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doc.doc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2516786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7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三单元   单元质量检测.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一、基础巩固(21 分,选择题每小题 3 分)1选出下列加点的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 行伍(hng) 跬步(ku)锋镝(d) 锲而不舍(qi)B 逡巡(qn) 鞭笞(ch)句读(du) 经传(zhun)C 氓隶(mng) 劲驽(jn)瓮牖(yu) 参省(xng)D 中规(zhng) 槁暴(p)遗镞(z) 老聃(dn)解析:C 项, “劲”应读 jng。答案:C2下列加点的词语,完全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其闻道也固先

2、乎吾,吾从而师之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A BC D解析:“然而”意为“这样,那么 ”; “肥饶”与现代汉语相同;“以致”意为“用来招纳” 。 “逡巡” 与现代汉语相同;“以为 ”意为“把设为” ;“用心”意为“使用心力” ;“从而”意为“跟随并且” ;“先后”与现代汉语相同。答案:D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B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C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解析:A 项,连词,表递进 ,并且; 连词,表转折,却。B 项,连词,表因果,所以

3、;形容词,原 来的。C 项,代 词,它的;副词,大概。D 项, 都是助词,的。答案:D4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罪:归咎,归罪B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道:风尚C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弱点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绝:断绝解析:D 项, “绝” ,横渡。答案:D5下列语句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A/ B/ /C/ D/ 解析:为宾语前置;为定语后置;为被动句;为状语后置;为判断

4、句。答案:C6名句默写(6 分)(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_。( 寡人之于国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寡人之于国也)(2)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功在不舍。 (劝学)_,振长策而御宇内。(过秦论)(3)是故_,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师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_,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师说)答案:(1)弃甲曳兵而走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2)驽马十驾 奋六世之余烈 (3)无贵无贱 闻道有先后二、阅读鉴赏(41 分)(一)文言文阅读(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10 题。贾生名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 ,闻其秀才,召置门下

5、,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乃征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是时贾生年二十馀,最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来源: 学科网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馀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色,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色尚黄,数用五, 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 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于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洛阳之

6、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来源 :学 #科#网 Z#X#X#K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后岁馀 ,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受釐 注 ,上因惑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 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 ”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 贾生谏,以 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居数年,怀王骑,

7、堕马而死,无后。 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馀,亦死。 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注 釐:胙肉,祭 过神的福食;受 釐,一种祈神降福的仪式。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3 分)( )A.Error!来源:Zxxk.ComB.Error!C.Error!D.Error!解析:C 项“为” ,都是介词,意 为“替” 。A 项“属” ,连缀 ,写;致意,引申 为“劝酒” 。B 项“说 ”,通 “悦” ,喜欢;说 法。D 项“因” ,因为;依靠,凭借。答案:C8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贾谊才华出众的一组是(3 分)( )以能诵诗属书闻于郡中颇通诸子百家之

8、书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其说皆自贾生发之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为赋以吊屈原A BC D解析:是对贾谊的贬谪;是表达贾谊怀才不遇的心情。答案:A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贾谊十几岁时就因能诗善文闻名当地。为官之初,曾得到同僚们的肯定,也深得皇上的赏识,一度被破格提拔。B贾谊受到皇上的重用,奉命制定出许多新的法令制度,但遭到朝中绛、灌等人的忌妒,诽谤他年轻学浅,总想着擅权弄事。C贾谊被从长沙召回,当时皇上正在虔诚地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便详细地向他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D贾谊多次上奏疏给皇上,陈述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

9、,不符合古代的制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解析:B 项, “奉命制定”错误,根据原文,他只是修 订各 项法令的提议者。答案:B来源:Z+xx+k.Com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来源:学科网 ZXXK(1)自以寿不得长,又以谪去,意不自得。(3 分)译文:_(2)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3 分)译文:_ _参考答案:(1)(贾谊)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2)梁怀王是孝文帝的小儿子,最受文帝的宠爱( 文帝最宠爱他),又喜欢读书,(文帝) 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师。参考译文: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十八岁时就因能诵诗作

10、文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 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召他到衙 门任职,特 别器重他。孝文皇帝即位之初,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为全国第一,旧时和李斯同 乡并且曾经向李斯学习过 ,(皇上)于是就征召吴公担任廷尉。吴廷尉就向孝文皇帝推荐贾谊, 说他年轻有才,很精通诸子百家的书。孝文皇帝就征召贾谊, 让他担任博士之职。当时贾谊二十多岁,在同僚中年 纪最轻。每次皇帝下令 让臣子 们讨论问题,各位老先生们都无法应对回话,而贾谊就替他 们一一应答,人人都 觉得 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各位老先生们都认为贾生很有才能,自己比不上他。孝文帝也非常喜欢他,破格提拔他,贾谊一年之内就升任到太中大夫。贾谊认为汉朝从建立

11、到孝文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国家安定团结,正是 应该修正历法、变易服色、制订法令制度、确立官职名称、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色,尊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孝文皇帝刚刚即位,多谦让而无暇变法改制。但后来各项法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这些主张都是贾谊提议的。于是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让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 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 ”此后,皇帝也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就派他去担任长沙王的太傅。贾谊辞别皇帝后前往长沙赴任,他听 说长沙地势低洼,气候潮

12、湿,自认为寿命不会长久,又因为是被贬谪离开,内心非常不愉快。在渡湘水的时候,写下了 一篇辞赋来凭吊屈原。贾谊担任长沙王太傅有三年。又 过了一年多, 贾谊被召进京城拜 见皇帝。当时孝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文帝因为有惑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就详细说明了鬼神形成的情形。到半夜时分,孝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 时移动坐席向前靠拢。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 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 认为 超过他了,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孝文帝任命贾谊为 梁怀王太傅。梁 怀王是孝 文帝的小儿子,最受孝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的老 师。孝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为列侯。

13、贾谊劝谏, 认为国家 祸患就要从此兴起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 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孝文帝不肯听从。来源:学科网几年之后,梁怀王因骑马不慎从 马上掉 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二)古代诗歌鉴赏(8 分)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文后题目。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三 年 谪 宦 此 栖 迟 ,万 古 惟 留 楚 客 悲 。秋 草 独 寻 人 去 后 ,寒 林 空 见 日 斜 时 。汉 文 有 道 思 犹 薄 ,湘 水 无 情 吊 岂 知 ?寂 寂 江 山

14、摇 落 处 ,怜 君 何 事 到 天 涯 !注 作者因遭 诬 陷被贬睦州司马,本诗写于赴任途中。(1)本诗颔联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试作简析。(4 分)答:_(2)试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4 分)答:_ _参考答案:(1)颔联通过对“人去后” “日斜时”的“秋草 ”“寒林”等景物的描写,渲染了长沙贾谊故宅的萧条、冷落、寂寥的氛围,烘托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2)本诗借古伤今,借贾谊被逐长 沙之事,表现自己无罪被贬的悲愤和痛苦,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进行了强烈的控诉。(三)现代文阅读(18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读韩愈(节选)梁 衡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

15、文章写得好是真的。所以,我读韩愈其人是从读韩愈其文开始的,因为中学课本上就有他的 师说进学解。但由文而读其人却是因一件事引起的。去年,到潮州出差,潮州有韩公祠,祠依山临水而建,气势雄伟。祠后有山曰韩山,祠前有水名韩江。当地人说此皆因韩愈而名。我大惑不解,韩愈一介书生,怎么会在这天涯海角霸得一 块山水,享千秋之祀呢?原来有这样一段故事。唐代宪 宗皇帝十分迷信佛教,在他的倡导下国内佛事大盛。公元819 年,又搞了一次大规模的迎佛骨活 动,就是将据称是佛祖的一块朽骨迎到长安,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一 场闹剧。 韩 愈对这件事有看法,他当过监察御史,有随时向上面提出诚实 意见

16、的习惯。 这种官职的第一素 质就是不怕得罪人,因提意见获死罪都在所不辞。所谓“文死 谏,武死 战” 。韩愈在上书前思想上好一番斗争,最后还是大义战胜了私心,终于实现了勇敢的 “一递” ,谁知奏折一递 ,就惹来了大祸;而大祸又引来了一连串的的故事,成就了他的身后名。韩愈是个文章家,写奏折自然比一般为官者也要讲究些。于理、于情都特别动人,文字铿锵有力。他说那所谓佛骨不 过是一块脏兮兮的枯骨,皇帝您“今无故取朽秽之物,亲临观之,群臣不言其非,御史不举 其失,臣实耻之。乞以此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岂不盛哉,岂不快哉”!这佛如果真的有灵,有什么祸殃,就让他来找我吧。这真有一股不怕鬼、不信邪的凛

17、然大气和献身精神。但是,这正应了我们现时说的“立场不同,感情不同”这句话。韩愈越是肝脑涂地陈 利害表忠心, 宪宗越觉得他是在抗 龙颜,揭龙鳞,大逆不道。于是,大喝一声把他赶出京城,贬到八千里外的海边潮州去当地方小官。韩愈这一贬,是他人生的一大挫折。因为这不同于一般的逆境,一般的不 顺,比之李白的怀才不遇,柳永的屡试不第要 严重得多,他 们不过是登山无路,韩愈是已登山顶,又一下子被推到无底深渊。其心情之坏可想而知。但是,当他到了潮州后,发现当地的情况比他的心境还要坏。就气候水土而言这里条件不坏,但由于地处偏僻,文化落后,弊政陋习极多极重。 农 耕方式原始, 乡村学校不兴。当时在北方早已告别了奴隶

18、制,唐律明确 规定了不准没良为奴,这里却还在买卖人口,有钱人养奴成风。 “岭南以口为货,其荒阻处,父子相缚为奴。 ”其习俗又多崇鬼神,有病不求药, 杀鸡杀狗,求神显灵。人们长年在浑浑噩噩中生活。见此情景韩愈大吃一惊,比之于北方的先 进文明,这里简直就是茹毛饮血。同为大唐圣土,同为大唐子民,何忍遗此一隅,视而不救呢?按照当时的规矩,贬臣如罪人服刑,老老实实磨时间,等机会便是,决不会主动参政。但 韩愈还是忍不住,他觉得自己的知 识、能力 还能为地方百姓做点事,觉得比之百姓之苦,自己的这点冤、这点苦反倒算不了什么。于是他到任之后,就如新官上任一般,连续干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当时鳄鱼为害甚烈,当地

19、人又迷信,只知投牲畜以祭,韩愈“选材技吏民,操 强弓毒矢” ,大除其害。二是兴修水利,推广北方先进耕作技术。三是赎放奴婢。他下令奴婢可以工钱抵债,钱债相抵就给人自由,不抵者可用钱赎,以后不得蓄奴。四是兴办教育, 请先生,建学校,甚至还“以正音为潮人 语” 。不可想象,从他贬潮州到再离潮而贬袁州,八个月就干了这四件事。我们且不说这事的大小,只说他那片诚心。当其获罪海隅,尚能心系百姓,真是难能可贵了。一个人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 说假话, 为政务求实绩,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应该说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 传统 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 时,

20、表 现出一副可憎的顽 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韩愈也是这样,他一方面反对王叔文的改革,一方面又对当时最尖锐的两个社会问题,即藩 镇割据和佛道泛滥,深 恶 痛绝,坚决抨击。他亲自参加平定叛乱。到晚年时还以衰朽之身一人一 马到叛军营中去劝敌 投降,其英雄气概不 亚于关云长单刀赴会。他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又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但是他犯上直言,被贬又继续尽其所能为民办事。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又倡 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章革命,他要求“ 文以载道” “陈言务去

21、” ,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求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 汉。他既立 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人生的逆境大约可分四种:一曰生活之苦, 饥寒交迫;二曰心境之苦,怀才不遇;三曰事业受阻,功败垂成;四曰存亡之危,身处绝境。处逆境之心也分四种:一是心灰意冷,逆来 顺受;二是怨天尤人,牢骚满腹;三是 见心明志,直言疾呼;四是泰然处之,尽力有为。韩愈是处在第二、第三种逆境,而选择 了后两种心态,既见心明志,著文倡道,又脚踏实地,尽力去为。只这一点他比屈原、李白就要多一层高明,没有只停留在江畔沉吟、蜀道 叹难上。他不辞海隅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当我手倚韩祠石栏,远眺滚

22、滚韩 江时,我就想,宪宗佞臣,满朝文武,就是 韩愈敢出来说话,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上书 直谏呢?如果在韩愈被贬时 又有人出来为之抗争呢?历史会怎样改写?还有在韩愈到来之前潮州买卖人口、教育荒 废 等四个问题早已存在,地方官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任又一任,其任 职超过八个月的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没有谁去解决呢?如果有人在韩愈之前解决了这些问题,历史又将怎样写?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 长安大殿上的雕梁玉砌在如钩晓月下静静地等待,秦岭 驿道上的风雪,南海丛林中的雾瘅在悄悄地徘徊。历史终于等来了一个衰朽的书生,他 长须弓背双手托着一封奏折,一步一颤地走上大殿,然后又单人瘦马,形影相吊地走向海角天涯。他不辞海隅

23、之小,不求其功之显,只是奉献于民,求成于心。有人研究,韩愈之前,潮州只有进士三名,韩愈之后,到南宋时,登第进士就达一百七十二名,是他大开教育之功。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 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 认你的 贡献。悲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这宏伟的韩公祠,还有这韩山韩水,不是纪念韩愈的冤屈,而是纪念他的功绩。李渊父子虽然得了天下,大唐河山也没有听说哪山哪河易姓 为李,倒是 韩愈一个罪臣,在海边一块蛮夷之地施政八月, 这里就忽然山河易姓了。 历 朝历代有多少人希望不朽,或刻碑勒石,或建庙建祠,但哪一块碑哪一座庙能大过高山,永如江河呢?这是人民对办了好事的人永久的纪念。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

24、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我心中也渐渐泛起这样的四句诗 :来源:学科网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八月为民兴四利,一片江山尽姓 韩。12简要概括文中加线句中, “可憎的顽固面孔”和“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4 分)答:_参考答案:“可憎的顽固面孔”指韩愈对王叔文改革的反对态度。 “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指韩愈对藩镇割据和佛道泛滥的坚决抨击。13为什么说韩愈“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一介书生的韩愈,为什么能够“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4 分)答:_答案:之所以说韩愈“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 ,就是因为潮州人为韩愈建立了韩公

25、祠,并将祠后的山命名为韩山,将祠前的江命名为韩江。他之所以能够如此,是因为韩愈贬到潮州后为当地百姓做了驱除鳄鱼、兴修水利、赎放 奴婢、兴办教育四件大事,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14作品在写韩愈的同时,还写到李白、柳永和李渊父子,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4 分)答:_ _ _参考答案:这样写是为了对比。与李白、柳永的对比,突出韩愈的遭遇更加不幸,进而突出了他这样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建树的难能可贵。在与李渊父子的对比,突出韩愈英名之所以永垂不朽,就是因为他能把个人的命运与百姓的福利连在一起,从而也揭示了本文的主旨:历史人物能否永垂不朽就在于他生前能否把自己与人民的福祉、社会的进步连在一起。15梁衡认为“悲

26、壮二字,无壮便无以言悲”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同时,本文的结句“一片江山尽姓韩”值得探究,请从内涵上加以简要说明。(6 分)答:_参考答案:这里讲的“壮”就是为民办实事的“壮举” ,而这里的“悲”是悲悯引申出来的悲剧之美,后人的缅怀之意。也就是说,韩愈如果被贬到潮州的八个月里,心里只是自己的冤情,而没有百姓,没有为潮州人民办那四件大事的壮举,那么,他也就不可能“霸得一块山水,享千秋之祀” 。内涵是指赞颂传主的精神世界、所作所为,能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连在一起,就价值无穷,就被社会所承认。三、语言表达(8 分)16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对“二十四史”作一解说。(可适当增删词

27、语,不得改变原意)(4 分) 来源 :学科网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是二十四史的编撰目的封建统治者称二十四为“正史”纪传体是二十四史采用的体例来源:Z#xx#k.Com对中国四千多年来的历史,二十四史所作的 记录是比较 系统的答:二十四史是_参考答案:(二十四史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历史借鉴而编撰的,对中国四千多年历史作了较系统记录的,被封建统治者称为正史的纪传体史书。17著名漫画家丁聪不久前去世。学者刘梦溪撰文悼念,题为“悼念文化孩童丁聪” 。编者将它改为“我们失去了聪明的孩子” 。请比较两个标题,说说编者这样改的理由。(4分)答:_来源:学科网 ZXXK_参考答案:刘的标题强调这位文化人

28、虽年老仍保持一颗童心,值得悼念。编者改的标题既保留了老人童心未泯的性格特点,又突出了这位漫画家的影响之大;既保留了怀念丁聪的想法,又巧妙利用其名字点出其智慧。四、作文(50 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据新京报消息,2011 年 10 月 30 日,中国 伦理学会慈孝文化 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同 时发布了中华小孝子卡通形象笑笑、紫紫和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主题歌我是中华小孝子。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引领青少年从小养成孝 亲敬老美德” ,工程 计 划通过 5 年时间在全国培养百万4 至 6 岁的孝

29、子,为全国亿万孩子 树立道德榜样。对于这一工程,你有怎样的思考与认识呢?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作指导可以支持。德育已成为现代教育的 软肋, 实施此工程,可让孩子从小接受传统道德的熏染,对德育发展能起到积极的推 进作用。可以反对。孝心缺失,有多方面原因。培养孝心,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百万孝子批量造,是不切实际的做法,会使我们迷失青少年培养的真正方向。写此作文,不宜“剑走偏锋” ,而应辩证分析。如要肯定,也应在指出其存在的不足之处的前提下进行,比如,孝顺的 标准,工程的操作性等方面是否存在一定的 问题。当然,如要否定,也应在肯定其出现有其合理的一面的前提下 进行,比如,时下新闻中的“不孝”事件给人们敲响的警钟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