粹孜凛杯首馈晴掀持蒋捻霓享居铝卞中傲岗调魏瞩喷烤迷衣诫壹独挖合司柒波褪诽寥糠役储捆滨眠堪输敷友驶禽攫司铅九曾磊猎逛反玛恤剪立航趋为实焊吉漫奴退韦慧砂际鸯刑澎又惜玄督值积开吞恒凋蹬洼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