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油茶丰产高产栽培实用技术指导手册- 2 -目 录前 言 .- 4 -第一章 油茶概况 .- 5 -第二章 油茶良种资源 .- 6 -第一节 油茶良种选育概况 .- 6 -一、油茶优树选择和采穗圃的营建 .- 6 -二、油茶优良类型和农家品种 .- 6 -三、优良家系选育 .- 6 -四、优良无性系选育 .- 6 -五、杂交育种 .- 6 -六、其它育种 .- 7 -第二节 主要栽培物种 .- 7 -第三节 主栽优良新品种 .- 8 -一、国家审定良种 .- 8 -二、地方区域良种 .- 11 -第三章 油茶良种繁育技术 .- 14 -第一节 油茶的实生繁殖技术 .- 14 -第二节
2、 油茶撕皮嵌接法 .- 14 -第三节 改良拉皮切接 .- 16 -第四节 芽苗砧嫁接规模化育苗技术 .- 16 -第五节 油茶扦插育苗 .- 18 -第六节 油茶采穗圃建设 .- 18 -一、采穗圃的概念、种类 .- 18 -二、采穗圃建立的方法 .- 19 -三、采穗圃的管理 .- 19 -第四章 油茶配套栽培与利用技术 .- 19 -第一节 油茶的生长特性 .- 19 -一、生态学特性 .- 20 -二、生长发育特性 .- 20 -第二节 油茶的栽培技术 .- 21 -一、选择良种壮苗 .- 21 -二、规划造林 .- 21 -三、油茶幼林管理 .- 22 -、油茶成林管理 .- 23
3、-第三节 病虫害防治 .- 24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 24 -二、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 25 -第四节 油茶低产林改造 .- 26 -第五节 油茶冻害及其防治措施 .- 26 -一、油茶冻害的原因 .- 26 -二、油茶冻害的主要症状 .- 27 - 3 -三、油茶冻害的防御措施 .- 27 -四、油茶冻害的补救措施 .- 29 -第六节 采收、加工和综合利用 .- 30 -一、油茶籽的采收和粗加工 .- 30 -二、茶油精炼和深加工 .- 30 -三、茶枯的综合利用 .- 31 -四、茶壳的综合利用 .- 32 - 4 -前 言油茶是我国主要的木本油料树种,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
4、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江西和广西等省(区)是其主要产区。用种子榨取的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常 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油茶还能通过油脂的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茶油的副产品茶枯饼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茶壳可提糠醛、鞣料和制活性炭等,通 过综合利用还可以大大提高油茶经济效益。我国是个多山国家,特别是南方低山、丘陵和岗地,有利于发展木本油料植物。油茶新品种产油高于油菜等草本油料,而且还具有一年种植、多年收益的特点。不但能开发 与活跃山区和农村经济、提高农户收入, 还能满足随
5、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优质食用油的不断提高的需求。2006 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将油茶作为增加林农收入,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举措之一。湖南、江西等油茶产区也制订 相应的油茶产业发展规划, 对油茶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为此,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写林业实用技术系列丛书之油茶卷,旨在 为林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林农服务。本书共分为四章,重点介绍了油茶的基本概况、良种选育、 资源现状,和良种繁育技术等。主要回答了油茶是什么、为什么要种油茶、种什么样的油茶和如何种好油茶等四个方面的问题。全 书尽可能体现通俗、 实 用和可操作等特点, 对油茶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良种
6、的选育过程及其配套丰产 栽培技术等进行详细介绍;还重点介绍了具有一定生产应用价值的油茶近缘种 11 个,以及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的63 个油茶优良品种的主要特性和经济性状,对其中 55 个优良品种配了相应的特征照片。- 5 -该书以国家林业局重点项目“油茶优良品系区域化试验(2004-01)” 的全国攻关协作组为核心主体,共同进 行编著。全 书由陈永忠统 稿汇总整理,并广泛征求相关专家和同行的意见而成。由于作者水平局限,书中不足之处,真 诚地盼望各位读者不吝赐教!编者第一章 油茶概况油茶是我国主要的经济林木,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湖南、
7、江西和广西等省(区)是其主要产区。油茶在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已有 2300 多年的栽培历史,由于油茶产区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文化背景差异较大等原因,造成油茶有很多别名,如“员木” 、 “茶” 、“茶油树” 、 “山茶” 、 “南山茶” 、 “楂、楂木或槎”等等。油茶种子榨取的茶油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优质食用油,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 90%以上,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耐贮藏,长期食用可降低血清胆固醇,有预防和治疗常见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油茶还能通过油脂的深加工生产高级保健食用油和高级天然护肤化妆品等,茶枯饼可提取茶皂素、制刨光粉和复合饲料,茶壳可提糠醛、鞣料和制活性炭等。通过综合利用可大大提高油茶经济效
8、益。我国现有油茶面积约 333 万公顷并以普通油茶为主,年产茶籽 80万吨,产油 20 多万吨。涉及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的 18 个省(区) 。- 6 -20 世纪 50 年代前,油茶生产基本处于自生自灭的半野生状态,50 年代中期,全面开展油茶生产运动,十年内面积增加了约 160 万公顷,茶油年产量从 1953 年的 5 万吨提高到 1959 年的 13 万吨;70 年代开展油茶科研,广泛开展油茶优树和农家品种的选育,同时开展了油茶的更新改造,建立油茶示范场,平均年产茶油 11 万吨;80 年代茶油年产量在 1113 万吨。90 年代以来,随着群众和地方政府对油茶认识的提高,油茶科研工作的深入
9、和新成果的推广,油茶优良无性系等良种的大规模应用,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油茶生产的支持力度,给予油茶生产注入和活力,油茶生产真正进入了平稳的发展轨道,全国年产量稳定在 13 万吨以上,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产量突破了 20 万吨。我 国 油 茶 年 产 量12.315.513.115.712.215.617.421.418.121.419.521.920.619.812.015.515.820.6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197819801985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201202203204a万 吨我国人多
10、地少,粮油供需矛盾突出,优质食用油约 60%依靠进口。而油茶作为我国南方最重要的实用植物油资源,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与潜力。一是适生范围广。作为油茶主产区,我国 14 个省区的低山丘陵地区均可栽植,也适宜于复合经营,可以充分利用边际性土地来发展,不与粮争地。二是茶油品质好。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90%以上,还含有特定的生理活性物质,具有降低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疾病等医疗保健功效,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重点推广的健康型食用植物油。三是经济价值高。2007 年油茶籽销售价突破 6000 元/吨,毛油- 7 -价格高达 4 万元/吨,茶油副产品茶枯价格也达到 1800 元/吨。四是生态功能强。油茶根系发
11、达,枝叶繁茂,四季常绿,耐干旱瘠薄,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兼备的优良树种,在南方红黄壤土地治理和退耕还林工程中广泛应用。因此,充分利用我国南方低丘、岗地和边际性土地,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对于促进油料生产、缓解耕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意义。茶油除了作为食用油之外,通过深加工作为化妆品的原料油和基质油,可开发各种护肤、护发、按摩、防晒化妆品和香波系列产品。茶油还可制取油酸、硬化油和硬脂酸,是生产肥皂、人造奶油、橡胶硬化剂、玻璃纤维乳化剂、塑料工业、机械工业的软化剂、润滑剂以及机械润滑油等工业品的原材料等等。油茶果实榨油后产生的枯饼,可提取残油、茶皂素等。茶壳是油茶果的果皮。是提取
12、糖醛、木糖醇和拷胶等工业原料、以及制作高级食品用活性炭的良好原材料,还能作培养基生产食用菌等等。- 8 -第二章 油茶良种资源第一节 油茶良种选育概况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开始了油茶良种选育的研究工作,目前已选育出一批优良农家品种、优良家系、优良无性系和优良杂交组合等油茶良种,目前应用于生产的有 200 余个。通过结合油茶工程项目,已更新改造和新造林 10 多万公顷,形成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油茶优树选择和采穗圃的营建从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开始,在全国各油茶产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优树选择工作,通过调查预选、初选、复选和决选四个必要的步骤,于 70 年代末和 80 年代初,在全
13、国范围内先后共选出了油茶优树 1600多株,以大树换冠法营建油茶优树收集圃 153 公顷。为油茶育种奠定充实的材料基础。二、油茶优良类型和农家品种农家品种是介于类型与品种之间的育种群体,是群众通过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一些具有特殊性状的优良类型进行集团或单株混合选择而形成了适应该地区气候和环境的地方品种,并成为该地区的主栽品种。20 世纪 70 年代通过调查选育,全国共选育出优良农家品种20 多个,先后建立油茶母树林 1689 公顷,实生种子园 400 多公顷。目前所选育的优良家系与优良无性系大多是从这些优良农家品种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单株。1980 年,由全国油茶良种繁育协作组组织,将各主要产区
14、所选育出的 12 个油茶农家品种和类型,在湘、赣、桂、粤、闽、浙、皖、鄂、贵和豫等省(区)的 26 个试验点进行区域性试验。- 9 -经过十多年的系统研究,选出了岑溪软枝油茶、永兴中苞红球、衡东大桃等优良农家品种,并划分出了各优良品种的适生区域带等。三、优良家系选育优良家系是在的优树基础上通过品比试验选育的,后代的集团增益要比自然种群高 15%以上。优树决选后,将其种子分别育苗,按一定的试验设计营造林进行实生子代的品种比较试验,这些通过品比试验所选育出来的优树子代群体就称为优良家系。优良家系是采用实生繁殖,虽然子代群体间在表型和经济性状上出现多样性,但不同于传统方法上的自然种群的实生繁殖。而且
15、,优良家系以实生苗育种造林,技术要求和造林成本相对较低,群众易于掌握和接受。四、优良无性系选育从 20 世纪 80 年代初开始,在油茶优树选择的基础上,通过布置各种无性系测定林开始了油茶优良无性系的鉴定选育工作,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按照全国油茶攻关协作组制订的选育程序和标准,先后选育出了 200 多个油茶优良无性系。油茶优良无性系是经过优树选择、采穗圃观测和当代鉴定的系统程序选育出来的,采用无性繁殖又能充分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具有早实、丰产和稳产的特点。现在油茶优良无性系已成为我国油茶生产上最重要的良种资源,如湖南省的“湘林系列” 、江西省的“赣无系列”和亚中心的“长林系列”等等。五、杂交育种
16、20 世纪 70 年代,就在油茶种内和山茶属植物间开展了杂交育种- 10 -工作, “吸管套柱法”的使用不但了提高工效,而且节省了成本。湖南省林科院经十多年的努力,首次选育出“XLH13”等五个优良杂交组合;在进行授粉生物学特性研究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因雄蕊败育不能自花授粉的油茶“雄性不育系”优良无性系,为充分利用杂种优势,提出了在油茶优良无性系选育的基础上开展油茶“两系”杂交育种的研究工作,选育出了产量和经济性状不低于油茶优良无性系的杂交组合,建立杂交种子园,利用优良杂交种育苗,育苗技术极为简便,一年出圃,缩短了育苗时间,降低了成本和造林难度,从而调动起农民的种植积极性,大大加速了油茶良种化进
17、程。六、其它育种在开展农家品种、优良家系和优良无性系选育的过程中,以选择育种为中心主线,在抗性选育、辐射和杂交育种上也作了不同程度的尝试和研究。常规育种周期相对更长;而且一些特殊性状还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随着遗传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油茶育种工作者也在常规育种的基础上,探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定向育种,如通过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通过基因工程进行品质和性状改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湖南省林业科学院等科研和教学单位正在从事油茶优良无性系的 RAPD 标记和 cDNA、EST 文库的构建和功能基因表达检测研究等基础性研究工作,通过对油茶杂交子代和优良单株等育种材料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分离出具
18、有经济价值的目标基因,为油茶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具体指标,可缩短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和减少育种的盲目性。这不但对当前油茶科研和生产具有很大的实用- 11 -价值,而且对将来油茶开展基因工程定向育种缩短周期、提高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二节 主要栽培物种油茶广义上是指山茶属(Camellia)植物中种子含油率较高、且有一定栽培经营面积的树种的统称。山茶属(Camellia)目前已知的种有238 个,其中种子含油率高的有 50 多个。以普通油茶 (C oleifera A)分布最为广泛,其它如小果油茶( C meiocarpa)、滇山茶(C reticulata)、浙江红花油茶( C cheka
19、ngoleosa)、攸县油茶(C yuhsiensis)和越南油茶( C vietnamensis)等在一些特定的地方有很好的栽培面积。以下介绍一些主要栽培的物种:1. 普通油茶( Camellia oleifera Abel.)又名油茶、中果油茶等。它是我国目前的主栽物种,主要形态特征为灌木或小乔木,高达7 米。叶革质,椭圆形。花白色,顶生,花瓣 5-7,分离。蒴果,直径 1.8-2.2cm。种子含油 30%以上,茶籽油脂肪酸组成为棕榈酸8.03,硬脂酸 1.05,油酸 81.91,亚油酸 8.05,亚麻酸0.51。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 18 个省区,湖南、江西和广西是其中心产区。2. 小果油
20、茶( Camellia meiocarpa Hu.)又名江西子、小茶、鸡心子等。灌木或小乔木,分枝角度小。叶椭圆形,长 2.5-5.5;10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开白色花,花瓣 5-8 枚,倒披针形。朔果于 10 月上旬- 12 -成熟,通常为球形、桃形、近橄榄形,果皮极薄,每果有 1-3 粒种子。单果平均重 3.4-16.0g,鲜出籽率 44-58%,干籽出仁率 66-70%,种仁含油率 40.02-48.52%,干籽含油率 20.5-31.6%。3. 攸县油茶(CamelliayuhsienensisHu.)又名长瓣短柱茶、野茶子、薄壳香油茶。常绿灌木,树皮灰白色或黄褐色,分枝角度小;叶
21、多为宽卵形、椭圆形,先端渐尖。2 月中旬至 3 月底开花,花白色,花瓣 5-7 枚;朔果 10 月底成熟,中等大小,果皮极薄。平均果重 6.0(3.4-18.0)g,每果有子 1-12 粒。鲜出籽率和干出籽率很高,油质好。主要分布在湖南中部、江西、湖北、贵州和云南等地。4. 越南油茶( Camellia vietnamensis Huang.)又名大果油茶、华南油茶、高州油茶、陆川油茶。乔木,高 4-8m,枝叶茂密,灰褐色;叶多为椭圆形,花期在 11月下旬至元月,花白色,10 月底至 11 月初果熟,朔果球形,中等大,平均果重 38.0(25-140)g。为南亚热带主要栽培种。5. 栓壳红山茶
22、( Camellia phellocapsa Chang. et Lee.)又名茶陵红花油茶、野茶子。常绿小乔木。叶互生,长椭圆形或椭圆形;花鲜红色,喇叭状,朔果球形或倒卵形,中等大小 (图 6-19)。鲜出籽率 38-46%,出仁率48-60%,种仁含油率 54-64.7%,全籽含油率 27.0-31.5%。油脂理化性质:比重(15)0.9217,酸价 2.1,皂化价 191.73,碘价 81.29,折光率(25)1.4693。主要分布在湖南东部丘陵地带。- 13 -6. 浙江红花油茶( 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又名浙江红山茶。常绿小乔木,树皮灰白色、平滑;叶
23、长椭圆形,边缘疏生短锯齿;花芽单生枝顶,花艳红色,2 月中旬至 3 月下旬开放,花瓣 5-7 枚,朔果,每果有 7-10 粒种子,9 月中旬果熟,多为红色,球形或桃形。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湖南和湖北等地。7. 南荣油茶( Camellia nanyongensis Hu.) 。灌木,一年生枝褐色无毛,叶披针形,先端渐尖。花白色,10-11 月开放。朔果小,每果有种子 1-5 粒。主要分布在广西韶平县南荣乡一带。8. 腾冲红花油茶( 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又名滇山茶、野山茶、红花油茶等。常绿乔木,叶长椭圆形,长 4.0-9.7。花单生于小枝顶端,呈艳红色,花瓣
24、5-6 枚。朔果,果大,平均果重 60-100g。每果有种子4-16 粒。分布在云南省腾冲、龙陵、保山等县。腾冲红花油茶播种后8-9 年才能开花结果,15 年进入盛果期,花成果率高,种仁含油率高,油质好,是高寒山区的油用物种。9. 溆浦大红山茶( Camellia magniflora Chang.)。常绿乔木,单生或丛生,树高 46m。叶厚革质,互生,长椭圆形。花粉红、紫红,花瓣一般 67 片,倒卵圆形,24 月开花,花期长。蒴果扁球形,三室,每室有种子 48 粒,果实于 1011 月上旬成熟。果实出种率 15,种仁含油率 50.76,其油脂酸值0.754,碘值 87.91,皂化值 185.
25、59,折光指数(25)1.4660,比重- 14 -0.901180.91890。1983 年在湖南怀化发现,1985 年由中山大学山茶科植物分类专家张宏达教授鉴定而定名。主要分布于湖南中西部雪峰山脉海拔6001000m 的中低山区。溆浦大红山茶染色体数达到 120 条,为山茶属基数(n=15)的 8 倍,是山茶属内罕见的天然八倍体。对研究山茶属物种的起源分化及多倍体育种具有重要的研究与应用价值。10. 广宁红花油茶( Camellia semiserrata Chi.)又名红花油茶,南山茶,大果红花油茶。乔木,直立性强。叶大,长 10-20。花艳红色,2-4 月盆状或杯状开展,花瓣 6-9
26、枚。朔果大,果重 200-1200g,鲜出籽率 12-15%,每果有 10-21 粒种子,种子大。本种有两个变种:一是苍梧红花油茶,主要区别在于子房秃静无毛;另一是白花南山茶,主要区别在于花瓣白色。广宁红花油茶分布于广东和广西南部,喜高温高湿的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 20左右。11. 博白大果油茶( Camellia gigantocarapa Hu.)又名赤柏子。高大直立的常绿乔木,树高 8-12m。叶革质椭圆形,长 8-19,花白色,直径 8-9,萼片 10-12 枚。子房 3 室,每室有胚珠 5-9 个。朔果,黄褐色,球形或梨形。果大,重 400-1000g,果皮厚 1.0-2.5,
27、鲜出籽率 12-18%,每果有 9-24 粒种子。博白大果油茶适宜在高温多雨的南亚热带地区生长。第三节 主栽优良新品种- 15 -从栽培油茶的经济效果看,普通油茶比其它物种有较多的优良性状。根据果实成熟期的早迟,可分为秋分籽、寒露籽、霜降籽和立冬籽等不同品种群类型。以霜降籽类型为主体,并从中形成了很多栽培品种。品种是指在特定区域和条件下,具有比较一致的特性和相对一致的遗传基础,而且在生产上具有经济价值的群体。目前,我国油茶的栽培品种都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培育出来的,主要有农家品种、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组合等,可根据品种的适生特性和各地具体情况选择应用。现将一些国内主要良种简介如下:
28、一、国家审定良种在各地选育的良种中,经省内外区试试验表现良好,通过国家良种审定的优良品种。目前已通过国家林业局良种审(认)定的油茶良种有 19 个,其中湖南 5 个,江西 7 个,广西 4 个,浙江 3 个。现简介如下:1.湘林 1 号。别名羊古老 1 号,区 1 号,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1990 年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2006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13-2006。湘林 1 号树势旺盛,树体紧凑,枝条分枝角40左右,树冠自然圆头形或塔形,湖南通常于 11 月上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5-6 瓣,叶椭圆形,墨绿色至绿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
29、,果实橄榄形,红黄色,每 500 克果数 15-30 个,鲜出籽率 46.8%,干籽含油率 35,鲜果含油率 8.869%。丰产性能好,四年平均产油 722.5kghm 2。适用于各主要油茶产区。2.湘林 104.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4 年选育出来的“寒露籽”- 16 -优良无性系。2006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14-2006。树冠自然圆头形,花期稍早,湖南通常于 10 月中下旬至 12月中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5 瓣,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10 月中旬,果球形或桔形,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15-50 个,心室 3-4 个,鲜出籽率 42.2
30、5%,干出仁率 66.61%,种仁含油率 49.56%,果油率 8.7550%。单位冠幅产果量 1.37kg,产油量 839.7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幅 92.8%。3.湘林 XLC15。别名湘林 210,茶陵 166、攸 17。是湖南省业科学院和湖南攸县油科所于共同选育出的优良无性系。2006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015-2006。树冠自然圆头形,树势旺盛、树形开张,湖南通常于 10 月底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6-7 瓣,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或桔形,青黄或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15-30 个,鲜出籽率
31、44.8%,干籽含油率 36-41。四年平均产油 618.75kg/ hm2.适于湘、赣、桂、浙等油茶主产区。4. 湘 5。别名湘林 1 号。2006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R-SC-CO-006-2006。灌木;散开型,基部以上分枝繁荗,树冠近球形;叶革质,椭圆形,中等大小;花白色,顶生、单生或并生;花瓣 5-7,分离,倒卵形,花期 1011 月;蒴果,黄球形,中等大小,果期 10 月。5. XLJ14。是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2003 年选育出的优良家系. 2006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R-SC-CO-005-2006。灌- 17 -木;披散型,枝叶紧凑成锥形;
32、叶革质,中等大小,表面光亮;花白色,顶生、单生或并生;花瓣 5-7,倒卵形;雄蕊多数,外轮花丝合生,花期 10-11 月;蒴果,有浅棱,红橄榄形,果期 10 月。适用于各主要油茶产区。6.赣抚 20。由江西省抚州地区林科所于 1999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004-2007。树体生长旺盛、树冠紧凑,分枝均匀。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6-8 瓣,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或卵形,青黄色,每 500 克果数 30-58 个,鲜出籽率 46.7%,干仁含油率 60.
33、1%,干籽含油率 39-42.2。鲜果含油率 11.8%,年平均产油量 1188kg/hm2。7.赣石 84-8。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9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003-2007。国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5 瓣,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卵形或橄榄形,青黄或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38-70 个,鲜出籽率 56.0%,干仁含油率 62.7%,干籽含油率 40-43。鲜果含油率 14.2-17.2%。平均冠幅产果量 0.26kg/m2,年平均产油量 1
34、842kg/hm2。8.赣无 1。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9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007-2007。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橄榄形,青红色,每- 18 -500 克果数 30-58 个,鲜出籽率 56%,干仁含油率 54.4%,干籽含油率38.2。鲜果含油率 13.4%,平均冠幅产果量 0.13kg/m2,年平均产油量达 1009.5kg/hm2。9.赣兴 48。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9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
35、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006-2007。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或卵形,青红或红色,每 500 克果数 50-80 个,鲜出籽率 40.5%,干仁含油率56.7%,干籽含油率 40-43。鲜果含油率 10.1%,年平均产油量达1089kg/hm2。10.赣永 6。由江西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9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 S-SC-CO-005-2007。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
36、心形,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卵或球形,青黄色,每 500 克果数 50-76 个,鲜出籽率 52-56%,干仁含油率 44.1%,干籽含油率 38-40。鲜果含油率 9.3%,年平均产油量达 879 kg/hm2。11. GLS 赣州油 1 号。由江西省赣州市林科所于 1998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2 年通过国家林业局良种审定,证书号为:国 S-SC-CO-012-200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底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中下旬,果球或卵形,青或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16-30 个,鲜出籽率 38-4
37、2,干出籽率 20.47%;种仁含油率 48.47%;干籽含油率 34-37。- 19 -鲜果含油率 6.13%。产油量 1008.72kg/hm2。适宜江西等南方油茶中心产区。12.GLS 赣州油 2 号。由江西省赣州市林科所于 1998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2 年通过国家林业局良种审定,证书号为:国 S-SC-CO-013-200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底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花瓣倒心形,6-7 瓣,叶椭圆形,果实成熟期 10 月中下旬,果卵球或橄榄形,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28-46 个,鲜出籽率40-44,干出籽率 25.20%;种仁含油率 58
38、.33%;干籽含油率 37-40。鲜果含油率 9.16%。单位冠幅产果量 1.501kg,产油量966.75kg/hm2。适宜江西等南方油茶中心产区。13. 岑溪软枝油茶。由广西林科院经过十多年系统选育出来的良种。2002年通过国家林木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国SSCCO0112002。主产于广西岑溪市、藤县、苍梧一带,以枝条软韧,挂果下垂而得名。属普通油茶霜降类型的一个农家品种。岑溪软枝油茶最主要的形态特征是分枝角度大,叶大枝软,冠幅大。具有速生高产,适应性强的特点,比一般品种提早1-2年开花结果;产量高1-2倍。种植后3-4年开花,7年进入盛产期,广西林科所试验林10年生产油达400/hm
39、2,丰产年可达915hm 2。含油率高达51.37%左右;油质好,酸价为1.06-1.46,折光系数1.4672。14. 桂无 2 号。广西区林科院 1990 年选育出来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已通过国家林业局和广西区良种审定(桂SSCCO0252004、国 S-SC-CO-011-2005) 。具有早实丰产、适- 20 -应性广、抗炭疽病等特性。四年平均产油量 798.6 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产 159.07, ;果油率 10.2%,鲜出籽率 47.0,干出籽率 27.0,种仁含油率 53.60。15. 桂无 3 号。广西区林科院 1990 年选育出来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已通过国家林业
40、局和广西区良种审定(桂SSCCO0262004、国 S-SC-CO-012-2005) 。早实、丰产、油质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四年平均产油量 798.75 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产 159.07;果油率 10.97%,鲜出籽率 51.0,干出籽率 28.5,种仁含油率 54.73。16. 桂无 5 号。广西区林科院 1990 年选育出来的油茶优良无性系,已通过国家林业局和广西区良种审定(桂SSCCO0282004、国 S-SC-CO-013-2005) 。生长快,结果早,适应性强。四年平均产油量 650.40 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产 111.3;果油率 8.37,
41、鲜出籽率 49.5,干出籽率 26.3,种仁含油率 51.32。17. 亚林 1。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霜降籽类型油茶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证书号为:国 S-SC-CO-011-2007。树势旺盛,冠开张,分枝力强,果实红桃形,抗病力强。每公顷产油 525.1kg,鲜出籽率 45.98%,种仁含油率 47.35%。18. 亚林 4。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霜降籽类型油茶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证书号为:国 S-SC-CO-012-2007。树势旺盛,冠开张,分枝力强,果实红球形,抗病力- 21 -强。每公顷产油 684.0kg,鲜
42、出籽率 46.04%,种仁含油率 50.99%。19. 亚林 9。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选育出来的霜降籽类型油茶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国家良种审定,证书号为:国 S-SC-CO-013-2007。树势旺盛,冠开张,分枝力强,果实红球形,抗病力强。每公顷产油 606.8kg,鲜出籽率 49.45%,种仁含油率 48.0%。二、地方区域良种地方区域良种是指通过各地省级林木良种审定的优良品种,目前已公布的省级审(认)定良种约有 120 多个,其中湖南 60 多个,良种证编号(1998)湘 S-9639-co2 到湘 S-9687-co2,湘 S0701-co2 到湘 S0705-co2,湘
43、 S0706-co1a 和湘 S0707-co1b 到湘 S07011-co1b 共60 多个;江西省赣 S-SC-CO-006-2003 到赣 S-SC-CO-018-2003 和赣R-SC-CO-004-2003 到赣 R-SC-CO-032-2003 共 52 个,以及广西区 4 个,安徽 4 个等。现将应用较广泛的简介如下:1.油茶无性系 22。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湖南省良种审定,良种证号:湘 S0703-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实球形,青或青红色,每
44、500 克果数 15-30个,粒较大。鲜出籽率 46-50%,干籽含油率 31-36%,果油率 7.8-8.3%。2. 油茶无性系 23。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湖南省良种审定,良种证号:湘 S0704-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下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 22 -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实球或桔形,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16-40个,鲜出籽率 42.23%,干籽含油率 30-35,果油率 7.3-7.9%。3. 油茶无性系 8。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湖南省良
45、种审定,良种证号:湘 S0702-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中下旬至 12 月中下旬开花,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中下旬,果实球或桔形,青黄或青红色,每 500克果数 15-30 个,鲜出籽率 42-46%,干籽含油率 31-37,果油率8.1-8.6%。4. 油茶无性系 6。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湖南省良种审定,良种证号:湘 S0701-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1 月上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或桔形,青黄色,每 500 克果数 15-35 个,鲜出籽率 43.3,鲜果含
46、油率 7.64,每公顷产油为 577.63kg,产量高,丰产性能好,抗病性强。5. 油茶无性系 26。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2007 年通过湖南省良种审定,良种证号:湘 S0705-co2。树势旺盛,分枝力强,抽梢早。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1 月上中旬至 12 月下旬开花,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或卵形,青黄色,每 500 克果数 25-40 个,每公顷产油 617.4kg,鲜出籽率36.33%,种仁含油率 45.43%。果油率 5.10%。抗病力强。6湘林 67。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1998 年通过湖
47、南省林木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湘 S9659-CO2。- 23 -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上中旬至 12 月中下旬开花,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中下旬,果球形,青黄或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20-40 个,鲜出籽率 46.79%,干出仁率 68.30%,种仁含油率60.35%。鲜果含油率 9.076%。产油量 1044.45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幅 107%。7.湘林 69。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1998 年通过湖南省林木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湘 S9660-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中旬至 12 月中下旬开花,
48、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形,青黄或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21-40个,鲜出籽率 38.66%,干出仁率 69.19%,种仁含油率 55.48%。鲜果含油率 12.970%。产油量 1132.65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幅124%。8.湘林 70。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1998 年通过湖南省林木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湘 S9661-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中旬至 12 月中下旬开花,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形,青黄或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 18-40个,鲜出籽率 44.0-50%,干出仁率 76
49、.07%,种仁含油率 57.32%。鲜果含油率 11.952%。产油量 872.85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幅73%。9.湘林 78。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1998 年通过湖南省林木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湘 S9663-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中旬至 12 月中下旬开花,花白色,- 24 -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形或卵形,青黄或青红色,每 500 克果数20-40 个,鲜出籽率 44.5-47.0%,干出仁率 64.37%,种仁含油率48.95%。鲜果含油率 8.037%。产油量 818.7kg/hm2,比参试无性系平均值增幅 56%。10.湘林 81。由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于 1990 年选育出来的优良无性系。1998 年通过湖南省林木良种审定,良种证号为:湘 S9664-CO2。树冠自然圆头形,湖南通常于 10 月中旬至 12 月中下旬开花,花白色,果实成熟期 10 月下旬,果球形或桔形,青黄色,每 500 克果数 17-35个,鲜出籽率 49.3%,干出仁率 64.54%,种仁含油率 49.90%。鲜果含油率 10.097%。产油量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