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勘察报告.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1920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勘察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工 程 地 质 勘 察 报 告(一阶段详勘)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五月2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工 程 地 质 勘 察 报 告(K0+000K0+982.511 一阶段详勘)项目负责:刘学斌 (工程师)熊 杰 (高级工程师)报告编写: 刘学斌 (工程师)报告审核:田 伟 (副教授 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 )总工程师:曾洪波 (高级工程师)经 理:熊 杰 (高级工程师)提交报告单位: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业务范围:工程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勘察、咨询、监理)甲级 证书编号:-kj提交报告日期: 二一一年五月自 审 意 见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工程地质

2、勘察(K0+000K0+982.511 一阶段详勘)工作,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及其它有关规范进行的。勘察目的、任务明确;勘察工作布置基本合理,局部横断面偏少,所采用的勘察方法齐备;钻孔深度控制基本适当,取样数量及试验项目符合规范要求与工程实际需要;报告编制深度满足重庆市建设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报告所附的图件符合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 ;该报告资料齐全,文字简炼,图件清晰美观。通过本次勘察,已查明了拟建工程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报告内容齐全,场地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结论正确,桥梁墩台及挡墙基础持力层选择合理,建议的基础型式符合场地与工程实际,报告中

3、提出的各项参数可靠。报告符合规范规定,满足建设方委托要求。该报告经送具有勘察类相应资质的施工图审查机构审查合格后,可提交设计、施工、监理使用。审查人:重庆北江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五月2目 录1 前言 .11.1 勘察的目的、要求、任务及勘察阶段 11.2 拟建工程概况 11.3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等级的确定 21.4 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 21.5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 22 路段区工程地质条件 .32.1 地形地貌 32.2 气象、水文 .32.3 地质构造 32.4 地层岩性 32.5 基面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42.6 水文地质条件 42.7 不良地质现象 43 场地岩

4、土物理力学特征 53.1 岩土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 53.2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及土、石工程分级 63.3 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 74 场地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74.1 地震效应评价 74.2 场地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 75 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 .75.1 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 .75.2 路段区施工建议 146 结论及建议 14附 录附图:1 总图例 1 张2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1 张3 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1:500) 42 张4 钻孔柱状图(1:200)79 张5 动力触探试验曲线图(1:50) 3 张6 道路设计纵断面图 1 张附件:1 建设工程

5、勘察合同1 份2 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1 份3 工程地质勘察纲要1 份4 岩、土、水试验报告 1 份5 钻孔情况一览表 1 份6 测量技术小结 1 份7 外业勘察见证报告1 份11 前言1.1 勘察的目的、要求、任务及勘察阶段拟建工程场地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港城工业园区,为满足施工图设计,重庆市新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建设方)特委托我公司对拟建工程场地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一阶段详勘) 。双方于2011年4月30日正式签定了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建设方同时提出了工程地质勘察任务委托书及1:500道路平面图、纵断面图,要求按国家现行有关勘察规范提出详细的工程地质资料,为道路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方案的确

6、定提供地质依据。本次勘察的具体任务为:1.1.1 查明路基、桥梁及挡墙范围内的地形地貌特征、地层结构、岩土层的类别、结构、厚度、坡度、工程特性,基岩的构造、风化程度及深度,评价路基、桥梁岸坡及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1.1.2 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避绕或整治措施以及施工建议;分析评价场地稳定性、建筑适宜性以及对边坡进行评价;对场地地震效应进行评价。1.1.3 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及规律,判定水、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1.1.4 提供桥梁墩台及挡墙基础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并确定基础类型及基础埋深等建议

7、。1.1.5 评价挖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及危害性;1.1.6 提出挖填方边坡治理方案建议。根据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 56-94 的规定,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考虑到本工程项目位置及设计线路布置已经确定,故本工程场地按一阶段详勘进行勘察符合规范规定。1.2 拟建工程概况据建设方提供的电子、纸质文档(包括平面设计、纵断面、标准路基横断面、控制点坐标及高程) ,港城支路为为城市支路 I 级,西接港城西路,东连港城东路,为双向二车道,路面宽 16m。起点坐标 X=75434.767、Y=71495.048,里程桩号K0+000;终点坐标 X=75697.126、Y=72262.332,里程桩号 K0+98

8、2.511。全长982.511m,路面设计高程 244.000257.680m,设计纵坡 0.703.00。其中跨越3 处沟谷,设 13#桥,并于桥位路线两侧设 16 号挡墙(见表 1.2) ,3 座桥之间为1、2 号路堑边坡。桥梁采用普通钢筋砼框架连续梁结构,标准跨径为 8m,下部结构墩柱采用普通钢筋砼圆柱,直径根据墩高由 0.6m 变化到 1m,桥墩采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桥台基础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刚性扩大基础或桩基础。建设场地地势陡峭,高差大,道路范围内最大高差大且受渝宜高速公路保护线限制。故支挡工程采用两级挡墙支护方案以节省工程造价。即上级挡墙为重力式挡墙,下级挡墙为衡重式挡墙。

9、两级挡墙间采用 1:1.5 坡率放坡。表 1.2 桥梁工点概况序号拟建物名称设计起点桩号设计终点桩号设计起点高程设计终点高程 长度 备注1 1#桥 K0+030 K0+208 244.450 245.936 178m 跨径 8m两侧设 1、2 号挡墙 2 2#桥 K0+296 K0+445 246.552 247.595 149m 跨径 8m、35m两侧设 3、4 号挡墙3 3#桥 K0+705 K0+920 250.43 256.713 215m 跨径 8m两侧设 5、6 号挡墙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 年版)的规定,拟建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

10、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据此,综合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21.3 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等级的确定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及文件有:1.3.1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1.3.2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1.3.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063-2007;1.3.4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1.3.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030-2004;1.3.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3.7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1.3.8房

11、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年版)1.3.9 设计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1.3.10 我公司与建设方签定的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建设方提供的工程地质勘察勘察任务委托书 、道路平面、纵断面图。1.4 勘察工作布置及完成工作量拟建港城之路及支挡工程项目:道路为为城市支路 I 级,其中设有 13 号大桥和 16 号挡墙,本工程场地类别为类,按类场地确定本次勘察主要采用工程地质测绘调查、钻探、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方法。钻孔由设计布置,桥梁按约 20m、边坡按 5070m 间距布置横断面,每条横断面布置钻孔 2 个(3-3 剖面为 1 个钻孔) ,同时考虑了挡墙评价的需要,共布设勘

12、探钻孔 79 个,勘察钻孔布设后,经设计单位审定后实施。钻孔深度:边坡进入路面下中风化岩层约 68m,桥梁进入中风化约岩层 1020m。形成道路纵向勘探线 2 条,横向勘探线 40 条。本次勘察外业工作于 2011.4.112011.4.27 日完成,历时 18 天,随即展开内业资料的整理工作,本次勘察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 1.4。表 1.4 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统计工程地质调查 工程测量 取样及试验(1:500) 勘探点 测量 剖面测量钻 探岩样 动力触探 抽水试验水位观测km2 个 km/条 m /孔 组 m/孔 台班/孔 次0.20 79 5.40/42 1540.5/79 20 14/3

13、 4/3 791.5 勘察工作质量评述1.5.1 工程测量:测量起始数据为建设方提供的控制点的坐标及高程(见表1.5.1) ,采用重庆独立坐标系和 1956 年黄海高程系,勘探点及地质剖面均采用中海达动态 GPS 配全站仪实测,其成果精度满足要求。表 1.5.1 测量控制点成果控制点编 号 X 坐标(m) Y 坐标(m) 高程(m)D1 75348.791 71982.217 267.084D2 75374.393 72055.998 266.2711.5.2 工程地质调查:采用 1:500 现状地形图,现场实际勾绘了地层界线,并在场地基岩露头处实测了地层与裂隙产状,其精度满足规范要求。1.5

14、.3 钻探:采用 4 台 XY-1 型回转钻机施工,钻孔直径 91110mm。地质技术人员跟班编录。钻进过程中严格按勘察纲要、钻探技术要求及钻探操作规程进行,由于准备充分,现场对质量、安全的管理措施到位,施工中未出现质量与安全事故。钻孔岩芯采取率:第四系土层 7588%;强风化基岩 7091%;中风化基岩 8395%。所有钻孔均在原位施工,终孔后对钻孔进行了回填。1.5.4 取样及试验:本次勘察在中风化基岩中采取岩样 20 组,试验项目为天然密度、天然及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样品长度满足测试项目要求,现场对岩样及时密封3送重庆渝碚实验检测中心进行试验;本次勘察未能采集到合格的土样,在ZY4、ZY1

15、0、ZY79 钻孔进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本次勘察选取了 3 个钻孔进行简易抽水试验。本次勘察本次勘察取样、利用岩样及试验孔占总孔数的三分之一,室内外试验均严格按相关规范执行。本勘察报告所有图件均采用重庆江北地质工程勘察院开发经鉴定合格并授权使用的制图软件工勘绘图软件 2005绘制,满足重庆市岩土工程勘察图例图示规定。综上所述,本次勘察工作达到了建设方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勘察工作中建设方委托了具有外业勘察见证资质的重庆诚德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进行了全过程的外业勘察见证,勘察工作质量合格。2 路段区工程地质条件2.1 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港城工业园区,拟建道路区,路段区为原始地形,

16、地形起伏较大,总体为北高南低的斜坡地形,拟建道路沿线交替分布 3 个近 NS 向展布的斜坡中的山沟与 4 处斜坡中的山脊,谷底与丘顶最大高差可达 60m,道路左侧因园区内早期开发已大体整平,道路右侧(平距约 50m)为渝宜高速公路。场地内砂岩形成陡崖,泥岩为斜坡,地形坡角一般 1035。拟建工程场地地貌总体属剥蚀丘陵地貌。2.2 气象、水文拟建工程场地位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潮湿,雨量充沛,具有春旱夏长,秋雨连绵,冬暖多雾的特点。据相关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7.518.5,一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3.1(1975年12月15日) ,盛夏八、九月平均气温30,极端最高气温达43.0(2006年8月

17、28日) 。多年平均降雨量1240.0mm,年最大降雨量1544.8mm(1976年),最大日降雨量80.3mm,年最小降雨量740.1mm(1982年),降雨集中在5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二。降雨强度大,与降雨集中季节同步,最大日降水量266.6mm(2007年7月17日) ,多年平均最大日降水量98.5mm。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拟建道路及邻近无水田、鱼塘、溪沟等地表水体。因道路左侧的开发建设,填土较厚,有少量渗水汇集至沟谷底部。其中 1#桥位所在沟谷底部渗水流量可达 5m3/h。2.3 地质构造拟建工程场地地质构造位处铜锣峡背斜北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033201320。场

18、内及邻近未发现断层。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中可见二组构造裂隙:组产状 1121458085,裂面平整,张开宽 320mm,充填泥质,间距 0.62.0m,延伸长 3.08.0m;组产状 2052407885,面粗糙,张开宽 35mm,充填泥质,间距 0.82.2m,延伸长 2.06.0m 左右。裂隙面结合很差。场地内岩层层间裂隙较发育,层间结合差。2.4 地层岩性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上覆土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Q 4ml)及残坡积粉质粘土(Q 4el+dl) ,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 2s)泥岩、砂岩。现由上至下分述: 2.4.1 第四系全新统(Q 4)素填土(Q 4ml):

19、杂色,主要由泥岩、砂岩块碎石及粉质粘土组成,碎石粒径一般20200mm,地表可见少量大块石,粒径400500mm,部分已风化成土状。块碎石含量约25%,粉质粘土含量约75。均匀性差,稍密,附近场地整平时抛填,填土时间一般约5年,少量新近堆积。主要分布于道路左侧。厚0.0012.40m(ZY8) 。粉质粘土(Q 4el+dl):黄褐色,可塑状,切面稍有光泽,无摇震反应,韧性中等,干强度中等,含少量角砾。主要分布于沿线丘间谷地及斜坡。厚04.00m(ZY63) 。2.4.2 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 2s)4砂岩:灰白灰黄色,细中粒结构,钙泥质胶结,中厚巨厚层状构造,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组成。为场地次

20、要岩性,主要分布于拟建道路左侧陡崖及2#桥所在沟谷底部,其余地段多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产出于泥岩层中。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最大单层铅直厚度18.90m(ZY28)。泥岩:紫红色,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局部砂质含量较高或含砂质条带。为场地主要岩性,分布广泛。本次勘察钻探揭露最大铅直厚度23.50m(ZY65)。2.5 基面顶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拟建工程场地内,基岩埋深 0.0012.40m(ZY8) ,基岩面与原始地形起伏基本一致。据钻探揭露的实际情况,将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风化带。强风化带:岩心破碎,呈短柱状、碎块状、偶见饼状,质软,碎块手折可断,其岩体破碎。局部强风化砂岩质软

21、,碎块手捏可成渣状、砂状,俗称“泡砂岩“。其厚度变化较大,本次钻探揭露厚度0.408.20m(ZY24) 。中风化带:岩芯较完整,主要呈柱状,长柱状,少量碎块状,岩芯节长一般40530mm,其岩体较完整。本次钻探揭露最大铅直厚度21.20m(ZY65) 。2.6 水文地质条件拟建工程场地,地形起伏较大,有利于地表及地下水的排泄,场地上覆人工填土,属弱透水层,粉质粘土属相对隔水层,富水性差,下伏泥岩,属相对隔水层,砂岩属含水层。场地无地表水体,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大气降水除沿地表径流汇入沟谷底部,经渝宜高速公路涵洞排出场地以外,部分渗入人工填土中,并向下渗入砂岩内赋存。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

22、岩裂隙水。本次勘察钻孔施工结束均将孔内施工用水提出后,观测孔内水位大多不能恢复,结合终孔稳定水位观测,表明路段区在本次勘察深度内,场地大部分地段地下水贫乏,仅在雨季时,大气降水直接汇入场内,1桥山沟地段将赋存少量地下水。沟谷底部因地形因素,加之道路左侧人工填土范围较光厚度较大,地表水入渗后滞留时间长,成为基岩裂隙水较持续的补给源,故地下水可能较丰富。本次勘察选择ZY13、ZY37、ZY63共3个钻孔进行抽水试验,其中ZY37、ZY63抽干残留水后水位不能迅速恢复,ZY13抽水试验成果图见图2.6 :图 2.6 抽水试验成果图经计算渗透系数K0.212m/d。1#桥位沟心地段在本次勘察深度内有较

23、丰富的地下水,未来桥墩及挡墙基础施工时应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根据地下水的赋存及运移条件以及相邻场地经验,并鉴于当地居民将常年饮用此地下水,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判定,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2.7 不良地质现象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及邻近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5各桥位岸坡未见顺层滑移现象。2#桥小里程方向桥台及道路左侧陡崖(K0+280K0+460)为危岩分布带(见照片1) ,分布若干危岩(见照片 2、3) 。该段陡崖为砂岩,受裂隙切割成大块状,局部存在外倾裂隙,陡崖下方为泥岩,因差异风化局部形

24、成凹岩腔(见照片 4) 。危岩的主要破坏模式为坠落型。照片 1 危岩分布带 照片 2 危岩照片 3 危岩 照片 4 岩腔根据路面设计高程及场地整平高程,桥台附近危岩将被挖除, K0+256K0+315m段道路右侧为突出的山嘴且分布危岩,建议一并挖除,道路左侧按设计将进行回填,首先必须对岩腔回填密实,回填后将消除危岩隐患。3 场地岩土物理力学特征3.1 岩土测试成果及统计的评述岩土测试成果的统计原则:根据岩土体的成因、岩性、分布以及物理力学特征差异等原则进行分层,分别按不同地质层位不同岩性分别进行统计。统计前未发现异常值。参加统计的数据不少于 6 个样本,当不足 6 个样本时,根据试验结果,结合

25、地区经验综合取值。本次勘察,于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 2s)取中风化泥岩样16组、中风化砂岩中取岩样4组,进行了块体密度、单轴抗压、抗拉强度及三轴抗压试验。统计结果见表3.1-13.1-4。统计方法严格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附录B的有关规定执行。统计结果表明:中风化泥岩属极软岩、软岩;中风化砂岩属较软岩。 表3.1-1 中风化砂岩块体密度、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天然重度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名称岩样编号kN/m3 天然(MPa) 饱和(MPa)ZY3-1 24.5 20.60 22.90 24.20 15.00 17.20 18.60 ZY26-1 24.6 23.20

26、 25.40 27.90 17.20 19.60 22.30 ZY29-1 27.60 29.40 32.20 22.10 23.80 26.40 砂岩ZY38-1 24.7 28.60 31.40 33.80 22.90 25.70 28.10 样本数 n 3 12 12最大值 24.7 33.80 28.10 最小值 24.5 20.60 15.00 平均值 m 24.6 27.27 21.58 标准差 f 4.089 4.097 变异系数 0.150 0.190 统计修正系数 s 0.926 0.906 标准值 k 25.25 19.55 6软化系数 0.77表 3.1-2 中风化泥岩块

27、体密度、单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天然重度 单轴抗压强度岩石名称岩样编号kN/m3 天然(MPa) 饱和(MPa)ZY9-1 7.20 7.50 8.10 4.20 4.70 5.10 ZY15-1 7.90 8.30 9.00 5.10 5.40 6.00 ZY16-1 25.7 9.50 10.00 10.70 6.40 6.80 7.50 ZY21-1 7.10 7.60 8.50 4.50 4.90 5.60 ZY32-1 8.80 9.40 10.20 5.70 6.20 6.90 ZY35-1 25.7 7.00 7.40 8.20 4.30 4.70 5.30 ZY41-1 8.80

28、9.20 9.90 5.70 6.10 6.70 ZY42-1 6.60 7.10 7.80 4.10 4.50 5.10 ZY49-1 25.6 8.10 8.60 9.50 5.20 5.60 6.40 ZY55-1 8.60 9.10 9.80 5.60 6.00 6.70 ZY56-1 6.20 6.70 7.40 3.60 4.00 4.50 ZY61-1 24.5 12.50 13.10 13.90 7.90 8.50 9.30 ZY67-1 7.30 7.80 8.50 4.60 5.00 5.60 ZY68-1 8.00 8.40 9.20 5.10 5.50 6.20 ZY7

29、3-1 7.60 8.10 8.80 4.90 5.30 5.90 泥岩ZY76-1 25.7 9.20 9.70 10.60 6.20 6.60 7.40 样本数 n 5 48 48 最大值 25.7 13.90 9.30 最小值 24.5 6.20 3.60 平均值 m 25.4 8.72 5.69 标准差 f 1.580 1.175 变异系数 0.181 0.207 统计修正系数 s 0.955 0.949 标准值 k 8.33 5.40 软化系数 0.65表 3.1-3 中风化砂岩抗拉强度、三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抗拉强度 抗剪强度指标岩石名称岩样编号 (MPa) ()C(MPa)砂岩 Z

30、Y26-1 1.99 2.10 2.20 41.99 4.49 极小平均值 2.05 - -表 3.1-4 中风化泥岩抗拉强度、三轴抗压试验成果统计抗拉强度 抗剪强度指标岩石名称岩样编号 (MPa) ()C(MPa)泥岩 ZY49-1 0.59 0.65 0.71 38.31 1.39 极小平均值 0.62 - -勘察工作中在 ZK4、ZK10、ZK79 钻孔进行了重型动力触探试验,试验成果见动力触探曲线,统计结果见表 3.1-5。统计方法严格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附录 B 的有关规定执行。表 3.1-5 块石土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成果统计孔号 项目 ZK4 ZK10

31、 ZK79锤击数范围值(修正值) 1.904.90 3.209.30 2.206.80锤击数平均值(击) 6.14 5.98 5.23变异系数 0.325 0.321 0.335试验厚度(m) 3.10 6.20 4.70统计次数 31 62 47锤击数加权平均值(击) 5.76变异系数加权平均值 0.333.2 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及土、石工程分级根据室内岩石试验及现场钻探取芯观测,参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72001(2009 年版):中风化泥岩为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中风化砂岩为较软岩,岩体较完整,岩体基本质量等级为级。按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附

32、录 B 的规定:拟建工程场地内的人工填土呈稍密状,其土、石工程分级为级普通土;粉质粘土呈可塑状,其土、石工程分级为级普通土;强风化岩石,质较软,其土、石工程分级为级硬土;中风化泥岩,其土、石工程分级为级软石;中风化砂岩,其土、石工程分级为级次坚石(泥质含量较高的砂岩,其土、石工程分级为级软石) 。3.3 岩土参数选用及建议据试验成果统计分析,本次勘察野外鉴别、地区经验,本工程场地设计所需的各岩土参数建议取值详见表 3.3。岩、土物性指标取平均值。本次勘察揭露的素填土,岩土参数按地区经验进行取值;粉质粘土根据试验成果结合地区经验取值;强风化基岩的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o根据野外鉴别按地区经验

33、取值;中风化岩石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o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063-2007 的规定查表取值。临时边坡和永久边坡坡率值按有关规范和重庆地区经验取值。表 3.3 岩土设计参数建议取值岩石单轴抗压强度(MPa)项 目岩土名称天然重度(kN/m3) 天然 饱和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o(kPa)基底摩擦系数临时边坡坡率值永久边坡坡率值素填土 19.0* - - - 0.25 1:1.00* 1:1.50*粉质粘土 19.1 - - 180 0.25 1:1.00* 1:1.50*强风化泥岩 24.5* - - 300* 0.40 1:0.50* 1:1.00*强风化砂岩 23

34、.5* - - 350* 0.40 1:0.50* 1:1.00*中风化泥岩 25.4 8.33 5.40 900 0.50 1:0.30* 1:0.75*中风化砂岩 24.6 25.25 19.55 1500 0.60 1:0.20* 1:0.50*备注:带“*”号的数值为经验值,未来路基填土应达到压实填土的要求,其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 fao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4 场地整体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4.1 地震效应评价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附录 A,本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根据地区经验,按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

35、JTGT B02-01-2008 表 4.1.5 的划分标准,场地土的类型:素填土 s=160m/s(未来路基填方按压实填土考虑,未来宜据压实情况实测校核) ,属中软土;粉质粘土 s= 160m/s,属中软土;基岩s500m/s,为岩石。拟建工程场地仅两处边坡为挖方路段,挖方后基岩出露,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 0.25s,属抗震有利地段。其余地段以填方为主,零星有少量挖方场地未来按设计标高整平后,选择最不利位置计算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se。土体厚度(包括未来填土)总体大于 3m 且小于 50m,se=160 m/s,场地类别为类,设计特征周期为 0.35s,属抗震一般地段。4.2 场地整体

36、稳定性及建筑适宜性评价拟建工程场地及邻近未发现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2#桥小里程方向桥台及道路左侧陡崖危岩处理后场地现状整体稳定,场地适宜拟建港城支路道路及支挡工程建设。85 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及建议5.1 路段区分段工程地质评价港城支路为为城市支路 I 级,西接港城西路,东连港城东路,为双向二车道,路面宽 16m。起止里程桩号 K0+000K0+982.511。全长 982.511m,路面设计高程244.000257.680m,设计纵坡 0.703.00。其中跨越 3 处沟谷,设 13#桥,并于桥位路线两侧设 16 号挡墙,3 座桥之间为 1、2 号路堑边坡。5.1.1 K0+00

37、0K0+215 段(含 1#桥、12 号挡墙):该路段为填方路段,长 215m,路面设计标高 244.000245.985m,其中K0+030K0+208m 段以桥梁形式(1#桥)跨越现状沟谷继续向东延伸,桥长 178m,桥面标高 244.450245.936m,上部结构均采用采用普通钢筋砼框架连续梁结构;桥墩采用桩基础,桥台采用重力式桥台,桥台基础根据地质情况采用刚性扩大基础或桩基础。桥位区未发现滑坡、危岩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两岸岸坡土体未见滑移现象,现状稳定。桥位区表层分布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 4ml) 、残坡积(Q 4el+dl)粉质粘土,土层厚约 0.3012.40m,下

38、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 2s)泥岩、砂岩,建议桥位墩台以中风化基岩为持力层,桥台可采用明挖扩大基础。桥墩可采用人工挖孔嵌岩灌注桩基础,基础设置高程在满足岩体净边距 6m 的条件下,建议桩基础入持力层 35倍桩径,设计计算基础设置高程时应考虑满足抗倾覆和上部结构稳定等的要求。墩台基础设计建议见表 5.1.1。表 5.1.1 桥位墩台基础设计建议墩台编号 建议基础型 式 基 础持力层 建议地基承载力容许值(天然地基) fa0或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桩基础) frk值(KPa)0#台 明挖扩大基础 中等风化 J2s 泥岩 fa0=900120#墩 挖孔桩基础 中等风化 J2s 泥岩 frk =5

39、40021#台 明挖扩大基础 中等风化 J2s 泥岩 fa0=900注:砂岩分布少且主要以夹层或透镜体形式产出,建议统一按泥岩考虑。采用桩基础时,其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 Ra,应按支承在基岩上或嵌入基岩内的钻(挖)孔桩计算,建议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第 5.3.4 条推荐的公式计算。公式为: iknisrkimiirkpA qlufhcufCR1121 公式中:R a单桩轴向受压承载力容许值(KN),桩身自重与置换土重的差值作为荷载考虑;C1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端阻发挥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表 5.3.4

40、采用。建议宜优先考虑采用挖孔桩,清孔良好、岩体较完整,C 1=0.6。7#13#墩因地下水丰富,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清孔一般,C 1=0.5。Ap桩端截面面积(m 2) ,对于扩底桩,取扩底截面面积;frk桩端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kPa) ,按本报告表 3.2 查取; c2i根据清孔情况、岩石破碎程度等因素而定的第 i 层岩层的侧阻发挥系数,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表 5.3.4 采用。建议宜优先考虑采用挖孔桩,清孔良好、岩体较完整,C 2=0.05。当采用钻孔灌注桩时,清孔一般,C 2=0.04。u各土层或各岩层部分的桩身周长(m) ;9hi桩嵌入各岩层部

41、分的桩身厚度(m) ,不包括强风化层;m岩层的层数,不包括强风化层; s覆盖层土的侧阻力发挥系数,根据桩端 frk确定,本工程灰岩取0.2;li各土层的厚度(m) ;qik桩侧第 i 层土的侧阻力标准值(kPa) ,宜采用单桩摩阻力试验值,当无试验条件时,按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表 5.3.31选用,本工程按本报告表 3.2 查取;n土层的层数,强风化岩层按土层考虑。由于沟谷底附近地段在本次勘察深度内有较丰富的地下水,未来桥墩基础施工时应配备相应的排水设施。1#桥 0桥台基坑开挖后,将在基坑四周形成高约 1.346.54m 人工挖方边坡,坡体上部为素填土(厚约 4.

42、75.6m) ,中下部为强风化泥岩、砂岩(厚约1.51.6m) ,其余为中风化泥岩、砂岩。21桥台基坑开挖后,将在基坑四周形成高约 4.2010.00m 人工挖方边坡,坡体上部为素填土(厚约 0.61.2m) ,中下部为强风化泥岩(厚约 3.13.2m) ,其余为中风化泥岩。据赤平投影分析(见图 5.1.1):直立开挖后,小里程方向基坑边坡受外倾裂隙控制,基坑开挖后边坡不稳定;左侧边坡受外倾裂隙控制,基坑开挖后边坡不稳定;其余边坡相对稳定。临时边坡坡率值按表 3.3 选取。放坡开挖,必要时设置内支撑支挡,以确保施工安全。图 5.1.1 1#桥 0#、21#桥台基坑边坡赤平投影图按设计高程整平后

43、,于道路右侧边线将形成最大高度为 19.6m 的人工填方边坡,填方路堤下伏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Q 4ml) 、残坡积(Q 4el+dl)粉质粘土(土层厚约 07.2m)和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 2s)泥岩、砂岩。素填土呈松散稍密状,粉质粘土主要呈可塑状,地面横坡较陡(见 9-911-11工程地质剖面) ,路基填方后可能沿地面或基岩面产生滑移剪切破坏,故选取 9-9剖面进行稳定性验算,据经验计算取值(暴雨工况,取饱和值):填土重度取 20.2 kN/m3,粉质粘土粘聚力标准值取取 9kPa,内摩擦角取 21,人工素填土取综合内摩擦角 28.5,采用不平衡推力法(即传递系数法)进行分析计算。采

44、用不平衡推力法计算公式: 1ni nijjiijjs T)(RF( =1,2,n)iiiiiiiiii lctg(sDQcosWR( =1,2,n)conTiiiiiiii ( = 时)1iii1iij t(sn)(csji101n3i21i1nijj .通过计算(计算示意图及计算过程见图表 5.1) ,填方路堤沿现状地面地面产生滑动时稳定系数为 1.02,填方整体欠稳定,无放坡条件,必须进行可靠的支挡。进行支挡设计时,应选墙后土压力与推力二者之大值设计。设计有 2 号挡墙,因挡墙高度大,建议采用桩板挡墙,建议以中等风化基岩为持力层,岩石水平抗力系数取100MN/m3。若支挡位置设于它处,其稳

45、定性及推力分析计算同理应按上述方法重新计算。道路左侧边线设计有 1 号挡墙,建议可考虑重力式挡墙,以压实填土为持力层,其压实系数和控制含水量应满足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第 6.3 节的要求。两级挡墙间采用 1:1.5 坡率放坡。5.1.2 K0+215K0+320 段(含 1 号边坡、2#桥 0#桥台):该路段为挖方路段,长 105,路面设计高程(路堑边坡坡底高程)为245.985246.72m,其中 K0+296K0+320m 为 2#桥 0#桥台及第一跨。路堑左侧坡顶高程 261.46 (K0+301.02),路堑左侧边坡最大高度 14.87m,边坡总体坡向 190

46、;路堑右侧坡顶高程 261.13(K0+290.69),路堑右侧边坡最大高度14.62m,边坡总体坡向 10。路基开挖后,路堑边坡坡体主要为强、中风化砂岩,底部少量中风化泥岩,顶部素填土厚约 1.10m。据结构面赤平投影图(见图 5.1.2-1) ,边坡与结构面组合分析:岩层、裂隙与边坡大角度相交,对边坡稳定性影响小;裂隙与边坡交角 15,裂隙为道路左侧边坡的外倾不利组合。外倾结构面倾角 81,左侧边坡稳定性主要由裂隙控制,左侧边坡可能沿外倾裂隙产生滑移,若直立开挖,边坡不稳定。边坡岩体主要为砂岩,按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附录 A 之附表 A1的规定(参考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工

47、程地质勘察规范DBJ50-043-2005) ,边坡岩体类型为类,岩体等效内摩察角取 60。岩体破裂角取外倾裂隙的倾角(81)与 45+ 2 两者之小值为 66,其侧向岩压力应分别以外倾裂隙的参数按平面滑动法和以岩体等效内摩察角按侧向土压力方法计算取两者之大值。图 5.1.2-1 1 号边坡赤平投影图建议对路堑两侧边坡采用坡率法进行分阶放坡,其开挖坡比按中风化砂岩1:0.50、中风化泥岩 1:0.75、强风化岩石 1:1.0、土层 1:1.50。路基开挖后,应清除坡面上的局部危石,考虑到泥岩易风化的特点,建议对坡面实施喷锚护坡。图 5.1.2-2 2 号 0#台基坑边坡赤平投影图K0+296K0+320m 为 2#桥 0#桥台及第一跨。2#桥 0桥台基坑开挖后,将在基坑四周边坡主要由中风化泥岩、砂岩组成。据赤平投影分析(见图 5.1.2-2):直立开11挖后,小里程方向基坑边坡受外倾裂隙控制,基坑开挖后边坡不稳定;左侧边坡受外倾裂隙控制,基坑开挖后边坡不稳定;其余边坡相对稳定。临时边坡坡率值按表3.3 选取。放坡开挖,必要时设置内支撑支挡,以确保施工安全。2#桥第一跨下方为规划轨道交通 9 号线支线,该轨道线将以隧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调研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